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非常强调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西方教育家也认识到了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其中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对这个问题阐述得非明确,他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把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物理教师的一个主要探索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看法,作为抛砖引玉。
  
  一、挖掘德育素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意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文明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物理学研究的实践上对世界贡献杰出。如《墨经》关于力学、声学、光学、时空和物质结构学说的论述,《考工记》关于古代物理学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的记载,《论衡》中关于力学、声学、光学和电磁现象的论述等,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在力、热、声、光、电、磁方面的发明创造上,有四大发明、地动仪、回音壁、二级火箭飞行机械等科技贡献,令人惊叹。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这些古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蕴含着无限的聪明才智。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介绍我国古代用立竿见影做成的时钟日昝,不但能知道一天中时间的早晚,还能根据一年中地球离太阳远近不同影长不同,划分出二十四个节气,从日昝上看出什么时候冬至什么时候夏至;讲杠杆时,介绍我国商初发明的桔槔、春、天平、杆秤等;讲声音时,提及西周初鲁遽调弦的道理,把大家的耳神引入声歌弦乐的气氛中,使教学双边发生“共鸣”,为祖国而自豪;讲磁学时,介绍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然后再深入指出,在落后的旧中国,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闭关自守,腐败无能,指南针被帝国主义用来寻找侵略中国的航线,火药却被填入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炮膛,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却被用来跟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又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树立勤奋读书,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二、结合教材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
  
  物理学中非常突出的特色之一是为了纪念科学家的功绩,许多定律和物理量的单位都冠有科学家的名字,不少学生对科学家怀有敬仰、崇拜的心情,甚至很有兴趣地搜集他们的趣闻轶事,了解他们的一生。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每讲解一条定律和引进新的物理量的同时,要以广泛阅读,精心组织加工一些有关的资料,有针对性的重点介绍给学生。如讲力的单位时,结合介绍牛顿勤奋和悉心钻研的故事,即有一次,他一边读书一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准备吃鸡蛋的时候,发现锅里煮的竟是自己的怀表。讲浮力时,介绍阿基米德为了测定皇冠中是否掺入其它金属,多少天来茶饭无兴,如痴如呆,当水的浮力作用引起他的联想时,他竟高兴得顾不上穿好衣服就跑出澡堂,终于总结出阿基米德定律。讲电流时,介绍安培少年时期酷爱学习,但不幸的因家境困难而失学,可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通过自学燃起了对科学的热情,他振奋精神刻苦学习,终于在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方面达到很深的造诣。讲欧姆定律时,介绍欧姆为了研究这个定律,花了十年的心血,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没有现成的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次失败,才自己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他最初使用的电源电压很不稳定,使实验工作遇到很大困难,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再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通过介绍这些学生喜闻乐听的材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家意志的熏陶,激励他们勤奋和悉心钻研,顽强拼搏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在科学史上多填写中国人的名字。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物理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在能量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分析能源短缺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能源需要量增加的矛盾;能源总量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的矛盾;锅炉、热机的效率的提高与工业技术水平低的矛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风能的储存与技术上的难以突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矛盾具有普遍性。指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认识物质世界。又如在力的测量这一节的教学中,通过介绍弹簧秤的测量范围,若超过这个范围,弹簧秤就会被损坏,让学生认识到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规律。在讲惯性、摩擦、热胀冷缩时,引导启发学生分析了解它们对人们有利的一面,又找出有害的另一面,培养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讲电压概念时,在关于形成电流的分析中,指出电压只是形成电流的外因,而最根本的是导体中是否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这个内因,如果只有外因即电压,没有内因即自由电荷,也就没有电流,使学生懂得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自觉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四、重视科学方法渗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综观物理学发展史,众多的物理学家之所以能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杰出的创新贡献,无不与他们正确的有效的运用科学方法密切相关,如牛顿能建立经典力学,这是他善于运用理论分析法、数学测量法、经验总结法和理想化方法的有效成果;伽利略之所以能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与他正确选用了实验法、观察法、假设猜想法和数学法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是分不开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步入热机(工业革命)时代,观察法成为他发明的佳传;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开辟了电能的新时代,这是他运用科学假设法和实验验证法的成功之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适时宜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就是顺理成章的举措。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由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在学生脑海中已“根深蒂固”,硬性纠正是不成功的,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设置误区(教师问:怎样使运动中的小车继续前进?学生答:需要用力),激发矛盾,引发议论,实验观察(斜面小车实验),想象推理,探索规律等,不仅纠正了学生原有的错误观点,同时也让学生领略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精髓和人类认识自然的思想财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如在电磁感应这一节的教学中,结合前一节的教学内容,即“电能生磁”,启发学生思维,提出“磁能否生电”的猜想,然后仿照前人的研究方法,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性。不仅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动参与成份,调动了学生在知识探索中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并充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之,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理品质,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苏格拉底也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她能帮助新思想的诞
摘要:围绕“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德育目标,从学科特点、插图利用、实验渗透和学史教育等方面总结实施方法,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中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德育教育    《物理新课程标准》第一次将一维的教学目标发展为三维的教学目标,不仅强调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双基目标,而且进一步提出“过程与方法”的体验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德育目标,提倡学生通过经历“科学发现与探究”的
摘 要:数学的价值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让学生乐于学数学,感知数学,应用数学。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景:讲究学习趣味;培养自主体验;重视知识迁移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
摘要:物理学是一套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本文从物理教学的内容、任务、方法等方面阐述物理教学应责无旁贷地成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阵地,这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40  关键词:物理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素质;创新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均有指导作用。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反映了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