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方式方法也逐渐转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认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具体内容采取有效对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物理概念教学
  1.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思维动力
  物理概念学习时,为更好引入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中,要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认识创设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例如,“能量”这一概念学习时,如果只是简单的说“一个物体能做功,这个物体就有能”,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如果引入爬山、吹气球、除尘器吸除尘等现象,让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密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思维动力,就可以提高物理概念的学习效率.
  1.2引入教学实验,提升思想认识
  为了让概念学习变得直观形象,任课老师要尽量设置典型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弄清物理概念的本质特征,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整个实验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加强指导与观察,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发掘问题,勤于思考,提高分析、综合、类比思维能力,将实验现象上升为物理概念,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1.3应用思维方法,上升理性思维
  学生获取材料后要进行综合、比较、归纳和分析,利用科学思维找出共性和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定义,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学习摩擦、惯性、密度等概念时,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列举典型事例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这些材料加工和分析,在深化对感性材料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1.4注重学以致用,巩固所学内容
  要善于应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能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知识应用技能提高.例如,“惯性”相关内容学习完成后,有学生会提问: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坐在车厢里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下落后会落回原来的抛出点吗?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理解,甚至引起争论,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而探讨和争论的过程也是抽象概念与具体问题结合的过程,有利于巩固、活化所学概念,并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2物理规律教学
  2.1创设情境,培养形象思维
  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该对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任课老师要不失时机的为学生创设情境,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更为有效地[HJ1.6mm]探究和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思考、归纳、整理、分析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例如,学习“焦耳定律”时,为了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可引导学生陈述并分析电熨斗、电暖器使用时所发生的现象.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让学生对焦耳定律有更为形象直观的了解,逐步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形象思维能力.
  2.2注重探究,培养综合思维
  注重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探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培养归纳、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重视实验的应用,对物理规律进行有效探究.例如,利用控制变量方式探究物理规律.学习欧姆定律时,可通过控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变量对该定律的学习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学习蒸发快慢、光的反射定律时,可由生活经验或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对大量实验数据归纳和总结,然后得出结论.还可以先从具体实例或实验结果得出定性结论,再通过实验得出定量结论.如液体压强研究过程中,先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其跟深度、密度有关,然后进一步研究得出二者呈正比例的定量关系.
  2.3应用规律,培养推理思维
  当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规律之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巩固和活化,让学生掌握其来龙去脉,达到真正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并能熟练应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让学生从已知物理现象或理论出发,对某种现象进行归纳和推理,进一步探寻函数之间的关系,或者得出新结论,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有更為深入的认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物理现象或规律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推理、判断等方式,提高物理知识的应用技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物理实验教学
  3.1应用演示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开展演示实验的同时,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更为关键的是重视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从所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中的问题,然后逐渐把握规律,对实验现象有本质认识,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应用“奶瓶吞鸡蛋”、“开水下面的小鱼”等新奇实验,将学生引入新课学习活动之中,加深对实验现象的了解,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纵深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应用探究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概念、规律的了解和探究,要把握其中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任课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给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论证,把握来龙去脉,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4物理习题教学
  习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物
  理知识应用技能,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因而要重视习题的练习和教学工作,注重对习题的拓展和应用,落实新课改和新理念,赋予习题以新功能和新要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重视情境化问题练习,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联系紧密的材料开展练习,增进这些材料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尝试评价性问题的应用,有效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任务完成情况,为学生呈现多种不同解答方法,让学生进行评价,选择最优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注重实践性问题的应用,关注习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根据家用电器功率估算一个月的用电量,并与实际用电量对比分析,然后提出节能对策.”这种习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利于活跃[JP3]学生思维,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教学中应该重视该方法的应用.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综合采取有效对策,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有效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他文献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积淀生成的具有鲜明组织特色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在学校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包含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对学校组织具有化育、导向、规范、凝聚、辐射、激励、创新的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组织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积极应对
期刊
高中英语新教材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渗透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基于中下层学生的一些普遍的特点和缺陷,老师教育他们需要爱心、耐心、智慧和时间,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握有效的课堂教学,用智慧去唤醒中下层学生的内动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的天性,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快乐学习,感受到学习物理是有趣和有用的.  1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中下层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收了许许多多的信息,他们对某些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同时他
前段时间,我应邀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赵璐玫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进一步体会到,固本与创新的确是一所优秀学校生命力的源泉。  办学首先要着力于固本。習近平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位优秀的校长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固本。固本强基,本固才能枝荣。固本就是不忘初心,不图虚名,不随波逐流,不表里不一,而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学校的坚实基础,这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更具有现实意义。正如赵璐玫校长所说,学校不是一
期刊
簡谐运动具有对称性,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运动时间、速度、位移、回复力、加速度也同样具有对称性,灵活运用这一特点,可使难题变易,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本文以部分力学题为例探究简谐运动的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欣喜看到越来越多的初中物理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场”:在学案引领下,学生围绕问题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或实验探究,思维不断深入,思维力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笔者的课堂中,以及在笔者周围的部分课堂依然有着这样的场景:“教师是导演,拿着学案指挥,学生是演员,按照学案在模仿”,这种学习方式,由于没有以“问题情景”作为研讨背景,学生大多跟着教师依葫芦画瓢般学习,无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一方面,词汇体现在语音、语法、句型、课文中 ,与听、说、读、写紧密相联;另一方面,又充分体现在高考试题之中,与每一道题的解答都密切相关。所以,有效的词汇复习是英语整体复习的基石。充分利用综合复习教学法,使学生根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及用法的纵横联系去掌握英语词汇,是高效复习的关键。  关键词:五要素扩充指导归纳辨析运用    湖北省近两年的英语高考题,强化词汇知识
教师讲课要把握好“释疑”和“存疑”的平衡。无“疑”的课未必就是好课,有“疑”的课也不一定不成功。教师讲课应当既有释疑,又有存疑;解决低级的疑,提出高级的疑;解释浅层次的疑,激发深层次的疑。  在很多人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是讲课十分清楚,学生听完课什么问题都没有才好。把知识准确清晰地向学生讲解,当然是教师最起码的能力,但有时,适当地让学生产生一些疑问,留给学生一些疑问,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
期刊
在恒定电流这一章的教学中,电路分析既要应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又要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还要应用串联、并联电路知识,因此,这一节是教学的难点.基础稍微差的同学,处理电路分析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其实透過现象抓本质,电路分析也有捷径可寻:一、串反并同;二、当某电阻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时,则该电阻的变化量(即主动变化量)等于其它元件被迫变化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