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当前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搞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1.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及性格、家庭背景等特点,把学生按6-8人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课堂的桌椅要按照小组的方式摆放,三张或四张桌椅面对面拼在一起,学生围成一个个小组进行交流合作与学习。小组跟小组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位让教师可以自由走动,对各小组进行指导。
2.建立小组合作文化。小组必须是一个共同进步的小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小组都有学生自起的组名、组训和口号,激励组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里面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有一个职位,小组成员明确个人责任,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心发言人负责在“小组分享”的阶段报告小组讨论研究的结果;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同学讨论学习得出的各种数据、探讨的结论,登记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中各成员是否都能理解并解答探讨的问题;时间观察员负责掌握讨论时间,避免讨论的时候走题或者说闲话,并留意教师“停止讨论”或者“开始讨论”的信号……职务可以轮换。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要注意培训好小组长,使组长成为小组讨论的组织者、带头人。还要注意指导组长处理好与组员的关系,组长应与大家平等相处,尊重大家的意见,关心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组员应听从组长的安排,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程序
1.自主完成导学案。让学生预习时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自主完成导学案,在难度较大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上做好标记,准备向小组求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小组讨论解疑。通过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出的问题答案,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交流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综合起来,就能较全面地找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慧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他们也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其主要内容有:①小组成员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②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评议;③寻求共同认可的最佳答案;④帮助学困生解决自学中的困难,消除其自卑感,鼓励其大胆发言;⑤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向其他小组或老师求助。
3.学生展示及点评。在个体学习、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的主持下,各小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成果,相互补充并评价,之后解决各组疑难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高。
4.教师点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展示及点评之后,教师要进行点拨:①针对学生的展示及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问题;②纠正错误的答案,给出正确的答案;③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归纳方法或规律;④针对展示,公正评价各小组,及时表扬、鼓励或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1.编好导学案。学生的预习实际上就是解答老师导学案上的问题。教师应该深挖教材,集思广益,使导学案既突出课文重难点,又涉及能力培养,还应该开阔知识的范围,多创设情境,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小组成员特长的发挥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不流于形式。
3.指导帮助。小组出现问题或讨论受阻不能深入时,教师要及时指导点拨,使学生尽快排除障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一定要及时到位、言简意赅,起到强化升华知识的目的。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一定要有实质性的内容,把学生好在哪儿说出来,差在哪儿委婉地指出来,还要不露痕迹地巧妙地把几个讲解者所讲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1.重视综合评价。合作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其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此,除了须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应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参与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合作学习中评价者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担当。这种评价方式,可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的过程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3.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合作学习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无论是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还是小组集体与个人的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搞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1.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及性格、家庭背景等特点,把学生按6-8人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课堂的桌椅要按照小组的方式摆放,三张或四张桌椅面对面拼在一起,学生围成一个个小组进行交流合作与学习。小组跟小组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位让教师可以自由走动,对各小组进行指导。
2.建立小组合作文化。小组必须是一个共同进步的小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小组都有学生自起的组名、组训和口号,激励组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里面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有一个职位,小组成员明确个人责任,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心发言人负责在“小组分享”的阶段报告小组讨论研究的结果;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同学讨论学习得出的各种数据、探讨的结论,登记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中各成员是否都能理解并解答探讨的问题;时间观察员负责掌握讨论时间,避免讨论的时候走题或者说闲话,并留意教师“停止讨论”或者“开始讨论”的信号……职务可以轮换。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要注意培训好小组长,使组长成为小组讨论的组织者、带头人。还要注意指导组长处理好与组员的关系,组长应与大家平等相处,尊重大家的意见,关心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组员应听从组长的安排,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程序
1.自主完成导学案。让学生预习时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自主完成导学案,在难度较大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上做好标记,准备向小组求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小组讨论解疑。通过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出的问题答案,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交流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综合起来,就能较全面地找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慧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他们也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其主要内容有:①小组成员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②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评议;③寻求共同认可的最佳答案;④帮助学困生解决自学中的困难,消除其自卑感,鼓励其大胆发言;⑤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向其他小组或老师求助。
3.学生展示及点评。在个体学习、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的主持下,各小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成果,相互补充并评价,之后解决各组疑难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高。
4.教师点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展示及点评之后,教师要进行点拨:①针对学生的展示及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问题;②纠正错误的答案,给出正确的答案;③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归纳方法或规律;④针对展示,公正评价各小组,及时表扬、鼓励或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1.编好导学案。学生的预习实际上就是解答老师导学案上的问题。教师应该深挖教材,集思广益,使导学案既突出课文重难点,又涉及能力培养,还应该开阔知识的范围,多创设情境,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小组成员特长的发挥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不流于形式。
3.指导帮助。小组出现问题或讨论受阻不能深入时,教师要及时指导点拨,使学生尽快排除障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一定要及时到位、言简意赅,起到强化升华知识的目的。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一定要有实质性的内容,把学生好在哪儿说出来,差在哪儿委婉地指出来,还要不露痕迹地巧妙地把几个讲解者所讲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1.重视综合评价。合作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其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此,除了须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应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参与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合作学习中评价者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担当。这种评价方式,可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的过程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3.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合作学习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无论是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还是小组集体与个人的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