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逐渐成熟,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在一起交流教学经验,也期望着看到或者设计出高质量的课。但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是一堂好课呢?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新理念来评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呢?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校领导、信息技术教研员、一线教师代表,共同就“如何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谈想法、谋突破。
参与讨论者:
曹林男 江苏省江苏市新区实验小学 教科室副主任
王问洋 湖北省襄樊市教学研究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
金慧莉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信息技术教师
沙有威 北京市景山中学 信息技术教研组长
高淑印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新时代、新课改、新难题
从20世纪到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遭遇时代的变迁及网络信息大浪的冲击,又恰逢新课程改革之凤吹遍神州大地,这些都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估造成了影响,也带来了新背景下的“新难题”。
王问洋:不同时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文字表述层面往往变化不大,譬如“教学重点突出”等一直保留在评价标准中。但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却随着课程目标、教学设施、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改变而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下面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各个发展时期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进行简短的回顾。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学校设备简陋,有的学校甚至用“学习机 电视机”替代计算机,用纸质图片键盘进行指法练习。这个时期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是:学生接受了多少计算机知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联想集团“万元奔腾电脑营销活动”为代表,计算机价格降低、性能显著提升、应用范围扩大,台式电脑不仅能处理中文文字,还能处理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个时期的评价理念是: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否提高。
进入21世纪后,“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为代表的教学方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迅速推广。这类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让课堂教学具有了弹性,让计算机操作技能差异很大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这时的评价理念是:强调学生对计算机是否会应用。
沙有威: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而教学评价方式的导向作用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是因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这种关注使得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现在的教学质量评价依然沿袭新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方式,那么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作用将引导教师的教学朝着不利于新课程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新课程的指导作用,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程给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在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的,这种转变对教师而言就是知识传授方式的转变。所以,在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要关注知识传授方式的转变,在听课和评课的时候就不能仅仅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金慧莉:在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出现了“评价难”的现象。之所以信息技术学科相比起其他学科来说“评价难”,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说起。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主科课程不同,世界范围IT业的迅猛发展,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不断变化,以紧跟时代的脚步。所以,到目前为止,和其他学科早在新课程开展之初就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及各种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同,能被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引以为纲的只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而综观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只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简要提示。教师具体要教授的每一节课,究竟学生应该将知识和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则完全要靠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设备情况自行揣摩或相互探讨。例如本学期,我区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节关于F1ash按钮的公开课,从设计到正式讲,一共写了九版教案,每版的教学目标都不相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如以上“反做功”(即先设计课程,再思考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任课教师相比其他学科要将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细化落实到课堂上来,需要思量的要多得多。因此,我们迫切希望标准化教学目标的出台。目标设定的不统一,势必会造成评价标准的不统一;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则势必会导致“评价难”的现象。
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理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评估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以什么为导向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王问洋: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注入了应有的教育内涵。我认为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是“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性。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三个维度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分析以前不同时期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知识、技能、应用,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体现。但目前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方面就弱化了另一方面,而关注了后两个方面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两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堂:一种是“讲练型”,教师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练习任务;另一种是泛化了的“主题活动式”,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下课后却什么都不知道。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因此,“三维”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和谐性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高淑印:一节好课的评价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在具体操作上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信息技术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实际应用。有的教师在操作上虽然注意了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却常常只是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导人,且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使其突显真实,但在其后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导入情境的创设关联度很低,这样会显得牵
参与讨论者:
曹林男 江苏省江苏市新区实验小学 教科室副主任
王问洋 湖北省襄樊市教学研究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
金慧莉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信息技术教师
沙有威 北京市景山中学 信息技术教研组长
高淑印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新时代、新课改、新难题
从20世纪到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遭遇时代的变迁及网络信息大浪的冲击,又恰逢新课程改革之凤吹遍神州大地,这些都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估造成了影响,也带来了新背景下的“新难题”。
王问洋:不同时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文字表述层面往往变化不大,譬如“教学重点突出”等一直保留在评价标准中。但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却随着课程目标、教学设施、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改变而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下面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各个发展时期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进行简短的回顾。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学校设备简陋,有的学校甚至用“学习机 电视机”替代计算机,用纸质图片键盘进行指法练习。这个时期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是:学生接受了多少计算机知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联想集团“万元奔腾电脑营销活动”为代表,计算机价格降低、性能显著提升、应用范围扩大,台式电脑不仅能处理中文文字,还能处理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个时期的评价理念是: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否提高。
进入21世纪后,“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为代表的教学方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迅速推广。这类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让课堂教学具有了弹性,让计算机操作技能差异很大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这时的评价理念是:强调学生对计算机是否会应用。
沙有威: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而教学评价方式的导向作用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是因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这种关注使得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现在的教学质量评价依然沿袭新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方式,那么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作用将引导教师的教学朝着不利于新课程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新课程的指导作用,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程给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在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的,这种转变对教师而言就是知识传授方式的转变。所以,在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要关注知识传授方式的转变,在听课和评课的时候就不能仅仅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金慧莉:在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出现了“评价难”的现象。之所以信息技术学科相比起其他学科来说“评价难”,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说起。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主科课程不同,世界范围IT业的迅猛发展,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不断变化,以紧跟时代的脚步。所以,到目前为止,和其他学科早在新课程开展之初就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及各种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同,能被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引以为纲的只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而综观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只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简要提示。教师具体要教授的每一节课,究竟学生应该将知识和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则完全要靠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设备情况自行揣摩或相互探讨。例如本学期,我区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节关于F1ash按钮的公开课,从设计到正式讲,一共写了九版教案,每版的教学目标都不相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如以上“反做功”(即先设计课程,再思考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任课教师相比其他学科要将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细化落实到课堂上来,需要思量的要多得多。因此,我们迫切希望标准化教学目标的出台。目标设定的不统一,势必会造成评价标准的不统一;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则势必会导致“评价难”的现象。
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理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评估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以什么为导向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王问洋: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注入了应有的教育内涵。我认为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是“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性。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三个维度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分析以前不同时期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知识、技能、应用,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体现。但目前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方面就弱化了另一方面,而关注了后两个方面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两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堂:一种是“讲练型”,教师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练习任务;另一种是泛化了的“主题活动式”,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下课后却什么都不知道。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因此,“三维”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和谐性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高淑印:一节好课的评价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在具体操作上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信息技术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实际应用。有的教师在操作上虽然注意了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却常常只是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导人,且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使其突显真实,但在其后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导入情境的创设关联度很低,这样会显得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