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背景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一次演讲中,呼吁废除小学家庭作业,认为“作业应该在学校而不是家里完成”。法国《巴黎人报》报道说,在全球发达国家中,法国学生属“最不快乐学生之一”,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这只是个相对性概念,是对应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即便如此,奥朗德还是决定再次挥刀改革。
拿破仑说过,“想象力统治世界”。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率先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学说,提倡构建“学习化的社会”。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以说,法国教育最深层次的理念中,一直守护着卢梭的“自然教育”和让“身心自由发展”的原则,不认为超负荷的学习方式是利人利国之举。
相比之下,我们的“减负工程”在应试教育这个现实阴影下,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老师为了提升所谓的教学成果,学生为了挤过独木桥奔向理想中的目的地,于是二者“心照不宣”地陷入到题山题海中不可自拔。曾有网友调侃说,中国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生产“做题机器”,是在制造“超人”。此话虽说偏激,但也的确有现实注脚。
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文/吴 非
聪明的教师,课堂上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就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适量作业让学生练习方法,用一段时间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在他的课上,学生更多地关注并发现问题,有了思考的习惯。我们应当明白:这位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了,因为他的学生学会了学习。
看一些教师的作业量,很是惊讶。比如,有个理科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从第47页做到第60页”——竟是按页码计算的!这几十道题是不是都有必要做?教师本人有没有把教辅书上的这几十题做一遍(或是看一遍)?教师可能忘了:该班学生今晚还有数学和外语作业,明天的语文课还要默写古诗文……听学生叫苦,我曾委婉地劝一些教师:“这样布置作业,学生就没有时间读书了,能不能让学生自选其中五题完成?效果不一定差的。”老师回答是:“我们不抢时间,学生时间就被其他学科抢走了。”
教师作业设计的质与量体现其业务能力,体现了他对学科教学的基本认识,教师不能用过量作业掩盖自己的业务能力的不足,也不能有“学科本位”意识,一切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有个语文教师在考试前两天通过QQ群给每个学生家长一个文件包,内有近二十份试卷的电子稿,让家长打印出来给孩子“做一做”。有个家长打印出来,A4纸五十多页,自己惊呆了:孩子24小时不睡不吃,也不可能看完的。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教师缺乏常识,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我的教学经历中,凡是“刻苦”的学生,最终好像都比较平常。回忆他们的学习经历,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总是在等待教师给他学习任务,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讨价还价,似乎越多越好,越难越好;他们总是“向高标准看齐”,他们听到有教师表扬他“刻苦”,从不认为有其他意思,而是沾沾自喜。
1952年,爱因斯坦应一名教育编辑请求,就青年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写了一份声明,发表在1952年10月5日的《纽约时报》上。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
“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作为著名的科学家,郑重其事地用“声明”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教育观,可见他对落后的教学是如何深恶痛绝。这个“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可以分两方面看:主张“负担重一些有好处”的教师与家长本身是肤浅之辈,接受了过重负担的学生即将成为肤浅之辈。总而言之,后果是逃不脱的。
别把学生当成做题机器
文/王栋生
记得有家报纸曾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过一个标题——《中考状元:成功秘诀在于做题》。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状元”的原话,但多数教师对这篇访谈甚不以为然。只要对教育教学稍稍作点研究,就能看出,这个学生虽然考试能得高分,但他(她)未必了解什么是“学习”。要我说,是目前的考试制度与检测方式让只会做题的学生得了便宜,仅此而已,并不表示这种学生有出众的学习力。
有位高中化学教师上课用半节课给学生讲解“为什么”,可是有些学生不耐烦,他们只想知道“是什么”,然后开始“反复练”。这位化学教师说,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个思维过程比结论重要,欲速则不达,如果现在不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以后很可能缺少这样一个经历。然而,在应试教学下,学生判断选择的依据,是“高考会不会考到”——你为他的智力发展着想,他只想为高考得分考虑。这种学习观,倒是与部分教师的应试教学观是匹配的。有相当一批学校,根本不在意学生的未来,而只是考虑高考或中考,因为社会评价标准是“成王败寇”,学校也就顺流而下,教师乐得不动脑筋。
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让学生习得方法,变得聪明,举一反三,有创造性思维;如果 “以练代教”,“以练代学”,试图通过超量作业让学生“存储各种题目及解题方法”,把学生变为“做题机器”,是愚蠢的做法,也是非人道的教育。学生从小终日做题,他还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呢?他又如何能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呢?
我认为,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当讲究培育智慧,把学生作为可以发展的人去教育,而不是当作机器一样去“设置”;机器也会疲劳,也会损毁,何况人呢?
编辑/梁宇清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一次演讲中,呼吁废除小学家庭作业,认为“作业应该在学校而不是家里完成”。法国《巴黎人报》报道说,在全球发达国家中,法国学生属“最不快乐学生之一”,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这只是个相对性概念,是对应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即便如此,奥朗德还是决定再次挥刀改革。
拿破仑说过,“想象力统治世界”。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率先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学说,提倡构建“学习化的社会”。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以说,法国教育最深层次的理念中,一直守护着卢梭的“自然教育”和让“身心自由发展”的原则,不认为超负荷的学习方式是利人利国之举。
相比之下,我们的“减负工程”在应试教育这个现实阴影下,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老师为了提升所谓的教学成果,学生为了挤过独木桥奔向理想中的目的地,于是二者“心照不宣”地陷入到题山题海中不可自拔。曾有网友调侃说,中国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生产“做题机器”,是在制造“超人”。此话虽说偏激,但也的确有现实注脚。
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文/吴 非
聪明的教师,课堂上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就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适量作业让学生练习方法,用一段时间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在他的课上,学生更多地关注并发现问题,有了思考的习惯。我们应当明白:这位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了,因为他的学生学会了学习。
看一些教师的作业量,很是惊讶。比如,有个理科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从第47页做到第60页”——竟是按页码计算的!这几十道题是不是都有必要做?教师本人有没有把教辅书上的这几十题做一遍(或是看一遍)?教师可能忘了:该班学生今晚还有数学和外语作业,明天的语文课还要默写古诗文……听学生叫苦,我曾委婉地劝一些教师:“这样布置作业,学生就没有时间读书了,能不能让学生自选其中五题完成?效果不一定差的。”老师回答是:“我们不抢时间,学生时间就被其他学科抢走了。”
教师作业设计的质与量体现其业务能力,体现了他对学科教学的基本认识,教师不能用过量作业掩盖自己的业务能力的不足,也不能有“学科本位”意识,一切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有个语文教师在考试前两天通过QQ群给每个学生家长一个文件包,内有近二十份试卷的电子稿,让家长打印出来给孩子“做一做”。有个家长打印出来,A4纸五十多页,自己惊呆了:孩子24小时不睡不吃,也不可能看完的。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教师缺乏常识,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我的教学经历中,凡是“刻苦”的学生,最终好像都比较平常。回忆他们的学习经历,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总是在等待教师给他学习任务,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讨价还价,似乎越多越好,越难越好;他们总是“向高标准看齐”,他们听到有教师表扬他“刻苦”,从不认为有其他意思,而是沾沾自喜。
1952年,爱因斯坦应一名教育编辑请求,就青年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写了一份声明,发表在1952年10月5日的《纽约时报》上。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
“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作为著名的科学家,郑重其事地用“声明”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教育观,可见他对落后的教学是如何深恶痛绝。这个“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可以分两方面看:主张“负担重一些有好处”的教师与家长本身是肤浅之辈,接受了过重负担的学生即将成为肤浅之辈。总而言之,后果是逃不脱的。
别把学生当成做题机器
文/王栋生
记得有家报纸曾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过一个标题——《中考状元:成功秘诀在于做题》。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状元”的原话,但多数教师对这篇访谈甚不以为然。只要对教育教学稍稍作点研究,就能看出,这个学生虽然考试能得高分,但他(她)未必了解什么是“学习”。要我说,是目前的考试制度与检测方式让只会做题的学生得了便宜,仅此而已,并不表示这种学生有出众的学习力。
有位高中化学教师上课用半节课给学生讲解“为什么”,可是有些学生不耐烦,他们只想知道“是什么”,然后开始“反复练”。这位化学教师说,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个思维过程比结论重要,欲速则不达,如果现在不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以后很可能缺少这样一个经历。然而,在应试教学下,学生判断选择的依据,是“高考会不会考到”——你为他的智力发展着想,他只想为高考得分考虑。这种学习观,倒是与部分教师的应试教学观是匹配的。有相当一批学校,根本不在意学生的未来,而只是考虑高考或中考,因为社会评价标准是“成王败寇”,学校也就顺流而下,教师乐得不动脑筋。
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让学生习得方法,变得聪明,举一反三,有创造性思维;如果 “以练代教”,“以练代学”,试图通过超量作业让学生“存储各种题目及解题方法”,把学生变为“做题机器”,是愚蠢的做法,也是非人道的教育。学生从小终日做题,他还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呢?他又如何能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呢?
我认为,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当讲究培育智慧,把学生作为可以发展的人去教育,而不是当作机器一样去“设置”;机器也会疲劳,也会损毁,何况人呢?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