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探析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将心理辅导渗透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具有较强可行性,提出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途径,即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合作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营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高中生 地理学科 心理辅导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27-0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辅导成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科教学是高中阶段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各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导师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被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克服成长障碍、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是以地理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实践研究,重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地理学科教师运用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发挥地理教学的心理辅导功能,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领域得到提升,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行为习惯,实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高中时代是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逆反、抑郁、早恋、烦躁、自闭等一系列心理“逆反”现象频频出现,而此时的学生与教师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学科的课程涵盖多样,主要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线索,架构地球环境中的各个圈层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研究系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渗透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发现未知区域的风土人情、领略世界的山川河流,养成对地理学科的好奇心和参与感,真正实现学习的良性循环,显得尤为必要。
  (二)可行性
  高中的地理课程设置兼具综合性和现代性,潜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因素。尤其是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后,地理科目重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求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具备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一来,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心理辅导,就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突出人文关怀,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可以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心理成熟。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严重的土壤破坏,使得自然地理环境逐步退化。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面对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关系,要学会因地制宜,平衡发展,合理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又如,地理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数量的教具,其中地图被认为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眼睛”,展现了丰富的地理文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发展特点,在读图分析过程中培养高中生整体全面、综合创新的地理思想。
  二、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情况,笔者面向吉林省松原市的高中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5份,收回60份,其中,有效问卷58份。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情况。(问卷内容如表1所示)
  调查中,对“在高中阶段,学校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类型的书籍吗?”的问题,58.62%的学生表示所读的高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仅有29.31%的学生表示有相关书籍;对“高中阶段学校有正规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或专门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吗?”的问题,75.86%的学生表示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也未曾见过学校的心理辅导咨询室;对“在课堂上,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渗透过心理健康辅导吗?”的问题,仅有20.69%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地理课程时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对“你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课程时参加过学校举办的课余实践活动吗?”的问题,60.34%的学生表示并没有参加过课余实践活动。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很少涉及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
  此外,对“你的地理教师在和你交流的过程中,谈及过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吗?”的问题,有72.41%的学生表示地理教师在和自己的交流中谈及并解决过心理健康问题;对“在科目学习中实施过心理辅导之后,对你的影响程度如何?”的问题,有48.2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心理辅导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仅有13.79%的学生认为没用;对“你认为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吗?”的问题,67.24%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在地理课堂上实施心理辅导。这说明,将心理辅导渗透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途径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传递,笔者认为,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辅导,可采取如下的做法。
  (一)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这种交往应该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师生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认知是创设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每一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和情感,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谈话、心理辅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保留学生个性,坚持民主主义,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朋友”。通过“接触—亲近—共鸣—信赖”,逐步浸润学生心田,以一颗宽仁之心,热爱学生。
  2.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以小组互助、导学案例、探究溯源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以阐述、讲解、演说的形式發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例如,在关于黄土地貌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分别提出“黄土高原为何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为何还会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我们至今研究黄土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增强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在问答中,学生积累了自信心,增添了参与感,充实了课堂生活。此外,地理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点评认可,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其自制、合作、自我统合、情绪调控、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也得到了培养。这一过程,既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也是心理辅导的直接渗透。   (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合作意识
  认知是有机体学习的内部加工过程,即通过信息、知识及经验的获得达到记忆和顿悟,使观念得以更新,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可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复杂抽象的地理概念与现实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知识与经验的获得中加深记忆,达到顿悟。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良好的认知习惯,又能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反应,引起积极的学习效能。
  例如,在教授“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这节课时,地理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南美洲亚马孙热带流域的生态环境视频,通过艺术表现上的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故设悬念:“为什么巴西及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被毁得如此严重?”并从农业、工业、人口、政治、经济、历史等多重角度创设联系,用适时适度的诙谐语言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最后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原居住民、木材老板,你生活在亚马孙流域,面对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会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扮演,针对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学生在讨论时会提道:原居住民可能会选择迁移到城市中居住,减少对热带雨林的土地开垦;木材老板可能会选择放弃采伐,在被伐林的基础上重新种植树木;政府官员可能会选择在保护森林的同时抚恤城市贫民,维护自然与社会的良性协调,等等。在此过程中,小组化的探究式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合作意识得以形成。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营建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减轻和缓解了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中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焦虑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积极情绪的发展。
  (三)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营造学生健康心理状态
  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如举办团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学习地理的健康心理。在团体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在真情实境中学会个体之间的相处之道,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团结协作迎难而上,体验共同成功的乐趣,培养与人沟通、交流与协作的精神;同时能够在真情实境中探索兴趣爱好,充分展现自身的特长,树立自信。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知识内容,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去欣赏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树立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而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学生厌学抗学的心理情绪,从而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精神体验层次,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拥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向上的精神追求。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每一名高中生都能成为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张桂贤.师范生心理辅导技能培养策略浅析[J].高教研究,2014(9).
  [2]胡雨家,张军.地理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20(10).
  [3]朱晓宏.将课堂教学更好地润泽生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地理教育地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9).
  [4]陈文娟.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地理参考,2014(8).
  [5]赖泳,余云.心理健康教育和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7).
  [6]赵凯,李玲玲.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责编 王悦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素养培养未能融入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专业技能尚待提高、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素养培养措施:换岗实践,进行角色互换;多措并举,提高专业技能;建立可循环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双师型”教师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存在的班额大、人数多导致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的问题,提出以小组活动的课堂形式作为对应策略,论述精心选择话题、做好准备工作、找准话题的切入点、顾全个体与整体、落实操作规程和优化组合、确保活动评价标准恰当等做法,旨在有效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小组活动 话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摘 要】本文阐明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普通话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2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规定“国家
本文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论述以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为核心的“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基础以及“课前自主学习—预习问题反馈—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展评点拨—当堂达标巩固”
【摘 要】本文阐明休闲体育产业的内涵,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的策略,以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关键词】休闲体育 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55-0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了,对休闲和体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特性,分析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论述改变课程教学理念、建设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教学策略,以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21-02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作为学生形
【摘 要】本文论述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从独立思考中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能力、从勇于质疑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阅读积累中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从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 独立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逻辑性思维 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25-02  从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
【摘 要】本文针对《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提出综合研读教材,精准研判学生学习能力;确立关注信息素养、鼓励数字化创作的学习目标;构建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法和学法;设置以学为主、教师助学的教学过程;设计规范学习行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案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以学定教 项目学习 数字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00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做法,提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巧妙设计辩论活动、深入解析教材内容、紧密贴合社会生活、灵活设计课堂形式等六种途径,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19-02  核心素养培养
本文讲解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数学选做题22题的解法,分析学生得分低的原因,阐述参数方程的备考策略,让学生了解参数方程的意义,掌握常规的解法,并提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