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导入与结束环节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要讲究导入和结束环节。导入的设计要或营造意境,或引发情感,或激发兴趣;结束环节则或渗透德育,或强化情境,或拓展思维。精心设计导入和结束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
  【关键词】优化教学环节;导入;结束;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同样如此。“猪肚”是一堂课的主体,每位教师都会重视,不必赘言。在此,我从“凤头”和“豹尾”——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结束环节,来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
  
  一、以“凤头”导入,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别出心裁、形式多样的导入,能创设与课堂相适宜的氛围,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它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根据导入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我把导入分为三种: 
  1、意境导入 
  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用意境导入,可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在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亲悟其意。例如,我在教《雨霖铃》时,先播放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哀婉的乐曲、凄美的歌词,渲染出浓郁的审美氛围,使学生很快進入了规定的情境,沉浸在“古道长亭”的送别意境中,为下面对词意的理解和感悟作好了铺垫。 
  2、情感导入 
  情感,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重要因素,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处于愉悦的心境中,以审美情感的驱动力来获得新知识。例如,在教《故乡的榕树》时,我先为学生讲了两个故事:台湾同胞回乡旅游,手中拿的小三角旗上写着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回归前的香港同胞评选最受欢迎的唐诗,荣登榜首的是孟郊的《游子吟》。学生对这两首诗比较熟悉,朗读了这两首诗后,学生沉浸在思乡怀亲的情感中,这种情感与课文中的思乡之情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对学生灵魂的琴弦进行撩拨扣击,诱发学生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内容的把握理解。 
  3、激趣导入 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时或设置悬念,或提出学生关心的话题,能迅速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激活思维,随着老师的“导”一步步进入到课文。我在教《致橡树》时,先向学生提起“爱情”这个话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最纯洁最美好而又最使人烦恼的感情就是爱情。为了爱,卓文君奔向司马相如,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为了爱,林黛玉含恨焚诗稿,祝英台忍悲赴黄泉。怪不得古人叹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那么,到底情为何物呢?让我们与女诗人舒婷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处于花季的学生对于这个话题无疑是敏感的,他们的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神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为下面对诗意的理解和关于爱情观的讨论打下了基础。 
  
  二、以“豹尾”结束,回味无穷
  
  巧妙的结尾能将有限的课堂拓展开来,将学生引进新的天地,展开新的思索,做到课了事未了,课终情更浓,课结思不停。 设计结束环节同样要目标明确,根据不同的目标,我把结束环节分为三种: 
  1、渗透德育 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强调思想教育功能,所谓“文道统一”、“文以载道”,就是把学语文与学做人统一起来。语文教材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它不是以道理说教,而是以其审美特质来感化学生。教师在教学的结尾若能巧妙地点一下,能使学生在课文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我在教完《致橡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下课前,我送给学生一首自己写的诗《十七岁的爱情》:“是一抹迷朦的晨雾/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是一泓清亮的山泉/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是一朵羞涩的小花/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是一枚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也许/十七岁的沙滩/扬不起爱的风帆/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在岁月卧成的河流彼岸/根根枝桠/才坠满生命的甘甜”高中学生心中早已出现了爱的萌芽,教师、家长简单粗暴的干涉,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传统的说教方式显然已对当今什么都感到新奇、一切都跃跃欲试的中学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而借助于这个结尾,委婉地暗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2、强化情境 
  文学作品以情感、意境动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和谐的情感意境,渲染出浓郁的审美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作品局部的理解分析,这种审美氛围常常会淡化,在教学的结尾,学生常会因为作品学完了而从作品特定的情境中“苏醒”,此时教师若能再次强化情境,能使学生重新进入作品的审美氛围,并将美感体验延伸到课后,从而更加强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渗透力。例如,我在教《雨霖铃》的结束环节,播放了以李商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谱曲的歌曲《别亦难》,这首歌中弥漫的离愁别绪,使学生在咀嚼课文后,又一次沉浸到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又一次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情境,同时,歌曲《别亦难》与导入环节的歌曲《送别》形成呼应,使整堂课的结构更为完整和严谨。 
  3、开拓思维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在“知”,而终结点在“行”。教师教授课文,最终目的是以课文为例题,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结束环节,教师若能跳出课文,拓展有限的课堂空间,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故乡的榕树》除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外,还具有联想丰富的特点。散文要做到情景交融,离不开联想这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学生要透彻理解课文、学以致用,必须掌握这一思维方法。因此,在这一课的结尾,我设计了由此及彼、由知而行的环节,展示“悬崖上的松树”图片、升国旗录像,让学生分别展开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脉络的把握,又集中训练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
  综上所述,优化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能“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优化结束环节,则能“更上一层楼”,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情趣得到熏陶、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凤头”和“豹尾”,将有助于优化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在变,人的观念在变,教材也在变。但是不变的有一点,那就是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每位语文
期刊
【摘要】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要发展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前提,积累是发展的必经历程,所以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积累要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可以从模仿、生活、活动、课外阅读、影视等方面,引领学生走进积累,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提高学生的积累能力,切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茁壮成长,振翅高飞。  【关键词】 积累;
期刊
21世纪的通行证是终身学习。 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结合学科教学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适用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学校作为“十五”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与实验”基地,必
期刊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好方法。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点诵读教学的体会。    一、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
期刊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 Holmes)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不仅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而,提出问题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创造性活动或优秀才能的特性。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
期刊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标准》中的物理教学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落实《标准》提出的要求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
期刊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观点由教师拟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切磋乃至争辩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主要模式是: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发言。“讨论式”教学法如果能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分析
期刊
【摘要】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这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整合;必然性;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