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改之探究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逐渐流行。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飞速发展,这种理论愈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改全面推开的形势下,探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创设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方面。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介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介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和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介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三、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历史课改
  
  目前,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指的是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被形象地比喻为建筑行为中使用的“脚手架”,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节要求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的人格力量,在此基础上对“长征精神”这一概念形成深刻认识。在讲授《红军长征》内容时,老师首先播放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将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对红军长征形成感性认识。接着,老师用幻灯片展示问题:红军长征走过了多少个省份?长征的起止点在哪里?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了那些大江大河?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确定与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形成初步的概念框架。此时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然后,开展小组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长征精神指的是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我们进行效果评价,评价的内容有: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总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让学生从繁重的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有效拓展自主学习能力和首创精神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责任编辑 张荣辉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几种认识上的偏差,而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除了文献资料的差异性和评价主体的主观性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评价标准上的不同。因此,必须在占有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鉴别、分析等多种手段,在理性的标准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关键词]历史人物 评价    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曾经说过:“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意思是说,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
期刊
张闻天,1900年8月生,上海浦东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33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  在长征中,张闻天坚决支持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遵义会议上,他根据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
期刊
“三年游击战,赣闽山水间。”  红军长征后,南方各根据地开始了艰苦的3年游击战争。金(溪)资(溪)光(泽)贵(溪)交界地区,地处武夷山脉腹地,山高林密,交通阻塞,人烟稀少,是国民党反动当局统治的薄弱地区。先后在此建立的中共资(溪)光(泽)贵(溪)中心区委、县委和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在以黄道为首的中共闽北分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高山深壑、丛密森林为屏障,领导着赣东、闽北一带并辐射影响
期刊
[摘要]勇做民族精神最积极最忠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既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促进我军全面建设的时代要求。新世纪新阶段,践行好这一历史方位,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努力做好四项工作。  [关键词]民族精神 倡导者 实践者 革命军人 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最积极、最忠实的倡
期刊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在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十分突出。为推动世界经济尽早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他提
期刊
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之事会慢慢淡忘,甚至成过眼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有些事也会让你刻骨铭心。比如,我担任安源纪念馆副馆长、馆长20多年工作中,曾多次接待与访问老一辈革命家孔原,留下了不能忘怀的深刻印象。  孔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萍乡地区民众运动骨干及湘鄂赣工农运动、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故工作环境异常恶劣与危险。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35年夏,孔原
期刊
编者按:本文作者刘华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原政委,少将军衔,系老一辈革命家刘毓标将军之子。刘毓标(1908-1997),江西横峰县人。1927年4月参加革命,1928年入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皖浙赣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团政委、旅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政委、华东军区装甲兵政委,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省长级待遇)。19
期刊
[摘 要] 很多西方学者都以负面的眼光来评价卢梭的政治思想,如人民主权思想、公意思想,认为其思想为日后的血腥革命、恐怖政策和极权独裁统治提供了理论铺垫,从而带来了人类历史上血腥的一幕幕。但是通过从平等与公意、政治与道德、人民主权等方面对卢梭思想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带来人民主权被僭越的不是卢梭的思想而是某些卢梭思想的所谓“朋友”和“敌人”。  [关键词] 卢梭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 政治思想研究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1日下午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进行第21次集体学习。国防大学吴杰明教授、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高永中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
期刊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每当读起这段铿锵作响、掷地有声的文字,便引起我们对方志敏烈士的无限缅怀和思念。作为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直至壮烈殉国的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名言和事迹感召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1980年,第一部表现和歌颂方志敏烈士的彩色故事片《血沃中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