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仁厚善良,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让人知错能改。
上世纪60年代,有6个年轻人在吴伯箫的领导下工作。一天,其中一位姓程的年轻人丢了200元钱,这在当时是他几个月的工资。小程非常郁闷地向吴伯箫作了汇报,吴伯箫对小程说:“这件事不要再对任何人讲,钱一定能找到的。”
几天后,当6个人全在场时,吴伯箫拿出200元,对小程说:“不知是哪位同志把200元钱放到我的抽屉里了。”
钱失而复得,小程非常高兴。然而,让吴伯箫不曾料到的是,小程要把这200元钱还给吴伯箫。
原来,就在吴伯箫说钱找到了的当天,小程在抽屉里又发现了200元钱。他这才知道,那天吴伯箫给他的那200元钱是吴伯箫自己的。吴伯箫后来说:“究竟谁偷了那200元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6个年轻人中,有一个犯了一次错误,但自己纠正了。这使人感到高兴啊!”
这6个年轻人当中,有一位后来调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和梁晓声成了同事。梁晓声从他口中得知这件事后,不禁想起吴伯箫帮助他的事。
1979年,全国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梁晓声作为文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那天,梁晓声迟到了10分钟。在二楼楼口,被一位老者拦住说:“你先不要进会议室。”
原来,在前一天的发言中,梁晓声说他毕业于电影学院导演系,是“文革”前的毕业生。他还说,某某著名导演是他的老师。梁晓声这样说,要掩盖自己是“工农兵学员”这一事实。老者严肃地说:“大家已经知道了,你是一个‘工农兵学员’。”梁晓声一下子呆住了。这时,老者放低声音说:“大家很气愤,正在议论你。你为什么要扯谎呢?为什么要欺骗大家呢?”说到这,老者摇摇头,声音更低地说:“这多不好,这真不好!有的代表要求向大会简报组汇报这件事啊……”
梁晓声脸红红的,烧得厉害,低下头,羞愧而又慌乱地说:“您……您……您就替我讲几句好话吧,千万别使我的名字上简报啊!”老者轻声说:“年轻人,我已经这样做了。”这时老者提议:“我们在楼外走走。”走着,老人向梁晓声讲了许多该怎样看待自己是一个“工农兵学员”的道理,梁晓声的心结终于得以解开。
当老者陪着他走回到会议室门前,梁晓声还是缺乏足够的勇气进入。老者说:“世上没有一个人敢声明自己从未说过谎。进去吧!”说着,老者挽着他的手臂,和他一起进入了会议室。人们的目光一起向他们看过来,见老者慈祥和气地挽着梁晓声,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那一天梁晓声才知道,这位令他感激不尽的老者,就是老教育家吴伯箫。
梁晓声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当年的那6个年轻人后来在各自的岗位上也皆做出了一番成绩。
(编辑/杨逸)
上世纪60年代,有6个年轻人在吴伯箫的领导下工作。一天,其中一位姓程的年轻人丢了200元钱,这在当时是他几个月的工资。小程非常郁闷地向吴伯箫作了汇报,吴伯箫对小程说:“这件事不要再对任何人讲,钱一定能找到的。”
几天后,当6个人全在场时,吴伯箫拿出200元,对小程说:“不知是哪位同志把200元钱放到我的抽屉里了。”
钱失而复得,小程非常高兴。然而,让吴伯箫不曾料到的是,小程要把这200元钱还给吴伯箫。
原来,就在吴伯箫说钱找到了的当天,小程在抽屉里又发现了200元钱。他这才知道,那天吴伯箫给他的那200元钱是吴伯箫自己的。吴伯箫后来说:“究竟谁偷了那200元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6个年轻人中,有一个犯了一次错误,但自己纠正了。这使人感到高兴啊!”
这6个年轻人当中,有一位后来调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和梁晓声成了同事。梁晓声从他口中得知这件事后,不禁想起吴伯箫帮助他的事。
1979年,全国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梁晓声作为文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那天,梁晓声迟到了10分钟。在二楼楼口,被一位老者拦住说:“你先不要进会议室。”
原来,在前一天的发言中,梁晓声说他毕业于电影学院导演系,是“文革”前的毕业生。他还说,某某著名导演是他的老师。梁晓声这样说,要掩盖自己是“工农兵学员”这一事实。老者严肃地说:“大家已经知道了,你是一个‘工农兵学员’。”梁晓声一下子呆住了。这时,老者放低声音说:“大家很气愤,正在议论你。你为什么要扯谎呢?为什么要欺骗大家呢?”说到这,老者摇摇头,声音更低地说:“这多不好,这真不好!有的代表要求向大会简报组汇报这件事啊……”
梁晓声脸红红的,烧得厉害,低下头,羞愧而又慌乱地说:“您……您……您就替我讲几句好话吧,千万别使我的名字上简报啊!”老者轻声说:“年轻人,我已经这样做了。”这时老者提议:“我们在楼外走走。”走着,老人向梁晓声讲了许多该怎样看待自己是一个“工农兵学员”的道理,梁晓声的心结终于得以解开。
当老者陪着他走回到会议室门前,梁晓声还是缺乏足够的勇气进入。老者说:“世上没有一个人敢声明自己从未说过谎。进去吧!”说着,老者挽着他的手臂,和他一起进入了会议室。人们的目光一起向他们看过来,见老者慈祥和气地挽着梁晓声,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那一天梁晓声才知道,这位令他感激不尽的老者,就是老教育家吴伯箫。
梁晓声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当年的那6个年轻人后来在各自的岗位上也皆做出了一番成绩。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