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但语文知识并不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语文知识应被淡化,应该从台前走向幕后,教学中应根据语文知识的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淡化;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知识的界定
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界定,语文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论者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把语文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还有的论者根据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知识形态,将语文知识分为显性的语文知识和隐性的语文知识。关于语文知识类型和性质的讨论很热烈,但各家的语文知识所指有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要不要开展、怎样开展语文知识教学依旧是“雾里看花”。
二、小学语文知识的“淡化”
新课程改革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是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知识放逐呢?笔者认为,放逐语文知识的做法有失偏颇,新课程标准的提法是为了纠正语文“知识”独霸的做法,力图把语文知识的教学转化成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学校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语文课程就成了一个空壳,母语‘学得’教育就失去了凭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小学语文知识失去“霸权”地位,将纯粹的小学语文知识传授转到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上来,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淡化”语文知识的讲授,应在学生个体参与体验下,语文知识应该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
语文知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根据认知主体分类语文知识来看,知识可分为公共知识、个人知识两类。公共知识是复合主体共有的知识,它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记忆而获得。而个体知识则是个人在对公共知识有了一定的分析、消化和了解的基础上,由个人所拥有的并已经内化到个体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照这一分类方式,语文知识的“淡化”,淡化的应该是公共知识,陈述性知识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属于公共知识的范畴,而个人知识是能力、素养的一部分,有些可能已经转换成能力了,有些可能还在存储阶段还未转换成学生的能力,这应该是小学语文知识教学中的重点。
三、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开展
笔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把这种静态的陈述性小学语文知识再分为三类。一是记忆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机械记忆,即单纯的记忆。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中,记忆性知识主要是指常用汉字(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来减少2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汉字常用的偏旁和部首、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汉语拼音字母表》与一些文学常识。二是理解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于逻辑思维,小学阶段主要指常见的修辞格(比喻、拟人、排比等)、文章文体(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等。三是感悟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受和体悟,记忆和逻辑思维所起的作用又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感悟性知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感受性,这类知识多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个体主观体验而获得。
对于记忆性的语文知识,我们应该主要采用讲授法,基本不需要让学生去探究。为了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记忆,“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先行组织者”“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帮助提高学生记忆时间与效果的有效方式。例如,句子成分分析,许多老师都认为考试不考也就不需要教了,可笔者发现,若是学生不清楚一些基本的句子成分,就很难理解语病句子的病结所在。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句子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迅速找到句子症结,准确修改病句,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写作文遣词造句时出现语病。
对于理解性的语文知识,教师重点应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构起认知的桥梁。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从新信息获得意义不是只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而是将新旧知识整合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而这种整合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然后通过“先行组织者”“事件的概况结构”及例子等,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对于感悟性的语文知识,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做到换位思考。语文知识教学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和规律,教师依靠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但这并不意味语文知识可以直接转变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文知识只是基础,只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第一步,这仅是个开始。
参考文献:
[1]方相成.语文知识体系的除旧纳新[J].教育评论,2005(2):52-56.
[2]余文森.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08(12):44-45.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淡化;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知识的界定
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界定,语文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论者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把语文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还有的论者根据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知识形态,将语文知识分为显性的语文知识和隐性的语文知识。关于语文知识类型和性质的讨论很热烈,但各家的语文知识所指有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要不要开展、怎样开展语文知识教学依旧是“雾里看花”。
二、小学语文知识的“淡化”
新课程改革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是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知识放逐呢?笔者认为,放逐语文知识的做法有失偏颇,新课程标准的提法是为了纠正语文“知识”独霸的做法,力图把语文知识的教学转化成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学校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语文课程就成了一个空壳,母语‘学得’教育就失去了凭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小学语文知识失去“霸权”地位,将纯粹的小学语文知识传授转到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上来,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淡化”语文知识的讲授,应在学生个体参与体验下,语文知识应该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
语文知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根据认知主体分类语文知识来看,知识可分为公共知识、个人知识两类。公共知识是复合主体共有的知识,它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记忆而获得。而个体知识则是个人在对公共知识有了一定的分析、消化和了解的基础上,由个人所拥有的并已经内化到个体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照这一分类方式,语文知识的“淡化”,淡化的应该是公共知识,陈述性知识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属于公共知识的范畴,而个人知识是能力、素养的一部分,有些可能已经转换成能力了,有些可能还在存储阶段还未转换成学生的能力,这应该是小学语文知识教学中的重点。
三、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开展
笔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把这种静态的陈述性小学语文知识再分为三类。一是记忆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机械记忆,即单纯的记忆。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中,记忆性知识主要是指常用汉字(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来减少2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汉字常用的偏旁和部首、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汉语拼音字母表》与一些文学常识。二是理解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于逻辑思维,小学阶段主要指常见的修辞格(比喻、拟人、排比等)、文章文体(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等。三是感悟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受和体悟,记忆和逻辑思维所起的作用又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感悟性知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感受性,这类知识多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个体主观体验而获得。
对于记忆性的语文知识,我们应该主要采用讲授法,基本不需要让学生去探究。为了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记忆,“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先行组织者”“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帮助提高学生记忆时间与效果的有效方式。例如,句子成分分析,许多老师都认为考试不考也就不需要教了,可笔者发现,若是学生不清楚一些基本的句子成分,就很难理解语病句子的病结所在。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句子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迅速找到句子症结,准确修改病句,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写作文遣词造句时出现语病。
对于理解性的语文知识,教师重点应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构起认知的桥梁。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从新信息获得意义不是只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而是将新旧知识整合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而这种整合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然后通过“先行组织者”“事件的概况结构”及例子等,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对于感悟性的语文知识,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做到换位思考。语文知识教学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和规律,教师依靠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但这并不意味语文知识可以直接转变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文知识只是基础,只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第一步,这仅是个开始。
参考文献:
[1]方相成.语文知识体系的除旧纳新[J].教育评论,2005(2):52-56.
[2]余文森.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08(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