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或教学内容。提问的有效性,指的是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提的好,好象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
【关键词】幼儿 教师 提问 有效性
一、有效性提问的意义
“提问是教师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⑴正如韦伦在《教师提问技巧》一书中所指出的:“尽管在关于问题的效用的研究上存在着相反的结论和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研究者、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会同意德加默的主张,即‘提问提得好即教的好’”。⑵幼儿是通过问题进行学习的,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问题,进而在老师的支持下,同伴的互助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教师有效性提问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幼儿方面来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活动气氛,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等;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能促进师幼有效互动,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有人说:“教师与幼儿的提问过程,就是一个‘抛接球’的过程,问题提的好,就证明这场球赛打的好,有看点。”
二、幼儿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教师尚未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个别幼儿的发展关注不够,还是以权威者自居,以传授者自居,鼓励不足,批评有余,还有,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时又很难把握取舍,不善于抓住其中有价值的闪光点随机点拨……久而久之,教育过程不再存疑,幼儿认知动机逐渐丧失,使幼儿的学习过程仅仅成为一种外界强加的活动。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成分是“问题”,提问正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在教学中的充分体现。每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都可以成为点燃学生思维中的一根导火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幼儿园教师提问的不足,我觉得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既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恰当的提问可以增强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案例:大班谈话活动“青蛙卖泥塘”
⑴分享交流。提问: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会怎样?它会高兴吗?(发散性提问,激发幼儿
的兴趣)你觉得青蛙卖泥塘这个想法好不好?有谁会来买烂泥塘呢?为什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住在烂泥塘里,你会怎么办?(假设性提问,让幼儿设身处地的替青蛙想办法)
⑵欣赏多媒体动画《青蛙卖泥塘》
⑶互动讨论。小动物为什么都没有买泥塘?(反诘性提问,使师幼积极互动)青蛙为什
么最后又不想卖泥塘了呢?卖的理由是什么?不卖的理由又是什么?(分类性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⑷提升经验。青蛙都知道改造自己的烂泥塘,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改造自己的家园呢?(整个活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幼儿联系生活进行讲述)
点评:整个谈话活动气氛热烈,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师生间针对青蛙“卖泥塘和不卖泥塘”展开了积极地讨论,教师启发性提问,层层递进,把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给孩子,对孩子的回答又进一步追问,并且,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精彩的小结,教师的教育技巧、教育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让孩子通过此次谈话活动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2.提深浅不一的问题
班上孩子的能力水平不同,决定了老师的问题深浅不一,教师可以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让能力弱的孩子来回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出一些富有挑战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孩子来回答,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孩子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案例: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报纸”
⑴教师出示报纸,提问:报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旧报纸可以用来干什么?(浅显易懂的问题,能力弱的孩子也能回答,还能激发全体孩子参与的兴趣)
⑵合作游戏:“伙伴连”。提问:伙伴连可以怎样玩?请幼儿示范,然后幼儿自由游戏。(孩子们有的独个玩,有的合作玩,体验游戏的快乐)
⑶提问:破了的报纸可以干什么?纸球可以怎样玩?(问题在逐步提升,给能力强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空间)
⑷竞赛游戏:“赶小猪”(通过竞赛,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让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点评:教师在活动中,能进行有效的引导性提问和启发性提问,并时刻关注孩子的不同表现,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报纸可以干什么?”“破了的报纸可以怎样玩?”“纸球可以怎样玩?”“纸棒还可以干什么?”“你是怎样玩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孩子吸引到每个游戏的环节,充分肯定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
3.紧随孩子的回答继续发问
教师在支持某一种观点或看法的同时,提高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在更高水平上进行思维的可能性。
例如,在《青蛙卖泥塘》活动中,有一名幼儿说“小鸟会来买烂泥塘。”班上小朋友都不同意他的观点,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及时进行追问不赞同他观点的小朋友:“小鸟为什么不会来买烂泥塘?”还有,在谈论如何改造烂泥塘时,一名幼儿建议“给烂泥塘洒上一些香水”,教师马上回应“鱼儿会喜欢香水吗?”这一反问,马上得到了其他孩子的积极应答,并大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使师幼之间得到了积极有效的互动。
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还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丰富提问的模式,使其多元化,可采用“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多种模式进行尝试。给幼儿创造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将激起的探索兴趣深入下去。不同的孩子,他们所提的问题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多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读懂他们行动后面的意义,做孩子的观察者、陪伴者、追随者。
总之,“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将是我们幼儿园一个永恒不变的研究主题。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就说过:“教师的提问就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更好地做到把问题引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让孩子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西方阅读教学中有关提问的心理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9.
2.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综述》,《课程·教材·教法》,1997.2.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商务局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 教师 提问 有效性
一、有效性提问的意义
“提问是教师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⑴正如韦伦在《教师提问技巧》一书中所指出的:“尽管在关于问题的效用的研究上存在着相反的结论和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研究者、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会同意德加默的主张,即‘提问提得好即教的好’”。⑵幼儿是通过问题进行学习的,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问题,进而在老师的支持下,同伴的互助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教师有效性提问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幼儿方面来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活动气氛,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等;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能促进师幼有效互动,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有人说:“教师与幼儿的提问过程,就是一个‘抛接球’的过程,问题提的好,就证明这场球赛打的好,有看点。”
二、幼儿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教师尚未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个别幼儿的发展关注不够,还是以权威者自居,以传授者自居,鼓励不足,批评有余,还有,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时又很难把握取舍,不善于抓住其中有价值的闪光点随机点拨……久而久之,教育过程不再存疑,幼儿认知动机逐渐丧失,使幼儿的学习过程仅仅成为一种外界强加的活动。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成分是“问题”,提问正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在教学中的充分体现。每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都可以成为点燃学生思维中的一根导火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幼儿园教师提问的不足,我觉得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既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恰当的提问可以增强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案例:大班谈话活动“青蛙卖泥塘”
⑴分享交流。提问: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会怎样?它会高兴吗?(发散性提问,激发幼儿
的兴趣)你觉得青蛙卖泥塘这个想法好不好?有谁会来买烂泥塘呢?为什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住在烂泥塘里,你会怎么办?(假设性提问,让幼儿设身处地的替青蛙想办法)
⑵欣赏多媒体动画《青蛙卖泥塘》
⑶互动讨论。小动物为什么都没有买泥塘?(反诘性提问,使师幼积极互动)青蛙为什
么最后又不想卖泥塘了呢?卖的理由是什么?不卖的理由又是什么?(分类性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⑷提升经验。青蛙都知道改造自己的烂泥塘,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改造自己的家园呢?(整个活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幼儿联系生活进行讲述)
点评:整个谈话活动气氛热烈,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师生间针对青蛙“卖泥塘和不卖泥塘”展开了积极地讨论,教师启发性提问,层层递进,把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给孩子,对孩子的回答又进一步追问,并且,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精彩的小结,教师的教育技巧、教育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让孩子通过此次谈话活动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2.提深浅不一的问题
班上孩子的能力水平不同,决定了老师的问题深浅不一,教师可以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让能力弱的孩子来回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出一些富有挑战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孩子来回答,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孩子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案例: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报纸”
⑴教师出示报纸,提问:报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旧报纸可以用来干什么?(浅显易懂的问题,能力弱的孩子也能回答,还能激发全体孩子参与的兴趣)
⑵合作游戏:“伙伴连”。提问:伙伴连可以怎样玩?请幼儿示范,然后幼儿自由游戏。(孩子们有的独个玩,有的合作玩,体验游戏的快乐)
⑶提问:破了的报纸可以干什么?纸球可以怎样玩?(问题在逐步提升,给能力强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空间)
⑷竞赛游戏:“赶小猪”(通过竞赛,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让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点评:教师在活动中,能进行有效的引导性提问和启发性提问,并时刻关注孩子的不同表现,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报纸可以干什么?”“破了的报纸可以怎样玩?”“纸球可以怎样玩?”“纸棒还可以干什么?”“你是怎样玩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孩子吸引到每个游戏的环节,充分肯定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
3.紧随孩子的回答继续发问
教师在支持某一种观点或看法的同时,提高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在更高水平上进行思维的可能性。
例如,在《青蛙卖泥塘》活动中,有一名幼儿说“小鸟会来买烂泥塘。”班上小朋友都不同意他的观点,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及时进行追问不赞同他观点的小朋友:“小鸟为什么不会来买烂泥塘?”还有,在谈论如何改造烂泥塘时,一名幼儿建议“给烂泥塘洒上一些香水”,教师马上回应“鱼儿会喜欢香水吗?”这一反问,马上得到了其他孩子的积极应答,并大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使师幼之间得到了积极有效的互动。
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还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丰富提问的模式,使其多元化,可采用“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多种模式进行尝试。给幼儿创造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将激起的探索兴趣深入下去。不同的孩子,他们所提的问题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多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读懂他们行动后面的意义,做孩子的观察者、陪伴者、追随者。
总之,“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将是我们幼儿园一个永恒不变的研究主题。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就说过:“教师的提问就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更好地做到把问题引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让孩子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西方阅读教学中有关提问的心理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9.
2.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综述》,《课程·教材·教法》,1997.2.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商务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