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短波通讯电台通讯方式,发展到单边带通讯,简要阐述了通讯的发展历程及在生产工程中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莫尔斯电报通讯 单边带话台通讯
【中图分类号】U285.2
通讯是现代水运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黑龙江省航道局承担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道维护工作。它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到目前为止,黑龙江航道维护里程为4295公里,其中,中俄界河维护里程为2385公里。它在船舶调度、生产指挥、内外联络和对俄水运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建国初期,在我国通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始建立了黑龙江航运短波通讯电台(莫尔斯电报)。主要是对通往前苏联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与中国一江之隔的哈巴罗夫斯克市阿穆尔航运局之间进行水上运输生产和外事联络的国际专用电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我省水运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了并且分别使用的水运运输和航道水情预报的专用无线通讯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分别在松花江干流的肇源、哈尔滨、绥滨等近20个港站等地区建立了甚高频无线通讯发射接收塔,基本解决了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通讯、船舶与各港站之间的通讯联络,基本满足了当时生产指挥和工作联络的需要。
由于短波通讯电台通讯程序繁多,差错率高,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在1997年中俄国际水运通讯淘汰了莫尔斯电报。原有的中俄国际通讯电路改用电传和传真方式通訊;而我们水运系统通讯也开始逐渐转入单边带话台进行试验进行通讯联络。在1995年以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先后调拨给我局原日产的FT?-180A单边带电台数十台,在数量上基本解决了产生上的需要;但在实际架设和调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船舶的船体长度不够,架设的条件差,给调试单边带电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样使通讯设备的有效输出功率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针对这个难题,在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分析来看;其一应该是小型机动船舶多,船舶的长度有限,影响天线的发射功率;其二国外船用直流电源是13.8V供电,而我局船舶直流供电系统是12V铅酸电池电源供电,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设备有效功率的发挥,加之船舶直流供电电源是直流12V,直流其损耗大,在整体上影响了到单边带电台整体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使单边带电台的输出功率不能有效的发挥。
根据短波电台的发射条件分析,电离层最高可反射40兆赫的频率,最低可反射1.5兆赫的频率。根据这一特性,短波工作频率段被确定为1.6兆赫-30兆赫
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球表面介质的特性。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力,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着海面传播1000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损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损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损耗小,干燥砂石地面损耗大)。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损耗、时间的延迟、大气的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质量。
综上所述,结合我局船舶的实际架设条件,不能满足通讯设备有效输出功率的正常发挥。其主要原因是船舶的长度受到了限制,又是直流12V供电,电源损耗大电源电压低,这些都会影响电台有效功率正常发挥。
我带领有关人员,首先从天线入手,抓住主要矛盾入手;因为天线在短波通讯中所起到的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一切无线通讯都是利用天线发出的电波传递的,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完全需要借助天线来完成的。因为天线担负着能量转换的任务,因此设计好和安装好天线可使能量转换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天线设计不合理,不完善,则电磁能量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虽然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在发射天线上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直接影响了能量的转换,使发射出的电波变成了无用的驻波损耗掉了。为此我们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利用现有的条件对所有通讯电台逐一进行了改革,直流供电线路正极端采取了双线并联使用,而直流的负极端接入船体,降低了电台在大功率输出时的直流损耗。使这些电台的输出功率大大提高。
为了增加近距离移动船舶之间的通讯,移动船舶与各港站之间的通讯距离,在1995年以后,我们先后淘汰了原有落后的甚高频无线电话,引进了当时在国内比较先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ZD—319型无线电话。由原有的有效通讯距离由15公里增加到35—50公里以上的通讯距离。提高了原有甚高频无线电话的通讯质量。在近距离以甚高频无线电话通讯为主,远距离以单边带电台通讯为主。我们利用这条多年建立起来的惟一的一条无线通讯网络,每天都能定时发布嫩江、松花江、尤其是黑龙江以及乌苏里江界河水位的每天的涨落变化和各主要碍航浅滩的水深变化情况。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我们黑龙江水系无线通讯网络质量,尤其是对航行在中俄界河水域中的民用船舶和军用船舶为了维护我国领水的航行安全,在高速、高效、不泄密的条件下,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莫尔斯电报通讯 单边带话台通讯
【中图分类号】U285.2
通讯是现代水运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黑龙江省航道局承担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道维护工作。它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到目前为止,黑龙江航道维护里程为4295公里,其中,中俄界河维护里程为2385公里。它在船舶调度、生产指挥、内外联络和对俄水运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建国初期,在我国通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始建立了黑龙江航运短波通讯电台(莫尔斯电报)。主要是对通往前苏联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与中国一江之隔的哈巴罗夫斯克市阿穆尔航运局之间进行水上运输生产和外事联络的国际专用电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我省水运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了并且分别使用的水运运输和航道水情预报的专用无线通讯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分别在松花江干流的肇源、哈尔滨、绥滨等近20个港站等地区建立了甚高频无线通讯发射接收塔,基本解决了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通讯、船舶与各港站之间的通讯联络,基本满足了当时生产指挥和工作联络的需要。
由于短波通讯电台通讯程序繁多,差错率高,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在1997年中俄国际水运通讯淘汰了莫尔斯电报。原有的中俄国际通讯电路改用电传和传真方式通訊;而我们水运系统通讯也开始逐渐转入单边带话台进行试验进行通讯联络。在1995年以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先后调拨给我局原日产的FT?-180A单边带电台数十台,在数量上基本解决了产生上的需要;但在实际架设和调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船舶的船体长度不够,架设的条件差,给调试单边带电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样使通讯设备的有效输出功率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针对这个难题,在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分析来看;其一应该是小型机动船舶多,船舶的长度有限,影响天线的发射功率;其二国外船用直流电源是13.8V供电,而我局船舶直流供电系统是12V铅酸电池电源供电,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设备有效功率的发挥,加之船舶直流供电电源是直流12V,直流其损耗大,在整体上影响了到单边带电台整体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使单边带电台的输出功率不能有效的发挥。
根据短波电台的发射条件分析,电离层最高可反射40兆赫的频率,最低可反射1.5兆赫的频率。根据这一特性,短波工作频率段被确定为1.6兆赫-30兆赫
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球表面介质的特性。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力,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着海面传播1000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损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损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损耗小,干燥砂石地面损耗大)。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损耗、时间的延迟、大气的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质量。
综上所述,结合我局船舶的实际架设条件,不能满足通讯设备有效输出功率的正常发挥。其主要原因是船舶的长度受到了限制,又是直流12V供电,电源损耗大电源电压低,这些都会影响电台有效功率正常发挥。
我带领有关人员,首先从天线入手,抓住主要矛盾入手;因为天线在短波通讯中所起到的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一切无线通讯都是利用天线发出的电波传递的,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完全需要借助天线来完成的。因为天线担负着能量转换的任务,因此设计好和安装好天线可使能量转换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天线设计不合理,不完善,则电磁能量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虽然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在发射天线上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直接影响了能量的转换,使发射出的电波变成了无用的驻波损耗掉了。为此我们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利用现有的条件对所有通讯电台逐一进行了改革,直流供电线路正极端采取了双线并联使用,而直流的负极端接入船体,降低了电台在大功率输出时的直流损耗。使这些电台的输出功率大大提高。
为了增加近距离移动船舶之间的通讯,移动船舶与各港站之间的通讯距离,在1995年以后,我们先后淘汰了原有落后的甚高频无线电话,引进了当时在国内比较先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ZD—319型无线电话。由原有的有效通讯距离由15公里增加到35—50公里以上的通讯距离。提高了原有甚高频无线电话的通讯质量。在近距离以甚高频无线电话通讯为主,远距离以单边带电台通讯为主。我们利用这条多年建立起来的惟一的一条无线通讯网络,每天都能定时发布嫩江、松花江、尤其是黑龙江以及乌苏里江界河水位的每天的涨落变化和各主要碍航浅滩的水深变化情况。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我们黑龙江水系无线通讯网络质量,尤其是对航行在中俄界河水域中的民用船舶和军用船舶为了维护我国领水的航行安全,在高速、高效、不泄密的条件下,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