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想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想象力至关重要。通过课本的插图设置、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等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
关键词:插画;朗读;表象;语言
想象是建立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并通过人脑的活动进行再创造的心理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生知识量、学习能力、生活经验有限,而语文教学是沟通心灵的艺术,它不应只是机械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应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意境,发挥想象,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利用课文插图,引导想象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插图,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安排的,这些图画不仅丰富了课本内容,其形象生动的表现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好这一有效资源,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让他们快速进入情境状态,发挥他们无尽的想象力,尽可能地让这些插图活起来。尤其是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青蛙看海》,老师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带领学生仔细看图,想象青蛙生活在湖边的情景,想象青蛙与苍鹰的对话,想象松鼠引导青蛙一级一级跳台阶—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具体情景。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启发想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三、运用多种表象,激发想象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课文中能够触发学生想象的有效元素,让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情境重现,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意境。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各种自然景色,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等,都有诱发想象的作用。举个例子,在阅读一篇记叙文的时候,仅仅理解词义和领会内容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表象去补充文字内容的空白,丰富视觉形象,再现画面情境,加深感受。如教学《黄继光》一文,该课文描述抗美援朝中上甘岭的一个战斗故事,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中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描述,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黄继光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即面对敌人枪口喷射着的火舌的坚定与决绝,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大形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如临其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新中国的建立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他们那种为和平胜利一往无畏的精神值得生活在当下的我们铭记。
四、借助古诗语言,展開想象
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有不少古诗,它们语言优美,都有丰富的意境。但由于古诗语言精炼,学生理解较难,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创设意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意,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学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可借助影像资料播放那“一泻千里,飞珠溅玉,气势如虹的瀑布”,先让学生了解“飞流”所指的事物形象,了解作者怎样用“银河”打比方。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磅礴的场景。又如教《别董大》一诗,先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黄云遮天,绵延千里,残阳西入,余下暗淡的微光。夜幕降临,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就在这时,两位久别的友人经过短暂的相聚又即将各自踏上各自的征程,眼含不舍,满怀祝愿与慰藉……此时,“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感悟这样的感情,一组组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中,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感受和字里行间的种种情。这样既掌握了古诗,也培养了学生想象力。
参考文献:
支顺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2011(2).
编辑 赵飞飞
关键词:插画;朗读;表象;语言
想象是建立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并通过人脑的活动进行再创造的心理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生知识量、学习能力、生活经验有限,而语文教学是沟通心灵的艺术,它不应只是机械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应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意境,发挥想象,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利用课文插图,引导想象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插图,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安排的,这些图画不仅丰富了课本内容,其形象生动的表现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好这一有效资源,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让他们快速进入情境状态,发挥他们无尽的想象力,尽可能地让这些插图活起来。尤其是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青蛙看海》,老师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带领学生仔细看图,想象青蛙生活在湖边的情景,想象青蛙与苍鹰的对话,想象松鼠引导青蛙一级一级跳台阶—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具体情景。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启发想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三、运用多种表象,激发想象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课文中能够触发学生想象的有效元素,让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情境重现,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意境。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各种自然景色,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等,都有诱发想象的作用。举个例子,在阅读一篇记叙文的时候,仅仅理解词义和领会内容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表象去补充文字内容的空白,丰富视觉形象,再现画面情境,加深感受。如教学《黄继光》一文,该课文描述抗美援朝中上甘岭的一个战斗故事,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中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描述,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黄继光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即面对敌人枪口喷射着的火舌的坚定与决绝,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大形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如临其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新中国的建立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他们那种为和平胜利一往无畏的精神值得生活在当下的我们铭记。
四、借助古诗语言,展開想象
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有不少古诗,它们语言优美,都有丰富的意境。但由于古诗语言精炼,学生理解较难,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创设意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意,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学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可借助影像资料播放那“一泻千里,飞珠溅玉,气势如虹的瀑布”,先让学生了解“飞流”所指的事物形象,了解作者怎样用“银河”打比方。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磅礴的场景。又如教《别董大》一诗,先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黄云遮天,绵延千里,残阳西入,余下暗淡的微光。夜幕降临,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就在这时,两位久别的友人经过短暂的相聚又即将各自踏上各自的征程,眼含不舍,满怀祝愿与慰藉……此时,“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感悟这样的感情,一组组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中,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感受和字里行间的种种情。这样既掌握了古诗,也培养了学生想象力。
参考文献:
支顺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学周刊,2011(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