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sd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题,是素质教育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方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创新,实现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德育渗透 现状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实现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初中体育教学也应如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共同提高,才能促进我国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笔者立足初中体育德育教学现状,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德育教育概述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从狭义上讲,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简而言之,学校德育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有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行为。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哲学角度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方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全面性的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部分学生身上,而应当面对全体学生。德育教育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德育渗透与各项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于一些学生的思想偏差问题,应当予以及时纠正。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发生偏离。
  3.系统性原则
  德育渗透的系统性原则指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应当有一个系统规划,不应该零零散散,毫无规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规划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渗透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1.通过体育发展史感染学生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体育发展史,介绍历代中国运动健将在世界舞台上的魅力与拼搏,介绍他们为国争光的故事,以感染和鼓舞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民族意识在学生心目中成形,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德育渗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目标。中国的发展需要人才,中国的未来依靠人才,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德育渗透是促进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自主独立的有力途径。
  2.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运动是一项技能运动,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手段。由于当前初中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因此,日常生活中容易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惯。而体育运动中,教师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例如,教师在体育运动中可以通过耐久跑,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结合教材内容,立足教材,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刚毅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良好阵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团队合作是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取胜的法宝。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深刻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的队伍,将永远不可能成功。集体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在体育运动中,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懂得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总而言之,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了各学科教师的共同追求。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理念创新的需要。就目前初中体育教学来讲,德育教育渗透还一片空白,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德育教育,是众多初中体育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现状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王远.浅谈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青海大学学报,2001(6).
其他文献
“超越”是最为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其意义之根本性决定了它的不可或缺性.超越有内在与外在之分,但外在超越才合“超越”一词的本义.超越首先意味着他者的绝对性和自我的有限
国内服装业在经历了低价格、低质量的阶段之后,已经开始在款式设计、品牌塑造和专卖店体系等方面用心经营,相比国外大品牌而言,可谓是价廉物美。然而,今年“十一”假期,在南京水游城与优衣库这个日本品牌的亲密接触,则完全颠覆了笔者对于国产服装品牌的价值认知。  比国产品牌更便宜的价格、式样简约、品味高雅、质地考究,这一切塑造了优衣库“物美价廉”的品牌形象,自登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以来,便掀起了一股着装新潮流。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是香港溢达集团在佛山市高明区投资的旗舰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末落户高明开始,25年来不断在当地追加投资,如今已经累计投入超过7亿美元,员工总数达3万人,20
公私合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到了充分应用。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PPP项目实行招投标有效管理的依据。在文献阅读和暑期见闻的基础上总结出PPP项目招投标管
《2013 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50 强》由《创业邦》杂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推出,这是我们继2012年之后第二次联合推出该榜单。  我们推出这个榜单的目的在于,挖掘具有良好成长性企业的公司治理基因和治理最佳实践,为中小企业改善公司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我们的标准  本报告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全部样本为评价对象。重点考察中小板
摘 要: 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参加长跑练习或测试,是大学生的通病。学生在长跑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体力,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应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要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必须将运动训练的各个因素有机组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自觉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正确动作 长跑 准备活动 呼吸方法  在长跑教学的理论课中,穿插一些
为有效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在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学习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高中音乐教师积极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音乐教学课堂,取得了很大
在日本报纸上登载的所谓的“三行广告”(日本报纸上登载的雇人、求职、找房的短广告),经常省略一些词语,对于初到日本的外国人来说是很难读懂的.那么该如何理解呢?现举几例说
摘 要: 课堂提问作为连接的纽带,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体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体育环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体育任务。  关键词: 基础支撑 合作学练 创新欲望  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
历史课是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促进青少年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加上历史课的知识点繁多,让不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缺乏动力.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