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的任务转变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显然,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彻底转变落后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造就建设型的人才,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就必须在现代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勿容置疑,我们应视学生为亟待点燃的“火把”,而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学习应该是“学问”,而不是“学答”,要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确立以学生生为主题,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始终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无所谓的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中,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是“教书”的,而现在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教人”的,这就意味着教育方法和观念上的转变:要从重视眼前学的好坏、得分高低转变为重视长远发展和创造潜能发挥;要从强调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育人规格转变为重视差异、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要求从单纯教师管学生的制度转变为民主管理,学生参与管理甚至学生自治;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的传统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由、自觉、自立、自学等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方法。
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认识,都这样那样的影响全体学生。”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在科学技术调整发展的今天,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事物,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教师通晓更多的事理,懂得更多的知识。如果教师还只是注重课本上的一点东西,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时刻关注本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状况,在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技能上增添更多新颖丰富的知识,并且还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真正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四、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能力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坚实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宗旨,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讲解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后,亲自带领学生去野外丈量一块不规则土地的面积,通过实际丈量,学生不但学会了各种地形面积的丈量、计算,加深了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记忆,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样,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的实践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形成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勇于实践,为社会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之,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教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其肩负的重任,率先垂范,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完成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彻底转变落后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造就建设型的人才,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就必须在现代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勿容置疑,我们应视学生为亟待点燃的“火把”,而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学习应该是“学问”,而不是“学答”,要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确立以学生生为主题,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始终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无所谓的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中,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是“教书”的,而现在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教人”的,这就意味着教育方法和观念上的转变:要从重视眼前学的好坏、得分高低转变为重视长远发展和创造潜能发挥;要从强调统一大纲、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育人规格转变为重视差异、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要求从单纯教师管学生的制度转变为民主管理,学生参与管理甚至学生自治;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的传统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由、自觉、自立、自学等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方法。
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认识,都这样那样的影响全体学生。”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在科学技术调整发展的今天,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事物,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教师通晓更多的事理,懂得更多的知识。如果教师还只是注重课本上的一点东西,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时刻关注本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状况,在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技能上增添更多新颖丰富的知识,并且还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真正成为学生的领路人。
四、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能力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坚实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宗旨,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讲解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后,亲自带领学生去野外丈量一块不规则土地的面积,通过实际丈量,学生不但学会了各种地形面积的丈量、计算,加深了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记忆,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样,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的实践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形成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勇于实践,为社会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之,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教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其肩负的重任,率先垂范,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完成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