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指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个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融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应渗透在每个学科的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学有所获
  
  由于学生参差不齐,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应根据大纲的基本要求,备课时拟出A、B两类教学目标,以A类为基础,要求每一个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同时兼顾B类目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以充分的发展,讲解时要体现分层次思想,按A、B两类教学目标处理好“浅”与“深”的关系,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础例题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在课堂练习中要采用分层次练习的手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拟出A、B两组作业题和练习题,以适合不同的层次的学生使之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外因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只有自身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围氛,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多做、多看、多想、多说,在积极参与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开发潜能,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求,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以引导为主,为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样才不至于压抑学生,促使他们真正开动脑筋,独立思考。
  
  三、要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文化科学素质不仅包括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包括使学生学好和用好数学思想和方法。
  初中数学最常用的数学思想,一是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指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如通过代入法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乘方或换元将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方程等。二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数”抽象,“形”直观,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和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直观形象。如数轴的引入将实数与点构成对方关系,对学生正确理解绝对值、相反数、数的大小比较等概念、法则起到桥梁的作用。三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x1、x2时,二次函数y=ax2+bx+c可转化为y=a(x-x1)(x-x2),从而使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简单式。四是分类讨论的思想。如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方程的分类等。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法早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下的教学体现如何教学生会学。因此,应怎样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初中生正处在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激发思维、开发个性的重要心理要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看书习惯。这是自学的基本功,要求学生看书预习、复习。①课前要规定预习提纲,从中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定义、定理中的字、词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②写作业前先看书,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培养复习习惯。
  2.认真听课的习惯。数学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发展能力,不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必须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不断优化学生的思想品质。要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即让学生动眼看老师板书与演示,动耳听老师的传授和同学的回答,动脑思考课堂上的诸多问题大胆动口回答教师的提问,动手演算例、习题和作图。只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才会避免学生走神儿的不良习惯,真正做到认真听课。
  总之,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完善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小学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已结束,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形历历在目。不难看出,这些新教师经过课堂教学演练以及参与新课改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细分析,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规规矩矩,唯教案是从    一个教英语的新教师,下课铃响了之后,还是很规矩、很教条地依照教案上写的步骤,一步不落地继续进行,都下课了,一首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的歌曲硬是让学生唱了一遍又一遍,
期刊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在日常的听课、评课以及本人日常教学中发现了一些不太
期刊
课文中《离骚》的节选,共十三节。屈文,多微言大义,加上楚地方言的掺入,读来更觉深邃难解,甚至诘屈聱牙。好在课文注释,竟无一句遗漏,完全可以缀成一篇通畅的译文。然而,我们教师的授课就难翻新意了,重复便是枯燥,枯燥便是催眠,催眼便是教法的失败。走上课堂时,我有点黔驴技穷的尴尬心理,但是没有想到,我急中生智由原文牵引出诸多联想,学生的眼睛亮起来,我的思想和表达也一转而为轻松自如了。由字句外阅读,我感觉还
期刊
摘要: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有效途径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在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把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充分地进行听、说、读、写练习,我们就必须改革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传统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 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课堂学习条件。也只有这样,才能充
期刊
幼儿学美术,学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应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形到复杂形,通过形的认识和色彩的训练,来认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画物体的形,表现物体的颜色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在绘画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力。幼儿有了观察事物的能力,用形象表达能把画画好,用语言表达能把话说好,长大后,用文字表达,一定也能把文章写好。因为,现在学画的幼儿,长大后不一定都能
期刊
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四有新人”的基地,而且是创造精神文明的窗口和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适应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做为中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而现在的中学生,他们的思想开放、活泼好学、思维敏捷,对社会的大量信息、热点问题,非常敏感,非常关注,教育工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活动。提起作文,小学生就头疼。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表达出真情实感,就要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是促进一个人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心理产生一种对目标的自我追求。教师如能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那么,学生就会消除惧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产生
期刊
摘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综合性学习方式中,教学理念尚未得到实质性的转变,对过程和主体的整体性关注不够,存在大量制约综合性学习的因素,存在“唯语文”的错误倾向。因此,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结构,防止错误倾向,从而能够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绿色通道。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活动 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
期刊
一节好课,离不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题设计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一、由浅入深    问题必须是低起点的。如果第一个问题过难,必然出现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冷场”,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给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的开头一般是不会成功的。当然,如果第一个问题太容易,也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教学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前一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