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廷攻克河州之后,在河州沿白石山—太子山—小积石山脉一线设置了积石关等二十四座关隘,作为捍卫西陲重镇河州,抵御蒙古、西番等游牧民族“入侵”劫掠的屏障,这些关隘就是史书所说的“河州二十四关”。它们与洮州卫边墙首尾相接,成为南接洮水、北靠黄河、纵贯七百多里的明清时期河洮长城。文章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在对每个关隘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河州二十四关的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对河州二十四关设立的背景、每个关隘的具体位置、兵力的配置、发生的战争和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明清;河州二十四关;研究
1 明代河州二十四关设立的背景
1.1 河州在明代国防中的重要地位
1.1.1 明初的军事态势
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登基称帝后,命大将徐达率兵北伐,八月攻占元大都,元亡。元朝残余势力退出中原,避居塞外,史称“北元”。尽管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长城以南的统治地位,但对北元来说,虽退出中原,但仍然保留了相当的军事实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北元将会对明朝继续构成强大威胁,为此明王朝诉诸武力,欲一举歼灭北元政权。明王朝先后北征数次,虽削弱了北元军事实力,但始终没能使其臣服。特别是在洪武五年(1372)的岭北之战中,明军损失惨重,此后已无力对北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以后虽有多次小的征战,但也是以攻为守,并没有改变战略上的防御局面。朱元璋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深刻认识到明朝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北元军事力量的。而这一切反映在边防思想上便是“略荒裔之地不如守边”,落实在具体的边境军事策略中则是“尤必守以持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若专务穷兵,朕所不取”,进而确立了洪武一朝北边的基本边防理念,即“在稳固防守基础上的主动进攻,以主动进攻所获取的成果进一步巩固防守”。因此,明王朝对北元的军事防御构成了有明一代北部边疆的基本格局。
1.1.2 河州的重要军事地位
河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西端,西面和南面以高峻的小积石山、太子山、白石山脉与青藏高原为界,东部和北部与陇西黄土高原相连。区内地形以黄土塬、梁、沟为主,海拔大多都在2000米左右,境内连绵不断的黄土塬梁和贯穿山地、高原的大山河谷,是古代西通青海、西藏和四川,东去中原的必经之地,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民族之间往来和接触频繁的地区,是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物资交换的旱码头,也是中原封建王朝控制和向西扩张的桥头堡,西控诸番,东毗中原,史称河州“乃中国之咽喉,实西陲之藩篱”(清康熙本《河州志》)、“犄角河西,肘腋陇右”(《读史方舆纪要》),历来为秦陇藩篱、西北边陲重镇之一,是中原通往青(海)、(四)川、(西)藏的交通孔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
1.1.3 河州复杂的民族关系
河州自古以来就是西羌、吐谷浑、鲜卑、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历史上是汉代赵充国、张奂、段颎,南北朝时期西秦乞伏炽磐,唐代哥舒翰,宋代王韶重点经营之地,隋唐时期是中原王朝与吐谷浑、吐蕃的交界的前沿阵地。唐代安史之乱后,强盛的吐蕃趁着唐朝边防部队东下平叛的有利時机,占据了河湟地区,此后一直到北宋熙宁年间的800多年间,河州一直是吐蕃的东部军事重镇。北宋熙宁年间,宋将王韶虽然收复了这一地区,但境内吐蕃仍然有很大势力。到了明初,河州境内及周边地区仍然散居着吐蕃和撒拉族等57个少数民族部族,此外,在黄河南北两岸还有着数不清的蒙古、吐蕃部落。明洪武三年(1370),明左副将军邓愈进兵河州,在逼近河州之前“遣人诏谕吐蕃”及河州守将投降,镇守河州的元朝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姬索南普率众投降,元宗室、镇西武靖王卜纳喇相继投降明朝。这次诏谕的成功,是朱元璋在河州地区采取“以诏谕为主,军事行动为辅”的战略决策得以实现,对河湟诸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西部边陲的安定和发展,也为明王朝在河湟一带建立西番诸卫铺平了道路。
在明王朝看来,河州一线既是“内华夏,外夷狄”的一条缓冲地带,又是控制藏区抚谕数番的前哨阵地,隔绝“羌胡”的南翼防线,堪称“关陇藩篱”。特别是河州内外复杂的民族关系,这些部族虽已归顺明王朝,但自唐代中期以来虎踞一方,势力强大,觊觎内地,不时进行抢掠,“为中国患尤剧”的地区。朱元璋担心这些吐蕃族和撒拉族与退居漠北的北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明朝,那样西北地区将永无宁日。同时河州也是蒙古进攻内地的重要通道之一,特别是明代中叶,蒙古鞑靼部占据河套地区以后,蒙古骑兵随时可以翻越青海日月山,经河湟地区长驱直入侵袭内地。基于上述认识,为了达到“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的目的,明王朝着力控制这一地区,使其成为明王朝的重点经营地区之一。洪武四年(1371)设立河州卫,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同时于洪武年间下令沿河州西南的天然屏障白石山—太子山—小积石山脉一线选择山巅、谷口等交通要道,以山为墙,两山之间或高筑墙体,或临河设关,或山腰设隘,因地制宜,用木栅、石栅、边墙为其屏障,由东而西,西而北,设置了二十四座关隘,史称“河州二十四关”。它们与东南面的洮州卫边墙首尾相接,成为南濒洮水、北靠黄河、纵贯七百里的明代河洮长城。
2 河州二十四关的调查
按照明嘉靖本、清康熙本《河州志》等文献对河州二十四关的记载,课题组几人于2017—2019年先后深入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县境内,对河州二十四关每个关隘进行了实地调查,基本弄清了河州二十四关的具体位置和部分关墙的保存现状,具体如下。
2.1 积石关
积石关为河州二十四关中最北端的一处关隘,也是河州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位于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西端。地理坐标东经102°43′19″,北纬35°49′5″,海拔1930米。积石关自古以来是中原经河州通往青海和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为甘青之门户。据《循化志》载:“积石关……为宋、元以来旧路。自明至清初,由河州至循化皆由此路,较今之老鸦关之路近二十里。”出关有大道循黄河南岸西上经积石峡可通往青海省循化县、贵德、西宁等地,并经祁连山扁都口在甘肃张掖与丝绸之路大道相接,也是明代从中原通往青海地区的主要驿道,在关门不远处设有长宁驿,今有临(夏)—循(化)公路从积石关通过。积石关址设于黄河南岸边,所处地势十分险绝,北临湍急的黄河,南靠小积石山余脉大青山陡崖。明嘉靖本《河州志》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据史料记载,积石峡口自设关之日起,曾筑有依山傍河、扼控咽喉的宏伟关门和关墙,现关门无存,仅存南侧靠近陡崖的关墙一段。关墙自大青山陡崖顺坡而下至临夏—循化公路边,残长33米左右,为夯土夹石块版筑而成,基宽2~2.8米,顶宽0.73~1米,残高2~3米,现关墙成为甘肃省积石山县和青海循化县的分界线,关墙西侧修建有青海省积石关护林站。 2.2 崔家峡关
崔家峡关明代称“贾剌麻山口”,清代改为“崔家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西南约3千米处的崔家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2°47′0″,北纬35°48′25″,海拔2423米。这里东西两山巍峨相对,其间形成一条长约5千米、宽约10米宽的深山峡谷,峡谷中有崔家峡河流出。有一条小道出关向南沿着峡谷前行,经翻越小积石山五台山梁,可通往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境内,可汇入通往循化和西宁的大道。明清两代在关口曾建有石栅一道,今遗迹依稀可辨,同时在关口内不远处一大石上竖立有清末禁止当地村民砍伐峡谷林木的告示石碑一通。
2.3 樊家峡关
樊家峡关明代称“西儿脑山口”,清代改为“樊家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刘集乡河崖村大山庄社西南面的樊家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2°46′22″,北纬35°42′55″,海拔2790米。这里两山相对,其间形成一个高山峡谷,峡谷中有樊家峡河流出。出关有小路沿峡谷西南行,翻越小积石山脉五台山梁,可通往今青海省循化县道帏藏族自治乡境内。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4 五台关
五台关明代称“火烧岭山口”,清代改为“五台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后沟村尕户岭社西的五台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2°52′10″,北纬35°42′34″,海拔2880米。这里积石山五台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从关口有小路顺山坡爬行,经翻越小积石山脉五台山峰,可达青海省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境内。关口旧设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5 西儿关
西儿关明代称“西山小路山口”,清代改为“西儿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寨子沟乡瓦窑沟村西南的大峡峡口。地理坐标东经102°49′18″,北纬35°39′37″,海拔2780米。这里两山对峙,峡口处宽约几米,出关有小路沿峡谷西南行,经翻越小积石山脉雷积山梁可通往青海省循化县起台堡。关口旧设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6 红崖关
红崖关明代称“红崖子山口”,清代改为“红崖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居家集镇强滩村西的甘藏沟中。地理坐标东经102°53′40″,北纬35°39′25″,海拔2290米。此处为一个山谷,出关有小路向西南行,经香水坪、乌龙沟,翻越甘青交界的达力架山豁岘,可通往老鸦关到青海循化、西宁的大道。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闇门一座,今均无存。
2.7 癿藏关
癿藏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小关乡关门村四社南侧的凤沟口。地理位置东经102°52′58″,北纬35°34′60″,海拔2320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条宽约15米的山沟,有小道顺沟向西南方而行,经翻越甘青交界的达力架山豁岘,可通往青海省循化、西宁的大道。在沟口狭窄处曾筑有关墙,今无存。
2.8 老鸦关
老鸦关为明代二十四关中地理位置较为重要者。明嘉靖本《河州志》記载:“二十四关内,如积石、老鸦、槐树、沙马、土门五大关,尤为入腹之门户。”位于今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关滩村四社西端。地理坐标东经102°51′49″,北纬35°31′35″,海拔2230米。这里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峡谷,峡谷中有自西向东的老鸦关河流过,出关西北行有山道沿达力架山山坡攀行而上,经翻越达力架山垭口,可通往青海省循化县、贵德县、西宁等地,向南行顺南岔沟,越巴楞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藏区。自清雍正八年(1730)在撒拉川的草滩坝建起循化营之后,老鸦关逐渐成为甘青交通之要冲,也是甘青驿道的必经之地,今有通往双城、鹿场的水泥公路从关口处通过。老鸦关明清两代曾修筑有关门和关楼,关楼共三间两层,同时在沟口北侧山坡上设有瞭望楼。关楼和关墙均毁于民国十八年(1939),现遗迹无存。
2.9 莫泥关
莫泥关明代称“莫泥沟山口”,清代改为“莫泥关”,位于今临夏县莫泥沟乡姬家村马进村西南约2千米的照壁崖处。地理坐标东经102°54′13″,北纬35°28′13″,海拔高度2226米。此处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条长约2.5千米、宽约20米宽的河谷,莫泥沟河流过关口,在马集镇附近汇入大夏河。有小路出关沿结人沟南行,越尕盖岭,可通往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乡大草滩藏区;向东沿山坡而上,越过王山山梁,也可并入土门关通往藏区的大道。山口开阔地上曾设有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10 土门关
土门关位于临夏县马集乡关门村土门关自然村西南约200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2°56′10″,北纬35°24′51″,海拔2264米。此处西北侧有高峻陡峭的达力架山峰余脉王山,东南侧为太子山余脉曹岭,中间形成一个天然峡谷,峡谷中间有水流湍急的大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土门关是中原经河州通往甘肃南部藏区和四川阿坝、成都的主要隘口。出土门关,向西南沿大夏河谷地上行,可达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并经捏古川道可一直通往青海省同仁县、西宁等地。向南沿峡谷行,经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过若尔盖草原可达四川松潘和成都等地,也可从合作市折向东南行,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尼县,定西市的岷县等地,并经宕昌一直通往陇南和四川成都。今有兰(州)—郎(木寺)公路从关口通过。土门关也是自古以来汉、藏区的关界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分界线,关南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乡地,关北为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马集镇地。土门关址设立于大夏河西北岸上,是河州二十四关中关隘建筑规模最大者,建有关门和关墙,关墙从王山半山坡顺势而下一直延伸到大夏河边,呈人字形,长约800米,关墙外开挖有护城壕,宽6米,深3米,关门设在靠西山根处。据史料记载,土门关曾建有两层城楼,关门与城楼直到1949年以后才被拆除。现仅有残存的关墙三段,总长约600米,是黑黄土加石块夯筑而成。上段位于王山山腰到兰州—郎木寺公路旁,长132米,残高10.5~8米,墙基宽16.6米,顶残宽5.2米,这一段是土门关关墙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中段位于兰郎公路东南侧,长267.6米,残高6.7米,墙基残宽7.6米,顶残宽1.7米。下段靠近大夏河,长11米,基残宽12米,顶残宽1米。被毁去的关墙其中一部分为兰郎公路所占,一部分为水渠所占,一部分为群众取土所毁。 2.11 石嘴关
石嘴关明代称“石嘴儿山口”,清代改为“石嘴关”,位于今临夏县刁祁乡多支坝村西南500多米处,地处大夏河南岸边,北与土门关隔大夏河相望,南接太子山余脉曹岭,当地人称“小关”或“石门槛”。地理坐标东经102°56′12″,北纬35°24′51″,海拔2235米。出关有小路循大夏河南岸前行,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藏区,渡大夏河可入土门关通往藏区的大道。今有兰(州)—合(作)高速公路穿越关口经过。石嘴关曾筑有土城墙,设有闇门,立有“汉蕃交界”石碑,今皆无存。现关址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乡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刁祁乡的分界线。
2.12 朵只巴关
朵只巴关明代称“朵只巴山口”,清代改为“朵只巴关”,位于今临夏县刁祁乡多支坝村方半场自然村南2.5千米的多支坝沟中。地理位置东经102°58′35″,北纬35°22′53″,海拔2235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个长约10千米、宽10~20米的深山河谷,河谷中有朵只巴关河流过,并在出峡谷后于刁祁乡附近汇入大夏河。有小道出关沿多支坝沟东南行,翻过公太子山与登波山之间的垭豁口,可通往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西土房等藏区。明清两代用石块筑有石栅两处,其近者曰“里石门”,远者曰“外石门”,现石栅遗迹依稀可辨。
2.13 船板岭关
船板岭关明代称“船板岭山口”,清代改为“船板岭关”。位于临夏县刁祁乡尕沟村六社南600多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3°1′12″,北纬35°24′42″,海拔2260米。出关有山道经蚂蚁坡向西南行翻山梁可通往多支坝沟入甘南藏区的道路,向东南行翻越山岭经槐树关河西岸前行可通往槐树关入甘南藏区的大道。明清两代曾用石块筑有石栅,现已无遗迹可寻。
2.14 槐树关
槐树关位于临夏县尹集镇卡家滩村牛肋巴自然村(七社)南1千米处的槐树关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3°03′33″,北纬35°21′9″,海拔2350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个高山峡谷,峡中有槐树关河流过,在双城附近汇入大夏河,南端有高4332米的母太子山峰和4162米的公太子山峰。出关循河谷南行,有骡马大道经公太子山和母太子山豁岘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上下卡加、西土房等藏区,这里也是从河州通往洮州的重要商道。《河州志》记载:“由河州入槐树关,经白石山土房,为赴洮州间道。”据史料记载,槐树关曾筑有关墙,现已不存。现该关址上游处因修建有槐树关水库,此路已不通。
2.15 乔家岔关
乔家岔关明代称“乔家岔山口”,清代改为“乔家岔关”,位于和政县罗家集乡小滩村关口自然村内。地理坐标东经103°10′20″,北纬35°23′45″,海拔2050米。关址地处大滩沟和三岔沟两沟相交处东侧,也是大滩河和三岔河交汇之处。出关有两条小道可通往藏区:一条沿大滩沟向西行,翻山可通往槐树关通往藏区的大道;另一条沿三岔沟南行,翻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白里阳洼等藏区。民国《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出河州城,“自南阳坡南行出乔家岔关,东南至美武新寺,由番地至临潭(县),计程二百里”。关口峡门外曾筑有石栅一道,今遗迹尚可辨。明清两代曾筑有关墙,现已不存,仅留关口这一地名。
2.16 牙塘关
牙塘关明代称“宁河关”,清代改为“牙塘关”,因附近居住有河州中马十九族牙塘族而得名。位于和政县买家集乡牙塘村柳梅滩自然村南约2.5千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3°9′44″,北纬35°18′35″,海拔2340米。此处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天然峡谷,谷中有牙塘河流出,有小道出关沿大湾滩南行,翻越太子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百里阳洼、西土房等藏区。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现已无存。今关址处被新修建的南阳渠渠首牙塘水库覆盖,此路已不通。
2.17 新营关
新营关明代称“沙沙剌麻山口”,清初改为“新营关”,位于和政县新营乡上寺湾村南约3千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3°15′54″,北纬35°17′52″,海拔2450米。有小道出关沿铁沟南行,翻越太子山,可通往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美仁乡。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现已无存。今有和(政)—合(作)公路从关口通过。
2.18 思巴思关
思巴思关明代称“思巴思山口”,清代改为“关思巴思关”,位于今和政县新庄乡草滩村峡口社南侧。地理坐标东经103°18′32″,北纬35°16′48″,海拔1960米。这里两山对峙,形成一个狭谷,当地人称“椽子沟”,沿沟有小道南行,翻越大槐沟梁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东房等藏区。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一道,现已无存。
2.19 沙马关
沙马关亦称“杀马关”,位于和政县城松鸣岩镇狼土泉村西侧,明代因此地居住着吐蕃部族杀马族而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03°22′19″,北緯35°14′55″,海拔2480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其间形成一个天然峡谷,中有达浪河流出。出关有小路南行循小羊圈、大羊圈峡谷,翻越长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美仁草原的当江克村附近藏区,并可与槐树关—洮州大道相接。明清两代筑有上、中、下三道石栅,现已不存,仅留地名。
2.20 陡石关
陡石关位于和政县松鸣岩镇吊滩村南1.5千米处的小峡口。地理坐标东经103°24′32″,北纬35°13′32″,海拔2479米。这里东侧为山高林密的槐山子梁,西面有悬崖峭壁的西方顶、玉皇峰、鸡冠子三座山峰,其间形成一条宽10~20米不等的天然峡谷。峡内有大南岔河流过,有小道循着峡谷前行,经翻越天顶山,便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上锅麻滩草原,再往东南行经羊蹄口峡,可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水磨川等藏区,也可汇入槐树关—洮州大道。曾修建有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21 大马家滩关 大马家滩关明代称“大马家滩山口”,清代改为“大马家滩关”,位于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扎子河自然村西侧,地理坐标东经103°29′18″,北纬35°14′42″,海拔2419米。东、西两山对峙,形成高山峡谷,峡中有扎子河流过。从关逆水而上,有小道经天顶峡翻越天顶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上锅麻滩,再往东南行经羊蹄口峡可达卓尼县水磨川等藏区。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清代修筑有堡子,清末民初因堡子毁坏,用黑刺、面蛋、石枣等灌木栽扎寨墙,因此亦名扎子河关。现遗迹无存。
2.22 小马家滩关
小马家滩关明代称“小马家山口”,清代改为“小马家滩关”,今称“鸣鹿关”,位于康乐县鸣鹿乡鸣鹿关村四社内。地理坐标东经103°32′08″,北纬35°36′29″,海拔2316米。这里地势为两山夹一川,川中有鸣鹿河流过,出关有三条便道可通藏区:向西南行,经竹子沟脑,翻马路坡,便可入到大马家滩关口进藏区之道路;向南行经后墩湾,翻越青龙崖、尖石山腰、天顶山,通甘南藏区;从大羊圈沟山口向东南行,翻石扎梁到白石山前之前场,越白石山腰到下锅麻滩,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之水磨川等地。川中心曾建鸣鹿关堡子一座,堡子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00米,有南北两堡门。现堡子已毁,仅残存北堡墙一段约10米。
2.23 麻山关
麻山关明代称“麻山山口”,清代改为“麻山关”,位于康乐县草滩乡墩湾村前墩湾自然村西北的石墩山北侧,关隘设在东西向的石墩山与南北向的普巴梁相交处。地理坐标东经103°33′7″,北纬35°12′19″,海拔2672米。出关口仅有一羊肠小道从石墩山主峰北侧半山腰穿过至石墩梁,沿山梁而上,经枇杷串林,穿越尖石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上锅麻滩藏区;向东经石扎里湾进入白石山前的石锅、白石山长腰沟,翻越白石山,可到卓尼县下锅麻滩,经羊蹄口峡,南行可通到水磨川。关址现存土台一座。
2.24 俺陇关
俺陇关是明代二十四关中最东的一座关隘,南与明代洮州边墙的卓尼之土桥、恶藏、官洛、甘卜塔、达加等处的闇门相接,位于康乐县南之景古乡安龙村挖扎尕拉庄中。地理坐标东经103°40′7″,北纬35°06′30″,海拔2672米。这里是周边地区通入藏区的唯一孔道,关口向南走,经雪儿山、石扎窝牛,穿大青崖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下锅麻滩和水磨川等藏区。明清两代在这里修筑有一座堡子,置官兵戍守,盘查行人。堡子修筑于南、西两面依山,北面临王家沟的地势较为平坦的高台地上。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60多米,有南、北两个堡门,置有门楼哨卡,四周挖有城壕。除堡城外,明清政府还在其关南的石扎窝、槐沟等处,以乱石加大木垒成三道栅墙,专用堵截牲畜,中间仅容单人通过。同时派人戍守在堡子北侧的河滩处,名曰“前关”。现堡子绝大部分已被当地群众夷为耕地,部分建成庄宅。现仅存西侧一段关墙基,残长约38米,基宽5米,顶宽2~3米不等,残高1米。东侧建有小庙一座,庙前现已辟为村民休闲广场。
3 河州二十四关的配套军事设施
河州二十四关每个关隘都是由少数部队或塘丁守御,对于小股进犯的敌人,其设施和兵力尚能应付,但对于大股进犯之敌,这些关隘的基础设施和守兵则明显不足。为此,明清王朝先后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军事设施来保障河州的安全,这些军事设施主要有堡子和烽火台。
3.1 修筑堡子
如果说河州二十四关是捍卫河州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的话,那么分布在二十四关周边各地的堡子则是第二道防线。这些堡子既是屯兵、养兵的场所,也是组织防御和进攻的重要场所。明代河州卫原额兵员不足1万,为了解决有限的兵力和漫长的设防线之间的矛盾,明朝大力推行堡子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河州军民的自我防卫能力,做到“家自为守”和“人自为战”,在自我防御的同时,又能保持正常的耕牧活动。堡子分为两类:一为兵堡,二为民堡。兵堡多设在交通便利的军事要冲之地,而民堡通常置于相对偏僻的乡间。永乐十二年(1414),明朝规定:在五、七屯或四、五屯内,选择便利之地修筑一大堡,堡墙高七八尺或一二丈不等,堡墙四面开八门以供军民出入;近屯辎重粮草都集中于大堡之内。每一大堡设堡长一人,屯堡一人;小堡只设屯长一人。大堡设有守备、操守、防守等官,小堡则设防御掌堡官或总旗。他们平时“守护城池,有警则收敛人畜”。凡“农务已毕,或有警收敛,则皆归烽火台之内”。在乡间的民堡,或“二三十数家,或四五十数家,令共筑一堡子,每个堡子设总甲一人”。大小堡集传递信息和自我防御于一体,一有警报,“大城四路各发柴烽信炮传示各乡,各乡即敛人畜屯聚本烽火台,以谋防卫”。这一时期河州境内修筑的堡子数量众多。重要的兵堡有宁河堡(位于今和政县城,明洪武八年修,现北城墙尚存)、定羌堡(位于今广河县城南侧,有千总驻防,今西、南城墙尚存),银川堡(今积石山县银川乡街道旁,现已不存)、韩家堡(今临夏县韩集镇街道北侧,今遗迹可辨)、尹家堡(今临夏县尹集镇街道南侧,今遗迹可见)、吹麻滩堡(今积石山县城内,现已不存)、双城堡(位于今临夏县双城村内,现已不存)、李家堡(位于今积石山县居记集镇劳动村李家社北400多米的山坡顶上)等堡。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月一日,为了防备占据青海捏工川(今青海省同仁县)的蒙古火落赤部的进犯,巡抚陕西侍郎贾待问奏请在洮、河打(力)架山等处筑城堡,以加强洮、河防御……,此奏得到允准。明王朝在这一时期在河州境内修筑了起臺堡(位于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纬乡起台堡村内)、景古堡(位于今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内,现西、南城墙残存)。这样,大小不等的堡子与屯寨、营、隘口、墙壕、关隘等防御工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内部防御网络。至于堡子的作用,《重修肃州新志》载:城堡使屯军“无事则耕,有事则战。贼寡则本堡之兵,贼多则近堡合力,各大城兵马相机应援。大则可以斩获成功,次则亦可夺获抢掠,不至损失”。到了清咸丰十一年(1861),时任河州知州赵桂芳鉴于清乾隆年间积石关被积石关外的青海循化的撒拉族反清起义军多次攻破,为加强积石关的防御力量,在明代大墩烽火台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堡子,派兵驻守,作为随时支援积石关的守关兵士,取名“静安堡”。堡子修筑于积石关东面不远处的山地平坦台地上,西南依雄伟的小积石山,北面临黄河,堡子分内外两个,平面呈回字形。外堡与内堡约有40米的距离。外堡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城墙高6米,城墙基厚5米,顶厚2.5米。东西两面堡墙开有城门,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内堡筑于外堡中央,为守关军官驻所,堡门上方嵌有石质的“积石锁钥”四字匾额。 3.2 建烽火台
在明清两代围绕河州二十四关的整体军事防御中,烽火台则起着在河州二十四关和堡子之间穿针引线的作用。明清王朝在河州修筑二十四关和大量堡子的同时,在河州卫境内沿着二十四关一线修筑了许多烽火台,作为河州二十四关的军事防御的延伸和军事信息预报系统。这些烽火台自西北向东南分别有大墩烽火台(属积石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内,清咸丰年间因修建静安堡时被毁),马鞍山烽火台(属崔家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周六家社北1800米的山梁上)、尕墩坡烽火台(属大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吹麻滩镇方家村墩坡山六社北边的山梁上)、王山烽火台(位于今临夏县马集镇关门村珂坨社西侧的半山腰上)、大庙山烽火台(位于今临夏县韩集镇双城南侧的大庙山上)、梁家山烽火台(属土门关、石嘴关、朵只巴关,位于今临夏县韩集镇双城村北侧山顶上)、鱼嘴山烽火台(属大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在今康乐县苏集镇街道南1000多米处)、大古堆烽火台(属新营关,位于今和政县城关镇上新村上巷社)、景古烽火台(属俺陇关,在今康乐县景古镇街道北侧)等。每处有塘丁5名常驻,负责警报的传递。清乾隆三年(1738),清政府在土门关外桥沟寺地方“上下适中紧要处”又添设烽火台2处,每座烽火台设置骑兵2名、步兵3名驻守。
4 河州二十四关的防守
河州二十四关自明洪武年间开设以来,历代都有士兵驻守。明嘉靖本《河州志》载:“关隘,二十四处,洪武年间开设,每关官一員,军五十名守把,一年一换。小关如陡石、牙塘、乔家岔等,各拨塘丁五、六人,轮流驻守,盘查往来行人,负责收取茶马商税和夷情禀报。”明嘉靖年间,时任甘肃巡按御史的张雨在他的《边政考》中对河州二十四关的驻军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河州卫)防守官一十七员(一驻大通河,一驻冯家,一驻弘化寺,一驻积石,一驻红崖,一驻西儿脑,一驻莫泥沟,一驻槐树,一驻乔家岔,一驻杀马,一驻陡石,一驻大马,一驻小马,一驻俺陇)。明代后期唯恐二十四关疏于防守,又勒令当地藏族土司选拔团练乡勇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兵丁长期守把。明嘉靖三十年(1551),明廷发癿藏土司王官卜失加金牌一面,勘合一道,令其统辖癿藏、红崖等六族招中茶马,并率士兵把守癿藏、乌龙、红崖三关及火烧岭山隘。明万历十八年(1590)七月,为防御蒙古鞑靼部俺答之从孙火落赤的进犯,明廷调固原镇兵马驻扎河州,并派兵分布各关隘守御。清雍正九年(1731)春,河州知州顾尔昌组织团练乡勇9000余人,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塘丁长期守把。清雍正八年(1730)春,清廷在积石关外的草滩坝建立了三里一分的城池一座(循化营),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马步兵800余名守把。同时在起台、保安、贵德三堡各派守备一员,兵百余名;于土门关外的桥沟、八角城等处设立营讯,住兵六七十名。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清廷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设循化抚番厅和循化番方拉卜楞分府(隶于兰州府),并在桥沟设把总一员率兵驻守。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廷将固原镇总兵移于河州,统17营、堡。循化游击改设参将。河州镇除在老鸦、土门二关各设兵丁40名驻守外,另在积石、槐树、沙马关各增兵丁一二十名,选择高阜鲜明险要处设卡、驻巡。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州反清起义被镇压后,沙马、槐树、老鸦等二十二关守军尽裁,唯积石、土门二关尚留有把总一员,兵五、六名把守。到民国初期,才撤尽塘丁,改由民团驻守,仅收取茶马商税。为防患于未然,在河州二十四关防守兵力的管理上,明时二十四关的守军由河州卫节制,到了清代,改由总兵督隶,两朝均由都指挥使、参将、游击分管各路隘口要道。中、大关守军头目为把总。
5 河州二十四关的历史影响
5.1 河州二十四关是捍卫河州内地的重要军事屏障
河州二十四关因地处汉族和游牧民族交界的特殊位置,自古以来是吐蕃、蒙古、撒拉等民族侵掠内地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王朝讨伐反叛民族的必经之地,各方势力围绕河州二十四关发生了无数次大事和军事行动。史料记载:唐贞观八年(634)十二月,唐以李靖为西海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同率大军经河州,出积石关讨伐吐蕃。宋熙宁六年(1073),宋将王韶进剿吐蕃木征时,从陡石关出关,穿越太子山,南入洮州境,破木征弟巴毡角,断木征后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忽必烈派精通藏语的荣禄公都实和翰林学士承旨阔阔出为招讨正副使,佩金虎符,探求黄河源头。一行出沙马关西行,最后到达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部的星宿海,认为其地是黄河源头,遂筑河源城而还。明万历十八年(1590)九月,蒙古俺答汗从孙火落赤从捏贡川(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境内)攻入老鸦关突至双城。由于河州城中戒备森严,遂渡大夏河,从吉家寨兵临宁河城下。临巩兵备道郭尊贤督兵战于和政驿,击败之,斩火落赤次子及婿。火部移扎朱家山,总兵刘承嗣等与战不利,败北。火部在内地大掠二十余日后,在刘承嗣等人的多方堵御下,从麻山关渐次退出河州境。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土门关外火尔藏部落头领扳只(班智)发动叛乱,杀死千户张燧,总督李汶命河州参将姚得明出土门关前往问罪,以番俗罚“九九”数,遂平息此事。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青海贵德境外的番部叛乱,临巩兵备道檄河营千总韩喃琐领本营士兵五百,出老鸦关,由起台堡、保安堡抵贵德黄河上游,于河浅处夜渡直扑番帐,得胜而还。明崇祯十一年(1683),闯王李自成率部自四川入洮西番地,继从老鸦关进兵河州,与明将洪承畴部大战于临夏西川,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仅率十七骑从槐树关逃出,过洮河后转战于陇南等地。清顺治十年(1653)八月,南番火尔藏部落进犯土门关,河州参将曹希冬领兵连夜赶至关口,击败并俘获其首领罗藏都什,严置以法,并罚该部落牛马银货“九九”数,“番部震栗,边境遂宁”。清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南番打力加王、德庆王等乘吴三桂之乱,率番族万余人,自沙马关直抵和政驿,一路抢掠烧杀,后被甘肃提督张勇逐出河州境。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青海循化撒拉族苏四十三率众3000余人,分别攻克积石关、老鸦关,攻取河州城,并取道东乡进攻兰州城。清咸丰十年(1860)十月,循化和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撒拉族马哈三举事反清,攻入积石关,在大河家一带大掠而去。清咸丰十一年(1861),青海循化撒拉族马长清举兵反清,知州赵桂芳驻防积石关。清同治元年(1862)二月,西宁撒拉人马文义起义,河州知州赵桂芳统清军自大河家经积石关进兵“会剿”。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青海循化街子工老教首领韩奴力率部两次攻克积石关,清军管带王正坤不战而逃,提督李日新,总兵刘润山兵败战死。是年冬十一月,清督办甘肃军务董福祥部由河州西乡出积石关进兵西宁。清同治十年(1871),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镇压河州反清起义,密令番汉防守土门关等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六月,河州镇总兵汤彦和与河州反清起义军交战于双城,几乎全军覆没,汤彦和只带数十骑渡过大夏河,自槐树关逃往番地。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正月,康乐回族张彦明、马文秀、马相智、马得良等起事,反击国民军雷中田部时,退守麻山关,凭险作战。国民军以二十五师、十一师、十六师、暂编的兵力,分进合击,于农历正月二十八日攻开麻山关隘,张彦明、马文秀、苏尕虎(汉族)等因寡不敌众弃关退入藏区,继续抵抗,但千余避难群众惨遭国民军血洗。1928年10月24日,马仲英三攻河州未克,遂率兵7万,南出槐树关,陷临潭、卓尼……。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的三个军,在王震司令员的率领下,从临夏入兵分三路,一路出积石关,一路出老鸦关,一路从莲花渡过黄河,直捣马步芳的老巢西宁。1949年康乐解放后,惯匪马宝(绰号大炮营长)带领300余人,抢劫百姓,扰乱社会治安,11月间占据麻山关负隅顽抗,后被歼灭。1950年5月,土匪赵凯臣占据麻山关,掠夺群众,与人民为敌。7月28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11师31团歼灭于麻山关前的槐沟小峡口。1958年8月,从广河县官坊乡窜来之叛匪数十人潜入墩湾村,抢劫群众牛羊粮食财物后,占据麻山关。翌日,在临洮驻军一部与康乐县民兵密切配合下,将叛匪全部被歼。 5.2 河州二十四关历史上是汉、藏两大民族的分界线,也是汉蕃两大民族发生地界之争的地区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九年(1530)和万历年间(1573—1620),明廷沿二十四关划定了一条“汉蕃交界”线,裁定“关内河州,关外番界”,并“镌石为碣”,以天然巨岩为界碑。明崇祯二年(1629),明廷又派一名总巡官到积石山一带调整“汉蕃交界”线,补立石碑。清乾隆初年,槐树关、新营关等关内百姓常与洮州杨土司辖下作盖(今夏河县美武、美仁乡)等地番民发生地界争斗和数次“番人劫掠羊只”事件,清乾隆八年(1743)清廷在槐树关口镌立“汉蕃交界处”界石,界碑右上款为“河州镇标营千总何印洪 署狄道州通判事贺植基奉委会勘立石”,中镌“汉蕃交界处”五个大字,左下款为“乾隆八年癸亥二月总领尹一国姚印礼公立”。清同治年间,清政府又在石嘴关竖立了界碑,据残存界碑拓片表明,石嘴关界碑上款为“同治□□年□月大夏河”,中镌大字“汉蕃交界处”,下款有“楚南王延年置”字样(上述界碑拓片均存于甘肃省档案局)。尽管如此,地界之争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41年9月,夏河县代理县长王敬为临夏民众越界樵牧和越界筑路一事,曾呈文甘肃省省长谷正伦,请求颁发槐树关为夏河、临夏县界的布告。省政府在民地申字第1595号指令和训令中责成夏河、临夏两县政府会同踏勘实地并上报,以便核实。同年12月,两县政府联合呈文省政府,均认为槐树关是两县之县界,并绘制了夏河、臨夏、槐树关交界处略图,报省政府批准。为避免日后纷争和共同遵守县界,同时设立了界碑。碑文的右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中镌“夏河、临夏两县交界处”,左款为“夏河县县长王敬 临夏县县长李永瑞会勘立石”,镌雕在原“汉蕃交界处”碑文右侧5米处的岩壁上。碑文后被人毁坏。1947年年初,夏河县属清水前岗滩藏民与临夏西乡青苗会七八九会庄民为大柴沟山牧场发生争执纠纷,甘肃省政府令第一区和第五区专署召集两县县长和当事人会商解决办法。6月27日,两县代表拟订条约,将大柴沟牧场由前岗滩藏民出租于七八九会,年纳租金法币1000元,同时确定以土门关为两县之界,并竖立石碑(该碑今下落不明)。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二十四关位置大都不在汉蕃“边界”上:其中崔家峡、樊家峡、五台、大峡口、红崖、癿藏六关在今积石山县境内;老鸦、莫泥、朵只巴、船板岭、槐树五关在临夏县境内;乔家岔、牙塘、新营、思巴思、沙马、陡石六关在和政县境内;大马家滩、小马家滩、麻山、俺陇四关在康乐县境内。直到今天,河州二十四关中的积石、土门、石嘴三关仍履行着甘肃省和青海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边界的职责。
5.3 河州二十四关是收取茶、商税和开展茶马贸易的重要场所
由于河州地处汉蕃民族的交接地带,河州便成为茶马互市的中心区域。鉴于河州二十四关是河州通往青藏高原藏区的通道,是甘青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也是明王朝禁止茶叶走私的重要防线之一,明清政府以河州二十四关为据点,派兵驻守,在防御藏族、蒙古等游牧民族进犯的同时,也负责有稽查茶叶走私的重任。关门的早开晚闭,商旅人等出入关口,“均有驻军巡查,私茶输境,拿官治罪”。这些措施客观上保证了朝廷对“私茶”出境屡禁不止的遏制,保证了由官方主导的茶马互市顺利进行。但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禁止民间正常的茶叶贸易的进行,到永乐初年已经是“茶禁亦稍弛多私出境”。此后明廷对民间茶叶走私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从此以后,茶禁时紧时松,无一定制。弘治三年(1490),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和临洮三个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1500千克,而官府收缴其中的40%,剩余部分则允许商人自由出售。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民间茶叶贸易的合法化,茶马互市中的“民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一席之地。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逐渐兴盛起来,那些来自成都、云南的茶叶经过河州二十四关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藏区的药材和畜产品也通过河州二十四关输入内地,而河州二十四关则负责收取商税。到了清代末期,由于二十四关置久而弊生,不但妨碍商旅往来,而且影响地方安宁。其中土门、积石、槐树关等一些关隘,弊窦丛生,陋习纷张,竞开课税之端,甚至当地农民出入关隘耕田种地也要抽税,弄得民怨沸腾,引起官府关注,于是产生了诸如《革除关弊告示碑》一类的文告竖立于关侧,将出入关人等应纳税款公示于路人;将一些贪赃枉法之徒绳之以法,以儆效尤。《清革除关隘弊窦碑记》,高188厘米,宽80厘米,厚145厘米,由韩镇撰文,贺溶书写,刻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现存于韩集镇双城村贺九龄后裔贺惠生之家。
5.4 河州二十四关是汉、藏、回民族贸易之地和重要通道
河州二十四关也是明清王朝开展茶马贸易的地方,《方舆纪要》卷60河州载:积石关“明初置茶马司于河州,此为市易之处,有官军戍守,东去积石山五十里”。清雍正三年(1725),土门关又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的场所。雍正以后,随着政府主导的茶马互市的取消,居住在临潭、临夏的以回族为主的商人发挥善于经商的才能,迅速填补了河州茶马互市取消的这一巨大市场空缺,成为与藏族贸易的主力军。他们克服高原缺氧、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深入川、甘、藏、青藏区,带着布匹、茶叶、盐等百货在藏区出售,从藏区收购羊毛、皮张、药材、马匹、牛羊等,转运到内地销售,昔日的茶马互市为主的官方垄断贸易逐渐被茶叶等百货和畜产品为主的民间贸易取代。内地的粮食、食盐、茶叶、烟酒、棉布、绸缎、青纸、瓷器、铁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从河州二十四关关口进入广袤的藏区,极大地解决了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所需,促进了汉、藏两大民族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这一时期以临夏为中心的脚户通过二十四关驮运路线的主要有:
①河州—循化、保安、巴燕戎格线。自河州经老鸦关翻达里加措山至巴燕戎格;或从河州过积石关经马尔坡至青海循化、化隆、贵德等地。往驮百货土布茶叶等、粮食、面粉等,回驮皮毛、土产、清油等。
②河州—拉卜楞、合作线。自河州西行出土门关,经清水塘至夏河或合作。往驮面粉、蔬菜、茶叶等百货,回驮肉、酥油、皮毛、蕨麻等。
斗转星移,当年的二十四关如今大多只剩下一片废墟,剩下的部分边墙也成为断垣残壁,有的已看不出任何的痕迹,鲜为人知了。二十四关作为冷兵器时代庞大的防御体系,对保卫河州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在和平时期,这些关隘成为连接汉、藏、回、撒拉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通道。生活在关内外的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勾勒了一幅幅明丽鲜艳的风情画。■
参考文献
[1](明)吴祯.河州志校刊[M].马志勇,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2]马志勇.《河州志》点校本(清康熙四十六年本)[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7.
[3](民国)黄陶庵.续修导河县志[M].出版人不详,民国.
[4](清)龚景瀚.循化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6](民国)慕寿祺.甘宁青史略[M].兰州: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
[7]《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编撰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课题的承担单位及参与调查研究人员
课题承担单位: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
课题负责人:张有财 副研究馆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马 珑 副研究馆员
马 玲 副研究馆员
曹丽娟 馆员
苏 娜 助理馆员
魏元彪 馆员
马 腾 助理馆员
关键词:明清;河州二十四关;研究
1 明代河州二十四关设立的背景
1.1 河州在明代国防中的重要地位
1.1.1 明初的军事态势
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登基称帝后,命大将徐达率兵北伐,八月攻占元大都,元亡。元朝残余势力退出中原,避居塞外,史称“北元”。尽管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长城以南的统治地位,但对北元来说,虽退出中原,但仍然保留了相当的军事实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北元将会对明朝继续构成强大威胁,为此明王朝诉诸武力,欲一举歼灭北元政权。明王朝先后北征数次,虽削弱了北元军事实力,但始终没能使其臣服。特别是在洪武五年(1372)的岭北之战中,明军损失惨重,此后已无力对北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以后虽有多次小的征战,但也是以攻为守,并没有改变战略上的防御局面。朱元璋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深刻认识到明朝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北元军事力量的。而这一切反映在边防思想上便是“略荒裔之地不如守边”,落实在具体的边境军事策略中则是“尤必守以持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若专务穷兵,朕所不取”,进而确立了洪武一朝北边的基本边防理念,即“在稳固防守基础上的主动进攻,以主动进攻所获取的成果进一步巩固防守”。因此,明王朝对北元的军事防御构成了有明一代北部边疆的基本格局。
1.1.2 河州的重要军事地位
河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西端,西面和南面以高峻的小积石山、太子山、白石山脉与青藏高原为界,东部和北部与陇西黄土高原相连。区内地形以黄土塬、梁、沟为主,海拔大多都在2000米左右,境内连绵不断的黄土塬梁和贯穿山地、高原的大山河谷,是古代西通青海、西藏和四川,东去中原的必经之地,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民族之间往来和接触频繁的地区,是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物资交换的旱码头,也是中原封建王朝控制和向西扩张的桥头堡,西控诸番,东毗中原,史称河州“乃中国之咽喉,实西陲之藩篱”(清康熙本《河州志》)、“犄角河西,肘腋陇右”(《读史方舆纪要》),历来为秦陇藩篱、西北边陲重镇之一,是中原通往青(海)、(四)川、(西)藏的交通孔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
1.1.3 河州复杂的民族关系
河州自古以来就是西羌、吐谷浑、鲜卑、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历史上是汉代赵充国、张奂、段颎,南北朝时期西秦乞伏炽磐,唐代哥舒翰,宋代王韶重点经营之地,隋唐时期是中原王朝与吐谷浑、吐蕃的交界的前沿阵地。唐代安史之乱后,强盛的吐蕃趁着唐朝边防部队东下平叛的有利時机,占据了河湟地区,此后一直到北宋熙宁年间的800多年间,河州一直是吐蕃的东部军事重镇。北宋熙宁年间,宋将王韶虽然收复了这一地区,但境内吐蕃仍然有很大势力。到了明初,河州境内及周边地区仍然散居着吐蕃和撒拉族等57个少数民族部族,此外,在黄河南北两岸还有着数不清的蒙古、吐蕃部落。明洪武三年(1370),明左副将军邓愈进兵河州,在逼近河州之前“遣人诏谕吐蕃”及河州守将投降,镇守河州的元朝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姬索南普率众投降,元宗室、镇西武靖王卜纳喇相继投降明朝。这次诏谕的成功,是朱元璋在河州地区采取“以诏谕为主,军事行动为辅”的战略决策得以实现,对河湟诸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西部边陲的安定和发展,也为明王朝在河湟一带建立西番诸卫铺平了道路。
在明王朝看来,河州一线既是“内华夏,外夷狄”的一条缓冲地带,又是控制藏区抚谕数番的前哨阵地,隔绝“羌胡”的南翼防线,堪称“关陇藩篱”。特别是河州内外复杂的民族关系,这些部族虽已归顺明王朝,但自唐代中期以来虎踞一方,势力强大,觊觎内地,不时进行抢掠,“为中国患尤剧”的地区。朱元璋担心这些吐蕃族和撒拉族与退居漠北的北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明朝,那样西北地区将永无宁日。同时河州也是蒙古进攻内地的重要通道之一,特别是明代中叶,蒙古鞑靼部占据河套地区以后,蒙古骑兵随时可以翻越青海日月山,经河湟地区长驱直入侵袭内地。基于上述认识,为了达到“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的目的,明王朝着力控制这一地区,使其成为明王朝的重点经营地区之一。洪武四年(1371)设立河州卫,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同时于洪武年间下令沿河州西南的天然屏障白石山—太子山—小积石山脉一线选择山巅、谷口等交通要道,以山为墙,两山之间或高筑墙体,或临河设关,或山腰设隘,因地制宜,用木栅、石栅、边墙为其屏障,由东而西,西而北,设置了二十四座关隘,史称“河州二十四关”。它们与东南面的洮州卫边墙首尾相接,成为南濒洮水、北靠黄河、纵贯七百里的明代河洮长城。
2 河州二十四关的调查
按照明嘉靖本、清康熙本《河州志》等文献对河州二十四关的记载,课题组几人于2017—2019年先后深入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县境内,对河州二十四关每个关隘进行了实地调查,基本弄清了河州二十四关的具体位置和部分关墙的保存现状,具体如下。
2.1 积石关
积石关为河州二十四关中最北端的一处关隘,也是河州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位于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西端。地理坐标东经102°43′19″,北纬35°49′5″,海拔1930米。积石关自古以来是中原经河州通往青海和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为甘青之门户。据《循化志》载:“积石关……为宋、元以来旧路。自明至清初,由河州至循化皆由此路,较今之老鸦关之路近二十里。”出关有大道循黄河南岸西上经积石峡可通往青海省循化县、贵德、西宁等地,并经祁连山扁都口在甘肃张掖与丝绸之路大道相接,也是明代从中原通往青海地区的主要驿道,在关门不远处设有长宁驿,今有临(夏)—循(化)公路从积石关通过。积石关址设于黄河南岸边,所处地势十分险绝,北临湍急的黄河,南靠小积石山余脉大青山陡崖。明嘉靖本《河州志》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据史料记载,积石峡口自设关之日起,曾筑有依山傍河、扼控咽喉的宏伟关门和关墙,现关门无存,仅存南侧靠近陡崖的关墙一段。关墙自大青山陡崖顺坡而下至临夏—循化公路边,残长33米左右,为夯土夹石块版筑而成,基宽2~2.8米,顶宽0.73~1米,残高2~3米,现关墙成为甘肃省积石山县和青海循化县的分界线,关墙西侧修建有青海省积石关护林站。 2.2 崔家峡关
崔家峡关明代称“贾剌麻山口”,清代改为“崔家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西南约3千米处的崔家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2°47′0″,北纬35°48′25″,海拔2423米。这里东西两山巍峨相对,其间形成一条长约5千米、宽约10米宽的深山峡谷,峡谷中有崔家峡河流出。有一条小道出关向南沿着峡谷前行,经翻越小积石山五台山梁,可通往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境内,可汇入通往循化和西宁的大道。明清两代在关口曾建有石栅一道,今遗迹依稀可辨,同时在关口内不远处一大石上竖立有清末禁止当地村民砍伐峡谷林木的告示石碑一通。
2.3 樊家峡关
樊家峡关明代称“西儿脑山口”,清代改为“樊家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刘集乡河崖村大山庄社西南面的樊家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2°46′22″,北纬35°42′55″,海拔2790米。这里两山相对,其间形成一个高山峡谷,峡谷中有樊家峡河流出。出关有小路沿峡谷西南行,翻越小积石山脉五台山梁,可通往今青海省循化县道帏藏族自治乡境内。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4 五台关
五台关明代称“火烧岭山口”,清代改为“五台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后沟村尕户岭社西的五台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2°52′10″,北纬35°42′34″,海拔2880米。这里积石山五台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从关口有小路顺山坡爬行,经翻越小积石山脉五台山峰,可达青海省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境内。关口旧设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5 西儿关
西儿关明代称“西山小路山口”,清代改为“西儿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寨子沟乡瓦窑沟村西南的大峡峡口。地理坐标东经102°49′18″,北纬35°39′37″,海拔2780米。这里两山对峙,峡口处宽约几米,出关有小路沿峡谷西南行,经翻越小积石山脉雷积山梁可通往青海省循化县起台堡。关口旧设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6 红崖关
红崖关明代称“红崖子山口”,清代改为“红崖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居家集镇强滩村西的甘藏沟中。地理坐标东经102°53′40″,北纬35°39′25″,海拔2290米。此处为一个山谷,出关有小路向西南行,经香水坪、乌龙沟,翻越甘青交界的达力架山豁岘,可通往老鸦关到青海循化、西宁的大道。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闇门一座,今均无存。
2.7 癿藏关
癿藏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小关乡关门村四社南侧的凤沟口。地理位置东经102°52′58″,北纬35°34′60″,海拔2320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条宽约15米的山沟,有小道顺沟向西南方而行,经翻越甘青交界的达力架山豁岘,可通往青海省循化、西宁的大道。在沟口狭窄处曾筑有关墙,今无存。
2.8 老鸦关
老鸦关为明代二十四关中地理位置较为重要者。明嘉靖本《河州志》記载:“二十四关内,如积石、老鸦、槐树、沙马、土门五大关,尤为入腹之门户。”位于今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关滩村四社西端。地理坐标东经102°51′49″,北纬35°31′35″,海拔2230米。这里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峡谷,峡谷中有自西向东的老鸦关河流过,出关西北行有山道沿达力架山山坡攀行而上,经翻越达力架山垭口,可通往青海省循化县、贵德县、西宁等地,向南行顺南岔沟,越巴楞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藏区。自清雍正八年(1730)在撒拉川的草滩坝建起循化营之后,老鸦关逐渐成为甘青交通之要冲,也是甘青驿道的必经之地,今有通往双城、鹿场的水泥公路从关口处通过。老鸦关明清两代曾修筑有关门和关楼,关楼共三间两层,同时在沟口北侧山坡上设有瞭望楼。关楼和关墙均毁于民国十八年(1939),现遗迹无存。
2.9 莫泥关
莫泥关明代称“莫泥沟山口”,清代改为“莫泥关”,位于今临夏县莫泥沟乡姬家村马进村西南约2千米的照壁崖处。地理坐标东经102°54′13″,北纬35°28′13″,海拔高度2226米。此处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条长约2.5千米、宽约20米宽的河谷,莫泥沟河流过关口,在马集镇附近汇入大夏河。有小路出关沿结人沟南行,越尕盖岭,可通往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乡大草滩藏区;向东沿山坡而上,越过王山山梁,也可并入土门关通往藏区的大道。山口开阔地上曾设有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10 土门关
土门关位于临夏县马集乡关门村土门关自然村西南约200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2°56′10″,北纬35°24′51″,海拔2264米。此处西北侧有高峻陡峭的达力架山峰余脉王山,东南侧为太子山余脉曹岭,中间形成一个天然峡谷,峡谷中间有水流湍急的大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土门关是中原经河州通往甘肃南部藏区和四川阿坝、成都的主要隘口。出土门关,向西南沿大夏河谷地上行,可达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并经捏古川道可一直通往青海省同仁县、西宁等地。向南沿峡谷行,经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过若尔盖草原可达四川松潘和成都等地,也可从合作市折向东南行,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尼县,定西市的岷县等地,并经宕昌一直通往陇南和四川成都。今有兰(州)—郎(木寺)公路从关口通过。土门关也是自古以来汉、藏区的关界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分界线,关南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乡地,关北为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马集镇地。土门关址设立于大夏河西北岸上,是河州二十四关中关隘建筑规模最大者,建有关门和关墙,关墙从王山半山坡顺势而下一直延伸到大夏河边,呈人字形,长约800米,关墙外开挖有护城壕,宽6米,深3米,关门设在靠西山根处。据史料记载,土门关曾建有两层城楼,关门与城楼直到1949年以后才被拆除。现仅有残存的关墙三段,总长约600米,是黑黄土加石块夯筑而成。上段位于王山山腰到兰州—郎木寺公路旁,长132米,残高10.5~8米,墙基宽16.6米,顶残宽5.2米,这一段是土门关关墙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中段位于兰郎公路东南侧,长267.6米,残高6.7米,墙基残宽7.6米,顶残宽1.7米。下段靠近大夏河,长11米,基残宽12米,顶残宽1米。被毁去的关墙其中一部分为兰郎公路所占,一部分为水渠所占,一部分为群众取土所毁。 2.11 石嘴关
石嘴关明代称“石嘴儿山口”,清代改为“石嘴关”,位于今临夏县刁祁乡多支坝村西南500多米处,地处大夏河南岸边,北与土门关隔大夏河相望,南接太子山余脉曹岭,当地人称“小关”或“石门槛”。地理坐标东经102°56′12″,北纬35°24′51″,海拔2235米。出关有小路循大夏河南岸前行,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藏区,渡大夏河可入土门关通往藏区的大道。今有兰(州)—合(作)高速公路穿越关口经过。石嘴关曾筑有土城墙,设有闇门,立有“汉蕃交界”石碑,今皆无存。现关址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清水乡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刁祁乡的分界线。
2.12 朵只巴关
朵只巴关明代称“朵只巴山口”,清代改为“朵只巴关”,位于今临夏县刁祁乡多支坝村方半场自然村南2.5千米的多支坝沟中。地理位置东经102°58′35″,北纬35°22′53″,海拔2235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个长约10千米、宽10~20米的深山河谷,河谷中有朵只巴关河流过,并在出峡谷后于刁祁乡附近汇入大夏河。有小道出关沿多支坝沟东南行,翻过公太子山与登波山之间的垭豁口,可通往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西土房等藏区。明清两代用石块筑有石栅两处,其近者曰“里石门”,远者曰“外石门”,现石栅遗迹依稀可辨。
2.13 船板岭关
船板岭关明代称“船板岭山口”,清代改为“船板岭关”。位于临夏县刁祁乡尕沟村六社南600多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3°1′12″,北纬35°24′42″,海拔2260米。出关有山道经蚂蚁坡向西南行翻山梁可通往多支坝沟入甘南藏区的道路,向东南行翻越山岭经槐树关河西岸前行可通往槐树关入甘南藏区的大道。明清两代曾用石块筑有石栅,现已无遗迹可寻。
2.14 槐树关
槐树关位于临夏县尹集镇卡家滩村牛肋巴自然村(七社)南1千米处的槐树关峡中。地理坐标东经103°03′33″,北纬35°21′9″,海拔2350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个高山峡谷,峡中有槐树关河流过,在双城附近汇入大夏河,南端有高4332米的母太子山峰和4162米的公太子山峰。出关循河谷南行,有骡马大道经公太子山和母太子山豁岘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上下卡加、西土房等藏区,这里也是从河州通往洮州的重要商道。《河州志》记载:“由河州入槐树关,经白石山土房,为赴洮州间道。”据史料记载,槐树关曾筑有关墙,现已不存。现该关址上游处因修建有槐树关水库,此路已不通。
2.15 乔家岔关
乔家岔关明代称“乔家岔山口”,清代改为“乔家岔关”,位于和政县罗家集乡小滩村关口自然村内。地理坐标东经103°10′20″,北纬35°23′45″,海拔2050米。关址地处大滩沟和三岔沟两沟相交处东侧,也是大滩河和三岔河交汇之处。出关有两条小道可通往藏区:一条沿大滩沟向西行,翻山可通往槐树关通往藏区的大道;另一条沿三岔沟南行,翻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白里阳洼等藏区。民国《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出河州城,“自南阳坡南行出乔家岔关,东南至美武新寺,由番地至临潭(县),计程二百里”。关口峡门外曾筑有石栅一道,今遗迹尚可辨。明清两代曾筑有关墙,现已不存,仅留关口这一地名。
2.16 牙塘关
牙塘关明代称“宁河关”,清代改为“牙塘关”,因附近居住有河州中马十九族牙塘族而得名。位于和政县买家集乡牙塘村柳梅滩自然村南约2.5千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3°9′44″,北纬35°18′35″,海拔2340米。此处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天然峡谷,谷中有牙塘河流出,有小道出关沿大湾滩南行,翻越太子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百里阳洼、西土房等藏区。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现已无存。今关址处被新修建的南阳渠渠首牙塘水库覆盖,此路已不通。
2.17 新营关
新营关明代称“沙沙剌麻山口”,清初改为“新营关”,位于和政县新营乡上寺湾村南约3千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03°15′54″,北纬35°17′52″,海拔2450米。有小道出关沿铁沟南行,翻越太子山,可通往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美仁乡。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现已无存。今有和(政)—合(作)公路从关口通过。
2.18 思巴思关
思巴思关明代称“思巴思山口”,清代改为“关思巴思关”,位于今和政县新庄乡草滩村峡口社南侧。地理坐标东经103°18′32″,北纬35°16′48″,海拔1960米。这里两山对峙,形成一个狭谷,当地人称“椽子沟”,沿沟有小道南行,翻越大槐沟梁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东房等藏区。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一道,现已无存。
2.19 沙马关
沙马关亦称“杀马关”,位于和政县城松鸣岩镇狼土泉村西侧,明代因此地居住着吐蕃部族杀马族而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03°22′19″,北緯35°14′55″,海拔2480米。这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其间形成一个天然峡谷,中有达浪河流出。出关有小路南行循小羊圈、大羊圈峡谷,翻越长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美仁草原的当江克村附近藏区,并可与槐树关—洮州大道相接。明清两代筑有上、中、下三道石栅,现已不存,仅留地名。
2.20 陡石关
陡石关位于和政县松鸣岩镇吊滩村南1.5千米处的小峡口。地理坐标东经103°24′32″,北纬35°13′32″,海拔2479米。这里东侧为山高林密的槐山子梁,西面有悬崖峭壁的西方顶、玉皇峰、鸡冠子三座山峰,其间形成一条宽10~20米不等的天然峡谷。峡内有大南岔河流过,有小道循着峡谷前行,经翻越天顶山,便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上锅麻滩草原,再往东南行经羊蹄口峡,可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水磨川等藏区,也可汇入槐树关—洮州大道。曾修建有石栅一道,现遗迹无存。
2.21 大马家滩关 大马家滩关明代称“大马家滩山口”,清代改为“大马家滩关”,位于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扎子河自然村西侧,地理坐标东经103°29′18″,北纬35°14′42″,海拔2419米。东、西两山对峙,形成高山峡谷,峡中有扎子河流过。从关逆水而上,有小道经天顶峡翻越天顶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上锅麻滩,再往东南行经羊蹄口峡可达卓尼县水磨川等藏区。明代在这里用石头垒有关墙,清代修筑有堡子,清末民初因堡子毁坏,用黑刺、面蛋、石枣等灌木栽扎寨墙,因此亦名扎子河关。现遗迹无存。
2.22 小马家滩关
小马家滩关明代称“小马家山口”,清代改为“小马家滩关”,今称“鸣鹿关”,位于康乐县鸣鹿乡鸣鹿关村四社内。地理坐标东经103°32′08″,北纬35°36′29″,海拔2316米。这里地势为两山夹一川,川中有鸣鹿河流过,出关有三条便道可通藏区:向西南行,经竹子沟脑,翻马路坡,便可入到大马家滩关口进藏区之道路;向南行经后墩湾,翻越青龙崖、尖石山腰、天顶山,通甘南藏区;从大羊圈沟山口向东南行,翻石扎梁到白石山前之前场,越白石山腰到下锅麻滩,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之水磨川等地。川中心曾建鸣鹿关堡子一座,堡子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00米,有南北两堡门。现堡子已毁,仅残存北堡墙一段约10米。
2.23 麻山关
麻山关明代称“麻山山口”,清代改为“麻山关”,位于康乐县草滩乡墩湾村前墩湾自然村西北的石墩山北侧,关隘设在东西向的石墩山与南北向的普巴梁相交处。地理坐标东经103°33′7″,北纬35°12′19″,海拔2672米。出关口仅有一羊肠小道从石墩山主峰北侧半山腰穿过至石墩梁,沿山梁而上,经枇杷串林,穿越尖石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上锅麻滩藏区;向东经石扎里湾进入白石山前的石锅、白石山长腰沟,翻越白石山,可到卓尼县下锅麻滩,经羊蹄口峡,南行可通到水磨川。关址现存土台一座。
2.24 俺陇关
俺陇关是明代二十四关中最东的一座关隘,南与明代洮州边墙的卓尼之土桥、恶藏、官洛、甘卜塔、达加等处的闇门相接,位于康乐县南之景古乡安龙村挖扎尕拉庄中。地理坐标东经103°40′7″,北纬35°06′30″,海拔2672米。这里是周边地区通入藏区的唯一孔道,关口向南走,经雪儿山、石扎窝牛,穿大青崖山,可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下锅麻滩和水磨川等藏区。明清两代在这里修筑有一座堡子,置官兵戍守,盘查行人。堡子修筑于南、西两面依山,北面临王家沟的地势较为平坦的高台地上。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60多米,有南、北两个堡门,置有门楼哨卡,四周挖有城壕。除堡城外,明清政府还在其关南的石扎窝、槐沟等处,以乱石加大木垒成三道栅墙,专用堵截牲畜,中间仅容单人通过。同时派人戍守在堡子北侧的河滩处,名曰“前关”。现堡子绝大部分已被当地群众夷为耕地,部分建成庄宅。现仅存西侧一段关墙基,残长约38米,基宽5米,顶宽2~3米不等,残高1米。东侧建有小庙一座,庙前现已辟为村民休闲广场。
3 河州二十四关的配套军事设施
河州二十四关每个关隘都是由少数部队或塘丁守御,对于小股进犯的敌人,其设施和兵力尚能应付,但对于大股进犯之敌,这些关隘的基础设施和守兵则明显不足。为此,明清王朝先后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军事设施来保障河州的安全,这些军事设施主要有堡子和烽火台。
3.1 修筑堡子
如果说河州二十四关是捍卫河州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的话,那么分布在二十四关周边各地的堡子则是第二道防线。这些堡子既是屯兵、养兵的场所,也是组织防御和进攻的重要场所。明代河州卫原额兵员不足1万,为了解决有限的兵力和漫长的设防线之间的矛盾,明朝大力推行堡子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河州军民的自我防卫能力,做到“家自为守”和“人自为战”,在自我防御的同时,又能保持正常的耕牧活动。堡子分为两类:一为兵堡,二为民堡。兵堡多设在交通便利的军事要冲之地,而民堡通常置于相对偏僻的乡间。永乐十二年(1414),明朝规定:在五、七屯或四、五屯内,选择便利之地修筑一大堡,堡墙高七八尺或一二丈不等,堡墙四面开八门以供军民出入;近屯辎重粮草都集中于大堡之内。每一大堡设堡长一人,屯堡一人;小堡只设屯长一人。大堡设有守备、操守、防守等官,小堡则设防御掌堡官或总旗。他们平时“守护城池,有警则收敛人畜”。凡“农务已毕,或有警收敛,则皆归烽火台之内”。在乡间的民堡,或“二三十数家,或四五十数家,令共筑一堡子,每个堡子设总甲一人”。大小堡集传递信息和自我防御于一体,一有警报,“大城四路各发柴烽信炮传示各乡,各乡即敛人畜屯聚本烽火台,以谋防卫”。这一时期河州境内修筑的堡子数量众多。重要的兵堡有宁河堡(位于今和政县城,明洪武八年修,现北城墙尚存)、定羌堡(位于今广河县城南侧,有千总驻防,今西、南城墙尚存),银川堡(今积石山县银川乡街道旁,现已不存)、韩家堡(今临夏县韩集镇街道北侧,今遗迹可辨)、尹家堡(今临夏县尹集镇街道南侧,今遗迹可见)、吹麻滩堡(今积石山县城内,现已不存)、双城堡(位于今临夏县双城村内,现已不存)、李家堡(位于今积石山县居记集镇劳动村李家社北400多米的山坡顶上)等堡。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月一日,为了防备占据青海捏工川(今青海省同仁县)的蒙古火落赤部的进犯,巡抚陕西侍郎贾待问奏请在洮、河打(力)架山等处筑城堡,以加强洮、河防御……,此奏得到允准。明王朝在这一时期在河州境内修筑了起臺堡(位于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纬乡起台堡村内)、景古堡(位于今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内,现西、南城墙残存)。这样,大小不等的堡子与屯寨、营、隘口、墙壕、关隘等防御工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内部防御网络。至于堡子的作用,《重修肃州新志》载:城堡使屯军“无事则耕,有事则战。贼寡则本堡之兵,贼多则近堡合力,各大城兵马相机应援。大则可以斩获成功,次则亦可夺获抢掠,不至损失”。到了清咸丰十一年(1861),时任河州知州赵桂芳鉴于清乾隆年间积石关被积石关外的青海循化的撒拉族反清起义军多次攻破,为加强积石关的防御力量,在明代大墩烽火台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堡子,派兵驻守,作为随时支援积石关的守关兵士,取名“静安堡”。堡子修筑于积石关东面不远处的山地平坦台地上,西南依雄伟的小积石山,北面临黄河,堡子分内外两个,平面呈回字形。外堡与内堡约有40米的距离。外堡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城墙高6米,城墙基厚5米,顶厚2.5米。东西两面堡墙开有城门,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内堡筑于外堡中央,为守关军官驻所,堡门上方嵌有石质的“积石锁钥”四字匾额。 3.2 建烽火台
在明清两代围绕河州二十四关的整体军事防御中,烽火台则起着在河州二十四关和堡子之间穿针引线的作用。明清王朝在河州修筑二十四关和大量堡子的同时,在河州卫境内沿着二十四关一线修筑了许多烽火台,作为河州二十四关的军事防御的延伸和军事信息预报系统。这些烽火台自西北向东南分别有大墩烽火台(属积石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内,清咸丰年间因修建静安堡时被毁),马鞍山烽火台(属崔家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周六家社北1800米的山梁上)、尕墩坡烽火台(属大峡关,位于今积石山县吹麻滩镇方家村墩坡山六社北边的山梁上)、王山烽火台(位于今临夏县马集镇关门村珂坨社西侧的半山腰上)、大庙山烽火台(位于今临夏县韩集镇双城南侧的大庙山上)、梁家山烽火台(属土门关、石嘴关、朵只巴关,位于今临夏县韩集镇双城村北侧山顶上)、鱼嘴山烽火台(属大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在今康乐县苏集镇街道南1000多米处)、大古堆烽火台(属新营关,位于今和政县城关镇上新村上巷社)、景古烽火台(属俺陇关,在今康乐县景古镇街道北侧)等。每处有塘丁5名常驻,负责警报的传递。清乾隆三年(1738),清政府在土门关外桥沟寺地方“上下适中紧要处”又添设烽火台2处,每座烽火台设置骑兵2名、步兵3名驻守。
4 河州二十四关的防守
河州二十四关自明洪武年间开设以来,历代都有士兵驻守。明嘉靖本《河州志》载:“关隘,二十四处,洪武年间开设,每关官一員,军五十名守把,一年一换。小关如陡石、牙塘、乔家岔等,各拨塘丁五、六人,轮流驻守,盘查往来行人,负责收取茶马商税和夷情禀报。”明嘉靖年间,时任甘肃巡按御史的张雨在他的《边政考》中对河州二十四关的驻军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河州卫)防守官一十七员(一驻大通河,一驻冯家,一驻弘化寺,一驻积石,一驻红崖,一驻西儿脑,一驻莫泥沟,一驻槐树,一驻乔家岔,一驻杀马,一驻陡石,一驻大马,一驻小马,一驻俺陇)。明代后期唯恐二十四关疏于防守,又勒令当地藏族土司选拔团练乡勇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兵丁长期守把。明嘉靖三十年(1551),明廷发癿藏土司王官卜失加金牌一面,勘合一道,令其统辖癿藏、红崖等六族招中茶马,并率士兵把守癿藏、乌龙、红崖三关及火烧岭山隘。明万历十八年(1590)七月,为防御蒙古鞑靼部俺答之从孙火落赤的进犯,明廷调固原镇兵马驻扎河州,并派兵分布各关隘守御。清雍正九年(1731)春,河州知州顾尔昌组织团练乡勇9000余人,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塘丁长期守把。清雍正八年(1730)春,清廷在积石关外的草滩坝建立了三里一分的城池一座(循化营),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马步兵800余名守把。同时在起台、保安、贵德三堡各派守备一员,兵百余名;于土门关外的桥沟、八角城等处设立营讯,住兵六七十名。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清廷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设循化抚番厅和循化番方拉卜楞分府(隶于兰州府),并在桥沟设把总一员率兵驻守。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廷将固原镇总兵移于河州,统17营、堡。循化游击改设参将。河州镇除在老鸦、土门二关各设兵丁40名驻守外,另在积石、槐树、沙马关各增兵丁一二十名,选择高阜鲜明险要处设卡、驻巡。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州反清起义被镇压后,沙马、槐树、老鸦等二十二关守军尽裁,唯积石、土门二关尚留有把总一员,兵五、六名把守。到民国初期,才撤尽塘丁,改由民团驻守,仅收取茶马商税。为防患于未然,在河州二十四关防守兵力的管理上,明时二十四关的守军由河州卫节制,到了清代,改由总兵督隶,两朝均由都指挥使、参将、游击分管各路隘口要道。中、大关守军头目为把总。
5 河州二十四关的历史影响
5.1 河州二十四关是捍卫河州内地的重要军事屏障
河州二十四关因地处汉族和游牧民族交界的特殊位置,自古以来是吐蕃、蒙古、撒拉等民族侵掠内地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王朝讨伐反叛民族的必经之地,各方势力围绕河州二十四关发生了无数次大事和军事行动。史料记载:唐贞观八年(634)十二月,唐以李靖为西海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同率大军经河州,出积石关讨伐吐蕃。宋熙宁六年(1073),宋将王韶进剿吐蕃木征时,从陡石关出关,穿越太子山,南入洮州境,破木征弟巴毡角,断木征后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忽必烈派精通藏语的荣禄公都实和翰林学士承旨阔阔出为招讨正副使,佩金虎符,探求黄河源头。一行出沙马关西行,最后到达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部的星宿海,认为其地是黄河源头,遂筑河源城而还。明万历十八年(1590)九月,蒙古俺答汗从孙火落赤从捏贡川(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境内)攻入老鸦关突至双城。由于河州城中戒备森严,遂渡大夏河,从吉家寨兵临宁河城下。临巩兵备道郭尊贤督兵战于和政驿,击败之,斩火落赤次子及婿。火部移扎朱家山,总兵刘承嗣等与战不利,败北。火部在内地大掠二十余日后,在刘承嗣等人的多方堵御下,从麻山关渐次退出河州境。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土门关外火尔藏部落头领扳只(班智)发动叛乱,杀死千户张燧,总督李汶命河州参将姚得明出土门关前往问罪,以番俗罚“九九”数,遂平息此事。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青海贵德境外的番部叛乱,临巩兵备道檄河营千总韩喃琐领本营士兵五百,出老鸦关,由起台堡、保安堡抵贵德黄河上游,于河浅处夜渡直扑番帐,得胜而还。明崇祯十一年(1683),闯王李自成率部自四川入洮西番地,继从老鸦关进兵河州,与明将洪承畴部大战于临夏西川,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仅率十七骑从槐树关逃出,过洮河后转战于陇南等地。清顺治十年(1653)八月,南番火尔藏部落进犯土门关,河州参将曹希冬领兵连夜赶至关口,击败并俘获其首领罗藏都什,严置以法,并罚该部落牛马银货“九九”数,“番部震栗,边境遂宁”。清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南番打力加王、德庆王等乘吴三桂之乱,率番族万余人,自沙马关直抵和政驿,一路抢掠烧杀,后被甘肃提督张勇逐出河州境。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青海循化撒拉族苏四十三率众3000余人,分别攻克积石关、老鸦关,攻取河州城,并取道东乡进攻兰州城。清咸丰十年(1860)十月,循化和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撒拉族马哈三举事反清,攻入积石关,在大河家一带大掠而去。清咸丰十一年(1861),青海循化撒拉族马长清举兵反清,知州赵桂芳驻防积石关。清同治元年(1862)二月,西宁撒拉人马文义起义,河州知州赵桂芳统清军自大河家经积石关进兵“会剿”。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青海循化街子工老教首领韩奴力率部两次攻克积石关,清军管带王正坤不战而逃,提督李日新,总兵刘润山兵败战死。是年冬十一月,清督办甘肃军务董福祥部由河州西乡出积石关进兵西宁。清同治十年(1871),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镇压河州反清起义,密令番汉防守土门关等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六月,河州镇总兵汤彦和与河州反清起义军交战于双城,几乎全军覆没,汤彦和只带数十骑渡过大夏河,自槐树关逃往番地。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正月,康乐回族张彦明、马文秀、马相智、马得良等起事,反击国民军雷中田部时,退守麻山关,凭险作战。国民军以二十五师、十一师、十六师、暂编的兵力,分进合击,于农历正月二十八日攻开麻山关隘,张彦明、马文秀、苏尕虎(汉族)等因寡不敌众弃关退入藏区,继续抵抗,但千余避难群众惨遭国民军血洗。1928年10月24日,马仲英三攻河州未克,遂率兵7万,南出槐树关,陷临潭、卓尼……。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的三个军,在王震司令员的率领下,从临夏入兵分三路,一路出积石关,一路出老鸦关,一路从莲花渡过黄河,直捣马步芳的老巢西宁。1949年康乐解放后,惯匪马宝(绰号大炮营长)带领300余人,抢劫百姓,扰乱社会治安,11月间占据麻山关负隅顽抗,后被歼灭。1950年5月,土匪赵凯臣占据麻山关,掠夺群众,与人民为敌。7月28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11师31团歼灭于麻山关前的槐沟小峡口。1958年8月,从广河县官坊乡窜来之叛匪数十人潜入墩湾村,抢劫群众牛羊粮食财物后,占据麻山关。翌日,在临洮驻军一部与康乐县民兵密切配合下,将叛匪全部被歼。 5.2 河州二十四关历史上是汉、藏两大民族的分界线,也是汉蕃两大民族发生地界之争的地区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九年(1530)和万历年间(1573—1620),明廷沿二十四关划定了一条“汉蕃交界”线,裁定“关内河州,关外番界”,并“镌石为碣”,以天然巨岩为界碑。明崇祯二年(1629),明廷又派一名总巡官到积石山一带调整“汉蕃交界”线,补立石碑。清乾隆初年,槐树关、新营关等关内百姓常与洮州杨土司辖下作盖(今夏河县美武、美仁乡)等地番民发生地界争斗和数次“番人劫掠羊只”事件,清乾隆八年(1743)清廷在槐树关口镌立“汉蕃交界处”界石,界碑右上款为“河州镇标营千总何印洪 署狄道州通判事贺植基奉委会勘立石”,中镌“汉蕃交界处”五个大字,左下款为“乾隆八年癸亥二月总领尹一国姚印礼公立”。清同治年间,清政府又在石嘴关竖立了界碑,据残存界碑拓片表明,石嘴关界碑上款为“同治□□年□月大夏河”,中镌大字“汉蕃交界处”,下款有“楚南王延年置”字样(上述界碑拓片均存于甘肃省档案局)。尽管如此,地界之争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41年9月,夏河县代理县长王敬为临夏民众越界樵牧和越界筑路一事,曾呈文甘肃省省长谷正伦,请求颁发槐树关为夏河、临夏县界的布告。省政府在民地申字第1595号指令和训令中责成夏河、临夏两县政府会同踏勘实地并上报,以便核实。同年12月,两县政府联合呈文省政府,均认为槐树关是两县之县界,并绘制了夏河、臨夏、槐树关交界处略图,报省政府批准。为避免日后纷争和共同遵守县界,同时设立了界碑。碑文的右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中镌“夏河、临夏两县交界处”,左款为“夏河县县长王敬 临夏县县长李永瑞会勘立石”,镌雕在原“汉蕃交界处”碑文右侧5米处的岩壁上。碑文后被人毁坏。1947年年初,夏河县属清水前岗滩藏民与临夏西乡青苗会七八九会庄民为大柴沟山牧场发生争执纠纷,甘肃省政府令第一区和第五区专署召集两县县长和当事人会商解决办法。6月27日,两县代表拟订条约,将大柴沟牧场由前岗滩藏民出租于七八九会,年纳租金法币1000元,同时确定以土门关为两县之界,并竖立石碑(该碑今下落不明)。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二十四关位置大都不在汉蕃“边界”上:其中崔家峡、樊家峡、五台、大峡口、红崖、癿藏六关在今积石山县境内;老鸦、莫泥、朵只巴、船板岭、槐树五关在临夏县境内;乔家岔、牙塘、新营、思巴思、沙马、陡石六关在和政县境内;大马家滩、小马家滩、麻山、俺陇四关在康乐县境内。直到今天,河州二十四关中的积石、土门、石嘴三关仍履行着甘肃省和青海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边界的职责。
5.3 河州二十四关是收取茶、商税和开展茶马贸易的重要场所
由于河州地处汉蕃民族的交接地带,河州便成为茶马互市的中心区域。鉴于河州二十四关是河州通往青藏高原藏区的通道,是甘青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也是明王朝禁止茶叶走私的重要防线之一,明清政府以河州二十四关为据点,派兵驻守,在防御藏族、蒙古等游牧民族进犯的同时,也负责有稽查茶叶走私的重任。关门的早开晚闭,商旅人等出入关口,“均有驻军巡查,私茶输境,拿官治罪”。这些措施客观上保证了朝廷对“私茶”出境屡禁不止的遏制,保证了由官方主导的茶马互市顺利进行。但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禁止民间正常的茶叶贸易的进行,到永乐初年已经是“茶禁亦稍弛多私出境”。此后明廷对民间茶叶走私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从此以后,茶禁时紧时松,无一定制。弘治三年(1490),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和临洮三个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1500千克,而官府收缴其中的40%,剩余部分则允许商人自由出售。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民间茶叶贸易的合法化,茶马互市中的“民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一席之地。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逐渐兴盛起来,那些来自成都、云南的茶叶经过河州二十四关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藏区的药材和畜产品也通过河州二十四关输入内地,而河州二十四关则负责收取商税。到了清代末期,由于二十四关置久而弊生,不但妨碍商旅往来,而且影响地方安宁。其中土门、积石、槐树关等一些关隘,弊窦丛生,陋习纷张,竞开课税之端,甚至当地农民出入关隘耕田种地也要抽税,弄得民怨沸腾,引起官府关注,于是产生了诸如《革除关弊告示碑》一类的文告竖立于关侧,将出入关人等应纳税款公示于路人;将一些贪赃枉法之徒绳之以法,以儆效尤。《清革除关隘弊窦碑记》,高188厘米,宽80厘米,厚145厘米,由韩镇撰文,贺溶书写,刻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现存于韩集镇双城村贺九龄后裔贺惠生之家。
5.4 河州二十四关是汉、藏、回民族贸易之地和重要通道
河州二十四关也是明清王朝开展茶马贸易的地方,《方舆纪要》卷60河州载:积石关“明初置茶马司于河州,此为市易之处,有官军戍守,东去积石山五十里”。清雍正三年(1725),土门关又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的场所。雍正以后,随着政府主导的茶马互市的取消,居住在临潭、临夏的以回族为主的商人发挥善于经商的才能,迅速填补了河州茶马互市取消的这一巨大市场空缺,成为与藏族贸易的主力军。他们克服高原缺氧、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深入川、甘、藏、青藏区,带着布匹、茶叶、盐等百货在藏区出售,从藏区收购羊毛、皮张、药材、马匹、牛羊等,转运到内地销售,昔日的茶马互市为主的官方垄断贸易逐渐被茶叶等百货和畜产品为主的民间贸易取代。内地的粮食、食盐、茶叶、烟酒、棉布、绸缎、青纸、瓷器、铁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从河州二十四关关口进入广袤的藏区,极大地解决了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所需,促进了汉、藏两大民族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这一时期以临夏为中心的脚户通过二十四关驮运路线的主要有:
①河州—循化、保安、巴燕戎格线。自河州经老鸦关翻达里加措山至巴燕戎格;或从河州过积石关经马尔坡至青海循化、化隆、贵德等地。往驮百货土布茶叶等、粮食、面粉等,回驮皮毛、土产、清油等。
②河州—拉卜楞、合作线。自河州西行出土门关,经清水塘至夏河或合作。往驮面粉、蔬菜、茶叶等百货,回驮肉、酥油、皮毛、蕨麻等。
斗转星移,当年的二十四关如今大多只剩下一片废墟,剩下的部分边墙也成为断垣残壁,有的已看不出任何的痕迹,鲜为人知了。二十四关作为冷兵器时代庞大的防御体系,对保卫河州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在和平时期,这些关隘成为连接汉、藏、回、撒拉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通道。生活在关内外的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勾勒了一幅幅明丽鲜艳的风情画。■
参考文献
[1](明)吴祯.河州志校刊[M].马志勇,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2]马志勇.《河州志》点校本(清康熙四十六年本)[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7.
[3](民国)黄陶庵.续修导河县志[M].出版人不详,民国.
[4](清)龚景瀚.循化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6](民国)慕寿祺.甘宁青史略[M].兰州: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
[7]《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编撰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课题的承担单位及参与调查研究人员
课题承担单位: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
课题负责人:张有财 副研究馆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马 珑 副研究馆员
马 玲 副研究馆员
曹丽娟 馆员
苏 娜 助理馆员
魏元彪 馆员
马 腾 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