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咸水歌是中山市地方民歌的杰出代表,是岭南音乐和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利用咸水歌的本土特色丰富民歌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歌艺术的兴趣、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地方文化艺术。本文将以咸水歌教学为例,讲述咸水歌教学的基础、策略和方法,并说明其对乡土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咸水歌;民歌美;乡土情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9-0031-03
咸水歌为历史上的水上人家即疍家人所唱之渔歌,是中山大沙田地区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等地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无伴奏的歌种。作为中山市地方民歌最杰出的代表,咸水歌是中山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中山咸水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初,中山市举行文化艺术顾问会议,广东的郑秋枫、姚晓强等著名音乐家在发言中一再强调,中山咸水歌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是岭南音乐的重要元素,应当很好地保护和发展。
弘扬民族音乐是目前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倡导地方学校“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为此,笔者对咸水歌如何运用于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咸水歌适合乡土教育
咸水歌是民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水乡世代传承的精华民间口头艺术,而中山坦洲则是珠三角地区咸水歌的代表区域。咸水歌群众基础好,它源于人民的生活,伴随劳动而产生;它的内容涵养了勞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广泛,形式短小精悍,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鲜明的地方性,生动灵活,易学易唱易记。中山市沙田地区广为传唱的咸水歌的这些特点适合乡土教育。
咸水歌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抒情见长的咸水歌,如《对花》《海底珍珠容易搵》等,二是叙述性见长的长句咸水歌,如《金斗湾》《办嫁妆》等,而短句咸水歌更易于初学者。咸水歌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通俗易懂、男女咸宜的特点之外,主要还是由于其突出了一个“情”字。运用咸水歌教学,培养乡土情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地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教学咸水歌,不仅可以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歌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作为中山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乡土情。因此,咸水歌适合并且有益于学生的乡土教育。
二、感受咸水歌的美,培养乡土情的策略
随着流行音乐的侵入,民歌经受了一次致命的冲击,咸水歌也难逃“鄙视”。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而轻视家乡的咸水歌,他们已经羞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歌唱民歌,尤其对咸水歌更是难以接受,难以适应,他们认为咸水歌过时、老土。但作为老师不必由此感到沮丧,只要策略对头,通过咸水歌教学来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还是大有文章可以做的。
(一)充分挖掘当地咸水歌资源
中山是咸水歌之乡,有丰富的咸水歌资源。咸水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北宋乐官所著的《太平环宇记》记载,香山之民在婚丧嫁娶、庆典祭神中俱有歌唱。可见中山民歌在宋以前就已流行。明清两朝的地方史料亦有关于中山民歌的叙述,多“古而有之”。咸水歌已有3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山民歌创作者、歌手何福友和梁容胜,将咸水歌唱到了北京,受到当时中央领导人的称赞,并为电影《南海潮》配置音乐,作为音乐学院学唱中山民歌的素材。
在中山,目前仍然流行的咸水歌主要有:长短句咸水歌、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其中,以坦洲镇的咸水歌最为著名。
中山咸水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歌唱劳动生产、爱情生活的,有叙述历史传说、民间神话的,还有一些杂类。它的形式也很活泼,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尤其以一问一答的对唱方式最为常见。咸水歌是由六声音阶组成的徵调式(没有清角),其音乐结构一般是由两个句子,即上句和下句组成的一个单段体,无论你唱多长时间,都是周而复始地重复这两个句子。上句终止于宫音下滑至角音,下句终止于徵音下滑至角音都是不变的。咸水歌曲调优美,并善于抒情,如《对花》的起式,一开口就感觉到旋律流畅、悠扬悦耳。中山咸水歌,是音乐教学素材的一座宝库。
(二)筛选咸水歌素材,适应教学需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要选出好听易唱、音域不宽的民歌来进行教学。这正如《大纲》所说:“所学歌曲应注意教学性的同时,充分体现艺术性与趣味性的特点。”
咸水歌分为长句咸水歌和短句咸水歌。长句咸水歌采用组歌的形式,为了配合一组歌词的内容,唱法上富有变化:采用不同的音律,有张有弛,高低快慢相组合,一气呵成,达到感情激昂、抑扬顿挫的效果。与此相反,短句咸水歌则较为自然,其唱法张弛不大,易学易唱,尤其是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对唱方法,听起来较为抒情悠扬,是大沙田地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唱法。我们选取短句咸水歌作为民歌教学的素材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例如《对花》(谱例略)。短句咸水歌为表达需要句子可长可短,一般8字以内为一句,两句为一节,韵压一句的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平仄平”,句中句尾衬词、衬字较多且固定,有一唱三叹的效果。所以,短句咸水歌更适合中山地区中学的民歌教学,我们主要以它作为民歌教学的素材。
三、教学咸水歌,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的方法
为了叙述的方便,下面我们以《对花》这首短句咸水歌为例,说明“教学唱咸水歌,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的方法。
《对花》是一首短句咸水歌,以六声音阶为主的调式,旋律优美抒情,结构简单,材料精炼,通俗易唱。歌头称呼,旋律上行;歌尾拖腔,旋律下行。常用演唱方式是男女对唱,衬词是“啊咧”“阿罗”,主要衬句是“妹好啊咧”“哥好阿罗”。 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
(一)感受
由感受入手,通过感受民歌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先播放坦洲镇民歌手梁容胜和梁三妹演唱的短句咸水歌《对花》,同时播放中山风光画面,学生一边聆听歌手的歌声,一边观赏熟悉而美丽的中山城市建设、鱼米之乡的坦洲镇水上歌会、渔民生活等;再播放“cctv-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表演中,坦洲镇咸水歌歌手梁社金(著名民歌创作者梁容胜的儿子,坦洲中学教师)、吴容妹合作演唱的《对花》。在视听双重享受中,置身于音乐的意境,体验词曲的内涵,感受美的愉快,唤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唱
教师的范唱很重要。开始时,要用地方方言声情并茂地进行范唱,让学生在学唱之前就接受到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展现民歌的地方风格。再用普通话范唱,让学生辨别两者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用地方方言演唱更具特色,更富魅力。因为地方方言表情达意更为鲜明、准确、贴切。用普通话演唱,反而失去了原汁原味。要让学生唱出意境、韵味,老师真要费一番心思。
咸水歌是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传递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传唱,甚至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进行教学,把握好音准、风格和衬词,要唱得投入。学生在学唱中感受民歌美、故乡情,让美好的感情浸润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由衷唤起乡土情怀。
(三)创作
《新课标》第二部分“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咸水歌是流行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富有变化。教学中应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咸水歌,为咸水歌填写新词。
在教学短句咸水歌《对花》后,可以设计一个即兴填词的环节。具体要求是,歌词创作要口语化、生活化,注意押韵的规律;并用地方方言试唱多遍。内容侧重歌唱家乡伟人孙中山,或者歌唱劳动、歌唱学习、歌唱校园等。学生创作的热情很高,也写出不少精彩的歌词。如:
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唐诗宋词也填进咸水歌,让学生越唱越开心,越唱越有成就感。
学会《对花》这首咸水歌并模仿创作歌词之后,就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学成果,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开展“擂台赛”等音乐活动也顺理成章了。
今天的咸水歌日臻完美,在艺术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陈锦昌作词、黄德饶编曲的《水乡情》。陈锦昌创编的咸水歌《出海》,笔者和学生一起演绎作品,展示作品,给学生最直接的视听效果。
四、教学咸水歌、培养乡土情的效果
教唱咸水歌,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的尝试,增强了学生对乡音乡情的了解,改变了过去学習音乐的消极态度,培养了学生的爱乡感、故土情、自豪感。
在教学咸水歌音乐实践方面,首先笔者亲自拜访坦洲民歌手“梁三妹”,跟她学唱咸水歌,并把民歌手的录音带进课堂。常与同事梁社金老师切磋咸水歌的发声方法。第二,学生们有组织地到村里采集民歌,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咸水歌创编擂台赛”。第三,学生走出了狭小的课堂,带上自己的歌,参加校园艺术节、年级歌唱大赛、全镇赛歌会,个别优秀学生还参加了中山市的艺术活动,特别是初三(5)班的欧金灵同学,参加了中山市群艺馆主办的文艺汇演,获得市级二等奖。初三(12)班的林静云同学,参加珠中江三市民歌比赛,获得三等奖。
学生带上咸水歌,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在咸水歌教学的天地里,音乐教师大有作为。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谢长贵.从咸水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N].中山日报,2007-03-20(A02).
[3]乐史,王文楚.太平环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林凤群.浅论中山咸水歌源流和发展[J].神州民俗,2011(106):11—14.
[5] 王琪.民歌的奇葩——咸水歌和高棠歌[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4):198—199.
(责任编辑:张洪全)
咸水歌是中山市地方民歌的杰出代表,是岭南音乐和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利用咸水歌的本土特色丰富民歌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歌艺术的兴趣、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地方文化艺术。本文将以咸水歌教学为例,讲述咸水歌教学的基础、策略和方法,并说明其对乡土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咸水歌;民歌美;乡土情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9-0031-03
咸水歌为历史上的水上人家即疍家人所唱之渔歌,是中山大沙田地区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等地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无伴奏的歌种。作为中山市地方民歌最杰出的代表,咸水歌是中山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中山咸水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初,中山市举行文化艺术顾问会议,广东的郑秋枫、姚晓强等著名音乐家在发言中一再强调,中山咸水歌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是岭南音乐的重要元素,应当很好地保护和发展。
弘扬民族音乐是目前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倡导地方学校“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为此,笔者对咸水歌如何运用于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咸水歌适合乡土教育
咸水歌是民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水乡世代传承的精华民间口头艺术,而中山坦洲则是珠三角地区咸水歌的代表区域。咸水歌群众基础好,它源于人民的生活,伴随劳动而产生;它的内容涵养了勞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广泛,形式短小精悍,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鲜明的地方性,生动灵活,易学易唱易记。中山市沙田地区广为传唱的咸水歌的这些特点适合乡土教育。
咸水歌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抒情见长的咸水歌,如《对花》《海底珍珠容易搵》等,二是叙述性见长的长句咸水歌,如《金斗湾》《办嫁妆》等,而短句咸水歌更易于初学者。咸水歌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通俗易懂、男女咸宜的特点之外,主要还是由于其突出了一个“情”字。运用咸水歌教学,培养乡土情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地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教学咸水歌,不仅可以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歌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作为中山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乡土情。因此,咸水歌适合并且有益于学生的乡土教育。
二、感受咸水歌的美,培养乡土情的策略
随着流行音乐的侵入,民歌经受了一次致命的冲击,咸水歌也难逃“鄙视”。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而轻视家乡的咸水歌,他们已经羞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歌唱民歌,尤其对咸水歌更是难以接受,难以适应,他们认为咸水歌过时、老土。但作为老师不必由此感到沮丧,只要策略对头,通过咸水歌教学来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还是大有文章可以做的。
(一)充分挖掘当地咸水歌资源
中山是咸水歌之乡,有丰富的咸水歌资源。咸水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北宋乐官所著的《太平环宇记》记载,香山之民在婚丧嫁娶、庆典祭神中俱有歌唱。可见中山民歌在宋以前就已流行。明清两朝的地方史料亦有关于中山民歌的叙述,多“古而有之”。咸水歌已有3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山民歌创作者、歌手何福友和梁容胜,将咸水歌唱到了北京,受到当时中央领导人的称赞,并为电影《南海潮》配置音乐,作为音乐学院学唱中山民歌的素材。
在中山,目前仍然流行的咸水歌主要有:长短句咸水歌、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其中,以坦洲镇的咸水歌最为著名。
中山咸水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歌唱劳动生产、爱情生活的,有叙述历史传说、民间神话的,还有一些杂类。它的形式也很活泼,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尤其以一问一答的对唱方式最为常见。咸水歌是由六声音阶组成的徵调式(没有清角),其音乐结构一般是由两个句子,即上句和下句组成的一个单段体,无论你唱多长时间,都是周而复始地重复这两个句子。上句终止于宫音下滑至角音,下句终止于徵音下滑至角音都是不变的。咸水歌曲调优美,并善于抒情,如《对花》的起式,一开口就感觉到旋律流畅、悠扬悦耳。中山咸水歌,是音乐教学素材的一座宝库。
(二)筛选咸水歌素材,适应教学需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要选出好听易唱、音域不宽的民歌来进行教学。这正如《大纲》所说:“所学歌曲应注意教学性的同时,充分体现艺术性与趣味性的特点。”
咸水歌分为长句咸水歌和短句咸水歌。长句咸水歌采用组歌的形式,为了配合一组歌词的内容,唱法上富有变化:采用不同的音律,有张有弛,高低快慢相组合,一气呵成,达到感情激昂、抑扬顿挫的效果。与此相反,短句咸水歌则较为自然,其唱法张弛不大,易学易唱,尤其是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对唱方法,听起来较为抒情悠扬,是大沙田地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唱法。我们选取短句咸水歌作为民歌教学的素材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例如《对花》(谱例略)。短句咸水歌为表达需要句子可长可短,一般8字以内为一句,两句为一节,韵压一句的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平仄平”,句中句尾衬词、衬字较多且固定,有一唱三叹的效果。所以,短句咸水歌更适合中山地区中学的民歌教学,我们主要以它作为民歌教学的素材。
三、教学咸水歌,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的方法
为了叙述的方便,下面我们以《对花》这首短句咸水歌为例,说明“教学唱咸水歌,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的方法。
《对花》是一首短句咸水歌,以六声音阶为主的调式,旋律优美抒情,结构简单,材料精炼,通俗易唱。歌头称呼,旋律上行;歌尾拖腔,旋律下行。常用演唱方式是男女对唱,衬词是“啊咧”“阿罗”,主要衬句是“妹好啊咧”“哥好阿罗”。 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
(一)感受
由感受入手,通过感受民歌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先播放坦洲镇民歌手梁容胜和梁三妹演唱的短句咸水歌《对花》,同时播放中山风光画面,学生一边聆听歌手的歌声,一边观赏熟悉而美丽的中山城市建设、鱼米之乡的坦洲镇水上歌会、渔民生活等;再播放“cctv-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表演中,坦洲镇咸水歌歌手梁社金(著名民歌创作者梁容胜的儿子,坦洲中学教师)、吴容妹合作演唱的《对花》。在视听双重享受中,置身于音乐的意境,体验词曲的内涵,感受美的愉快,唤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唱
教师的范唱很重要。开始时,要用地方方言声情并茂地进行范唱,让学生在学唱之前就接受到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展现民歌的地方风格。再用普通话范唱,让学生辨别两者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用地方方言演唱更具特色,更富魅力。因为地方方言表情达意更为鲜明、准确、贴切。用普通话演唱,反而失去了原汁原味。要让学生唱出意境、韵味,老师真要费一番心思。
咸水歌是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传递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传唱,甚至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进行教学,把握好音准、风格和衬词,要唱得投入。学生在学唱中感受民歌美、故乡情,让美好的感情浸润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由衷唤起乡土情怀。
(三)创作
《新课标》第二部分“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咸水歌是流行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富有变化。教学中应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咸水歌,为咸水歌填写新词。
在教学短句咸水歌《对花》后,可以设计一个即兴填词的环节。具体要求是,歌词创作要口语化、生活化,注意押韵的规律;并用地方方言试唱多遍。内容侧重歌唱家乡伟人孙中山,或者歌唱劳动、歌唱学习、歌唱校园等。学生创作的热情很高,也写出不少精彩的歌词。如:
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唐诗宋词也填进咸水歌,让学生越唱越开心,越唱越有成就感。
学会《对花》这首咸水歌并模仿创作歌词之后,就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学成果,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开展“擂台赛”等音乐活动也顺理成章了。
今天的咸水歌日臻完美,在艺术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陈锦昌作词、黄德饶编曲的《水乡情》。陈锦昌创编的咸水歌《出海》,笔者和学生一起演绎作品,展示作品,给学生最直接的视听效果。
四、教学咸水歌、培养乡土情的效果
教唱咸水歌,感受民歌美,培养乡土情的尝试,增强了学生对乡音乡情的了解,改变了过去学習音乐的消极态度,培养了学生的爱乡感、故土情、自豪感。
在教学咸水歌音乐实践方面,首先笔者亲自拜访坦洲民歌手“梁三妹”,跟她学唱咸水歌,并把民歌手的录音带进课堂。常与同事梁社金老师切磋咸水歌的发声方法。第二,学生们有组织地到村里采集民歌,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咸水歌创编擂台赛”。第三,学生走出了狭小的课堂,带上自己的歌,参加校园艺术节、年级歌唱大赛、全镇赛歌会,个别优秀学生还参加了中山市的艺术活动,特别是初三(5)班的欧金灵同学,参加了中山市群艺馆主办的文艺汇演,获得市级二等奖。初三(12)班的林静云同学,参加珠中江三市民歌比赛,获得三等奖。
学生带上咸水歌,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在咸水歌教学的天地里,音乐教师大有作为。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谢长贵.从咸水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N].中山日报,2007-03-20(A02).
[3]乐史,王文楚.太平环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林凤群.浅论中山咸水歌源流和发展[J].神州民俗,2011(106):11—14.
[5] 王琪.民歌的奇葩——咸水歌和高棠歌[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4):198—199.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