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xx特大桥3~2#桩断桩处理为例,讲述人工挖孔在断桩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钻孔桩;断桩;处理
Abstract: the new Hunchun of Jilin to railway key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xx super-large bridge 3 ~ 2 # pile breaking process, for example, about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break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Keywords: drilling pile; Broken pile;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U445.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概述
xx特大桥全长762.55m,跨越长吉图高速公路和302国道。断桩3~2#桩为该桥跨越302国道(40+64+40)m连续梁的主墩桩之一,该墩位于陆地。原采用冲击钻成孔,桩径1.5m,设计为29m长的柱状。在灌注该桩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流动性能不好,在灌至混凝土面距设计桩顶标高约10m处时发生堵管现象,处理无效,造成混凝土未能灌注到设计桩顶高程。
2处理方案的比选
该桥3-2#桩断桩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以下两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抽干空桩段泥浆,然后人工清淤清理桩头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层。此方法费用包含抽泥浆、清理桩头、灌注混凝土的设备人工费1.5万元和混凝土材料费0.9万元,共计约为2.4万元。工期组成为抽泥浆0.5天,清理桩头5天,灌注混凝土0.5天,共计为6天。此方法费用低,工期短,但有新老混凝土接触面稍有处理不好就接不成功的弊处。
方案二:利用沖击钻沿原桩位重新冲孔。此方法费用包含冲击钻的成孔及混凝土灌注的设备人工费用1.5万元和混凝土材料费2.6万元,大约需要花费4.1万元,工期组成为冲击钻成孔12天,灌注混凝土0.5天,共计为12.5天。此方法施工简便、安全质量风险低,但弊处是工期长费用高。
本着该桥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通过费用、工期和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权衡,结合本桩位位于山坡处岩层较好,且地下水不多的有利条件,以及有原先桩的钢筋笼可以做人工挖孔的支护护壁,保证了人工挖孔过程中不会出现塌方现象的发生,所以决定采用方案一为该桩的处理方案。
3断桩处理方案
3.1挖孔的井口防护
首先,由测量放出桩位中心线,在井口周围采用袋装砂性土围砌进行防护,护圈内径比设计桩径大10~20cm,高出地面20~30cm,以防止土石坠落、地表泥浆回流。见图1
图1井口方案
3.2具体处理措施
⑴ 抽浆清淤
首先采用高扬程污浆泵将孔内泥浆抽出,然后人工下去清理淤泥,直至露出混凝土面层。在进入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到大量渗水时,采用边清理边用高扬程水泵将水抽出。
图2出碴提升结构
⑵桩头混凝土处理
在将淤泥完全清出后,露出原桩顶混凝土面时。换用风镐将坚硬的浮碴和夹层混凝土凿除。由于凿除过程中会遇到地下水的出现,首先在桩的边缘处凿个可容下潜水泵的汇水井进行汇水,边凿除边使用高扬程潜水泵将积水抽出。
逐层向下凿除,直至露出密实的新鲜混凝土面层。
⑶混凝土顶面处理
在凿除清理至无夹碴露出新鲜混凝土层后,沿桩身边缘将钢筋笼处向圆心约10cm范围内混凝土向下凿除10-15cm凹槽进行汇水,同时在该汇水槽处凿一刚好能容下水泵的小汇水井进行汇水并用水泵连续不断地将水抽出。
在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后,请检桩人员进行检桩,经过检测下部桩基质量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清扫混凝土面小块混凝土及砂粒,以高压风枪吹干净,并用棉纱将表面积水和细小石粉擦干净。为保证接桩后的桩身质量,以及使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更好的连接,混凝土施工前在原桩顶面先撒一层约2cm厚强度符合桩身要求的1:2水泥砂浆。
⑷混凝土浇注
由于有少量地下水的存在,商议决定采用砍球法灌注水下混凝凝土的方式灌注混凝土。
将提前接好的导管及料斗下放到位,保证导管底口距桩顶混凝土面仅有35cm的距离。
在封底混凝凝土落下去的瞬间,利用简易吊机将水泵拔出。然后连续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面达到设计桩顶标高。
由于顶部混凝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无法达到密实的要求,在待导管完全拔除之后,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尽量向下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泛光无气泡冒出为止。然后再将混凝土表层浮浆刮除。
4桩检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请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桩检。经检测,本桩波形无异常,为Ⅰ类桩,也即接桩合格。
5结束语
钻孔桩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原因、操作不当等因素,容易造成一些意想不到问题的出现。断桩处理时一个常见问题,必须在确保质量可控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达到工艺可靠、成本较低、方法简便可行和缩短工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凌治平,易经武,洪毓康.基础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TB 10203-2002,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关键词:钻孔桩;断桩;处理
Abstract: the new Hunchun of Jilin to railway key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xx super-large bridge 3 ~ 2 # pile breaking process, for example, about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break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Keywords: drilling pile; Broken pile;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U445.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概述
xx特大桥全长762.55m,跨越长吉图高速公路和302国道。断桩3~2#桩为该桥跨越302国道(40+64+40)m连续梁的主墩桩之一,该墩位于陆地。原采用冲击钻成孔,桩径1.5m,设计为29m长的柱状。在灌注该桩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流动性能不好,在灌至混凝土面距设计桩顶标高约10m处时发生堵管现象,处理无效,造成混凝土未能灌注到设计桩顶高程。
2处理方案的比选
该桥3-2#桩断桩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以下两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抽干空桩段泥浆,然后人工清淤清理桩头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层。此方法费用包含抽泥浆、清理桩头、灌注混凝土的设备人工费1.5万元和混凝土材料费0.9万元,共计约为2.4万元。工期组成为抽泥浆0.5天,清理桩头5天,灌注混凝土0.5天,共计为6天。此方法费用低,工期短,但有新老混凝土接触面稍有处理不好就接不成功的弊处。
方案二:利用沖击钻沿原桩位重新冲孔。此方法费用包含冲击钻的成孔及混凝土灌注的设备人工费用1.5万元和混凝土材料费2.6万元,大约需要花费4.1万元,工期组成为冲击钻成孔12天,灌注混凝土0.5天,共计为12.5天。此方法施工简便、安全质量风险低,但弊处是工期长费用高。
本着该桥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通过费用、工期和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权衡,结合本桩位位于山坡处岩层较好,且地下水不多的有利条件,以及有原先桩的钢筋笼可以做人工挖孔的支护护壁,保证了人工挖孔过程中不会出现塌方现象的发生,所以决定采用方案一为该桩的处理方案。
3断桩处理方案
3.1挖孔的井口防护
首先,由测量放出桩位中心线,在井口周围采用袋装砂性土围砌进行防护,护圈内径比设计桩径大10~20cm,高出地面20~30cm,以防止土石坠落、地表泥浆回流。见图1
图1井口方案
3.2具体处理措施
⑴ 抽浆清淤
首先采用高扬程污浆泵将孔内泥浆抽出,然后人工下去清理淤泥,直至露出混凝土面层。在进入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到大量渗水时,采用边清理边用高扬程水泵将水抽出。
图2出碴提升结构
⑵桩头混凝土处理
在将淤泥完全清出后,露出原桩顶混凝土面时。换用风镐将坚硬的浮碴和夹层混凝土凿除。由于凿除过程中会遇到地下水的出现,首先在桩的边缘处凿个可容下潜水泵的汇水井进行汇水,边凿除边使用高扬程潜水泵将积水抽出。
逐层向下凿除,直至露出密实的新鲜混凝土面层。
⑶混凝土顶面处理
在凿除清理至无夹碴露出新鲜混凝土层后,沿桩身边缘将钢筋笼处向圆心约10cm范围内混凝土向下凿除10-15cm凹槽进行汇水,同时在该汇水槽处凿一刚好能容下水泵的小汇水井进行汇水并用水泵连续不断地将水抽出。
在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后,请检桩人员进行检桩,经过检测下部桩基质量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清扫混凝土面小块混凝土及砂粒,以高压风枪吹干净,并用棉纱将表面积水和细小石粉擦干净。为保证接桩后的桩身质量,以及使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更好的连接,混凝土施工前在原桩顶面先撒一层约2cm厚强度符合桩身要求的1:2水泥砂浆。
⑷混凝土浇注
由于有少量地下水的存在,商议决定采用砍球法灌注水下混凝凝土的方式灌注混凝土。
将提前接好的导管及料斗下放到位,保证导管底口距桩顶混凝土面仅有35cm的距离。
在封底混凝凝土落下去的瞬间,利用简易吊机将水泵拔出。然后连续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面达到设计桩顶标高。
由于顶部混凝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无法达到密实的要求,在待导管完全拔除之后,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尽量向下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泛光无气泡冒出为止。然后再将混凝土表层浮浆刮除。
4桩检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请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桩检。经检测,本桩波形无异常,为Ⅰ类桩,也即接桩合格。
5结束语
钻孔桩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原因、操作不当等因素,容易造成一些意想不到问题的出现。断桩处理时一个常见问题,必须在确保质量可控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达到工艺可靠、成本较低、方法简便可行和缩短工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凌治平,易经武,洪毓康.基础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TB 10203-2002,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