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易,生于1976年,生活在荷兰南部城市布雷达(Breda)的独立动画人。《on the water》耗时7个月完成,是赵易在圣乔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深造结束时的毕业作业。短片制作手法简单,却在8分钟内,讲述了人一生的成长经历,悲欢离合。短片的镜头语言和美术风格带有荷兰动画大师Michael Dudok的影子,但思维方式与人生观还是带有着东方色彩。
可以介绍下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吗?
赵易: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做动画和插画,都是些比较小的商业项目。刚刚开始构思我的下一个个人动画。
St. Joost Art and Design Aca
demy是怎样一座学校,你在这里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赵易:St. Joost Art and Design Academy(圣乔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是荷兰一所老牌的艺术院校,综合性挺强的,学风很自由开放。学校最触动我的是他们的教学方式。他们的老师基本上是一个评论员的角色,不给学生界定什么,主要就是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供意见和启发。做什么和怎么做,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去摸索。很自由,有时候也挺困惑的,因为可选择的方向太多,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我从学校的最大收获,就是培养出了一个对动画的各种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能接受的开放心态吧。
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部视角宏观的作品呢?
赵易:对于我自己来说,讲故事要打动人。内容也好,风格也好,都谋求这个目的,就是要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要说人的情感,应该没有什么比生与死的体验更强烈的了吧?而且驾驭这种宏大题材,动画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性。因为动画的表现形式特别灵活,往往能独辟蹊径。有些用文字或镜头要说很久的东西,动画能一笔就带过。
影片中角色造型、视觉风格灵感来源自哪里呢?
赵易:荷兰动画家Michael Dudok de Wit的《Father and Daughter》,从风格到故事,都让我印象很深刻。还有俄国的Igor Kovalyov,他对画面纹理,光线和氛围的把握,我也特别欣赏。此外还有很多出于实际的考虑。因为整个动画要在5个月内完成,所以设计和动画都一切从简。人物面部就省略了。整个画面一直保持很固定的正对视角,这样同样的人物设计和动作可以反复使用,节省了不少时间。
怎么找到的配乐和音效的合作者?大家是怎么样合作的?
赵易:配乐和音效工作都是在后期完成的。Maarten Spruijt是荷兰小有名气的电影配乐人,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电邮了他,发给他样片,他很喜欢就同意了。为《On The Water》做音效的Ferit Esinberk也是通过互联网找到的。
配乐和音效一共花了三天时间,基本上是他们做一段,通过电邮发给我,我回复反馈意见,他们做改动以后再发回给我。完全是通过电邮交流,因为我们都住在不同的城市。
你的创作受到欧洲文化和你在欧洲的生活经历影响多吗?
赵易:我觉得肯定有吧,但是是潜移默化的。我做的东西,不管是我自己还是其他人看了,都觉得挺中国的。大概是有文化基因这种东西吧,想改也改不了。象学校老师对《On The Water》的评价就说有东方文化的芯,影节里的观众也说,一看就是亚洲人做的。
你怎么看中国学派鼎盛时期的中国动画和当代中国动画?
赵易:象我这个年龄的人,都是在上海动画电影厂的那些经典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很幸运。那么美,那么诗意的作品,只有在那个时代那个体制下才有可能吧。这样的作品要再大批的产生,大概要等将来另一种体制建立成熟以后。
当代中国动画,好像是个很大的范畴,了解不多,希望有机会能多交流。从我在国外动画节接触到的国内独立动画人来看,都是很热忱,很有国际视野的。我觉得中国的独立动画对世界动画影节的征服已经开始了。
可以介绍下你最近的个人创作作品吗?
赵易:我现在正在构思的一个个人动画,是一个聊斋式的中国鬼怪故事。聊斋有一种深幽的暖暖的味道,我特别痴迷;中国的古画也有这种味道。我想把聊斋式的内容与古画的风格结合,让他们动起来,一定特别有神韵。这个项目得到了荷兰电影基金会的一些资助,现在在做准备研究工作,看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能介绍下你提到的荷兰电影基金会吗?他们是怎样支持艺术家的?
赵易:荷兰电影基金会是荷兰官方的扶植本土电影发展的机构,是每年由政府提供一些资金,资助本国的电影项目,包括长片,短片,记录片,动画片,等等。每年3次,分别是在1月,5月和9月,荷兰动画人可以通过制作人申请。基金评委会在审查项目书后,决定赞助与否。这主要取决于剧本和风格是否被认可,是否有明显的创新,以及申请者的资历,等等。除此以外,荷兰还有若干其他动画基金,针对方向不同,资金来源也不同,但是规模都小一些。这几年经济危机,荷兰政府紧缩开支,在这方面的资助削减了不少。
你所熟悉的荷兰独立动画人是怎样的生存状态?
赵易:我认识的荷兰独立动画人里,还没有一个可以完全凭创作独立动画而生存的。荷兰也没有成规模的动画产业。大部分人都要找动画或插画或设计的商业活儿干,或在学校,或者其他文化机构兼职,来维持生存。做独立动画多是为了一份梦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还是挺艰苦的。
可以介绍下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吗?
赵易: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做动画和插画,都是些比较小的商业项目。刚刚开始构思我的下一个个人动画。
St. Joost Art and Design Aca
demy是怎样一座学校,你在这里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赵易:St. Joost Art and Design Academy(圣乔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是荷兰一所老牌的艺术院校,综合性挺强的,学风很自由开放。学校最触动我的是他们的教学方式。他们的老师基本上是一个评论员的角色,不给学生界定什么,主要就是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供意见和启发。做什么和怎么做,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去摸索。很自由,有时候也挺困惑的,因为可选择的方向太多,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我从学校的最大收获,就是培养出了一个对动画的各种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能接受的开放心态吧。
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部视角宏观的作品呢?
赵易:对于我自己来说,讲故事要打动人。内容也好,风格也好,都谋求这个目的,就是要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要说人的情感,应该没有什么比生与死的体验更强烈的了吧?而且驾驭这种宏大题材,动画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性。因为动画的表现形式特别灵活,往往能独辟蹊径。有些用文字或镜头要说很久的东西,动画能一笔就带过。
影片中角色造型、视觉风格灵感来源自哪里呢?
赵易:荷兰动画家Michael Dudok de Wit的《Father and Daughter》,从风格到故事,都让我印象很深刻。还有俄国的Igor Kovalyov,他对画面纹理,光线和氛围的把握,我也特别欣赏。此外还有很多出于实际的考虑。因为整个动画要在5个月内完成,所以设计和动画都一切从简。人物面部就省略了。整个画面一直保持很固定的正对视角,这样同样的人物设计和动作可以反复使用,节省了不少时间。
怎么找到的配乐和音效的合作者?大家是怎么样合作的?
赵易:配乐和音效工作都是在后期完成的。Maarten Spruijt是荷兰小有名气的电影配乐人,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电邮了他,发给他样片,他很喜欢就同意了。为《On The Water》做音效的Ferit Esinberk也是通过互联网找到的。
配乐和音效一共花了三天时间,基本上是他们做一段,通过电邮发给我,我回复反馈意见,他们做改动以后再发回给我。完全是通过电邮交流,因为我们都住在不同的城市。
你的创作受到欧洲文化和你在欧洲的生活经历影响多吗?
赵易:我觉得肯定有吧,但是是潜移默化的。我做的东西,不管是我自己还是其他人看了,都觉得挺中国的。大概是有文化基因这种东西吧,想改也改不了。象学校老师对《On The Water》的评价就说有东方文化的芯,影节里的观众也说,一看就是亚洲人做的。
你怎么看中国学派鼎盛时期的中国动画和当代中国动画?
赵易:象我这个年龄的人,都是在上海动画电影厂的那些经典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很幸运。那么美,那么诗意的作品,只有在那个时代那个体制下才有可能吧。这样的作品要再大批的产生,大概要等将来另一种体制建立成熟以后。
当代中国动画,好像是个很大的范畴,了解不多,希望有机会能多交流。从我在国外动画节接触到的国内独立动画人来看,都是很热忱,很有国际视野的。我觉得中国的独立动画对世界动画影节的征服已经开始了。
可以介绍下你最近的个人创作作品吗?
赵易:我现在正在构思的一个个人动画,是一个聊斋式的中国鬼怪故事。聊斋有一种深幽的暖暖的味道,我特别痴迷;中国的古画也有这种味道。我想把聊斋式的内容与古画的风格结合,让他们动起来,一定特别有神韵。这个项目得到了荷兰电影基金会的一些资助,现在在做准备研究工作,看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能介绍下你提到的荷兰电影基金会吗?他们是怎样支持艺术家的?
赵易:荷兰电影基金会是荷兰官方的扶植本土电影发展的机构,是每年由政府提供一些资金,资助本国的电影项目,包括长片,短片,记录片,动画片,等等。每年3次,分别是在1月,5月和9月,荷兰动画人可以通过制作人申请。基金评委会在审查项目书后,决定赞助与否。这主要取决于剧本和风格是否被认可,是否有明显的创新,以及申请者的资历,等等。除此以外,荷兰还有若干其他动画基金,针对方向不同,资金来源也不同,但是规模都小一些。这几年经济危机,荷兰政府紧缩开支,在这方面的资助削减了不少。
你所熟悉的荷兰独立动画人是怎样的生存状态?
赵易:我认识的荷兰独立动画人里,还没有一个可以完全凭创作独立动画而生存的。荷兰也没有成规模的动画产业。大部分人都要找动画或插画或设计的商业活儿干,或在学校,或者其他文化机构兼职,来维持生存。做独立动画多是为了一份梦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还是挺艰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