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以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旧的分工的新视野,为此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研究和人类解放现实路径的探索开启了新的理论场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阐释
在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充分阐释了现实分工问题,得出了“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①的结论。在崭新的唯物史观整体逻辑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化了以人类解放为主旨②的理论研究,尝试性提出了消灭旧分工的现实路径。
一、社会分工理论的逻辑变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人本学逻辑中讨论现实历史中的分工问题,分析了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即私有制以及私有制对人的奴役。此时的马克思认为,分工的根源在于“人所特有的从事物物交换和互通有无的倾向”③,其动机来自利己主义。同时,分工作为社会力量,客观上带来了劳动的机械性和片面性。虽然马克思还没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上讨论分工问题,但是他已经把人类的解放与分工带来的劳动异化相联系,为后期进一步探索人类解放的路径提供了现实触角。
在一年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分工的讨论已经不再拘泥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逻辑,不再把人的解放表述为类本质的复归,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崭新话语体系,实证地研究分工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是各种所有制的形式,分工必定随着人类的现实进步而抛弃旧的形式,直至代表着人类社会异化根源的旧分工的消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一次分析方法的跃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于费尔巴哈人本学逻辑,论证了异化与私有制的关系:二者在贪婪的人性与不自由的劳动的推动下紧紧纠缠在一起,分工是私有财产的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以现实生产方式作為理解的锁钥,尝试用分工去说明私有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的分析,坚持了人类解放这一基本价值指向,并初步建立起现实地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地平。
二、历史唯物论视野中的社会分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确立了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历史,以此作为分工阐释的现实前提。在以往的哲学中,尤其是笛卡尔以来的哲学,本体论的讨论多带有二元对立的特征。这些哲学或将客体当作了主体的附庸,或将主体解释为纯粹的意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阶段,人们热衷于谈论历史,但是历史始终是被思辨哲学幻化的文化或政治领域。青年黑格尔派的前期,鲍威尔和费尔巴哈也谈人的解放,但是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宗教批判,并非现实的人的现实解放。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快就离开了他们,《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对象正是鲍威尔、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哲学思想,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当中,人是抽象的,历史同样是抽象的。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这些哲学家从来不谈历史的现实前提,即现实的人与现实的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需要不断生产生活资料,当一个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动物区分开了④。随着人类需要的多样化,人们基于原有的生产,开始从事再生产。除了生产与再生产,人们还从事自身的再生产,同时也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这几个历史要素同时存在于社会现实当中,并由此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因为如此,自然才在人类活动之下转化为人化自然,自然史与人类史开始如藤蔓一样交织在一起。人,不管是通过劳动去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生产别人的生命,都表现为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的,一方面则是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生产什么,世界就表现为什么,人也就表现为了什么。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叙述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后来表述为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基于以上对历史的现实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所有制条件下的不同的分工状况。
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条件下的分工。这时候的分工受制于自然、天赋、性别等因素,私有制也被有限的生产力局限在了家庭或者宗族关系当中。
第二种是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或等级所有制条件下的分工。这时候,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出现,农业同工商业开始分离,在城市里,行会出现,分工表现为行业之间的分离。
第三种是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条件下的分工。在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条件下,商业同工业分离,资本同地产分离,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此时的生产力表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由分工带来的分配问题日益激化,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冲突更为激烈,社会上产生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如果说在原始部落时期的分工是自然产生的,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变成了由资本逻辑支配的奴役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消灭旧的分工的客观条件和主体力量。
由此可见,在崭新的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对分工的反思和对人类解放的追求不再是纯粹思辨中的幻象,也不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宗教批判,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变革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
三、消灭旧的社会分工是个历史过程
“消灭旧的分工”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维度,这里“消灭”的并非分工本身,其实质是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奴役属性,用哲学话语来说,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性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类解放的目标是人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复归人的类本质,这一目标是通过人本学逻辑中被阐释的劳动来实现的。人在劳动活动中对象化自己的本质,享受劳动成果,并能使他人感受到与该本质的联系,进而丰富自己的本质。劳动在这里呈现为一种美的实现过程,虽然对这个过程的描述还带着浓厚的思辨色彩。人的本质是类,类是自由自主的象征,它在马克思此时的哲学之思中,凭借批判的力量便可以逃离现实分工,逃离社会异化。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⑥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前提下,将人类解放问题丰富为追求审美-生命坚持的二重性生产活动。人类解放不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它首先是个实践问题,它涉及自然和社会的现实改造。没有生产力与分工的极大发展,纯粹自然状态下的人无所谓解放与否;而当生产力极大发展,分工已经成为人们丰富自身本质的障碍的时候,消灭旧的分工就成了人类解放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和人们的现实要求。
消灭旧的分工不是消灭劳动分工本身,作为处于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逃离分工这种客观的社会关系的。消灭旧的分工的真正含义在于,消灭给劳动者带来阶级身份的分工,即消灭狭隘的、永无止境的、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无法支配的奴役性社会分工。因此,毫无疑问,消灭旧的分工直接与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维度相联系:其一,现实维度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革命运动推动实现的实践的共产主义;其二,哲学维度是立足于现实并能超越现实,不断在劳动逻辑中复归人类本质的共产主义。当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人类的奴役性旧的分工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它将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代替。
当旧的分工历史地被消解之后,自由自主的劳动就被历史地解蔽了。但是这并非人类解放的终点,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旧的分工的消灭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拉开了密闭着的世界历史之环,自由自主劳动的历史相对性使得共产主义呈现为不断发展的现实历史过程,共产主义首先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参与劳动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出自己的本质,又无时无刻丰富着自己的本质,这样的状况永远不会停止。
注释:
①④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507、519页。
②陈胜云:《马克思对启蒙价值观的辩证传承》,《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阐释
在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充分阐释了现实分工问题,得出了“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①的结论。在崭新的唯物史观整体逻辑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化了以人类解放为主旨②的理论研究,尝试性提出了消灭旧分工的现实路径。
一、社会分工理论的逻辑变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人本学逻辑中讨论现实历史中的分工问题,分析了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即私有制以及私有制对人的奴役。此时的马克思认为,分工的根源在于“人所特有的从事物物交换和互通有无的倾向”③,其动机来自利己主义。同时,分工作为社会力量,客观上带来了劳动的机械性和片面性。虽然马克思还没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上讨论分工问题,但是他已经把人类的解放与分工带来的劳动异化相联系,为后期进一步探索人类解放的路径提供了现实触角。
在一年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分工的讨论已经不再拘泥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逻辑,不再把人的解放表述为类本质的复归,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崭新话语体系,实证地研究分工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是各种所有制的形式,分工必定随着人类的现实进步而抛弃旧的形式,直至代表着人类社会异化根源的旧分工的消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一次分析方法的跃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于费尔巴哈人本学逻辑,论证了异化与私有制的关系:二者在贪婪的人性与不自由的劳动的推动下紧紧纠缠在一起,分工是私有财产的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以现实生产方式作為理解的锁钥,尝试用分工去说明私有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的分析,坚持了人类解放这一基本价值指向,并初步建立起现实地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地平。
二、历史唯物论视野中的社会分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确立了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历史,以此作为分工阐释的现实前提。在以往的哲学中,尤其是笛卡尔以来的哲学,本体论的讨论多带有二元对立的特征。这些哲学或将客体当作了主体的附庸,或将主体解释为纯粹的意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阶段,人们热衷于谈论历史,但是历史始终是被思辨哲学幻化的文化或政治领域。青年黑格尔派的前期,鲍威尔和费尔巴哈也谈人的解放,但是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宗教批判,并非现实的人的现实解放。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快就离开了他们,《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对象正是鲍威尔、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哲学思想,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当中,人是抽象的,历史同样是抽象的。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这些哲学家从来不谈历史的现实前提,即现实的人与现实的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需要不断生产生活资料,当一个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动物区分开了④。随着人类需要的多样化,人们基于原有的生产,开始从事再生产。除了生产与再生产,人们还从事自身的再生产,同时也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这几个历史要素同时存在于社会现实当中,并由此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因为如此,自然才在人类活动之下转化为人化自然,自然史与人类史开始如藤蔓一样交织在一起。人,不管是通过劳动去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生产别人的生命,都表现为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的,一方面则是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生产什么,世界就表现为什么,人也就表现为了什么。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叙述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后来表述为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基于以上对历史的现实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所有制条件下的不同的分工状况。
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条件下的分工。这时候的分工受制于自然、天赋、性别等因素,私有制也被有限的生产力局限在了家庭或者宗族关系当中。
第二种是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或等级所有制条件下的分工。这时候,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出现,农业同工商业开始分离,在城市里,行会出现,分工表现为行业之间的分离。
第三种是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条件下的分工。在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条件下,商业同工业分离,资本同地产分离,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此时的生产力表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由分工带来的分配问题日益激化,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冲突更为激烈,社会上产生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如果说在原始部落时期的分工是自然产生的,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变成了由资本逻辑支配的奴役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消灭旧的分工的客观条件和主体力量。
由此可见,在崭新的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对分工的反思和对人类解放的追求不再是纯粹思辨中的幻象,也不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宗教批判,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变革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
三、消灭旧的社会分工是个历史过程
“消灭旧的分工”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维度,这里“消灭”的并非分工本身,其实质是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奴役属性,用哲学话语来说,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性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类解放的目标是人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复归人的类本质,这一目标是通过人本学逻辑中被阐释的劳动来实现的。人在劳动活动中对象化自己的本质,享受劳动成果,并能使他人感受到与该本质的联系,进而丰富自己的本质。劳动在这里呈现为一种美的实现过程,虽然对这个过程的描述还带着浓厚的思辨色彩。人的本质是类,类是自由自主的象征,它在马克思此时的哲学之思中,凭借批判的力量便可以逃离现实分工,逃离社会异化。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⑥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前提下,将人类解放问题丰富为追求审美-生命坚持的二重性生产活动。人类解放不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它首先是个实践问题,它涉及自然和社会的现实改造。没有生产力与分工的极大发展,纯粹自然状态下的人无所谓解放与否;而当生产力极大发展,分工已经成为人们丰富自身本质的障碍的时候,消灭旧的分工就成了人类解放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和人们的现实要求。
消灭旧的分工不是消灭劳动分工本身,作为处于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逃离分工这种客观的社会关系的。消灭旧的分工的真正含义在于,消灭给劳动者带来阶级身份的分工,即消灭狭隘的、永无止境的、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无法支配的奴役性社会分工。因此,毫无疑问,消灭旧的分工直接与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维度相联系:其一,现实维度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革命运动推动实现的实践的共产主义;其二,哲学维度是立足于现实并能超越现实,不断在劳动逻辑中复归人类本质的共产主义。当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人类的奴役性旧的分工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它将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代替。
当旧的分工历史地被消解之后,自由自主的劳动就被历史地解蔽了。但是这并非人类解放的终点,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旧的分工的消灭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拉开了密闭着的世界历史之环,自由自主劳动的历史相对性使得共产主义呈现为不断发展的现实历史过程,共产主义首先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参与劳动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出自己的本质,又无时无刻丰富着自己的本质,这样的状况永远不会停止。
注释:
①④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507、519页。
②陈胜云:《马克思对启蒙价值观的辩证传承》,《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