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师要对传统政治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让学生产生喜欢学习的内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聚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课后注重及时反思,把握契机,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内因 过程 契机 中学政治课堂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有机整合传统政治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课后及时反思,将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生动情境,自发产生有效教学的内因
教學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其“情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思考价值的情境。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出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思想政治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但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活课堂教学,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讲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播放张明敏演唱《我的中国心》的视频,顿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之情。
2.利用分组活动讨论,创设探究情境。教师要放开手脚,善于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营造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以活跃和高昂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容易掌握政治知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政治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政治原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生向“要我学”转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聚焦形成有效教学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达成有效的信息交流,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是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显然不单纯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十分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使用拥有的课堂发言权、提问权和评议权。事实上,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本质上应是一种双向交流关系,缺少这种交流,教师就会被异化成灌输者和说教者,学生则会被异化成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的“教学产品”,或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课堂上有了学生讨论的声音、提问的声音、评议的声音、独立见解的声音……我们就会从这些声音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反应,了解到学生丰富的思想和需求、学生富有创意的灵感、学生对教师的渴求等,在减少教师和学生误会与冲突的同时,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联系。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励、合理评价,使学生时刻保持探究热情。
思想政治课上,我们一般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适于“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阔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组织讨论—合作、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如学习“文化创新途径”这一课之前,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周杰伦的《兰亭序》刮起的中国风切入点,提出如下子课题:问题:(1)《兰亭序》的MV与其他一般流行音乐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这在文化创新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2)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具体怎么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改背景下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和操作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非埋头于书本的归纳与演绎。教师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请社会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工作在一线的业务骨干来校讲学,也可带领学生走向工厂、农田、德育基地等广阔天地中经受锻炼,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注重及时反思,把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
教学反思是一个认识过程,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的启示;既是对一堂课的反思,又是对教学中一个片断、一种方法、一项活动的反思。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及课堂有效性学习氛围的形成。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记学习后记,就是学生要对课堂学习的经历、体验进行总结,包括本节课获得的收获,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还要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学习方法上有何收获,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写下教学反思日记,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后,将实施教学活动的自我感觉记录下来,反思应包括对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哪些问题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有待下一节课或课后继续进行探讨和研究,特别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以便通过沟通交流,提出个别指导方案与补效措施,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如讲到“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时,教师在新授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下问题“思维拓展: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肯定能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思维,构建知识体系,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政治教师应当选择有用资源,合理配置,勇于创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迎接时代挑战。
关键词: 内因 过程 契机 中学政治课堂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有机整合传统政治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课后及时反思,将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生动情境,自发产生有效教学的内因
教學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其“情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思考价值的情境。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出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思想政治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但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活课堂教学,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讲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播放张明敏演唱《我的中国心》的视频,顿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之情。
2.利用分组活动讨论,创设探究情境。教师要放开手脚,善于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营造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以活跃和高昂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容易掌握政治知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政治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政治原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生向“要我学”转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聚焦形成有效教学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达成有效的信息交流,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是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显然不单纯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十分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使用拥有的课堂发言权、提问权和评议权。事实上,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本质上应是一种双向交流关系,缺少这种交流,教师就会被异化成灌输者和说教者,学生则会被异化成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的“教学产品”,或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课堂上有了学生讨论的声音、提问的声音、评议的声音、独立见解的声音……我们就会从这些声音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反应,了解到学生丰富的思想和需求、学生富有创意的灵感、学生对教师的渴求等,在减少教师和学生误会与冲突的同时,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联系。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励、合理评价,使学生时刻保持探究热情。
思想政治课上,我们一般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适于“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阔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组织讨论—合作、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如学习“文化创新途径”这一课之前,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周杰伦的《兰亭序》刮起的中国风切入点,提出如下子课题:问题:(1)《兰亭序》的MV与其他一般流行音乐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这在文化创新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2)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具体怎么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改背景下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和操作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非埋头于书本的归纳与演绎。教师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请社会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工作在一线的业务骨干来校讲学,也可带领学生走向工厂、农田、德育基地等广阔天地中经受锻炼,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注重及时反思,把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
教学反思是一个认识过程,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的启示;既是对一堂课的反思,又是对教学中一个片断、一种方法、一项活动的反思。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及课堂有效性学习氛围的形成。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记学习后记,就是学生要对课堂学习的经历、体验进行总结,包括本节课获得的收获,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还要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学习方法上有何收获,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写下教学反思日记,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后,将实施教学活动的自我感觉记录下来,反思应包括对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哪些问题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有待下一节课或课后继续进行探讨和研究,特别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以便通过沟通交流,提出个别指导方案与补效措施,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如讲到“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时,教师在新授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下问题“思维拓展: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肯定能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思维,构建知识体系,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政治教师应当选择有用资源,合理配置,勇于创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迎接时代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