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对英语课程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
《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但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远不如《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
一、学习兴趣
学生在未接触英语前,一听说要学英语,就对英语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当他们一接触英语并能说上几句时,好奇心有增无减。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英语较为积极主动,课堂上大胆积极发言,同时有较强的自信心。
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我们了解到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兴趣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由陌生变为熟悉,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鲜感,甚至原来有兴趣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的加深,兴趣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反而有所下降。
原来对英语兴趣不高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英语难度的增大,明显表现出信心不足,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倦和畏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感态度方面
初学者很重感情,对人富有热情,喜欢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打招呼,还喜欢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他们用英语进行表演、猜谜、游戏、唱歌时,积极性高,乐于模仿,敢于开口,不怕出错,有较强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回答问题,但进入高年级后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变得容易害羞,怕出错,怕被人嘲笑,课堂上不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太乐意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主动与人合作,碰到问题不主动向老师请教。
三、学习策略
初学者一般在学习碰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能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乐于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但进入高年级后却变得不太愿意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大部分中学生反映他们对学习策略了解不够,很少接受过学习策略的训练,所学语言知识不能灵活练习和实践。
四、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规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都只是流于形式,上兴趣课: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英语教师,现有的教师就要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因而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法、学法,准备新课及充实自己。
绝大部分没有完成小学英语课程规定的英语学习任务更谈不上达标。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还没有开设英语课,小学毕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起始阶段。
这些学生升入初中后,学校编班时不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分班,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英语零起点的学生和英语水平较低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不均衡状况导致了初中新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给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五、语言技能
《标准》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但目前不少学生只能对所学知识简单、机械地操练,并不能在情景中按语言功能需要进行情景对话。他们往往习惯于接受性学习、单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能通过内部语言系统对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同时听写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单词会读不会写,并且书写不规范,还有学生字母大小写分不清。
一方面学生觉得中学英语难学吃力,产生厌倦和畏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初一英语教材料的确很难,每一个单元单说生词就有六十至七十个,更不要说句型了。没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学这套教材难。零起点的学生就难上加难,给英语教学带来重重困难。因此如何把小学与中学英语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教学就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六、师资素质问题
这套教材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也不善于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采用新教材后,不熟悉新教材强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认为新教材不好教;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达不到这个要求。
这些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活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无疑,教师在英语教学方法及自身英语水平方面欠缺就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这也是实施这套教材中英语教学师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教师务必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的投入以及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狠下功夫。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补充新的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扬长避短,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中学)
《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
《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但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远不如《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
一、学习兴趣
学生在未接触英语前,一听说要学英语,就对英语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当他们一接触英语并能说上几句时,好奇心有增无减。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英语较为积极主动,课堂上大胆积极发言,同时有较强的自信心。
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我们了解到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兴趣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由陌生变为熟悉,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鲜感,甚至原来有兴趣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的加深,兴趣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反而有所下降。
原来对英语兴趣不高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英语难度的增大,明显表现出信心不足,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倦和畏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感态度方面
初学者很重感情,对人富有热情,喜欢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打招呼,还喜欢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他们用英语进行表演、猜谜、游戏、唱歌时,积极性高,乐于模仿,敢于开口,不怕出错,有较强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回答问题,但进入高年级后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变得容易害羞,怕出错,怕被人嘲笑,课堂上不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太乐意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主动与人合作,碰到问题不主动向老师请教。
三、学习策略
初学者一般在学习碰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能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乐于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但进入高年级后却变得不太愿意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大部分中学生反映他们对学习策略了解不够,很少接受过学习策略的训练,所学语言知识不能灵活练习和实践。
四、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规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都只是流于形式,上兴趣课: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英语教师,现有的教师就要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因而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法、学法,准备新课及充实自己。
绝大部分没有完成小学英语课程规定的英语学习任务更谈不上达标。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还没有开设英语课,小学毕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起始阶段。
这些学生升入初中后,学校编班时不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分班,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英语零起点的学生和英语水平较低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不均衡状况导致了初中新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给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五、语言技能
《标准》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但目前不少学生只能对所学知识简单、机械地操练,并不能在情景中按语言功能需要进行情景对话。他们往往习惯于接受性学习、单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能通过内部语言系统对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同时听写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单词会读不会写,并且书写不规范,还有学生字母大小写分不清。
一方面学生觉得中学英语难学吃力,产生厌倦和畏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初一英语教材料的确很难,每一个单元单说生词就有六十至七十个,更不要说句型了。没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学这套教材难。零起点的学生就难上加难,给英语教学带来重重困难。因此如何把小学与中学英语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教学就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六、师资素质问题
这套教材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也不善于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采用新教材后,不熟悉新教材强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认为新教材不好教;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达不到这个要求。
这些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活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无疑,教师在英语教学方法及自身英语水平方面欠缺就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这也是实施这套教材中英语教学师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教师务必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的投入以及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狠下功夫。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补充新的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扬长避短,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