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观变迁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为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为时代背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展开对高校师生关系特点的分析,并提出该情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价值观变迁,高校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62-02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多元化、个人化、现实化、主动性等多种新特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中,都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贯穿到高等教育全过程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基本层面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面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教育层面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大学师生关系存在于整个社会关系的体系之中。然而,经过岁月变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或隐或现的变化。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该如何与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相适应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对教育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师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体现。
  高校师生关系是指在高等学校区域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和学生通过教育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既有一般师生关系的共性,又有特殊性。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体系,主要包括师生在高等教育阶段为了完成教育目标而形成的教学关系、以维护良好的教育关系为宗旨的情感关系、在道德上相互尊重的伦理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等。
  二、价值观变迁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
  (一)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更强。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强,尤其是在个性解放的时代,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大胆,更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论是对学习过程还是对学生活动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会积极参与其中,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民主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去完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高校师生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关系。
  大学生随着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在学习生活中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开始用成年人的眼光和态度为人处世,对事物有着独立的见解和看法,对教师的直接依附性减弱。20世纪90年代后,大学生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强调民主、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正视并且积极地争取个人尊严和利益。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希望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友好交流,并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
  (三)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与角色期待上是相互的。
  社会中每一种角色都被赋予期待,教师与学生亦是如此。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高校师生在交往活动中,既有相互的认知和接受,又有相互的希望与要求。正如孟子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之间的情感与态度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果教师关怀学生,对学生负责任,尊重学生,那么学生自然会报之以尊重和感谢;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不真诚,学生就会疏远甚至厌恶老师,并对其所教授的课程产生一种偏见。部分学生在学业上的荒废和知识结构上的缺陷的现象与冷漠或僵持的师生关系有着一定的关系。
  (四)教师和学生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由于年龄、角色、知识水平及阅历等方面差异的存在,高校师生关系在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上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在急剧变革的宏观社会环境中,中西方交互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动方式,都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价值体系背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评价标准。有时候,教师与学生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和评价会存在分歧,这是导致师生关系恶劣的潜在因素之一。
  三、价值观变迁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价值观变迁下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即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教育更要以“人”为出发点,关注师生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以及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师生共同自由、和谐、全面及发展。
  2.发展性原则。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与之相匹配。
  3.整体和谐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和谐性原则,不可将孤立地对待师生关系中某一个要素。
  4.价值观变迁下师生关系构建的路径。
  (二)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基本思想条件。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但是他们正经历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转变过程,三观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他们而言是特殊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大学阶段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阶段,高校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除了课堂,高校还需积极探索搭建其他师生交流平台。例如,通过建立网络信息交流技术平台(专门为师生服务的论坛、贴吧等),克服传统平台地域、时间等障碍,极大拓展师生交流的时空领域,使教师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可以开放“第二课堂”,通过学校规定教育教学任务之外的活动(活动小组、读书会等)增加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三)转变传统的师生交往观,教师与学生实现平等对话。
  平等是真正自由对话的基础,对话是构建高效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途径。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只能服从。然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权威并非是这种传统教育观所能左右的。只有那些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才能真正在学生心中拥有威信,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最佳途径之一。为顺应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对话师生关系,即在互相理解的前提下,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精神交流,而不是“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只有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摆脱角色的束缚,真正地进行平等对话,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师生之间才可能做到彼此坦诚和互相理解,然后共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查询教师的教学信息,从而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更深层次的沟通,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四)注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每年都会出现不少关于大学生轻生的新闻报道,有的是因为个人情感,有的是因为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学业压力。这些都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下学生的行为结果。家庭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给当代大学生施加了巨大压力,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感到悲伤和失落,心里承受能力下降。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构建高效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包含热爱生命教育和热爱生活教育。任何人都应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漠视生命和戕害生命,否则是不道德的体现。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及其之外的交往中,要通过一切可能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热爱生命的观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错误的生命观,生命的存在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能够反应出他们对未来的态度,当一个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才能够对未来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积极地面对生活,让高校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五)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马斯诺曾告诉我们,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自尊的需求。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敏感时期,非常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信任,特别是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对学生价值观的一种肯定与鼓励。学生通过解读与判断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与言行,会在潜意识里自动总结得出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是否得到了承认。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动力之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个性,因利势导,因材施教,二是关注学生本身的主观气质,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爱好等,为学生个性发展創造良好条件。对学生的尊重要求高校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尝试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刘秋鸽.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创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2]张沙沙.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
  [3]胡义涛.新时期教师的学生观及其培养[J].当代经济,2015(18).
  [4]闫嫚.价值观变迁下的高校对话师生关系的构建[J].经济师,2015(7).
  [5]姜雪.高校师德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市场,2015(23).
  [6]廖小平.基于价值观变迁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试探[J].湘潭大学学报,2013(5)
  [7]郭维平.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与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校研究,2000.
  作者简介:
  王恒吉(1986-),男,汉族,吉林人,辅导员,海口经济学院。
  肖蓉(1990-),女,汉族,湖北人,教师,海口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从体育特长生做为研究对象,从其心理问题、家庭因素入手开展调查分析。最后将我国现有的研究结果和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如何创新新疆地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指出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做到更新思想、改革观念、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完善管理措施,还要加强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成绩;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内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崇高理想,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实现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目标而进行不懈奋斗。  关键词:和谐社会;收入分配;社会制度;能源  中图分类号:A8;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27-01  无
期刊
摘要:洞穴寓言源自柏拉圖理想国里的一篇文章,这个故事引申出了当今电影市场最热的一个话题之一——乌托邦。成长电影是类型电影的一个分支,而其实,成长电影和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之间息息相关。本文将结合两部电影《疯狂原始人》和《狗牙》对这两个名词进行分析。讲述成长电影与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洞穴寓言;成长电影;疯狂原始人;狗牙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期刊
摘要: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建立在思想政治工作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使医药制造企业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使二者相互结合,以此推动企业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D64
期刊
摘要: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目标的两个方面,一个在教学生“学做事”,一个教学生“学做人”,而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所以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也唯有重视了人文素养教育才能更好的落实知识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54-01  职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期刊
摘要:教育者在线社区作为一种虚拟学习组织,是教育者学习和创新教育资源的重要平台。本文采用网络日志的方法对国外四个成功的教育者在线社区进行研究,总结出增强教育者在线社区成员依附性的方法,以期国内教育者在线社区管理者能够用此论文的研究结论建设社区,促进教育者在线社区的繁荣。  关键词: 教育者在线社区;依附性;网络日志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结合MOOC学习资源丰富、课程设计合理、网络化的课程模式和完整的学习体验等优势,提出了基于MOOC的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MOOC;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61-01  引言  近年來,基于“全球知识共享”理念的MOOC (Massive Open
期刊
摘要:目前,高职学生在就业中明顯存在“软实力”不足的现状。所谓就业“软实力”是指职业素养、心理承受能力、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通过对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相关专业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解及接受程度,并比较不同专业课程中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利用普及以及推广。探讨进一步推进校园公共艺术教育的方法及思路,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习潜力,丰富学生的实践课堂,提
期刊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对人的生成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在劳动中获得生存,在劳动中摆脱剥削和在劳动中获得发展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劳动;获得;生存;剥削;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的情况直接关系了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和效果。文章以一所新建的安全类特色的高职院校——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66-01  一、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