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讲是要塑造健全的人性,它与“德育”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德育是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是一种理性教育,它使人的行为赋予理性的秩序性,那么美育就是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是一种感性教育,它使人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关键词:美育;德育;健全人性;审美境界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80
“美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讲是要塑造健全的人性,它与“德育”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德育是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是一种理性教育,它使人的行为赋予理性的秩序性,那么美育就是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是一种感性教育,它使人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一、“美育”的由来和人文内涵
“美育”之說由来已久,在西方席勒可以说是这一方面先驱,他为此撰写了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他认为,每一个人身上都拥有两种很自然的要求和冲动,一种是感性的冲动,一种是理性的冲动,感性的冲动要求生活中必须拥有感性的内容,理性的冲动则要求生活中必须拥有理性的形式和法则。在古希腊这两种冲动是内在地统一的,因此,形成了一种较为健全与和谐的人性。但是到了近代以来,严密而理性的分工使整个社会像一种精密的机械,人们变成了机械中的一个环节,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势利纷华的声音,人性的全面与和谐就这样打破了。很显然,席勒所言之“美育”正是为了恢复这种和谐,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已经看到了社会的异化,当然主要是理性化所造成的危机,席勒希望通过“美育”来恢复人们“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从而回归精神的自由和人性的完善。他这样写道:“一切其他形式的意向都会分裂人,因为它们不是完全建立在人本质中的感性部分之上,就是完全建立在人本质中的精神部分上,唯独美的意象使人成为整体,因为两种天性为此必须和谐一致”。
在中国社会较早提倡“美育”的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他明确地主张“以美育替代宗教”。他不仅在北京大学开设美学课程,而且还组织画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音乐传习所,大力地推行“美育”。蔡元培认为,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其生活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只满足其物质需求而不顾及其精神需求,这种生活方式必然造就不完满的人性,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当然,精神生活是多方面的,而审美活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使人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一种超越了功利束缚的精神享受和愉悦。蔡元培曾告诫青年,除了生存之外,还要学会“享受人生”,也就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生机勃勃和趣味盎然,从而回归万物一体的精神家园。很明显,这种思想是在当时颇为引人注目的“立人”之思,以求在国家危亡之时拯救自己的祖国。
因此,“美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多掌握一些艺术知识和人文知识,它根本不是在知识全面性的意义上讲的,而是为了追求人性的健全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此,叶朗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定,“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
二、“美育”的功能及其与“德育”的差别
“美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讲是要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性,是人们免于单向度的偏执而不自知,然而,其具体的功能,诚如叶朗所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培养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趣味”,其中“审美心胸”也就是一种“审美态度”;“审美能力”也即是一种“审美感兴能力”和“审美直觉能力”;“审美趣味”也就是“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3]P408-411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培养共同构成了健全人性的培育。
就审美心胸的培育而言,它实际上是培养人们超越仅仅以认知和适用的方式和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应该学会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和方式面对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如果人们眼中的世界僅仅是认知的和实用的,那么这种世界将永远是暗淡无光、索然无味的,然而通过审美心胸的培育,人们学会了以审美的方式面对世界和生活,那么世界将成为五彩缤纷的、充满生气的存在。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写了一篇题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来告诉人们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她说,“第一天,我会想见那些以他们的仁爱、温柔和陪伴使我的生命有价值的人”,她要凝视他们的脸,在心中印上他们内心美的外在证明;第二天“我要怀着敬畏观看太阳用来唤醒沉睡的地球的、用光构成的万千宏伟景象”,去自然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去探视伟大的作品;第三天她要去迎接黎明,看百姓的日常生活。以这种方式使用你的眼睛,“一个新的美丽的世界就会在你面前展开”。就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直觉的能力,一种瞬间感受审美意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艺术审美活动、综合文化素养与丰富人生阅历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才能真正形成。就审美趣味的培养而言,它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健康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与低俗的、无聊的东西区别开来,使人们在健康的审美情趣中获得一种正常的人格,而不是在一种病态的、媚俗的“审美”中去扭曲自身,从而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更是需要以全面的教育、文化的提升与自我的努力来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常常存在着一个误区,因为“美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德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育便可以包含着德育之中,这种认识是有害的。应该讲,德育是伦理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德育是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是一种理性教育,它使人的行为赋予理性的秩序性;而美育则是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是一种感性教育,它使人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即便两者在“秩序”的意义上有所交集,美育在“大爱”和“身心和谐”的情操中拥有的心灵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相对于道德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三、“美育”的实施方式和路径
美育若能够有效地实施不仅对于个人人生境界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同样拥有重大的意义。叶朗曾呼吁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为了在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条件下保持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平衡以及社会的长期安定,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使这种增长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有必有把美育正是地、明确地列入教育方针”。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也就是美育如何实施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量的问题,美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只是如何真正有效施行的问题。
为了保证“美育”施行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通力配合,通过国家的倡导来促使人们认识到“美育”自身的独立性,一种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德育”的独立性,从而真正改变其依附性的地位;通过社会的实施使“美育”渗透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意味着必须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将美育进行到底,从而为提升一个民族的审美素养。从国家的层面而言,它必须在一种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美育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民族由一个又一个眼光狭小、唯利是图、心胸狭窄、功利平庸的个体所组成的,我们将很难想象这个没有文化境界的民族真正有腾飞的原动力。“美育”正是为了从文化的层面提升一个民族的智慧、想象力和原创力,如此才能使之真正拥有自身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学校的层面而言,美育不仅仅意味着开一门美育课,或者开一门艺术欣赏的课,它更应该将美育贯穿于整个学校的全部教育之中,从而以各种方式营造学校的美育氛围,常态化地开展各种美育讲座、书法展览,举办各种音乐节、艺术节等等,使学生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而是在整个学校的氛围中得到熏陶。与学校相对的家庭也应该重视孩子在成长中的美育问题,从而在他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当然,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感染力量会更大,这便使大众传媒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伦理”,当然国家必须对其传播的导向以立法的方式加以规范,减少趣味恶劣、格调低俗的东西侵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从而提升大众传播的人文内涵。
參考文献: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學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海伦·凯勒:《我的人生故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关键词:美育;德育;健全人性;审美境界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80
“美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讲是要塑造健全的人性,它与“德育”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德育是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是一种理性教育,它使人的行为赋予理性的秩序性,那么美育就是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是一种感性教育,它使人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一、“美育”的由来和人文内涵
“美育”之說由来已久,在西方席勒可以说是这一方面先驱,他为此撰写了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他认为,每一个人身上都拥有两种很自然的要求和冲动,一种是感性的冲动,一种是理性的冲动,感性的冲动要求生活中必须拥有感性的内容,理性的冲动则要求生活中必须拥有理性的形式和法则。在古希腊这两种冲动是内在地统一的,因此,形成了一种较为健全与和谐的人性。但是到了近代以来,严密而理性的分工使整个社会像一种精密的机械,人们变成了机械中的一个环节,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势利纷华的声音,人性的全面与和谐就这样打破了。很显然,席勒所言之“美育”正是为了恢复这种和谐,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已经看到了社会的异化,当然主要是理性化所造成的危机,席勒希望通过“美育”来恢复人们“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从而回归精神的自由和人性的完善。他这样写道:“一切其他形式的意向都会分裂人,因为它们不是完全建立在人本质中的感性部分之上,就是完全建立在人本质中的精神部分上,唯独美的意象使人成为整体,因为两种天性为此必须和谐一致”。
在中国社会较早提倡“美育”的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他明确地主张“以美育替代宗教”。他不仅在北京大学开设美学课程,而且还组织画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音乐传习所,大力地推行“美育”。蔡元培认为,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其生活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只满足其物质需求而不顾及其精神需求,这种生活方式必然造就不完满的人性,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当然,精神生活是多方面的,而审美活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使人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一种超越了功利束缚的精神享受和愉悦。蔡元培曾告诫青年,除了生存之外,还要学会“享受人生”,也就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生机勃勃和趣味盎然,从而回归万物一体的精神家园。很明显,这种思想是在当时颇为引人注目的“立人”之思,以求在国家危亡之时拯救自己的祖国。
因此,“美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多掌握一些艺术知识和人文知识,它根本不是在知识全面性的意义上讲的,而是为了追求人性的健全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此,叶朗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定,“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
二、“美育”的功能及其与“德育”的差别
“美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讲是要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性,是人们免于单向度的偏执而不自知,然而,其具体的功能,诚如叶朗所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培养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趣味”,其中“审美心胸”也就是一种“审美态度”;“审美能力”也即是一种“审美感兴能力”和“审美直觉能力”;“审美趣味”也就是“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3]P408-411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培养共同构成了健全人性的培育。
就审美心胸的培育而言,它实际上是培养人们超越仅仅以认知和适用的方式和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应该学会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和方式面对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如果人们眼中的世界僅仅是认知的和实用的,那么这种世界将永远是暗淡无光、索然无味的,然而通过审美心胸的培育,人们学会了以审美的方式面对世界和生活,那么世界将成为五彩缤纷的、充满生气的存在。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写了一篇题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来告诉人们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她说,“第一天,我会想见那些以他们的仁爱、温柔和陪伴使我的生命有价值的人”,她要凝视他们的脸,在心中印上他们内心美的外在证明;第二天“我要怀着敬畏观看太阳用来唤醒沉睡的地球的、用光构成的万千宏伟景象”,去自然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去探视伟大的作品;第三天她要去迎接黎明,看百姓的日常生活。以这种方式使用你的眼睛,“一个新的美丽的世界就会在你面前展开”。就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直觉的能力,一种瞬间感受审美意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艺术审美活动、综合文化素养与丰富人生阅历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才能真正形成。就审美趣味的培养而言,它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健康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与低俗的、无聊的东西区别开来,使人们在健康的审美情趣中获得一种正常的人格,而不是在一种病态的、媚俗的“审美”中去扭曲自身,从而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更是需要以全面的教育、文化的提升与自我的努力来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常常存在着一个误区,因为“美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德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育便可以包含着德育之中,这种认识是有害的。应该讲,德育是伦理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德育是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是一种理性教育,它使人的行为赋予理性的秩序性;而美育则是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是一种感性教育,它使人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即便两者在“秩序”的意义上有所交集,美育在“大爱”和“身心和谐”的情操中拥有的心灵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相对于道德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三、“美育”的实施方式和路径
美育若能够有效地实施不仅对于个人人生境界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同样拥有重大的意义。叶朗曾呼吁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为了在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条件下保持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平衡以及社会的长期安定,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使这种增长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有必有把美育正是地、明确地列入教育方针”。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也就是美育如何实施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量的问题,美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只是如何真正有效施行的问题。
为了保证“美育”施行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通力配合,通过国家的倡导来促使人们认识到“美育”自身的独立性,一种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德育”的独立性,从而真正改变其依附性的地位;通过社会的实施使“美育”渗透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意味着必须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将美育进行到底,从而为提升一个民族的审美素养。从国家的层面而言,它必须在一种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美育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民族由一个又一个眼光狭小、唯利是图、心胸狭窄、功利平庸的个体所组成的,我们将很难想象这个没有文化境界的民族真正有腾飞的原动力。“美育”正是为了从文化的层面提升一个民族的智慧、想象力和原创力,如此才能使之真正拥有自身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学校的层面而言,美育不仅仅意味着开一门美育课,或者开一门艺术欣赏的课,它更应该将美育贯穿于整个学校的全部教育之中,从而以各种方式营造学校的美育氛围,常态化地开展各种美育讲座、书法展览,举办各种音乐节、艺术节等等,使学生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而是在整个学校的氛围中得到熏陶。与学校相对的家庭也应该重视孩子在成长中的美育问题,从而在他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当然,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感染力量会更大,这便使大众传媒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伦理”,当然国家必须对其传播的导向以立法的方式加以规范,减少趣味恶劣、格调低俗的东西侵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从而提升大众传播的人文内涵。
參考文献: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學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海伦·凯勒:《我的人生故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