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自然至和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以嵇康《琴赋》为主体,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研究与发散,最终进行归纳与总结。首先,简述嵇康的生平与音乐成就及《琴赋》的创作特点、历史地位与历代评价;然后结合时代背景与思想潮流,分别以音乐本质、音乐观点及审美境界三方面论述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嵇康 《琴赋》 音乐美学思想 审美 境界 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008-02
  一、《琴赋》概述
  嵇康,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人,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首。嵇康工于诗文,生平所著诗、赋、书、论收录于《嵇中散集》,传于后世。其文言辞壮丽,风格清俊飘逸,自成一派,且精通音律,著有音乐论著《声无哀乐论》及音乐咏物赋《琴赋》,俱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琴赋》集嵇康文学思想与音乐美学思想为一体,是千古流传的佳作。与同时期音乐诸赋及前人作品不同的是,《琴赋》以“吟咏琴之美”为表,以“阐述音乐美学思想”为质,将嵇康自身的音乐审美观、养生功能论及哲学思想融会贯通,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写作而成。行文流畅优美,内容丰富,极具代表性,为两晋音乐赋之冠,在文学史及音乐美学史上都有极高的地位。《琴赋》最初收录于南朝梁萧统所编《昭明文选》,清人何焯在《文选评》中曾以“音乐诸赋虽微妙古奥不一,而精当完密,神解入微,当以叔夜此作为冠”之语赞誉《琴赋》,可见其音乐、文学造诣之高。
  二、《琴赋》之音乐美学思想及审美境界
  (一)“洁净端理,至德和平”的音乐本质
  在嵇康作《琴赋》之前,两汉及魏晋同时期也有较多著名的音乐赋,然而对音乐本质的表达一脉相承,大都以“悲”为美,这与两汉深受楚人“哀”文化影响及魏晋之际战乱动荡、民生凋敝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正如嵇康在赋首序中写道:“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同时因西汉元光年间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令的推行,前人音乐赋受儒家乐教思想影响颇深。儒家音乐认为“音”由人心而生,继而形成“声”。此观点在《乐记》中有明显体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正因如此,儒家认为音乐可“正礼教”,可“移风易俗”,可教化民众,用以巩固统治。这种“声音之道与政通”①的音乐思想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因此嵇康认为前人所作音乐赋“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原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而嵇康则提出了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观点,即音乐源于自然,其本质是“和”。他认为音乐应与自然相契合,以达到音乐、人、自然的和谐统一。《琴赋》开篇即写琴的制作材料“椅梧”的生长环境,“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表达琴取材于自然之意,而乐音由琴发出,也来源于自然,行文中嵇康多以山川水流、飞禽走兽为意象比喻琴音之美,也是表达自然是音乐的本源之意。因此,在音乐美学中,他认为音声应以“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为美,以“自然至和”作为音乐之本,将音乐从原来作为政治工具、文学依附的存在中独立出来,这与其“越名教而任自然”②的生存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越名任心”思想在音乐美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和声无象,哀心有主”的音乐观点
  与儒家传统乐教观念不同的是,嵇康在其另一本音乐论著《声无哀乐论》中提出“声无哀乐”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本身并没有情感,而是通过音韵节奏的变化对聆听者的情绪产生影响。而所谓哀乐则源于人的内心,与音乐本身并无关系,即“和声无象,哀心有主”③。这个观念在《琴賦》中也有体现。嵇康认为音声无哀乐,“怀戚者闻之”,则憯懔惨凄,愀怆伤心,含哀懊咿,不能自禁,而“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留连澜漫,嗢噱终日,情绪流露是人心先有所感,音乐不过是引发情感的媒介。为论证这一观点,嵇康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了音乐节奏旋律变化的原理,用以驳斥儒家认为音乐“源于人心”的观点。“及其初调,则角羽俱起,宫徵相证,参发并趣,上下累应。踸踔磥硌,美声将兴,固以和昶而足耽矣”,此处提到了古琴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变化,说明琴音变化是由弹奏者拨动不同的琴弦,使“五音”产生不同的排列组合及形式结构,从而组成不同的曲目。而“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间辽故音庳,弦长故徽鸣”则是说明了琴音音色的变化是自然原理,琴弦松则音色低沉,琴弦紧则音色高亢,琴弦距琴头距离远近也会对音色产生影响。这进一步论证了音乐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人的情感不会对音乐本身产生影响。而嵇康本人并不否认音乐会对人得情感产生影响,文中提到音乐“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可见音乐具有引发人内心情感的作用。因此,在音乐美学中,嵇康认为“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④,意为音乐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可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具有“感荡心志,发泄幽情”的作用。
  (三)“恬虚乐古,弃事遗身”的审美境界
  纵览中国古代史,可发现三个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为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及民国时期,这三个时代无一例外,皆处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时期,而嵇康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自汉末黄巾起义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大一统王朝分崩离析,开始了长时间的割据战争。北方从东汉到曹魏再到司马氏建立西晋,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往往会牵连士族阶级的知识分子,如正始年间曹爽与司马懿两大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使何晏等名士沦为政权斗争的牺牲品。及至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氏完全掌握政权,以“名教”为名,以“苛政”为实,开始大规模清理敌对势力,许多名阀士族在政治斗争中被诛杀,而文人群体不满于社会现实,又在政治上难有建树,只得遁入山林隐居,不问世事。由此形成了魏晋时期独特的文人群体,他们崇尚道家思想,个性独特,行事不羁,好虚无,向往寻仙问道,追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⑤的人生境界,嵇康也不例外。他在《琴赋》中所作的游仙诗“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因此,在音乐美学中,受老庄“无为”思想的影响,他认为音乐应追求“怡养悦愉,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遗身”,即超脱于自然之上,不受生活琐事所累,在琴音中达到清和自然、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这种“回归本真,从世俗中脱离而出”的审美境界正是嵇康追崇“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的人生境界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体现。其根源在于魏晋时期的战乱动荡与政治黑暗导致文人群体不堪其负,转而追求抛弃世俗,超脱自然的虚无境界。
  注释:
  ①选自《礼记》第十九篇《乐记》。
  ②嵇康:《释私论》。
  ③④嵇康:《声无哀乐论》。
  ⑤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第十四首。
  参考文献:
  [1][南朝梁]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汉]戴圣.礼记[M].王学典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张节末.嵇康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7]任永梅.《嵇康集》与及其音乐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黄毓任.和声无象,哀心有主——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J].南通大学学报,2005,(04).
  [9]陈允锋.嵇康音乐审美主体观发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03).
  [10]胡郁青,刘嘉.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中国音乐,2000,(01).
  [11]李楠.嵇康《琴赋》之“声无哀乐”解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2]李丹博.以“和”为美——评嵇康《琴赋》的美学思想[J].文史哲,2003,(02).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有着资源组成情境化、资源容量较小、教学内容较少等特点,主要分为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自主学习类几种类型。本文,从舞蹈专业教学角度,先分析了微课概念,接着阐述了舞蹈专业微课实施原则,最后总结了舞蹈专业微课教学模式实施思路,旨在创设一个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并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向学生传授一些舞蹈知识和动作,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舞蹈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剧《围屋女人》是一部集浓郁客家风情与悲壮革命历史题材为一体的抒情悲喜剧,颂扬了至真至善的伟大母爱,以及赣南苏区客家人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该剧立足于赣南客家文化,大量运用赣南客家音乐、舞蹈元素的同时,选择以“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进行大胆创作。笔者从题材、音乐、舞蹈、服饰、布景等方面,探讨该剧的艺术特征,及其在传统素材与创新手法相交融方面作出的探索。  关键词:《围屋女人》 民族音乐
期刊
摘要: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都从属于表演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两者虽都具有戏剧表演的相似之处,可却会受到影视剧与话剧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欣赏途径的制约,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规律和表演技巧,所以需要表演者掌握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的异同,才能达到在镜头前与舞台上收放自如的表演。  关键词:镜头感 舞台感 影视表演 话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
期刊
摘要: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一步步推入,建设多种多样的学生实验兴趣社团渐渐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音乐学科来说,建设一支编制健全、水平较高、制度完善的民族乐团则更是实践教学的迫切需要。文章从基础排练、强化素质、实践演出、参与比赛等方面探究了高校学生民族乐团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 重奏合奏课程 国乐团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
期刊
杨元金,男,工艺美术师,福建仙游人,1987年出生于木雕世家,从小酷爱木雕雕刻艺术。自2001年从艺至今,一直坚持艺术理论和实践结合,虚心求教,勤奋好学,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大专业展会上获奖。2015年作品《锦上添花》荣获中國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2016年作品《百子嬉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2016年作品《吉祥如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2016年作品《四季平安》荣获十一届海峡工艺品
期刊
李永宏,1968年生,四川仁寿县人,13岁开始拜师学艺,本科学历。曾在西藏军区、成都军区部队机关从事美术工作15年,早年求学于多所美术学校,后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批评班、四川省诗书画院研修班、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临摹与创作研修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临帖班、《国画家》写生与创作研修班。国画启蒙于曾建民、廖作东,后又师从韩书力、余友心、朱常棣、罗其鑫、刘怀勇、管苠棡、施秉偉、吉
期刊
摘要:通过对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对再现单三部曲式作品进行分析进行梳理,从曲式、和声、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贺绿汀《摇篮曲》作音乐分析,进一步认识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特和贺绿汀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关键词:单三部曲式 再现单三部曲式 教学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
期刊
摘要: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
期刊
摘要:沈洽教授著作《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是基于民族音乐形态学而展开的系统建立、剖析和多维论证,提出了综合音乐和文化二元视角进行民族音乐形态学分析的独特理论与方法,以全面了解音乐作品。整个理论体系综合了音乐、物理、数理、文化等相结合的认识方法,以数字音频技术的定量分析为依据,科学论证了音乐构成的形态与规律。这是一本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术著作,被评为为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项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理论的
期刊
颜瑞景,男,1973年10月出生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福建仙游,现任仙游县大济木艺阁仿古家具厂厂长兼设计总监。自1989年从艺至今,受到多位工艺名师的指导。1989年至1996年跟随仙游民间艺人张福金学习木雕雕刻技艺,之后又进修学习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刻苦习艺;1996年创办仙游县大济木艺阁工艺厂;2013年创办仙游县大济木藝阁仿古家具厂;2014年,正式皈依浙江宁波慧日寺的上传下喜法师门下,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