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教学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要目标之一。近来发现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课堂上听得很认真,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当堂作业正确率较高,但到了测试环节时,数学综合分析能力就很差。对此,我私下调查了这些学生,作了相关分析,并对此类学生给予了高度关注。第一阶段从学生照葫芦画瓢原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现整理如下:
照葫芦画瓢的几大原因分析
了解后得知,此类学生课堂上貌似很认真,其实属于被动学习,未能积极参与课堂,作业只是模仿本节课内容,解题方法与例题差不多,处在照葫芦画瓢阶段。大家都知道,儿童离不开模仿,尤其是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等。但在数学学习中,你要是一味的进行模仿,那只能说明你不爱思考,缺乏思考能力。
(一)人为框框限制了思考
1.书本框框。在教材编排中,例题与本节课的习题基本相似,这给不爱思考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专门模仿例题解题思路,未能做到真正理解,這类学生往往不太惹人注意,只有到做课堂作业(补充习题)时,老师才能得到他们的反馈资料。比如,当堂课学的是分数乘法应用题,那么他就都用乘法计算,题都不用看。我们知道,教材书本只是一种载体,是帮助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媒介,殊不知学生竟然如此对待书本,长此以往,还发展什么思维,严重制约思维。
2.结论框框。低年级教学中:①6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可放几盘?②24个人,站4队,平均每队站几人?有的老师给出结论,凡是遇到这样平均就除,用大的除以小的,学生照葫芦画瓢,全部能正确解答。到了高年级,变化为:①每副手套用毛线1/4千克,1/2千克毛线能织几副?②有3/4千克毛线,织了3副手套,平均每副手套用多少毛线?照葫芦画瓢的学生就画不出来了。
再比如,在探究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违背教材初衷,常常省去观察、猜想、验证等环节,而是由教师直接包办代替,说出结论,让学生应用公式进行大量练习,其实貌似学生得到大量的技能训练,失去的可能是终身学习的本领。
上述教师不恰当的结论,框住了学生的思维,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创新,还是少下结论,少定框框好。
3.设计框框。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了貌似很精彩的数学活动,但对学生思维帮助不大,或者说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了解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在拼一拼环节,安排如下活动:教师提前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为每组准备长度不同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4根,橡皮泥若干。请学生拼搭长方体框架,记录用料情况,并观察思考不同长度的小棒所处的位置和所用的根数等特点。各小组在较短时间内成功拼搭了长方体框架,各组汇报材料情况时,清晰呈现了“所有的长方体框架都是用12根拼成的,而且三种颜色的各用了4根。”下面的师生交流很顺畅,很快得出“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中4条棱的长度相等”。此种设计看起来很顺畅,但他考虑欠周到,为什么学生拼成的长方体框架形状一摸一样,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什么没有拼出?原因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有明显的局限性,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不大,教师过重注重知识点传授,忽略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熟题框框。综合练习时,学生容易把“很熟悉的题”做错,究其原因,实际上是遇到熟题跳不出陈提框框,对题中变化的条件或答题要求视而不见,仍按原来思路去分析,结果发生错误。
原题为①今年妈妈比小红大24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今年妈妈、小红各几岁?学生能正确解答。将其变为②今年妈妈比小红大24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学生还按原来方法解答求出1倍数,答:妈妈今年8岁。以上错误,反映学生不是在生活中学数学,只是想当然解决问题。
(二)氛围决定了思考
1.课堂氛围。传统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而忽视学,课堂留给学生的活动机会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在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以人为本,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探究的课堂,但是苦于班级人数太多,时间与空间上根本满足不了每个学生,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真正参与的只是少数人,影响着整体学生的思维发展。
2.家庭氛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配合。教学中,知识的建构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家庭氛围不好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孩子有疑问时问家长,有的家长很不耐烦说,这都不会真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笨的标签,让孩子不再自信,影响着课堂学习的参与,影响着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领孩子思考,远离照葫芦画瓢方向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并能把平时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环节做到位。大致确定以下几个环节(一)降低标准,增强自信,让其敢思考(二)创造环境,制造悬念,促其爱思考(三)给足探索时间和空间,保证其思考(四)培养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便于思维深入发展。
照葫芦画瓢的几大原因分析
了解后得知,此类学生课堂上貌似很认真,其实属于被动学习,未能积极参与课堂,作业只是模仿本节课内容,解题方法与例题差不多,处在照葫芦画瓢阶段。大家都知道,儿童离不开模仿,尤其是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等。但在数学学习中,你要是一味的进行模仿,那只能说明你不爱思考,缺乏思考能力。
(一)人为框框限制了思考
1.书本框框。在教材编排中,例题与本节课的习题基本相似,这给不爱思考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专门模仿例题解题思路,未能做到真正理解,這类学生往往不太惹人注意,只有到做课堂作业(补充习题)时,老师才能得到他们的反馈资料。比如,当堂课学的是分数乘法应用题,那么他就都用乘法计算,题都不用看。我们知道,教材书本只是一种载体,是帮助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媒介,殊不知学生竟然如此对待书本,长此以往,还发展什么思维,严重制约思维。
2.结论框框。低年级教学中:①6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可放几盘?②24个人,站4队,平均每队站几人?有的老师给出结论,凡是遇到这样平均就除,用大的除以小的,学生照葫芦画瓢,全部能正确解答。到了高年级,变化为:①每副手套用毛线1/4千克,1/2千克毛线能织几副?②有3/4千克毛线,织了3副手套,平均每副手套用多少毛线?照葫芦画瓢的学生就画不出来了。
再比如,在探究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违背教材初衷,常常省去观察、猜想、验证等环节,而是由教师直接包办代替,说出结论,让学生应用公式进行大量练习,其实貌似学生得到大量的技能训练,失去的可能是终身学习的本领。
上述教师不恰当的结论,框住了学生的思维,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创新,还是少下结论,少定框框好。
3.设计框框。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了貌似很精彩的数学活动,但对学生思维帮助不大,或者说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了解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在拼一拼环节,安排如下活动:教师提前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为每组准备长度不同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4根,橡皮泥若干。请学生拼搭长方体框架,记录用料情况,并观察思考不同长度的小棒所处的位置和所用的根数等特点。各小组在较短时间内成功拼搭了长方体框架,各组汇报材料情况时,清晰呈现了“所有的长方体框架都是用12根拼成的,而且三种颜色的各用了4根。”下面的师生交流很顺畅,很快得出“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中4条棱的长度相等”。此种设计看起来很顺畅,但他考虑欠周到,为什么学生拼成的长方体框架形状一摸一样,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什么没有拼出?原因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有明显的局限性,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不大,教师过重注重知识点传授,忽略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熟题框框。综合练习时,学生容易把“很熟悉的题”做错,究其原因,实际上是遇到熟题跳不出陈提框框,对题中变化的条件或答题要求视而不见,仍按原来思路去分析,结果发生错误。
原题为①今年妈妈比小红大24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今年妈妈、小红各几岁?学生能正确解答。将其变为②今年妈妈比小红大24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学生还按原来方法解答求出1倍数,答:妈妈今年8岁。以上错误,反映学生不是在生活中学数学,只是想当然解决问题。
(二)氛围决定了思考
1.课堂氛围。传统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而忽视学,课堂留给学生的活动机会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在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以人为本,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探究的课堂,但是苦于班级人数太多,时间与空间上根本满足不了每个学生,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真正参与的只是少数人,影响着整体学生的思维发展。
2.家庭氛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配合。教学中,知识的建构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家庭氛围不好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孩子有疑问时问家长,有的家长很不耐烦说,这都不会真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笨的标签,让孩子不再自信,影响着课堂学习的参与,影响着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领孩子思考,远离照葫芦画瓢方向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并能把平时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环节做到位。大致确定以下几个环节(一)降低标准,增强自信,让其敢思考(二)创造环境,制造悬念,促其爱思考(三)给足探索时间和空间,保证其思考(四)培养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便于思维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