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追宝岛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4月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受邀赴台参加“2017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周”活动,“追梦红楼”首次到台湾演出,两岸青年学子共同演绎民族经典。首演惊艳台北城市舞台,并在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隆重上演。笔者见证并记录了活动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追梦红楼”;台湾首演;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3-0082-02[HK]
  一、 “追梦红楼”的背后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精心打造的“追梦红楼”音乐会从2011年至今演出共50余场,观众达到数万人次。 为了这次追梦宝岛行,学校领导师生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在与民乐团团长交流中了解到,学校大概去年10月份接到通知,受邀参加2017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周,首师大“追梦红楼”将作为北京文化周音乐活动之一赴台交流演出。接到通知后,李刚院长着手开始准备工作,包括选拔确定民族乐团的人数、排练、办理学生外出交流的学校手续工作等。据刘硕同学说,乐团人数从确定到最终演出中间经过了好几次的人员调整,乐团成员包括首师大的研究生、本科生、各个年级优秀的演奏学生,由于大四毕业生面临毕业等问题,人员做了好几次调整,一旦人员变动,那么学校所有的手续就要重新办理,前前后后手续多且烦琐,不断地在党支部、学校教务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很多部门办理外出交流手续。中间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乐团大件乐器的运输问题、台湾场地沟通等问题。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份,最终确定下来43人赴台演出。由北京市台办黄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缪劲翔等领导带队,音乐学院李刚院长担任总指挥。为了这次两岸艺术实践交流,大家做了充足的准备,肩负领导期望,团队整装待发。
  二、红楼梦,宝岛行,两岸学子同演绎共叙不了情
  1一曲红楼谱佳音 海峡两岸情相连
  “追梦红楼”首演惊艳台北城市舞台。4月24日下午,首师大师生抵达台北城市舞台剧场,随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乐系50名合唱学生到场同台彩排,这是几个月准备以来两岸学子首次见面彩排。笔者在与负责“追梦红楼”合唱演出的台北文大国乐系古育仲老师交谈中了解到,“合唱是由文化大学国乐系大一学生组成,与首师大民族乐团合作完成《红楼梦》三首曲目,上课的时候学习歌曲,对于国乐系的学生很少能来,基本主修民乐,所以这种民族唱法是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在大陆经常演出,对于台湾学生比较陌生,曲子的韵味把握、歌词咬字发音等都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两岸學生来说是一次新鲜的体验也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为了本次两校成功合演“追梦红楼”大型组曲音乐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早在两个月前就特别设立课程教授学生相关音乐知识,从唱腔、表演、情感、吐字发音上细心研磨学习。文化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孙立亭原先对《红楼梦》并不熟悉。为准备这次演出,她和同伴一个多月前就将歌词打印出来,字斟句酌地反复练习。“在她眼里这些曲目都充满浓浓的中国味,随之对民乐的唱腔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现场,笔者看到李刚指挥排练时反复地对乐队和合唱练习磨合,耐心指导文化大学合唱学生咬字、感情处理等问题。李刚老师说,除了技术层面意外,演出的关键在于情感的投入和准确,《红楼梦》音乐是对不同人物角色的诠释,通过声音、气息、旋律、力度等来表现,这就需要乐队合唱相互共融、恰到好处地表现音乐作品角色。如何诠释作品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经过三个小时的排练,乐队与合唱团终于默契完成作品。
  作为一名特殊的听众,在此之前听过无数次“追梦红楼”的演出、彩排。这一次我在台北听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认识,它更像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爱国教育。首先,在我看来,此次“追梦红楼”音乐会不仅是首次在台湾演出、两岸学子合作联袂演出,而且赋予“追梦宝岛”更厚重的意义。
  当天晚上,台北城市舞台演奏厅内早早坐满了1000多名观众,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先生、台北市文化局钟局长等多位嘉宾出席音乐会。随着序曲奏响,音乐会拉开序幕,全场一片安静。《紫菱洲歌》《红豆曲》《晴雯歌》《大出殡》《刘姥姥》《枉凝眉》《叹香菱》《聪明累》《宝黛情》《上元节》《葬花吟》……十几首单曲从音乐旋律到演奏细节,都贴切地刻画出原著中的千万感触,带领听众重温作品之美、红楼之韵,随音乐感受那无奈的变迁与世事沧桑。凄婉、悲凉、伤情的风格浑然天成,旋律亲切震撼令现场的观众内心澎湃,感叹不已。现场的观众深深地被音乐会陶醉,眼神里充满了感动。作曲家王立平先生说过:“艺术需要情感,情感需要真诚。诚心换诚信才是大智慧。”《红楼梦》音乐之所以走进人们内心,一定是《红楼梦》音乐流淌出的真诚情感让观众为之动容。旋律扣人心弦,具强烈的感染力。一首思乡曲《大海呀故乡》“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全场观众一起合唱,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当时我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在情感方面的功能,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可替代音乐。愈发悲恻又撼动人心,唯美曼妙的音乐征服了全场观众,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仍然历历在目当时现场观众双手托举大拇指喊出:Encore!Encore!音乐会现场掌声不断,观众沉浸在音乐中,很多人动情落泪。谢幕时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开。笔者看着一位女士远远对着舞台上的师生们说道:“下次一定再来。“眼睛里写满了真诚与感动。宫辉力校长对乐团的一句话:好像当年契可夫的《海鸥》谢幕时,观众过一段时间才从剧情中醒来,长时间鼓掌。这次真的是从梦中醒来!经典常新,希望我们在弘扬经典中,成为经典的一部分。 “小舞台、大能量”,《红楼梦》是曹雪芹留下的历史文学巨著,而《红楼梦》音乐为巨著插上翅膀,注入传统精髓,仿佛是从书中那个时代流淌出来的一种历史情怀。它凝结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命脉,具有浓厚中国味儿文化底蕴的音乐作品,是流淌着中国人血液的骨子里的东西。两岸青年学子共同演绎诠释《红楼梦》音乐激发碰撞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笔者在现场感同身受,我内心当时无比激动自豪。首都师范大学民族乐团演绎民族经典,用音乐会传递出的情感,激发了每个人心中的民族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经典生生不息,借此经典艺术作品让两岸的大学生们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经典,对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意义厚重且不同寻常。“追梦红楼”台湾首演惊艳台北。   2踏云越岭行万里 阳明山上奏红楼
  “追梦红楼”的第二场演出是在中国文化大学音乐厅。文化大学位于阳明山上,一早民族乐团师生驱车来到学校。经过几天的交流磨合,这次彩排两校学子合作更加默契。笔者与文化大学古老师交流中了解到,首都师大民族乐队演奏、独唱示范对于文化大学合唱的同学有了一个引领作用,因此对于《红楼梦》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品味,才有了更好地把握作品韵味的演唱状态。音乐会当天有一批特殊的观众,她们特意从阳明山下来到文化大学再一次“追来”,她们就是在台北城市舞台听过首演被感动的观众,其中一位林女士评价说同学们的表演真诚用心,富有感染力,每种乐器的音准、节奏掌握得都很好,演唱更是丰满而深沉,如佳酿入喉让人回味无穷。她们已经成了《红楼梦》音乐忠实的“红粉”,着实想再品经典。笔者在与陈彦中、林晏几位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观众交流中了解到,“虽然这是同学们首次接触民族乐演唱,“追梦红楼”这组曲子中国味儿浓厚并且颇具故事性,演绎这样的作品感情很容易沉浸其中,非常喜欢这种演出风格,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在唱腔及表演技巧上切磋学习”。李刚指挥对于联合演出的台湾学子们有着较高的评价,老师提到文化大学的学生们认真参与排练,接受能力也很强,他们很渴望与大陆学生合作,也特别渴望一起传承中华民族音乐经典。本次演出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的陈品程,他是表演团中唯一一位演奏器乐的台湾学生。虽然之前双方曾沟通过演出曲目并各自拿到乐谱排演,开始比较生疏,自己本身对“追梦红楼”这组音乐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音乐是相通的,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和上次台北城市舞台的演出經验,自己与大陆同学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他说很幸运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陆同学深入合作,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北京文化周”这样的平台同大陆青年交流合作。返场曲《大海啊故乡》全场文化大学的师生一起哼唱,场面十分感动唯美,勾起现场众多大陆交换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音乐会在文化大学师生们热情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青年民族乐团与中国文化大学学生合唱团的同学们合作演绎,以饱满的演奏热情和投入的精神状态为文化大学的师生呈现了一台精彩的《红楼梦》音乐之旅。“追梦红楼”呈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精髓,演奏结束却余音不绝,听完两岸学子共同演绎大家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
  三、觥筹错,谈笑间,恍弹指一挥间已渡漫漫六载
  2011年的秋天,满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崇敬、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孜孜追求,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青年合唱团精心打造了“追梦红楼”音乐会。
  2012年“追梦红楼”走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北京音乐厅和国家大剧院。
  2013年“追梦红楼”音乐会荣获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大学、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
  2015年“追梦红楼”肩负北京市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的使命,走进门头沟影剧院、密云大剧院,走进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和北京音乐厅。
  2016年的秋天,“追梦红楼”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录制,参加大学生音乐节艺术展演,唱响国家图书馆音乐厅,重温经典带给我们的那份温情和感动。
  2017年春天, “追梦红楼”首次去台湾演出,两岸学子共同演绎民族经典。首演感动台北城市舞台,唱响中国文化大学。一曲红楼谱佳音,炎黄儿女同唱中国梦!
  让我们向经典致敬!
  结语
  “追梦宝岛”活动意义不同寻常。中国人对《红楼梦》情有独钟,注入传统精髓的《红楼梦》音乐是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凝结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命脉的音乐经典,两岸学子共同诠释演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通,“追梦红楼”对于坚定民族音乐文化自信,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返程路上李刚老师赋诗一首:踏云越岭行万里,寻觅知音。阳明山上奏红楼,梦追宝岛。若问余音可绕梁?七日不绝,海峡两岸情牵连,台北北京!
其他文献
断翅天使飛
期刊
[摘要]歌唱是小学音乐课堂中最为主要的音乐形式。对于生理发育尚未成熟、思想意识形态尚未完整形成的中小学生,歌唱活动往往是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的。本文通过探讨在主动歌唱行为的背后,强化性行为与同感性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尝试将课堂中被动引导式歌唱转向为主动意愿式歌唱的教学范式。  [关键词]歌唱;课堂;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
期刊
[摘要]  咸水歌是中山市地方民歌的杰出代表,是岭南音乐和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利用咸水歌的本土特色丰富民歌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歌艺术的兴趣、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地方文化艺术。本文将以咸水歌教学为例,讲述咸水歌教学的基础、策略和方法,并说明其对乡土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咸水歌;民歌美;乡土情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风琴联盟指导,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主办,深圳市西乡乐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宝安国际手风琴艺术周于2017年7月23日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体育中心拉开序幕。艺术周特邀国际手风琴联盟主席雷蒙德和20余个国家的国际评委、选手共计40余人,活动在5天里举办了9场手风琴音乐会,包括4场剧场内音乐会和5场广场
期刊
[摘要]  从教学、科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统一的角度,以凤阳民歌为例,探讨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研中所展示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现实性要素意义,强化其对学生声腔音调训练、情感技巧把握和学术论文撰写的重要影响,对声乐教学改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地方民歌;凤阳民歌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在二胡演奏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二胡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在众多的二胡作品中,王建民创作的二胡狂想曲作品可谓独具特色,既吸取了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术,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并保持了中国的民族特色,既有时代的新意又具民族性,这不仅拓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发展了二胡的演奏技艺,并为现代二胡曲创作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推动了二胡艺术以及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民族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日趋重视和鼓励以及人们对教育的认知不断进步,学校教育方向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学习音乐特长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研究生,也是长期以来在高中音乐特色班从事声乐教学和研究的一线教师,意在结合高中生的嗓音特点,探究如何打好声乐基础。作者认为应该从呼吸、共鳴、位置、语言、情感多角度入手,认真探索,引导学生规范、灵活地演唱。  [关键词]高中;音乐特长生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文化产品在演出市场中呈现出繁盛的势头,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等。此类文化产品受众群体中,大学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消费者。本文阐述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并以大连地区高校学生为受访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非遗表演艺术类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客观描述、分析问题之后,思考并探讨培养青年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产品消费兴趣的有效途
期刊
[摘 要]  门德尔松(Mendelssohn,Felix,1809~1847)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家,他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为“德国浪漫乐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有力地推动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发展。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最闻名于世的,也就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写于1838年到1844年之间,1845年3月13日在莱比锡格万豪斯首次公演,
期刊
[摘 要]  琴歌,作为琴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发展到高度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音乐与诗词本体和琴歌传承问题着手,以唐朝琴歌《别董大》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本人在现阶段对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所学所悟。  [关键词] 琴歌;《别董大》;傅雪漪;王苏芬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1-0006-03  琴歌,抚琴而歌,是一种由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