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挑清瘦、双肩背包、一副眼镜、一顶棒球帽,这是很多人在看到刘路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有着羞涩笑容的22岁大男孩,因破解了困扰数学家十余年的世界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震惊四座,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也荣获“2012年‘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希望之星奖”。
平凡“路哥”
刘路,祖籍大连,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08级本科生,同学们都叫他“路哥”。因为“刘路”一名太大众化,他就为自己取了个“刘嘉忆”的笔名,希望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
刘路的父亲在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工作,母亲在企业任工程师,他们并没有给予刘路数学方面的遗传基因。“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特别关注。”刘路说,“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当时,对其他同学来说,看初等数论中的整除理论、同余理论、连分数理论就像看“天书”,而他却如痴如醉。
2008年,刘路以575分的成绩考上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按说,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刘路在功课上理应出类拔萃,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对此,他的解释是“马虎惯了,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太标准”。不过父母对他的考试成绩没有过多要求,所以他从未因成绩受到奖惩。这种宽松的家庭教育方式,恰好培养了他淡然处之的性格。
平时,刘路和所有22岁的普通大学生一样,过着教室一食堂一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喜欢泡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下午,然后借回一大堆全英文数学书籍,常常捧着看到深夜。他爱好广泛,会打游戏,擅长游泳、羽毛球、下棋等各项运动,运动会上拿过田径400米和1000米冠军。
导师眼中的刘路,稳重淡定、内敛羞涩,成绩属于中上,在课堂上并没有表现得与众不同,但自学能力非常强。而同学眼中的路哥则是一个亲切的邻家男孩,率真友好,酷爱数学,解答问题时,往往有不一样的思路,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我们当时都知道他对数学钻得很深,也知道他肯定会有所收获。”同学高涛说。但谁也没有料到平凡的“路哥”有一天会震惊世界。
一鸣惊人
可以说是“西塔潘猜想”使刘路一夜成名,那究竟什么是“西塔潘猜想”?“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Seetapu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在组合数学上,拉姆齐(Ramsey)定理是要解决以下的问题:要找这样一个最小的数n,使得n个人中必定有k个人相识或1个人互不相识。其通俗版本是“友谊定理”,即:在一个不少于三人的人群中,若任何两人都刚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则这群人中总有一人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这个难题在数学逻辑界沉寂了十余年,一直无人攻克。大三时,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西塔潘猜想”,自此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着手研究它的论证方法。在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后,初步想法已经形成,只是关键点迟迟未能突破。两个月后的一天,刘路在自习室灵光突现,想到把之前想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顿时激动不已,通宵达旦地把证明写出来,然后以笔名“刘嘉忆”投稿至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
2011年5月,刘路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会上,刘路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语惊四座,在场的专家都对眼前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纷纷鼓励他继续研究。
2011年6月,《符号逻辑》杂志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给刘路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如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论文审稿人、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过去十多年许多著名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努力。该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之后,在云集欧美许多数理逻辑专家、学者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刘路作为亚洲高校惟一一位代表在会上作了40分钟的报告。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来自中国的“80后”投上赞许的目光。一个十余年悬而未决的国际数学难题竟被中国一位在校本科生攻破的消息瞬间传遍了世界。教育反思
刘路的横空出世在轰动整个国际数学界的同时也促成了对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思想的反思:为什么老师们公认的成绩一般的学生却能成为数学界的传奇人物?
回顾刘路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奇迹的诞生是超越书本读书,自由探索、创新、独立思考、专研的结果,而这些优秀品质,恰恰是当前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下学生所欠缺的。大部分人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只有“听课或不听课”的选择,已经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与欲望。更为讽刺的是,大学竟趋于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终结者。拿研究生来说,基本上离开导师就很难独立搞研究。这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对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来说刘路是一个偶然,而他的偶然也是他自由发展兴趣所促成的。中南大学是幸运的,甚至整个中国都是幸运的,因为有刘路这样令人骄傲的学子。但是,如果未来中国永远只有一个刘路的话,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这又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现在根本问题是,我国教育如何突破功利教育、应试教育的桎梏,采取多种渠道的公平方式选拔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教育环境,让更多的刘路诞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教授侯振廷说:“他(刘路)的成长过程启示我们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不是100分的成绩,而是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墨守成规的书呆子。我们不应该将考试成绩看作衡量教育好坏的一杆称,而应该以成果去评价,让学生能够学其所爱,让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未来之路
2011年,刘路提前通过本科论文答辩,之后又开始频繁的出国留学交流,以及博士阶段的学习。今年3月20日,读大四的刘路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任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已由学校推荐其参加国家“青年干人计划”的评选。
不仅如此,近日中南大学出台政策,决定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给予经费资助和生活保障,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那些有才华的青年人实现梦想。刘路成为学校这一改革思路的第一个受惠者,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当被问及以后的想法时,刘路坦率地答道:“成就这东西,每个人想法不同吧,有些人可能想赚钱。但我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此前就是想研究数理逻辑,现在就想多学点东西,搞好研究。”质朴的话语,羞涩的笑容,很难让人相信眼前的他已是功成名就的教授。
成名后的刘路每天不得不应付蜂拥而来的各路记者,正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干扰。在媒体的包围式采访中,他始终坚持拒绝去公共场所,例如教室、操场以及阅览室拍摄,他的理由是“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损害其他同学的利益。这是我的原则,绝不妥协。”这就是刘路,一个平凡真实的中国“80后”青年。
人生,就好比一道数学题,决定最后终点的人只有你自己。这是刘路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信奉的座右铭。刘路的成功无疑燃起了国人冲击诺贝尔奖的希望,无论心愿能否实现,我们都真诚希望刘路能够保持平和心态,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平凡“路哥”
刘路,祖籍大连,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08级本科生,同学们都叫他“路哥”。因为“刘路”一名太大众化,他就为自己取了个“刘嘉忆”的笔名,希望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
刘路的父亲在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工作,母亲在企业任工程师,他们并没有给予刘路数学方面的遗传基因。“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特别关注。”刘路说,“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当时,对其他同学来说,看初等数论中的整除理论、同余理论、连分数理论就像看“天书”,而他却如痴如醉。
2008年,刘路以575分的成绩考上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按说,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刘路在功课上理应出类拔萃,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对此,他的解释是“马虎惯了,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太标准”。不过父母对他的考试成绩没有过多要求,所以他从未因成绩受到奖惩。这种宽松的家庭教育方式,恰好培养了他淡然处之的性格。
平时,刘路和所有22岁的普通大学生一样,过着教室一食堂一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喜欢泡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下午,然后借回一大堆全英文数学书籍,常常捧着看到深夜。他爱好广泛,会打游戏,擅长游泳、羽毛球、下棋等各项运动,运动会上拿过田径400米和1000米冠军。
导师眼中的刘路,稳重淡定、内敛羞涩,成绩属于中上,在课堂上并没有表现得与众不同,但自学能力非常强。而同学眼中的路哥则是一个亲切的邻家男孩,率真友好,酷爱数学,解答问题时,往往有不一样的思路,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我们当时都知道他对数学钻得很深,也知道他肯定会有所收获。”同学高涛说。但谁也没有料到平凡的“路哥”有一天会震惊世界。
一鸣惊人
可以说是“西塔潘猜想”使刘路一夜成名,那究竟什么是“西塔潘猜想”?“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Seetapu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在组合数学上,拉姆齐(Ramsey)定理是要解决以下的问题:要找这样一个最小的数n,使得n个人中必定有k个人相识或1个人互不相识。其通俗版本是“友谊定理”,即:在一个不少于三人的人群中,若任何两人都刚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则这群人中总有一人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这个难题在数学逻辑界沉寂了十余年,一直无人攻克。大三时,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西塔潘猜想”,自此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着手研究它的论证方法。在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后,初步想法已经形成,只是关键点迟迟未能突破。两个月后的一天,刘路在自习室灵光突现,想到把之前想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顿时激动不已,通宵达旦地把证明写出来,然后以笔名“刘嘉忆”投稿至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
2011年5月,刘路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会上,刘路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语惊四座,在场的专家都对眼前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纷纷鼓励他继续研究。
2011年6月,《符号逻辑》杂志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给刘路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如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论文审稿人、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过去十多年许多著名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努力。该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之后,在云集欧美许多数理逻辑专家、学者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刘路作为亚洲高校惟一一位代表在会上作了40分钟的报告。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来自中国的“80后”投上赞许的目光。一个十余年悬而未决的国际数学难题竟被中国一位在校本科生攻破的消息瞬间传遍了世界。教育反思
刘路的横空出世在轰动整个国际数学界的同时也促成了对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思想的反思:为什么老师们公认的成绩一般的学生却能成为数学界的传奇人物?
回顾刘路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奇迹的诞生是超越书本读书,自由探索、创新、独立思考、专研的结果,而这些优秀品质,恰恰是当前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下学生所欠缺的。大部分人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只有“听课或不听课”的选择,已经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与欲望。更为讽刺的是,大学竟趋于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终结者。拿研究生来说,基本上离开导师就很难独立搞研究。这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对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来说刘路是一个偶然,而他的偶然也是他自由发展兴趣所促成的。中南大学是幸运的,甚至整个中国都是幸运的,因为有刘路这样令人骄傲的学子。但是,如果未来中国永远只有一个刘路的话,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这又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现在根本问题是,我国教育如何突破功利教育、应试教育的桎梏,采取多种渠道的公平方式选拔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教育环境,让更多的刘路诞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教授侯振廷说:“他(刘路)的成长过程启示我们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不是100分的成绩,而是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墨守成规的书呆子。我们不应该将考试成绩看作衡量教育好坏的一杆称,而应该以成果去评价,让学生能够学其所爱,让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未来之路
2011年,刘路提前通过本科论文答辩,之后又开始频繁的出国留学交流,以及博士阶段的学习。今年3月20日,读大四的刘路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任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已由学校推荐其参加国家“青年干人计划”的评选。
不仅如此,近日中南大学出台政策,决定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给予经费资助和生活保障,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那些有才华的青年人实现梦想。刘路成为学校这一改革思路的第一个受惠者,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当被问及以后的想法时,刘路坦率地答道:“成就这东西,每个人想法不同吧,有些人可能想赚钱。但我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此前就是想研究数理逻辑,现在就想多学点东西,搞好研究。”质朴的话语,羞涩的笑容,很难让人相信眼前的他已是功成名就的教授。
成名后的刘路每天不得不应付蜂拥而来的各路记者,正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干扰。在媒体的包围式采访中,他始终坚持拒绝去公共场所,例如教室、操场以及阅览室拍摄,他的理由是“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损害其他同学的利益。这是我的原则,绝不妥协。”这就是刘路,一个平凡真实的中国“80后”青年。
人生,就好比一道数学题,决定最后终点的人只有你自己。这是刘路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信奉的座右铭。刘路的成功无疑燃起了国人冲击诺贝尔奖的希望,无论心愿能否实现,我们都真诚希望刘路能够保持平和心态,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