朱张渡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波浩渺的湘江,未架大桥之前,人们东西往来全靠一叶扁舟。湘江两岸曾留下许多旧时的渡口,在所有渡口中,留给人们久远记忆的无疑是朱张渡。它见证了湖湘文化昌盛的历史,也凝固了湘江载道的荣耀。
  朱张渡是一个文化古渡,位于原六铺街江畔、白沙路口,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往还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的主要渡口,后世者为了纪念他俩渡江求学、讲学、渡人的美德,弘扬其思辩精神而命名。由于往返中经过橘子洲,为了方便他们讲学,太守刘珙在岸边建船斋,供他们途中休息。经众多史学家考证,明清时期,从长沙城南经橘子洲到岳麓书院的这条水路,是长沙东西交流最古老的一条水道。相传朱张二人曾将渡口东岸命名为“文津”,西岸为“道岸”,分别建有牌坊。“文津”是通往岳麓书院的古道。“道岸”为杜甫上麓山寺、道林寺的湘西古渡。朱熹、张栻二人会讲时经常在此渡口乘船往来,众多学子求学问道也多经过这个渡口,遂成一时之盛。
  朱张二人还以道学的传统,将橘子洲改名“东渚”,“东”指方位,“渚”源于《诗经?召南》:“江有渚。”毛诗传解释说:“渚,小洲也。”“东渚”作为一个词的整体,则源于《淮南子·坠形训》:“东方曰大渚。”橘子洲在岳麓书院东面,正好套用了这一经典,既有出处,又很恰当。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绍兴三十年(1160年),张栻随父亲张浚到长沙,在妙高峰筑书院,题名城南书院。5年后(即乾道元年),刘珙知潭州,重建岳麓书院,请张栻主讲。从此,一叶扁舟载着张栻来往于城南书院和岳麓两书院,弟子遍及江西、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声名远播。
  乾道三年(1167)秋天,朱熹得知张栻很有学问,获师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宏真传,又听说张栻在长沙岳麓书院讲学,按捺不住对胡宏的敬仰和与张栻会晤的想法,在两名弟子的陪同下,从福建武夷山下的崇安出发,翻山越岭,历时一个月,跋涉约3000里,来到潭州(即今之长沙)。
  朱熹第一次到长沙城,从城南书院附近的六铺街湘江畔上船,渡湘江、跨橘洲,到对岸的桃子湖口上岸,去往岳麓书院。古渡现立麻石牌楼,即现在的牌楼口大牌楼。38岁的朱熹和35岁的张栻两人执手寒暄,相见恨晚,吟诗“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朱熹在长沙逗留了两个多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朱张论辩真理、探求微奥,长沙城“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听讲弟子,济济一堂,凝神听辩,专心答问。
  朱熹后受与岳麓书院一江之隔的城南书院邀请,遂来往于岳麓书院、城南書院讲学。张栻不舍朱熹,陪其来往于湘江,常停歇于水陆洲上。江上桅樯川流,洲上云树如烟,山水洲城古渡串连,成了美丽的路途风景。朱张二人擅弹七弦之琴,日间唱诗吟赋、授课会讲,入夜以诗谱弦、各唱心愿。朱熹诉说早已仰慕胡宏,没能在其有生之年拜会而显遗憾的心绪。
  朱熹、张栻首开书院会讲之风,远近学子云集,客栈人满为患,城内街巷羽扇纶巾,书香儒风四溢。这样的日子延续了两个月,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番上演。
  文化历来不可以静态存在,交流更为重要,相互借鉴,才能获得长足发展。朱张渡这一文化渡口,使得湖湘文化从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体系中跳出来,成为中国众多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那么捐建在水陆洲上的船斋(朱张渡亭),也就显得意味深长。
  当朱熹得中和新悟后,立即写信给张栻等人:“亟以书报钦夫及尝同为此论者。惟钦夫复书深以为然,其余则或信或疑,或至于今累年而未定也。”对此,张栻在复信中“深以为然”。
  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元代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说:“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以至当时岳麓书院人文荟萃,“一时从游之士,请业问难至千余人,弦诵之声洋溢于衡峰湘水。”其中彭龟年、游九言、胡大时、吴儆等都成为著名学者,他们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都为湖湘学派增色不少。岳麓书院在教育上、学术上都进入了鼎盛期,奠定了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写下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最厚重的一页。
  淳熙七年(1180年)二月,48岁的张栻英年早逝。朱熹接到讣告,罢宴恸哭,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心悲痛难抑。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再次来到长沙,任潭州知州兼湖南路安抚使。他仍取道古渡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官衙公署,路过、停歇于水陆洲上。白天办公,夜间讲学,相从的门徒多达千人,渡口的繁华景象可想而知。朱熹到长沙,继承友人张栻遗志,把建设岳麓书院放在重要位置,扩书院,立条规,名扬天下。
  从此,朱张渡成了岳麓书院学子往返湘江的主要渡口,历代修建未断。清代嘉庆十七年(1812年),湖南学政汤甫捐建船斋于水陆洲,更名朱张渡亭。其后官府多次重修,社会贤达捐置田产60亩,以岁租银两作为长年维修经费。咸丰十一年(1861年),湖南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清代朱张渡口的“岁修”和“油舱”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资维持,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1831年),杨振声就捐银百二十两,交“道事”生息,充“岁修”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两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续修岳麓书院志》第一卷“田额”一栏专列有“朱张渡食田”,所谓食田,就是田产、房舍等的总称,是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经济概念。书院通过将土地、铺屋招租,获得租谷、租金,以此作为船夫的工钱和渡船、码头的维修经费。食田的来源、地点,可收租谷多少石、租钱多少文,由谁收租,如何分配,都有详尽的记载。让人一看就知,这么一个渡口是由无数的社会贤达共同经营维持的。在同一栏内,还录有一份《朱张渡捐约》:“立捐约蔡先广同弟先哲,今将……灵官渡内坐南朝北铺屋一所,计七进,又张公桥上手老岸铺屋一所,计三栋,自愿捐入岳麓书院,岁收租息作朱张渡船夫每岁食用之费。”这看似一份简单的契约,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关乎的却是文明进化、千秋盛业,是多情可爱的传统文化中最清芳的部分。可悲的是,在捐约之后有一条按语:“所存契纸各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由城内绅庠概行取去……至咸丰丁巳年(1875年)间,始将原捐租谷收归书院。”也就是说,期间有13年之久,供养渡口的产业被人夺去。   要使渡口长年运转,十分艰难。要与豪强周旋,要与洪水天灾搏斗,这就需要社会各界施以援手。遗憾的是,援手与联手意识一时被时光所淡薄,到底是人们遗弃了文化,还是朱张渡文化遗弃了人们?不管如何,这都是悲哀的。那么,水陆洲的朱张渡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能够做的,就是在风中雨中等待。
  1916年冬天,青年毛泽东曾做五律:“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朱张渡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古城长沙来说都是意义深厚的。这些绵绵而悠长的故事,融合在城市的演进中。岳麓书院以西是宫室隐隐的山林,城南书院以北是休养生息的市井,山、水、洲、城都被两座庭院共有的古渡,被这古渡中途休息的亭牵在一起。
  好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愈加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湘江两岸都修好了沿江风光带,朱张渡已经复原,成为景点,橘子洲上也修复了朱张渡亭、渡学楼,方便游客凭吊怀古,遥想当年朱张风范,在这种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中抚昔惜今。朱张渡及渡學楼,成为闹市之中一处幽景,文化之旅一处绝妙风景。
  现在的橘子洲朱张渡由两部分构成,以橘子洲东游道为界,靠湘江一侧为仿古亭廊,游道以西为渡学楼。就在梅园和竹园之间的橘子洲东岸,连接古游道的朱张渡,特别吸引游客的目光。
  仿古亭廊建在橘子洲东岸下的湘江坡上,亭廊前是用山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假山中有麻石道连接仿古亭。渡学楼是一栋具有双层挑檐的仿古建筑,主楼后有两个游廊连接。仿古亭廊和主渡学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门、窗、椽等为木结构。刷上红漆的亭廊和渡学楼,看上去就像全木结构建筑。
  朱张渡古水道东西两侧标志性构筑物早已建成,橘子洲上的朱张渡建成后,水中古游道以及岳麓山的古游道,天衣无缝地连成一线。
  本世纪初,随着潇湘大道与牌楼路先后拉通,曾对长沙岳麓书院具有指路牌意义的古构筑物———古牌楼大气地耸立在潇湘大道牌楼路口。两年后,以纪念朱熹和张栻在长沙讲学的湖湘地方传统建筑———朱张渡,在湘江风光带防汛码头上建成。路南立朱、张两人塑像并刻石碑,记载两人友谊及学术交流的盛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王丽君,女,笔名紫云英,湖南永州人。中国散文学会、诗歌学会、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长沙市岳麓区作协主席。
其他文献
(一)老街  秋日的茅洞桥老街,阳光金晃晃的。纵横交错的街衢,像陈年旧照片,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吆喝声在尘土上弥漫,耳膜被乡土方言筑巢。我喜欢这山野方言,温暖,亲切。鼻翼中的神经末梢被烧饼铺传来的桔皮、桂花糖的清香所攻陷,甜糯糯的味觉神经撞击着漫游者饥饿的胃囊。  我们像阳光分子一样,涌入这熙熙攘攘、嘈杂喧嚣的集市,如同进入卡尔维诺笔下迷宫般的小镇。脚步很快就被鼻翼所牵引,顺着烧饼的气味拐进某家烧饼
期刊
一  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塔特有一条大自然风情和音乐精神昂扬的贝多芬小路。1808年,时常在那里散步的玄晏大师,再次被旖旎的景致所陶醉,那么多灵动的音符汇集升华着,共鸣着,从双耳完全失聪的他感怀澎湃的脑海里奔涌而出,著名的第六交响曲就这样诞生在了世间。  迄今,一批批朝觐者鱼贯而至。我到音乐之都,自然亦不忘朝觐并巡游于格林琴小镇那片传奇的田园纵深,去体验、探求贞洁而又平静的经典乡路时光,如何铭心刻
期刊
我的味蕾和胃肠是祖父养熟的。  祖父王锡章先生生于宣统三年秋天,香港回归那年秋天辞世,在人世里苦了八十六个春秋。祖父是教书先生,自他的第三任妻子我的祖母离世后,就独自养活一家九口。彼时,他四十余岁,尚值壮年。  祖父性子不缓不急,做人周到,做事精细。除却教书,家里家外的所有活计都须他操持,素常做饭也总是不肯敷衍。各样菜蔬各种配相,调料无非盐油酱醋,滋味却不俗。以致祖父故去廿余载,这滋味仍旧存在我的
期刊
永州有一条溪,叫愚溪。水量不是很大,源头也不是特别邈远,但是名气却很大,是外地来永州的人都想去看一看的地方。  唐朝有一个人,叫柳宗元。虽然他在永州只生活了10年,但是永州人却认定此人是真正的永州人,好像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块土地。你在永州街上随便碰到一个人打听一下,都知道这个人,知道愚溪侧畔有座柳子庙纪念这个人。“清莹”“秀澈”“山水绿”,他们对这个唐代文人为自己家乡山水贴上的美丽标签感到自豪,
期刊
河流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乡村和城市。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总有一些风景和故事。虽然那些流淌在岁月里的影像斑驳了,淡远了,消失了,但是那些风景和故事则越来越老,越来越有味道。  在湘西南那片苍茫的群山中,奔走着一条纤细而美丽的河流,人称赧水。赧水,这是一个谦逊而安静的名字,它游动于群山之间,演绎着时光的沉郁和岁月的沧桑。  一  在赧水上游南岸,大抵是隆回县与邵阳县交界地段,有一座恬静的村庄,名字
期刊
累了,看着窗外出神。  楼下是个小花园,有松、有竹、还有一些矮乔木。天气很好,早春的阳光随性地漫漶,叽喳的鸟雀,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打乱着春的秩序。  一个园林工人,正在园里忙着活计。他用尖头锨一点点地铲着矮乔木下的泥土,铲起,垒上,再拍平,形成一个椭圆。他慢慢地翻动,新翻的泥土湿润富有粘性,听话地在铁锨上滚动。远远的,仿佛闻到一股淡淡的气息,还带着新鲜的质感,好像一不小心便会挤出水来。静静看着这
期刊
十多年前,因缘分而爱上南岳,爱上南岳这一座灵性的大山,爱上南岳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曾多次登临祝融,俯瞰群峰,遥望“九龙朝圣”的风水大观,九条山脊如龙形蜿蜒,齐向祝融,因而也无数次设想是否还有其他道路可登峰顶。  近几年才得知,原来山北还有一条古道可直通祝融峰,为清代湖湘名臣曾国藩为其母亲朝圣南岳而修建,故名“曾国藩古道”,因其险峻,又有“北山天路”之称。但由前山至后山古道起点,路途颇远,加之不常
期刊
暑热退了,黄昏便漫上来。  房屋、树木、花草,一切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笼着一层淡淡的轻纱。白天的闷热与喧闹被风滤过,渐渐安静下来。树叶儿一动不动,偶尔一阵风吹来,叶子颤动一下,断断续续传来知了低沉的嗓音。瓜果和庄稼吸足了一整天的光热,在此时展开释放。四周弥散着潮热、土腥和青稞草样的气息,慢慢消融在黄昏的清幽淡远里,带着一丝曼妙的温柔。  这里便是菜园,老人辛勤播种,精心照料,一切绿色植物都呈现出葳
期刊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古有班昭、蔡文姬、卓文君、谢道韫、李清照、朱淑真等人,近有张爱玲、冰心、林徽因、萧红、丁玲等人,那些有才情有智慧有学问的女子不胜枚举,她们业已成为文学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时值已亥“三八”妇女节前夜,位于南岳祝圣寺东侧的松麓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依然渲染着南岳年的喜庆祥和气氛。晚上七点多钟,松麓书堂灯火辉煌,高朋满座,“松麓讲堂”首场名人讲座即将拉开序幕。文惠、李静姐和一
期刊
三月底的一天下午,与内子又去市郊雨母山中打泉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看那三五只燕子斜飞,七八声黄鹂婉转,池畔田埂漫布着碧绿的青苔。想起清明既近,古之谓植树节,而我对植树造林一向兴趣有加,何不借此良机为家山种植一片树林呢?二十多年前,父亲和两位叔父身体尚健,趁重新给祖父母立碑时,手植四棵扁柏,如今长势良好,树干高达数米,宛若四位壮士守卫着荞麦皁的祖山———那么好吧,咱就植柏树!  柏树寓意吉祥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