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化学课程的知识。由于涉及内容多,领域广,作为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内容上的设计和教学方式上的改进很有必要。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了PBL教学模式。具备以下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全员性、交互性、系统性、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培养集体协作能力。近年来,将PBL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采用PBL法在教学上互动,产生了很好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化学的兴趣。
一基础化学优化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学生“被学习”,缺少课堂互动,师生交流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和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差等弊端,因此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尤为重要,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将PBL法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的技巧;善于总结自己和其他人的先进的学习方法,在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充分相信学生有质疑的能力。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
2教学内容的设计
(1)从宏观到微观
基础化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结合学生刚完成高考的特点,联系学生中学所学化学知识,对化学知识进行扩充和深化,首先介绍与医学相关“稀溶液的依数性”中的渗透压,解释临床上常用注射液为什么都是特定的浓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抛开一开始就枯燥乏味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化学与医学紧密联系的特点。
化学反应都离不开微观原子,所以了解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与原子是如何成键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等问题的提出进行教学,再通过后续原子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微观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达到系统学习的完整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内容改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从理论到实践
基础化学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包括相应的基础化学实验,实验内容的设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而且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实验优化设计。在实验中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医学实习中,如果需要培养细胞等都需要在模拟人体pH条件下,必定会涉及到缓冲溶液,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学生理解了缓冲溶液的定义以及影响缓冲溶液pH的相关因素。这样对学生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二PBL法的应用
1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
多媒体授课是对当代大学教师授课的基本要求,但是习惯于传统板书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就需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我们利用多媒体授课的优点,在授课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制作基础化学课件,其中穿插化学相关的动画,结合传统板书,多举实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学科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让学生更能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基础化学已获省级精品课程,制作了基础化学精品课程网页,在网页中提供了基础化学的教学录像、课件、教案等相关教学内容。并建立了师生相互交流平台,提供阶段测试题,学生可自行下载,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互动式教学的探索
经过前期基础化学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化学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不同的专业中建立化学学习小组,从基础化学中抽出某个章节中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并制作ppt.,教师对其主要讲解内容、重点告知学习小组,对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修改,教会小组成员常用化学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让小组中选派一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走上讲台,讲授本节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共同协作的优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来说这样的互动式教学是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加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不断地改进。
PBL教学法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取得结论。学生要经过提出假设,收集整理资料,检验求证等阶段,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效果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临床专业2010级本科生;调查人数:100。
根据课程内容优化设计和PBL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模式产生的效果,设计了7个评价项目,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统计见附表。
附表中统计数据表明,85%以上学生通过基础化学内容优化设计及将PBL法运用于基础化学教学课程中的模式,自身得到了提高,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教学效果较好。
通过多年对基础化学与临床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基础化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并将PBL法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不断掌握自学的能力。通过教学互动的模式,提供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席晓岚.基础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李淑华.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陈蓉.药用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周先碗,胡晓倩.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黄斌.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现代教育科学,2005(12):7-9.
[6]刘幼平.浅谈PBL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7):108-110.
[7]陈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PBL成人教育教学模式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85-87.
[8]何晓阳.PBL结合LBL在我校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06(2):264-266.
[9]陈明峰,丁文龙,李锋.P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88-89.
[10]崔炳权,李春梅,何震宇,等.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7-8.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了PBL教学模式。具备以下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全员性、交互性、系统性、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培养集体协作能力。近年来,将PBL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采用PBL法在教学上互动,产生了很好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化学的兴趣。
一基础化学优化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学生“被学习”,缺少课堂互动,师生交流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和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差等弊端,因此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尤为重要,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将PBL法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的技巧;善于总结自己和其他人的先进的学习方法,在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充分相信学生有质疑的能力。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
2教学内容的设计
(1)从宏观到微观
基础化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结合学生刚完成高考的特点,联系学生中学所学化学知识,对化学知识进行扩充和深化,首先介绍与医学相关“稀溶液的依数性”中的渗透压,解释临床上常用注射液为什么都是特定的浓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抛开一开始就枯燥乏味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化学与医学紧密联系的特点。
化学反应都离不开微观原子,所以了解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与原子是如何成键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等问题的提出进行教学,再通过后续原子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微观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达到系统学习的完整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内容改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从理论到实践
基础化学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包括相应的基础化学实验,实验内容的设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而且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实验优化设计。在实验中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医学实习中,如果需要培养细胞等都需要在模拟人体pH条件下,必定会涉及到缓冲溶液,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学生理解了缓冲溶液的定义以及影响缓冲溶液pH的相关因素。这样对学生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二PBL法的应用
1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
多媒体授课是对当代大学教师授课的基本要求,但是习惯于传统板书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就需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我们利用多媒体授课的优点,在授课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制作基础化学课件,其中穿插化学相关的动画,结合传统板书,多举实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学科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让学生更能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基础化学已获省级精品课程,制作了基础化学精品课程网页,在网页中提供了基础化学的教学录像、课件、教案等相关教学内容。并建立了师生相互交流平台,提供阶段测试题,学生可自行下载,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互动式教学的探索
经过前期基础化学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化学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不同的专业中建立化学学习小组,从基础化学中抽出某个章节中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并制作ppt.,教师对其主要讲解内容、重点告知学习小组,对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修改,教会小组成员常用化学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让小组中选派一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走上讲台,讲授本节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共同协作的优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来说这样的互动式教学是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加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不断地改进。
PBL教学法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取得结论。学生要经过提出假设,收集整理资料,检验求证等阶段,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效果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临床专业2010级本科生;调查人数:100。
根据课程内容优化设计和PBL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模式产生的效果,设计了7个评价项目,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统计见附表。
附表中统计数据表明,85%以上学生通过基础化学内容优化设计及将PBL法运用于基础化学教学课程中的模式,自身得到了提高,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教学效果较好。
通过多年对基础化学与临床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基础化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并将PBL法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不断掌握自学的能力。通过教学互动的模式,提供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席晓岚.基础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李淑华.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陈蓉.药用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周先碗,胡晓倩.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黄斌.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现代教育科学,2005(12):7-9.
[6]刘幼平.浅谈PBL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7):108-110.
[7]陈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PBL成人教育教学模式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85-87.
[8]何晓阳.PBL结合LBL在我校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06(2):264-266.
[9]陈明峰,丁文龙,李锋.P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88-89.
[10]崔炳权,李春梅,何震宇,等.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