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随园主人”袁枚诞辰300周年。袁枚是清乾嘉年间南京文坛领袖,著作等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随园,是南京历史上的一座名园。随园之名来自隋园,一“足”之差,意味便大不同。自称“钱塘苏小是乡亲”的袁枚,早早就选择定居南京,只为这里有个随园。
在南京的短暂仕途
袁枚可能很早就感觉到了:南京是他的福地。
1737年,袁枚22岁。科场失利、困顿京华的袁枚遇上了一位叫做田古农的金陵好人,田古农对他嘘寒问暖,沽酒慰劳,令袁枚感念不已。这可能是他与南京的第一次幸运结缘。5年后,27岁的袁枚出任南京南郊的溧水知县,翌年,改任南京北郊的江浦知县,在南京正式开始了他短暂的仕途生涯。
又过了两年,年甫而立的袁枚从沭阳知县调任江宁知县,真正开始为官白下。这时候,他那位金陵恩公田古农早已作古,不过,另一位恩公尹继善却正在两江总督任上,权势赫赫。尹继善是袁枚朝考时的阅卷官,很赏识袁枚的才华,一直对他知遇有加,有这样一位顶头上司“罩着”,袁枚当然如鱼得水。不过,这时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他会选择卜居南京,并且在退出官场之后,终生流寓于此,成了18世纪,乃至两千多年来南京城市史上最有名的寓公之一。
32岁买下随园
在退出官场之前,袁枚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县令。公事之暇,他不免流连山水,吟赏烟霞。从北门桥往西差不多两里路,就到了秀丽的小仓山。清凉山的余脉在这里分成南北两岭蜿蜒向东,中间夹着狭长的谷地,点缀着清池水田。那些低洼地带便是当年的河道,人称干河沿。在小仓山北峰附近,野草杂花簇拥着几间屋宇和酒肆,几段颓壁残垣竖立在斜阳里——这便是隋园,康熙时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园林。据说隋园本名曹家花园,是曹雪芹的叔父,曾在南京当过江宁织造的曹频的园林。曹家被抄没后,花园落到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手里,不久,隋赫德也被雍正抄家。当袁枚到来的时候,隋园只剩一派荒野寥落的景象。隋家后人无心修治,正想找个买家脱手,只索价三百两银子,确实不太贵。袁枚得知消息后,当机立断,用自己积累的俸禄买下这一块地,并重新整治修筑,同时把隋园改名随园。
这件事发生在袁枚就任江宁知县的第三年。32岁的县令为得到这块园地欢喜不已。在这一年自作的一首诗中,他就说过:“异日将官易此园。”这句诗表露了他的心迹,也提前宣布了江宁县令的人生规划。
随园里的另一种人生
园地到手之后,园林规划整治成为袁枚重要的生活内容。他根据随园的地形,在高处建起江楼,眺望长江;在低处修建溪亭,可供游赏。他在园中广植梅花,多时达到700株,成为当时南京风雅之士的一处赏梅胜地。没几年工夫,一座倾颓的废园焕然一新,按袁枚诗作中的描写,随园计有二十四景,山中的有仓山云舍、小栖霞,水边有澄碧泉、渡鹤桥,还有竹影横斜的竹请客、柳丝袅娜的柳谷、柏林环绕的柏亭等等。这里离城不远,悠然人境,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袁枚充分享受到城市山林的乐趣。
购入随园的第二年秋天,33岁的袁枚以母亲年老生病为理由,辞去官职,带着一家老小住进随园。清闲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多,4年后,他再次人都,改官任职陕西知县。这次出山,袁枚本来就有些无奈,又碰上与当时的陕甘总督黄廷桂话不投机,他更坚定辞官引去的决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年秋天,父亲病逝,袁枚终于有了一个恰当的引退理由,丁忧还家。37岁的袁枚从此奉母山居,再不出山了,清闲的山人从此开始了另外一种忙碌的人生。
卜居生涯里的文人雅聚
当年,他开始归居随园的时候,薄宦数年,扣除购园所费和日常花销,并没剩下多少积蓄,但少年名士的声誉和文学才能,很快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他为人撰写行状、传记、碑铭,从达官贵人以及盐商巨富身上,赚了大把银子。这为他退居林下,逍遥50年打下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文才,呼朋唤友,时常聚会随园,随园先生的声誉越来越隆。无论是本地官绅,还是路过南京的达官贵人,都乐意附庸风雅,抢着赠诗呈稿,唱酬次韵,想方设法挤进这个圈子。袁枚晚年有过一次统计,他收到的海内诸公投赠之作,已经多达1900多首。至于后生诗人,更是趋之若鹜,到随园朝拜宗师几乎成了进入诗坛的一个重要仪式。袁枚广开门庭,提携后进,门下弟子众多,遍及各界,其中最遭时人非议的是随园女弟子。在当时的卫道士看来,这明显有违封建时代的男女大防。当时确有以章学诚等人为代表的一批人,对随园才子的这类行径口诛笔伐,指为不折不扣的轻薄放荡。
这些谤议最终没有给袁枚带来什么麻烦,多亏了袁枚有“人脉”。他很注意跟历任两江总督以及从巡抚到知县的各级地方官僚搞好关系。几乎每一位新任两江总督来,他都献诗称颂,或者以自己出色的骈文功底,代他们草拟重要文字,为他们撰写传记、行状、碑铭之类的文字,联络感情,加深关系。这里面最关键的人物要算尹继善。有这个位高权重的恩师作后台,袁枚大可以“有恃无恐”。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到任江宁知府时,可能是听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风言风语,加上袁枚居然不主动来拜谒,颇为恼怒,准备下令将袁枚赶出随园。袁枚在写给其弟袁树的诗中说:“白下蹉跎二十霜,正愁无计理归装。果然逐客真吾福,如此西湖在故乡。”这当然是无奈沮丧之余,唱唱高调而已。不过,袁枚后来还是应约为刘墉精心代作了一篇《江南恩科谢表》,两人关系重归于好。刘墉升迁离开江苏时,袁枚还作了一首长诗送行,给他大唱赞歌。随园保持了一贯的风雅清名,主人的日子更是一天好过一天。
终老随园
54岁那年,袁枚征得母亲和家人的同意,决定葬父于随园之内,这表明他下决心终老于随园。“我取西子湖,移在金陵看。”他安慰自己,随园中不是仿照了故乡西湖的景致吗?
据说,隋文帝杨坚为北周相国时,其封国之号原是“随”字,称帝以后,鉴于南方的宋齐梁陈和北方的周齐诸朝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恐怕新朝也重蹈覆辙,特地去掉“足”(“辶”),改为“隋”字。袁枚则把隋园改成随园,与隋朝反其道而行之。这个加上“足”(“辶”)的“随”,似乎象征了对世事的散漫、对生活的随缘而安的潇洒态度。有足方可游荡,所以袁枚离开官场,走向社会,追求闲散的人生;有足方能奔逸,所以袁枚有放荡的文风;有足方能优游,所以袁枚60岁以后还多次漫游东南各地,广播声名。袁枚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通”“迟”,也都有一只“足”,莫非也不是偶然?隋和随,正好形成了饶有意味的对照:政治追求沉稳持重,人生向往轻松通脱。
(摘自《南京日报》)
随园,是南京历史上的一座名园。随园之名来自隋园,一“足”之差,意味便大不同。自称“钱塘苏小是乡亲”的袁枚,早早就选择定居南京,只为这里有个随园。
在南京的短暂仕途
袁枚可能很早就感觉到了:南京是他的福地。
1737年,袁枚22岁。科场失利、困顿京华的袁枚遇上了一位叫做田古农的金陵好人,田古农对他嘘寒问暖,沽酒慰劳,令袁枚感念不已。这可能是他与南京的第一次幸运结缘。5年后,27岁的袁枚出任南京南郊的溧水知县,翌年,改任南京北郊的江浦知县,在南京正式开始了他短暂的仕途生涯。
又过了两年,年甫而立的袁枚从沭阳知县调任江宁知县,真正开始为官白下。这时候,他那位金陵恩公田古农早已作古,不过,另一位恩公尹继善却正在两江总督任上,权势赫赫。尹继善是袁枚朝考时的阅卷官,很赏识袁枚的才华,一直对他知遇有加,有这样一位顶头上司“罩着”,袁枚当然如鱼得水。不过,这时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他会选择卜居南京,并且在退出官场之后,终生流寓于此,成了18世纪,乃至两千多年来南京城市史上最有名的寓公之一。
32岁买下随园
在退出官场之前,袁枚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县令。公事之暇,他不免流连山水,吟赏烟霞。从北门桥往西差不多两里路,就到了秀丽的小仓山。清凉山的余脉在这里分成南北两岭蜿蜒向东,中间夹着狭长的谷地,点缀着清池水田。那些低洼地带便是当年的河道,人称干河沿。在小仓山北峰附近,野草杂花簇拥着几间屋宇和酒肆,几段颓壁残垣竖立在斜阳里——这便是隋园,康熙时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园林。据说隋园本名曹家花园,是曹雪芹的叔父,曾在南京当过江宁织造的曹频的园林。曹家被抄没后,花园落到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手里,不久,隋赫德也被雍正抄家。当袁枚到来的时候,隋园只剩一派荒野寥落的景象。隋家后人无心修治,正想找个买家脱手,只索价三百两银子,确实不太贵。袁枚得知消息后,当机立断,用自己积累的俸禄买下这一块地,并重新整治修筑,同时把隋园改名随园。
这件事发生在袁枚就任江宁知县的第三年。32岁的县令为得到这块园地欢喜不已。在这一年自作的一首诗中,他就说过:“异日将官易此园。”这句诗表露了他的心迹,也提前宣布了江宁县令的人生规划。
随园里的另一种人生
园地到手之后,园林规划整治成为袁枚重要的生活内容。他根据随园的地形,在高处建起江楼,眺望长江;在低处修建溪亭,可供游赏。他在园中广植梅花,多时达到700株,成为当时南京风雅之士的一处赏梅胜地。没几年工夫,一座倾颓的废园焕然一新,按袁枚诗作中的描写,随园计有二十四景,山中的有仓山云舍、小栖霞,水边有澄碧泉、渡鹤桥,还有竹影横斜的竹请客、柳丝袅娜的柳谷、柏林环绕的柏亭等等。这里离城不远,悠然人境,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袁枚充分享受到城市山林的乐趣。
购入随园的第二年秋天,33岁的袁枚以母亲年老生病为理由,辞去官职,带着一家老小住进随园。清闲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多,4年后,他再次人都,改官任职陕西知县。这次出山,袁枚本来就有些无奈,又碰上与当时的陕甘总督黄廷桂话不投机,他更坚定辞官引去的决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年秋天,父亲病逝,袁枚终于有了一个恰当的引退理由,丁忧还家。37岁的袁枚从此奉母山居,再不出山了,清闲的山人从此开始了另外一种忙碌的人生。
卜居生涯里的文人雅聚
当年,他开始归居随园的时候,薄宦数年,扣除购园所费和日常花销,并没剩下多少积蓄,但少年名士的声誉和文学才能,很快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他为人撰写行状、传记、碑铭,从达官贵人以及盐商巨富身上,赚了大把银子。这为他退居林下,逍遥50年打下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文才,呼朋唤友,时常聚会随园,随园先生的声誉越来越隆。无论是本地官绅,还是路过南京的达官贵人,都乐意附庸风雅,抢着赠诗呈稿,唱酬次韵,想方设法挤进这个圈子。袁枚晚年有过一次统计,他收到的海内诸公投赠之作,已经多达1900多首。至于后生诗人,更是趋之若鹜,到随园朝拜宗师几乎成了进入诗坛的一个重要仪式。袁枚广开门庭,提携后进,门下弟子众多,遍及各界,其中最遭时人非议的是随园女弟子。在当时的卫道士看来,这明显有违封建时代的男女大防。当时确有以章学诚等人为代表的一批人,对随园才子的这类行径口诛笔伐,指为不折不扣的轻薄放荡。
这些谤议最终没有给袁枚带来什么麻烦,多亏了袁枚有“人脉”。他很注意跟历任两江总督以及从巡抚到知县的各级地方官僚搞好关系。几乎每一位新任两江总督来,他都献诗称颂,或者以自己出色的骈文功底,代他们草拟重要文字,为他们撰写传记、行状、碑铭之类的文字,联络感情,加深关系。这里面最关键的人物要算尹继善。有这个位高权重的恩师作后台,袁枚大可以“有恃无恐”。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到任江宁知府时,可能是听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风言风语,加上袁枚居然不主动来拜谒,颇为恼怒,准备下令将袁枚赶出随园。袁枚在写给其弟袁树的诗中说:“白下蹉跎二十霜,正愁无计理归装。果然逐客真吾福,如此西湖在故乡。”这当然是无奈沮丧之余,唱唱高调而已。不过,袁枚后来还是应约为刘墉精心代作了一篇《江南恩科谢表》,两人关系重归于好。刘墉升迁离开江苏时,袁枚还作了一首长诗送行,给他大唱赞歌。随园保持了一贯的风雅清名,主人的日子更是一天好过一天。
终老随园
54岁那年,袁枚征得母亲和家人的同意,决定葬父于随园之内,这表明他下决心终老于随园。“我取西子湖,移在金陵看。”他安慰自己,随园中不是仿照了故乡西湖的景致吗?
据说,隋文帝杨坚为北周相国时,其封国之号原是“随”字,称帝以后,鉴于南方的宋齐梁陈和北方的周齐诸朝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恐怕新朝也重蹈覆辙,特地去掉“足”(“辶”),改为“隋”字。袁枚则把隋园改成随园,与隋朝反其道而行之。这个加上“足”(“辶”)的“随”,似乎象征了对世事的散漫、对生活的随缘而安的潇洒态度。有足方可游荡,所以袁枚离开官场,走向社会,追求闲散的人生;有足方能奔逸,所以袁枚有放荡的文风;有足方能优游,所以袁枚60岁以后还多次漫游东南各地,广播声名。袁枚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通”“迟”,也都有一只“足”,莫非也不是偶然?隋和随,正好形成了饶有意味的对照:政治追求沉稳持重,人生向往轻松通脱。
(摘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