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歌是地方音乐文化的主要代表,因为它曲式结构短小而独特、音乐语言精炼而又丰富,逐渐成为当代作曲家热衷的音乐素材,常常被应用于各种形式题材的音乐作品当中,比如众所周知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已经被当代作曲家作为重要的创作素材广泛应运于现代各种音乐作品当中。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资源,有很多作曲家把各式各样的广西民歌元素加以创新变换应用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使得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创作思维与技巧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从而得到许多形式新颖独特的作品。
【关键词】:广西民歌;当代音乐;运用
1、广西民歌简介
广西向来有“歌海”的盛誉,聚居着侗族、壮族、毛南族、瑶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以唱歌缓解疲惫、自娱自乐,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歌。
广西壮族的山歌、南宁的特色粤剧以及那坡的“黑衣壮”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壮族的民歌,不仅体现了壮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追求审美等,还表现了广西壮族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
2、当代音乐中在选取素材方面对广西民歌的运用
广西民歌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一贯都以丰富多样而著称,诸如引歌、劳动歌、习俗歌、故事歌、情歌、古歌、时政歌等等。在表演形式上,分为有乐器伴奏的、无乐器伴奏的,有长歌、短歌,有单声部、二声部、多声部。不同民族的民歌的特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京族流行的唱哈词,瑶族著名的盘王歌,以及壮族的欢歌、嘹歌和排歌等。这些丰富多样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歌形式成了当代作曲家创作音乐的重要素材来源。
比如我们熟悉的《壮锦献给毛主席》,其词作者罗晋、高守信,曲作者麦丁就比较好的取材于壮族民歌都阳调《山连山来水连水》,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的特色,展现了壮族人民热爱毛主席、建设家乡的热情,是20世纪中期的音乐潮流。
著名的交响曲《风·雅·颂》中,在“风”这一乐章就运用了广西瑶族的民歌,采用了古老民歌和著名的《梅花三弄》古琴曲为创作素材,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表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赞美。再比如李广才综合改编壮族民歌《壮采茶》、那坡族民歌《今晚凤凰飞过来》及上林民歌《船歌》的音调,创作出《欢乐的壮寨》,生动的展现出人民群敲锣打鼓、尽情歌唱欢庆节日的场面。可见,广西民歌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素材来源。
3、广西民歌在歌曲创作中对广西民歌的运用
3.1 民歌曲调的运用方面
在歌曲创作中,民歌曲调是一项重要资源,形式也丰富多样。有些直接将民歌的音调加以改编加工形成歌曲,典型的例子就是《壮锦献给毛主席》,这首歌曲就比较完整的运用了壮族民歌的都阳调《山连山来水连水》;还有一些只选取了民歌的某些片段,再将其与新型创作手法结合运用,比如《壮族敬酒歌》,词作者梁绍武,曲作者农礼生就是依据那坡族的民歌《天上月亮带星星》的一个片段的旋律编制的,这两首歌曲的首乐段旋律是相同的,在末乐段出现明显的对比性材料,这样的创作手法与西方音乐的复乐段,即“同头变尾”相似。
3.2 民歌衬词、衬腔的运用
在当今的歌曲创作中,对民歌的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特色,比如在合唱曲《了罗山歌》中,词作者梁绍武,曲作者吴李娜所创作的整个歌曲每句末的衬词“了了罗”都源于新江镇和百济镇一带的壮族山歌“了罗山歌”中频繁出现的唱词“了”和“罗”。在这首乐曲中向我们展现了当地风俗民情,表现了人们之间的亲情、爱情、人们在田间劳作的乐趣及喜获丰收的喜悦。再比如《美丽的仫佬山乡》中,词作者潘琦词、曲作者潘荣生曲在很多地方连续使用长长的“恩呀,恩呀恩呀,哟喂 ……”,生动的表现出仫佬族故乡的美丽和当地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3.3 民歌主题核心音的作用
核心音对于音乐的构成和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乐曲创造的过程中,运用通过核心音贯穿处理横向旋律发展、纵向高音以及调信扩展等,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作品的结构性和统一性。不同民族的民歌曲调中都会包含象征本民族的特色的核心音,除了包含民族五声性,还会结合多调性的特点处理高音关系。比如侗族南部地区的民歌曲调里常采用调式骨架音La-Do-Re;在白裤瑶族通常把Do-So-Re看做是本民族的核心音集;在壮族的民歌中则常常将Do-Mi-So作为民族曲调的核心音,等。我们孰知的《爱我中华》中的曲调,就将壮族民歌的核心音调贯穿全曲并与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巧妙结合,使得整首歌曲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时代的鲜活韵律表现到极致。
4、广西民歌在现代音乐的多样化运用
4.1 根据传统旋律填新词
原生态的广西民歌虽然旋律流畅,曲调优美,但是也只能是在地方进行方言表演,其他地区的人只能倾听观赏但却无法理解其内容,不易于广泛传播。而在当代音乐创作者重新填词翻译整理,加入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歌词,或者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添加有趣活泼的歌词重新诠释原有民歌的内涵。典型的例子就是根据广西民歌《石榴青》的旋律改编而成的歌舞剧《刘三姐》,就是根据歌舞内容的需要添加新的歌词。
4.2 迎合大众审美眼光改编民歌
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广西民歌,也可以用通俗的唱法来演绎,比如著名歌手斯琴格日乐把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和蒙古地区的长调完美结合,运用她的特色高音,加之现代音乐的摇滚风格,使传统民歌表现出独具风格的新形式。还有黑鸭子组合、彝人制造等乐队组合都采用过把原生态的民歌用通俗唱法加以摇滚风格重新演绎,使歌曲形式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同时也使民族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4.3 将传统民歌转化为其他民间音乐形式
当今,城乡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进步,对歌曲表演的欣赏也不仅仅停留在单曲欣赏的层面,而是倾向于有内涵、有情节,形式丰富的艺术表演。因而民歌也常以戏曲、歌舞、以及民族曲艺乐器等形式表现,同时与现代流行的创作手法和音乐特色相结合。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发展,音乐创作者在研究传统民歌曲艺的过程中,也不断融入本民族的民歌曲调元素,进而促进了广西民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4.4 广西民歌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音乐商品指的是把音乐这一精神产品加以物化,通过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使之具有交换价值,成为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進步,民族音乐的商品化形式也不断丰富,比如音乐著述、乐曲集册、CD唱片、录像带、光盘以及直观图像的MTV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为宣传本民族特色文化而拍摄的情景剧及广西民歌节等文艺汇演形式,这些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使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广西民歌,同时也促进了广西文化产业及区域经理的发展。
总结: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产生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歌文化。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广西民歌逐渐突破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的隔阂,不断丰富创新,汲取现代创作手法和理念,对于保护广西原生态音乐、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传统的民间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马莹莹,广西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歌海,2014.4
[2]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音乐学院,2015
[3]张洁 ,山西民歌的多元化发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广西民歌;当代音乐;运用
1、广西民歌简介
广西向来有“歌海”的盛誉,聚居着侗族、壮族、毛南族、瑶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以唱歌缓解疲惫、自娱自乐,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歌。
广西壮族的山歌、南宁的特色粤剧以及那坡的“黑衣壮”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壮族的民歌,不仅体现了壮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追求审美等,还表现了广西壮族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
2、当代音乐中在选取素材方面对广西民歌的运用
广西民歌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一贯都以丰富多样而著称,诸如引歌、劳动歌、习俗歌、故事歌、情歌、古歌、时政歌等等。在表演形式上,分为有乐器伴奏的、无乐器伴奏的,有长歌、短歌,有单声部、二声部、多声部。不同民族的民歌的特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京族流行的唱哈词,瑶族著名的盘王歌,以及壮族的欢歌、嘹歌和排歌等。这些丰富多样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歌形式成了当代作曲家创作音乐的重要素材来源。
比如我们熟悉的《壮锦献给毛主席》,其词作者罗晋、高守信,曲作者麦丁就比较好的取材于壮族民歌都阳调《山连山来水连水》,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的特色,展现了壮族人民热爱毛主席、建设家乡的热情,是20世纪中期的音乐潮流。
著名的交响曲《风·雅·颂》中,在“风”这一乐章就运用了广西瑶族的民歌,采用了古老民歌和著名的《梅花三弄》古琴曲为创作素材,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表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赞美。再比如李广才综合改编壮族民歌《壮采茶》、那坡族民歌《今晚凤凰飞过来》及上林民歌《船歌》的音调,创作出《欢乐的壮寨》,生动的展现出人民群敲锣打鼓、尽情歌唱欢庆节日的场面。可见,广西民歌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素材来源。
3、广西民歌在歌曲创作中对广西民歌的运用
3.1 民歌曲调的运用方面
在歌曲创作中,民歌曲调是一项重要资源,形式也丰富多样。有些直接将民歌的音调加以改编加工形成歌曲,典型的例子就是《壮锦献给毛主席》,这首歌曲就比较完整的运用了壮族民歌的都阳调《山连山来水连水》;还有一些只选取了民歌的某些片段,再将其与新型创作手法结合运用,比如《壮族敬酒歌》,词作者梁绍武,曲作者农礼生就是依据那坡族的民歌《天上月亮带星星》的一个片段的旋律编制的,这两首歌曲的首乐段旋律是相同的,在末乐段出现明显的对比性材料,这样的创作手法与西方音乐的复乐段,即“同头变尾”相似。
3.2 民歌衬词、衬腔的运用
在当今的歌曲创作中,对民歌的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特色,比如在合唱曲《了罗山歌》中,词作者梁绍武,曲作者吴李娜所创作的整个歌曲每句末的衬词“了了罗”都源于新江镇和百济镇一带的壮族山歌“了罗山歌”中频繁出现的唱词“了”和“罗”。在这首乐曲中向我们展现了当地风俗民情,表现了人们之间的亲情、爱情、人们在田间劳作的乐趣及喜获丰收的喜悦。再比如《美丽的仫佬山乡》中,词作者潘琦词、曲作者潘荣生曲在很多地方连续使用长长的“恩呀,恩呀恩呀,哟喂 ……”,生动的表现出仫佬族故乡的美丽和当地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3.3 民歌主题核心音的作用
核心音对于音乐的构成和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乐曲创造的过程中,运用通过核心音贯穿处理横向旋律发展、纵向高音以及调信扩展等,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作品的结构性和统一性。不同民族的民歌曲调中都会包含象征本民族的特色的核心音,除了包含民族五声性,还会结合多调性的特点处理高音关系。比如侗族南部地区的民歌曲调里常采用调式骨架音La-Do-Re;在白裤瑶族通常把Do-So-Re看做是本民族的核心音集;在壮族的民歌中则常常将Do-Mi-So作为民族曲调的核心音,等。我们孰知的《爱我中华》中的曲调,就将壮族民歌的核心音调贯穿全曲并与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巧妙结合,使得整首歌曲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时代的鲜活韵律表现到极致。
4、广西民歌在现代音乐的多样化运用
4.1 根据传统旋律填新词
原生态的广西民歌虽然旋律流畅,曲调优美,但是也只能是在地方进行方言表演,其他地区的人只能倾听观赏但却无法理解其内容,不易于广泛传播。而在当代音乐创作者重新填词翻译整理,加入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歌词,或者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添加有趣活泼的歌词重新诠释原有民歌的内涵。典型的例子就是根据广西民歌《石榴青》的旋律改编而成的歌舞剧《刘三姐》,就是根据歌舞内容的需要添加新的歌词。
4.2 迎合大众审美眼光改编民歌
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广西民歌,也可以用通俗的唱法来演绎,比如著名歌手斯琴格日乐把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和蒙古地区的长调完美结合,运用她的特色高音,加之现代音乐的摇滚风格,使传统民歌表现出独具风格的新形式。还有黑鸭子组合、彝人制造等乐队组合都采用过把原生态的民歌用通俗唱法加以摇滚风格重新演绎,使歌曲形式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同时也使民族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4.3 将传统民歌转化为其他民间音乐形式
当今,城乡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进步,对歌曲表演的欣赏也不仅仅停留在单曲欣赏的层面,而是倾向于有内涵、有情节,形式丰富的艺术表演。因而民歌也常以戏曲、歌舞、以及民族曲艺乐器等形式表现,同时与现代流行的创作手法和音乐特色相结合。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发展,音乐创作者在研究传统民歌曲艺的过程中,也不断融入本民族的民歌曲调元素,进而促进了广西民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4.4 广西民歌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音乐商品指的是把音乐这一精神产品加以物化,通过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使之具有交换价值,成为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進步,民族音乐的商品化形式也不断丰富,比如音乐著述、乐曲集册、CD唱片、录像带、光盘以及直观图像的MTV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为宣传本民族特色文化而拍摄的情景剧及广西民歌节等文艺汇演形式,这些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使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广西民歌,同时也促进了广西文化产业及区域经理的发展。
总结: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产生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歌文化。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广西民歌逐渐突破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的隔阂,不断丰富创新,汲取现代创作手法和理念,对于保护广西原生态音乐、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传统的民间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马莹莹,广西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歌海,2014.4
[2]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音乐学院,2015
[3]张洁 ,山西民歌的多元化发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