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如群星灿烂,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瑰宝。本文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四部古典小说中分别挑选曹操、武松、潘金莲、王熙凤四个人物,对其进行人物塑造分析,说明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塑造是怎样由类型化向性格化过渡的。
关键词白话小说人物形象类型化性格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世界各国小说对人物的塑造都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对人物的塑造经历了最早的类型化塑造,再到后来的人物性格化塑造,及最后发展到对人物心理化的塑造演变。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璀璨夺目,群星荟萃,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瑰宝,不仅有举世公认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还有一大批经典传世之作如《金瓶梅》、《西厢记》等。其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本文试着从这四部名著中各挑选一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剖析和比较,以阐述古代白话小说人物形象是怎样从类型化向性格化过渡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对不少人物进行了细致描写,且一出世便将中国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推向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类型化艺术形象的光辉范本。本文要分析的对象是曹操。
曹操,魏王,字孟德,小名阿瞒,又名吉利,沛国谯郡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复杂而矛盾,他猜忌、奸诈、残忍、宽容、睿智、愚钝、狠毒、温情。但突出表现为奸诈。时人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才,乱世之奸雄”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梦中杀近侍”、“借头平兵怨”、“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足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
整部《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直始至终突显的都是他的奸诈与伪善。这便是这部小说描写人物的单一性表现,除了曹操这个形象,如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等人物形象都是类型化的。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稍胜一筹,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的趋向。一方面,作品中的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杀富济贫,积恶如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作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社会下层特别是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比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在这里,我就以一百零八好汉中的武松与曹操相比较。
武松在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十四位。《水浒传》中塑造的武松形象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心雄胆大,勇武刚烈”。他身材魁伟,相貌堂堂。中气十足,有万夫难敌之威风,景阳冈打虎,声名远播。当他知道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并杀了哥哥武大郎之后,回家便杀了西门庆。这事体现的是他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而之后他被官府刺配孟州牢城,得到金眼彪施恩的关照,便又接受施恩的请求,去东门外快活林,为施恩报仇。施恩任武松一路豪饮,到了酒店,先教训蒋门神的小妾,接着借着醉酒又痛打蒋门神,直到蒋门神大叫饶命,答应把快活林还给施恩。后张都监被蒋门神买通设计陷害武松,“张都监血溅鸳鸯楼”一节,武松一口气杀死男女十五名,方解心头之恨,并在白粉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就又体现了武松不畏豪强的英雄特征。除此外,还有很多事,作者将武松的形象描写得比较立体,人物性格也较丰满。
《三国演义》是类型化人物的典范,而曹操则是类型化人物的突出典型。《水浒传》开始有了性格化的迹象,如对武松的描写便可见端倪。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而武松乃绿林好汉、一介武夫,但总体上还是类型化的范围。而《金瓶梅》则改变了人物单一色调,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金瓶梅》当中,潘金莲这个人物,很值得进行分析与比较。
潘金莲出生在清河南门外一个裁缝家,排行第六,从小聪明伶俐、思维敏捷,魅力出众,作者写月娘第一次看她:“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论风流,如水晶盘内走明珠,论态度,似红杏枝头笼晓日。看了一回,心中不言,心内暗道:‘小厮每家来,只说武大怎样的老婆不曾看见,今日果然生得标致,怪不得俺的那强人爱她!’”这写出了潘金莲的美貌无人能及。此外,也写到她谋害武大,虐待迎儿和秋菊,撺掇西门庆打孙雪娥,宋惠莲的死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这些都是她所处的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及不正常的关系所撒下的罗网必然造成的结果。于是,作者完成了潘金莲这个人物既狠毒、淫荡,又聪明、美貌的“圆形人物”的形象。
在《红楼梦》之前,《金瓶梅》已经完成了小说题材从英雄传奇和神魔向市井凡人的过渡,也完成了小说人物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过渡。但《金瓶梅》的人物只是注意到避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所以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多色素和丰富性,并没有达到人物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这一重要人物形象塑造是由《红楼梦》最终完成的。对于《红楼梦》这部小说,我试着对其中的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进行分析。
王熙凤,即凤姐,绰号“辣子”。她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她精明能干,机敏过人,多谋善断,处事果决,深得贾母和王夫人信任。但又非常自私贪婪,权欲、财欲心极重。她“毒设相思局”,贾瑞被置于死地,还不知怎么死的;“弄权铁儖寺”,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逼得张金哥和长安守备之子一对有情人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用阴险恶毒的方法害死。她为了保住管家娘子的地位,极力撮合宝黛成婚,阻止“金玉良缘”,从而触怒了贾政和王夫人,宝钗以“宝二奶奶”的身份来到贾府,王夫人将管家大权交给宝钗,从此,王熙凤的地位急剧下降,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后直落了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惨下场。
王熙凤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金瓶梅》中潘金莲的形象,但两者相比较,就可以发现王熙凤的形象更为丰满,更加立体,是完全可以与安娜·卡列琳娜这样的世界一流名著人物相提并论的典型人物。
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再到《金瓶梅》,继而又到《红楼梦》。就这样,我国的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形象完成了从类型化到性格化的转变。这体现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极大进步。而在之后文学著作里,作家们在人物塑造这个方面一直在不停地向前走着,人物形象越来越多元化、立体化,使读者更加能够体会到小说的魅力,并从小说中感悟到更多东西。
关键词白话小说人物形象类型化性格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
世界各国小说对人物的塑造都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对人物的塑造经历了最早的类型化塑造,再到后来的人物性格化塑造,及最后发展到对人物心理化的塑造演变。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璀璨夺目,群星荟萃,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瑰宝,不仅有举世公认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还有一大批经典传世之作如《金瓶梅》、《西厢记》等。其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本文试着从这四部名著中各挑选一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剖析和比较,以阐述古代白话小说人物形象是怎样从类型化向性格化过渡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对不少人物进行了细致描写,且一出世便将中国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推向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类型化艺术形象的光辉范本。本文要分析的对象是曹操。
曹操,魏王,字孟德,小名阿瞒,又名吉利,沛国谯郡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性格复杂而矛盾,他猜忌、奸诈、残忍、宽容、睿智、愚钝、狠毒、温情。但突出表现为奸诈。时人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才,乱世之奸雄”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梦中杀近侍”、“借头平兵怨”、“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足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
整部《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直始至终突显的都是他的奸诈与伪善。这便是这部小说描写人物的单一性表现,除了曹操这个形象,如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等人物形象都是类型化的。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稍胜一筹,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的趋向。一方面,作品中的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杀富济贫,积恶如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作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社会下层特别是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比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在这里,我就以一百零八好汉中的武松与曹操相比较。
武松在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十四位。《水浒传》中塑造的武松形象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心雄胆大,勇武刚烈”。他身材魁伟,相貌堂堂。中气十足,有万夫难敌之威风,景阳冈打虎,声名远播。当他知道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并杀了哥哥武大郎之后,回家便杀了西门庆。这事体现的是他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而之后他被官府刺配孟州牢城,得到金眼彪施恩的关照,便又接受施恩的请求,去东门外快活林,为施恩报仇。施恩任武松一路豪饮,到了酒店,先教训蒋门神的小妾,接着借着醉酒又痛打蒋门神,直到蒋门神大叫饶命,答应把快活林还给施恩。后张都监被蒋门神买通设计陷害武松,“张都监血溅鸳鸯楼”一节,武松一口气杀死男女十五名,方解心头之恨,并在白粉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就又体现了武松不畏豪强的英雄特征。除此外,还有很多事,作者将武松的形象描写得比较立体,人物性格也较丰满。
《三国演义》是类型化人物的典范,而曹操则是类型化人物的突出典型。《水浒传》开始有了性格化的迹象,如对武松的描写便可见端倪。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而武松乃绿林好汉、一介武夫,但总体上还是类型化的范围。而《金瓶梅》则改变了人物单一色调,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金瓶梅》当中,潘金莲这个人物,很值得进行分析与比较。
潘金莲出生在清河南门外一个裁缝家,排行第六,从小聪明伶俐、思维敏捷,魅力出众,作者写月娘第一次看她:“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论风流,如水晶盘内走明珠,论态度,似红杏枝头笼晓日。看了一回,心中不言,心内暗道:‘小厮每家来,只说武大怎样的老婆不曾看见,今日果然生得标致,怪不得俺的那强人爱她!’”这写出了潘金莲的美貌无人能及。此外,也写到她谋害武大,虐待迎儿和秋菊,撺掇西门庆打孙雪娥,宋惠莲的死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这些都是她所处的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及不正常的关系所撒下的罗网必然造成的结果。于是,作者完成了潘金莲这个人物既狠毒、淫荡,又聪明、美貌的“圆形人物”的形象。
在《红楼梦》之前,《金瓶梅》已经完成了小说题材从英雄传奇和神魔向市井凡人的过渡,也完成了小说人物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过渡。但《金瓶梅》的人物只是注意到避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所以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多色素和丰富性,并没有达到人物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这一重要人物形象塑造是由《红楼梦》最终完成的。对于《红楼梦》这部小说,我试着对其中的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进行分析。
王熙凤,即凤姐,绰号“辣子”。她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她精明能干,机敏过人,多谋善断,处事果决,深得贾母和王夫人信任。但又非常自私贪婪,权欲、财欲心极重。她“毒设相思局”,贾瑞被置于死地,还不知怎么死的;“弄权铁儖寺”,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逼得张金哥和长安守备之子一对有情人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用阴险恶毒的方法害死。她为了保住管家娘子的地位,极力撮合宝黛成婚,阻止“金玉良缘”,从而触怒了贾政和王夫人,宝钗以“宝二奶奶”的身份来到贾府,王夫人将管家大权交给宝钗,从此,王熙凤的地位急剧下降,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后直落了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惨下场。
王熙凤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金瓶梅》中潘金莲的形象,但两者相比较,就可以发现王熙凤的形象更为丰满,更加立体,是完全可以与安娜·卡列琳娜这样的世界一流名著人物相提并论的典型人物。
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再到《金瓶梅》,继而又到《红楼梦》。就这样,我国的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形象完成了从类型化到性格化的转变。这体现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极大进步。而在之后文学著作里,作家们在人物塑造这个方面一直在不停地向前走着,人物形象越来越多元化、立体化,使读者更加能够体会到小说的魅力,并从小说中感悟到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