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孩童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舞蹈世界,让他们在舞蹈中得到快乐,享受美感。
【关键词】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幼儿素质教育抓起。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 不但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孩子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然而,在当前幼儿舞蹈的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制约和教师在舞蹈认识方面自身的局限, 一度忽视了对孩童舞蹈兴趣的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教师对幼儿在舞蹈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规律认识不够,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和完整。另一方面,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首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在日常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幼儿单纯去模仿学习舞蹈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其次,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幼儿往往缺乏愉悦的情感体验,创新不够。例如一些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过分追求练习动作的规范和准确性,而忽视幼儿情感的愉悦性,导致许多幼儿常为学习新的动作感到疲劳, 为重复旧的动作而感到厌倦。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孩童对舞蹈的兴趣,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选材恰当乃培养兴趣的开端
选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内容上应体现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特点。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儿眼中,大千世界,新奇无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分析处理人和物,最后加以直观表现,就会产生艺术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以一首童谣入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经过“抗争”,跋山涉水, 终于兴高采烈地来到姥姥门前,坐在了她们各自的位置上期盼着大戏的开幕。大戏开幕了,小姑娘们在看戏的时候各自脸上丰富的表情,反映出戏曲的精彩。看戏是源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欢热闹、喜欢参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观赏兴趣。
二、示范生动决定兴趣的关键
教师的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对舞蹈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引起学习的愿望,练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初学者在刚接触一个新动作时,难免会出现手脚无法协调进行的现象,常会在前一动作与后一动作的连接上短暂停顿,这便需要教师局部分解示范。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把动作分解成为单一的手巾花、下肢动作以及上下肢动作的配合等,反复交替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个舞蹈动作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动作衔接的地方要再次示范, 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动作的灵活性与感染力。示范时伴随讲解, 阐述明白动作的方法和要领,使孩子们明确每个动作的产生、方向、路线及全身动作的配合等。讲解尽量形象、生动,要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语言优美促使兴趣的产生
舞蹈主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在舞蹈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模仿,不用语言与学生交流,学生便不能明白动作的规格要领在何处,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不仅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也就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听觉上也要带来心灵的触动,教师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平和的语调,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去讲授动作。它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先后顺序,什么内容讲述在前,什么内容讲述在后会使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不致于让孩子们的思维混乱。如学习“头的环动”时,先要让孩子们掌握低头、仰头、左右倾头的准确部位,再进行头的环动练习,这样他们就会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师在教授时没有理清思路,学生在做动作时就会出现错误,这时再去纠正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最后,教师语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学生学得巧、学得快、学得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在兴奋之中完成动作,减少舞蹈学习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两脚比喻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远都是好朋友”;教手臂伸展时,用“小树发芽了”来比喻,等等,通过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情绪愉悦积极学习。
四、形式多样保证兴趣的持久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孩子们的节奏感,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调动孩子们全身的多种器官去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使他们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效果。如上基训课,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坚持不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学进度,若教师在这时能随机应变地把基训练习与游戏相结合, 模仿动物神态,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的热情就能再次激发,甚至还不愿意下课。就像在学习新动作一样,若只是一、二、三、四按节拍做动作, 孩子们就会厌倦, 疲劳,如果把动作融入游戏中,这样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提高参与舞蹈训练的主动性。所以,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应抓住契机, 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 创编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活动中,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关键词】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幼儿素质教育抓起。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 不但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孩子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然而,在当前幼儿舞蹈的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制约和教师在舞蹈认识方面自身的局限, 一度忽视了对孩童舞蹈兴趣的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教师对幼儿在舞蹈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规律认识不够,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和完整。另一方面,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首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在日常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幼儿单纯去模仿学习舞蹈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其次,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幼儿往往缺乏愉悦的情感体验,创新不够。例如一些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过分追求练习动作的规范和准确性,而忽视幼儿情感的愉悦性,导致许多幼儿常为学习新的动作感到疲劳, 为重复旧的动作而感到厌倦。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孩童对舞蹈的兴趣,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选材恰当乃培养兴趣的开端
选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内容上应体现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特点。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儿眼中,大千世界,新奇无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分析处理人和物,最后加以直观表现,就会产生艺术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以一首童谣入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经过“抗争”,跋山涉水, 终于兴高采烈地来到姥姥门前,坐在了她们各自的位置上期盼着大戏的开幕。大戏开幕了,小姑娘们在看戏的时候各自脸上丰富的表情,反映出戏曲的精彩。看戏是源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欢热闹、喜欢参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观赏兴趣。
二、示范生动决定兴趣的关键
教师的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对舞蹈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引起学习的愿望,练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初学者在刚接触一个新动作时,难免会出现手脚无法协调进行的现象,常会在前一动作与后一动作的连接上短暂停顿,这便需要教师局部分解示范。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把动作分解成为单一的手巾花、下肢动作以及上下肢动作的配合等,反复交替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个舞蹈动作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动作衔接的地方要再次示范, 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动作的灵活性与感染力。示范时伴随讲解, 阐述明白动作的方法和要领,使孩子们明确每个动作的产生、方向、路线及全身动作的配合等。讲解尽量形象、生动,要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语言优美促使兴趣的产生
舞蹈主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在舞蹈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模仿,不用语言与学生交流,学生便不能明白动作的规格要领在何处,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不仅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也就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听觉上也要带来心灵的触动,教师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平和的语调,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去讲授动作。它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先后顺序,什么内容讲述在前,什么内容讲述在后会使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不致于让孩子们的思维混乱。如学习“头的环动”时,先要让孩子们掌握低头、仰头、左右倾头的准确部位,再进行头的环动练习,这样他们就会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师在教授时没有理清思路,学生在做动作时就会出现错误,这时再去纠正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最后,教师语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学生学得巧、学得快、学得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在兴奋之中完成动作,减少舞蹈学习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两脚比喻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远都是好朋友”;教手臂伸展时,用“小树发芽了”来比喻,等等,通过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情绪愉悦积极学习。
四、形式多样保证兴趣的持久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孩子们的节奏感,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调动孩子们全身的多种器官去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使他们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效果。如上基训课,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坚持不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学进度,若教师在这时能随机应变地把基训练习与游戏相结合, 模仿动物神态,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的热情就能再次激发,甚至还不愿意下课。就像在学习新动作一样,若只是一、二、三、四按节拍做动作, 孩子们就会厌倦, 疲劳,如果把动作融入游戏中,这样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提高参与舞蹈训练的主动性。所以,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应抓住契机, 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 创编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活动中,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