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上好一节实验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实验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下面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谈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上好一节实验课。
  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规范是科学的重要准则,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素质和科学素养。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一些基本操作不够规范,常常带有一些生活中习惯性的动作。例如,在做NH4Cl加热分解实验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而大部分学生不注意这一点,喜欢夹在试管的中间,觉得那样安全。第二,在使用试管夹时,应该是活动的一边朝上,这样既方便使用,又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另外在加热过程中,大拇指不能摁在活动的位置上,而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注意到以上细节,试管夹随意拿在手中使用。第三,加热时应先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固定加热试管底部,这样能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发生爆裂的现象。第四,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而有的学生在操作时,把试管底部靠在灯芯上,他们觉得那样做火焰大,加热得快,其实不然。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操作起来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做一个其他的更复杂的实验,可能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在学生实验时,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不规范的操作。
  2.化学试剂的取用及其用量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对于固态或液态试剂的取用操作和用量是有要求的,而大部分学生在取用时不够规范甚至出现了错误。譬如,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试剂时,应用纸槽送入,而很多学生都是直接用小药匙倒入,这样做使整个试管壁上都沾有药品。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该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而大部分学生可能是担心液滴会滴到外面,因此都把滴管伸到试管里再滴加。另外,在试剂的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部分学生认为,不管什么药品取用得越多,实验现象就越明显,实验有可能越成功。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们说做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做实验也不例外。譬如,在做银镜反应实验时,对药品用量的要求是较高的,否则银镜可能会做不出来,即实验不成功。另外从经济角度来看,多用实验药品是一种浪费,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卫生习惯较差
  每一节实验课后,实验室里一片狼藉,实验桌上到处是火柴梗、纸片以及撒落的药品、滴漏的液滴,等等,甚至在水池中也有不少固体垃圾。这说明学生在做实验时,卫生习惯较差。这些垃圾应该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到处乱扔。另外做完实验后应该主动清洗所用的仪器,并将试剂瓶归位,保持实验桌上原来的陈设模样。
  4.部分学生对实验怀有恐惧心理
  有不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不停地在抖,或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拿药品时用指尖轻轻地拿,表现出很紧张恐惧的样子。在课后我询问了部分学生,他们说的确感到害怕、恐惧。甚至有些学生宁愿不动手,看别的同学做实验,自己只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尤其是一些女学生,她们认为许多药品气味难闻且有毒,还有那些强酸强碱要是弄到皮肤上更是不得了,有的实验还会发生爆炸,等等,因此产生恐慌心理,不喜欢做实验。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1.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简捷而有效的途径。对于每一个实验,学生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搞清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这样实验起来就能得心应手。通过实验能调动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科技意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据此,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的能力。我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注重加强实验基本操作以及操作原理的教学,同时还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多动手,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观察是认识的开端,在实验中规范操作、仔细观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实验中要给学生观察的机会,要耐心地等待,慢慢地引导和启发,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还要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并进行联想从而形成概念,掌握和巩固所有知识。因此只有通过教师在每次实验课中长期的反复的要求,反复纠正,反复总结,这样才能养成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3.加强课堂演示实验的示范性
  演示实验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时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具体操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是仪器的使用还是药品的取用,乃至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准确规范,给学生以示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4.督促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预习实验是学生对将要做的实验提前设想的过程。每次学生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这样学生对实验内容便成竹在胸,可以避免实验操作的盲目性,确保实验成功。
  三、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因此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应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不同的学生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发现,多训练,多指导,还要有恒心、有耐心,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培养,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实验课,真正落实新课标。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现实,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因其直观、生动、使用方便和易于控制等特点,展现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下面我就自身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数学学习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枯燥”、“没兴趣”,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当今的建筑和装饰设计界古典风越吹越劲,把一些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物件作为特种装饰材料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该文将这样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命名为“文史饰材”,并界定了它的内涵,归
所谓诱思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拘泥于课本,不依据于常规,学生自主性参与,创造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积极提出自己见解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采用该模式应着重注
高中地理教学应培养学生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他们实现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和发展创新。笔者以为,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联系和多元化学习方法,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设置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程地理教学认为,在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情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开发商为回笼资金,重销售轻品质,追求速战速决,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该文意在强调:量身定做和精工细作,对于房地产开发产品成败至关重要,只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成功案例的整理和对比,对旅游剧场这种快速兴起的旅游产品的基本特点加以归纳和分析,指出其策划阶段的根本着眼点。并综合对几十家旅游剧场的策划、设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推进,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植于整个办学过程。    一、当前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上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各方面还不成熟,同时也是处于情感最激烈、最冲动、理想最容易动摇的年龄阶段,所以
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学生这个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作为思品课的教师,当你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活
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中,“一题多变”式问题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拓展及延伸,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灵活的方法、灵活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巧用“一题多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例如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神经纤维上的
反思广泛渗透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中,是人类行为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类行为活动趋于完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反思性教学”首先在美国、加拿大、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