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拙生活在文人画思潮浸润下的北宋,他的画论《山水纯全集》,在崇尚理趣这样主流思想的同时也反映着韩拙的文人画意趣,本文拈取整理画论中的相关文人画理念,遂分成“凡画笔先求气韵”、“诗意的提倡”、“修养心性”这三方面来阐释韩拙的文人画观。
【关键词】韩拙;《山水纯全集》;诗意;修养心性
文人画思潮无疑是北宋山水画发展时期的特殊变革,从画论中可以看出韩拙推崇文人士大夫画,那么他的画论是怎样体现他的文人画观的呢?
(一)“凡画笔先求气韵”
1:气韵先于格法
气韵是绘画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准,而格法是作画的前提和基础。韩拙主张“凡用笔,先求气韵,次采体要,然后精思。若形势未备,便用巧密精思,必失其气韵也。”用墨时,不可太深,深则伤及山水画体质,不可太浅,浅则伤及气韵。作画首要关乎气韵,观画时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又说“凡阅诸画,先看风势气韵,次究格法高低者,为前贤家法、规矩用度也。“切要循乎规矩格法,本乎自然气韵,必全其生意;得于此者备矣,失于此者病矣”。在韩拙看来体要、精思是作为气韵的基础,气韵还关乎行笔、师从古法等要义,然而气韵与格法实为最主要的关系,关系表现为气韵先于格法。
2:“若求形,则气弱无画矣”
韩拙认为“若求形,则气弱无画矣”,然“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得於其间矣。”文人画一般都强调“在意不在形”,苏轼就写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样的诗句,衡量画的好坏,只看形似是幼稚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主张不画形,而是强调画意而已。晁补之的一首诗说道:“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绘画要传神,而神不离形。写诗要追求诗意,绘画同样也要追求画意,而不是单纯去刻画物象的外在形象。《山水纯全集》中讨论山石、林木、关城、泉瀑、桥彴这些物象在画面中的具体布置。强调画面应当避免低级错误,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萌生的相关美学观点,即“由技入道”。他从而关注到山水画的气韵审美和山水理想,决定着山水画的品级高低,这就与画家的学养息息相关了。画面的气韵审美和山水理想不是一般的画工所能区别和表达的,需要那些“穷究理窟”之人方能辨识。张怀在后序中,直接以“理”求“气韵生动”。文人画把绘画看做是抒发情怀的雅趣,而不是像画工画只在乎物象的外在表象。除此之外,诗意的自觉提倡也体现着韩拙的文人画观。
(二)“诗意的提倡”
1:“作画之病者,惟俗病最大”
黄庭坚说过“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韩拙是以士大夫之体来要求自己的,强调绘画不能伪装老练,本非自然。他在郭若虚提出的“板病”、“刻病”,“结病”之上又提出一病,即“礭病”,指的是笔迹過于谨慎细致而呆滞拘束,笔墨毫无变通,犹如死物一般,如雕版印刷。这样的绘画怎么还能具备诗意呢?他在画论中写到真正的俗病便是“犹画着惟务华媚而体法亏,惟务柔细而神气泯,真俗病耳”。韩拙认可“格清意古,墨妙笔精,景物幽闲,思远理深,气象洒脱”的绘画。宋代山水强调山水画“可卧可游”,求山水之真,求山水之理。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提到,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东山惨淡,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相像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有更多的想像自由,毋宁是一种想象中的幻觉感。画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人生的情趣、理想。这样的画面“可游可居”,郭熙的画论《林泉高致》重视格法,他的画论也讲文人意境,同苏轼提倡的诗意通于画意类似。若是绘画俗气怎能做到“可游可居”?
2:平远景致的追求
郭熙等人对平远景致的关注,意味着山水理论逐渐向诗意方面倾斜,平远景致承载着画家对诗意的追求,是山水画诗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韩拙善画的山水窠石正属于平远景致。韩拙画论中写道,郭氏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深远;自近山边低坦之山,谓之平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韩拙在郭熙的基础上提出的“平三远”正是对平远景致的理论关注。韩拙“平三远”理论与当时画界主流审美意识的趋向是紧密相关的。北宋初年的画家所作之画,正如韩拙画论中说的那样大多险峻峥嵘,“凡画全景者,山重叠覆压,咫尺重深,以近次远;或由下层叠,分布相辅,以卑次尊,各有顺序”。观画者怎能不生壮伟之感,而这壮伟并不完全适合于书斋清玩,所以平远景致越来越被重视,善长平远的画家后世画家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李成、郭熙。孙过庭《书谱》所说“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与平正相似的,便是山水画中的平远景致。诗文里的江南意象、潇湘意象越来越受画家关注,绘画“平淡天真”、“无一点尘俗气”的董源巨然也备受人们的推崇。
3:推崇文人士大夫画。
韩拙自序其画论,其言曰:唐右丞王维,文章冠世,画绝古今,尝自题诗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诚哉是言也!且夫山水之术,其格清淡,其理幽奥,至于千变万化,象四时景物、风云气候,悉资笔墨而穷极幽妙者,若非博学广识,焉得精通妙用欤?这样推崇王维的出发点在于其“博学广识”,韩拙认为只有做到这样,作画才能“其格清淡,其理幽奥”。在苏轼看来,王维的妙处在于诗人气质通于绘画,诗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诗句。韩拙说:“今有名卿士大夫之画,自得优游闲适之余,握管濡毫,落笔有意,多求简易而取清逸,出于自然之性,无一点俗气,以世之格法,在所勿识也。”士大夫作画多求简易而取清逸。
(三)修养心性
1: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
关于修养心性的论述,表现在韩拙对“性”的论述,韩拙对画者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韩拙就提到“天之所赋于我者性也,性之所资于人者学也。性有颛蒙明敏之异,学有日益无穷之功,故能因其性之所悟,求其学之所资,未有业不精于己者也。且古人以务学而开其性,今之人以天性而耻于学,此所以去古逾远,而业逾不精也。”要想修养心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要向古人学习,而不是像今人的自以为天资高而以学习为耻。即他所说的:“学有日益无穷之功” 邓椿说道:“画者,文之极也”。韩拙在序言中就提到画画乃是有学问之人从事的活动,断不是薄闻寡识之人该做的事。再说了绘画是修养心性,不是为了获取利益。“盖前人为销日养神,今人反对以图利劳神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通过上述论述剖析,我们可以对韩拙画论中的文人画观有进一步了解。他的文人画观关乎气韵、诗意、心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 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历代画论》.周积寅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3]《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商务印书馆.
[4]《美的历程》.李泽厚.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5]《中国绘画断代史 宋代绘画》.徐书城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6]《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7]《中国画论史》.葛路.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文人画思想史探源》.寿勤泽著.荣宝斋出滑板社.
作者简介:颜成丽,1992年9月,女,湖南,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关键词】韩拙;《山水纯全集》;诗意;修养心性
文人画思潮无疑是北宋山水画发展时期的特殊变革,从画论中可以看出韩拙推崇文人士大夫画,那么他的画论是怎样体现他的文人画观的呢?
(一)“凡画笔先求气韵”
1:气韵先于格法
气韵是绘画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准,而格法是作画的前提和基础。韩拙主张“凡用笔,先求气韵,次采体要,然后精思。若形势未备,便用巧密精思,必失其气韵也。”用墨时,不可太深,深则伤及山水画体质,不可太浅,浅则伤及气韵。作画首要关乎气韵,观画时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又说“凡阅诸画,先看风势气韵,次究格法高低者,为前贤家法、规矩用度也。“切要循乎规矩格法,本乎自然气韵,必全其生意;得于此者备矣,失于此者病矣”。在韩拙看来体要、精思是作为气韵的基础,气韵还关乎行笔、师从古法等要义,然而气韵与格法实为最主要的关系,关系表现为气韵先于格法。
2:“若求形,则气弱无画矣”
韩拙认为“若求形,则气弱无画矣”,然“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得於其间矣。”文人画一般都强调“在意不在形”,苏轼就写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样的诗句,衡量画的好坏,只看形似是幼稚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主张不画形,而是强调画意而已。晁补之的一首诗说道:“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绘画要传神,而神不离形。写诗要追求诗意,绘画同样也要追求画意,而不是单纯去刻画物象的外在形象。《山水纯全集》中讨论山石、林木、关城、泉瀑、桥彴这些物象在画面中的具体布置。强调画面应当避免低级错误,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萌生的相关美学观点,即“由技入道”。他从而关注到山水画的气韵审美和山水理想,决定着山水画的品级高低,这就与画家的学养息息相关了。画面的气韵审美和山水理想不是一般的画工所能区别和表达的,需要那些“穷究理窟”之人方能辨识。张怀在后序中,直接以“理”求“气韵生动”。文人画把绘画看做是抒发情怀的雅趣,而不是像画工画只在乎物象的外在表象。除此之外,诗意的自觉提倡也体现着韩拙的文人画观。
(二)“诗意的提倡”
1:“作画之病者,惟俗病最大”
黄庭坚说过“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韩拙是以士大夫之体来要求自己的,强调绘画不能伪装老练,本非自然。他在郭若虚提出的“板病”、“刻病”,“结病”之上又提出一病,即“礭病”,指的是笔迹過于谨慎细致而呆滞拘束,笔墨毫无变通,犹如死物一般,如雕版印刷。这样的绘画怎么还能具备诗意呢?他在画论中写到真正的俗病便是“犹画着惟务华媚而体法亏,惟务柔细而神气泯,真俗病耳”。韩拙认可“格清意古,墨妙笔精,景物幽闲,思远理深,气象洒脱”的绘画。宋代山水强调山水画“可卧可游”,求山水之真,求山水之理。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提到,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东山惨淡,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相像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有更多的想像自由,毋宁是一种想象中的幻觉感。画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人生的情趣、理想。这样的画面“可游可居”,郭熙的画论《林泉高致》重视格法,他的画论也讲文人意境,同苏轼提倡的诗意通于画意类似。若是绘画俗气怎能做到“可游可居”?
2:平远景致的追求
郭熙等人对平远景致的关注,意味着山水理论逐渐向诗意方面倾斜,平远景致承载着画家对诗意的追求,是山水画诗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韩拙善画的山水窠石正属于平远景致。韩拙画论中写道,郭氏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深远;自近山边低坦之山,谓之平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韩拙在郭熙的基础上提出的“平三远”正是对平远景致的理论关注。韩拙“平三远”理论与当时画界主流审美意识的趋向是紧密相关的。北宋初年的画家所作之画,正如韩拙画论中说的那样大多险峻峥嵘,“凡画全景者,山重叠覆压,咫尺重深,以近次远;或由下层叠,分布相辅,以卑次尊,各有顺序”。观画者怎能不生壮伟之感,而这壮伟并不完全适合于书斋清玩,所以平远景致越来越被重视,善长平远的画家后世画家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李成、郭熙。孙过庭《书谱》所说“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与平正相似的,便是山水画中的平远景致。诗文里的江南意象、潇湘意象越来越受画家关注,绘画“平淡天真”、“无一点尘俗气”的董源巨然也备受人们的推崇。
3:推崇文人士大夫画。
韩拙自序其画论,其言曰:唐右丞王维,文章冠世,画绝古今,尝自题诗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诚哉是言也!且夫山水之术,其格清淡,其理幽奥,至于千变万化,象四时景物、风云气候,悉资笔墨而穷极幽妙者,若非博学广识,焉得精通妙用欤?这样推崇王维的出发点在于其“博学广识”,韩拙认为只有做到这样,作画才能“其格清淡,其理幽奥”。在苏轼看来,王维的妙处在于诗人气质通于绘画,诗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诗句。韩拙说:“今有名卿士大夫之画,自得优游闲适之余,握管濡毫,落笔有意,多求简易而取清逸,出于自然之性,无一点俗气,以世之格法,在所勿识也。”士大夫作画多求简易而取清逸。
(三)修养心性
1: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
关于修养心性的论述,表现在韩拙对“性”的论述,韩拙对画者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韩拙就提到“天之所赋于我者性也,性之所资于人者学也。性有颛蒙明敏之异,学有日益无穷之功,故能因其性之所悟,求其学之所资,未有业不精于己者也。且古人以务学而开其性,今之人以天性而耻于学,此所以去古逾远,而业逾不精也。”要想修养心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要向古人学习,而不是像今人的自以为天资高而以学习为耻。即他所说的:“学有日益无穷之功” 邓椿说道:“画者,文之极也”。韩拙在序言中就提到画画乃是有学问之人从事的活动,断不是薄闻寡识之人该做的事。再说了绘画是修养心性,不是为了获取利益。“盖前人为销日养神,今人反对以图利劳神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通过上述论述剖析,我们可以对韩拙画论中的文人画观有进一步了解。他的文人画观关乎气韵、诗意、心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 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历代画论》.周积寅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3]《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商务印书馆.
[4]《美的历程》.李泽厚.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5]《中国绘画断代史 宋代绘画》.徐书城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6]《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7]《中国画论史》.葛路.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文人画思想史探源》.寿勤泽著.荣宝斋出滑板社.
作者简介:颜成丽,1992年9月,女,湖南,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