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复旦师生悼念周总理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月3日,一名叫徐志祥的老同志通过微信联系我,原来,他是我父亲刘征文在上海机床厂的老同事。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调离了上海机床厂后,他便和我父亲失去了联系。上世纪70年代初徐师傅从解放军第31集团军复员来到上海机床厂,在厂团委担任团干部,后来调到市委办公厅、市档案局工作直至退休。70多岁的徐志祥来到我办公室,深情回忆了上海机床厂曾经的辉煌,和该厂派他与我父亲在复旦大学工作时,发生在复旦校园的一段往事。
  为什么不让我们悼念周总理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文革”正如火如荼。1975年至1977年我父亲和徐志祥等上海机床厂一批中层干部,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作为“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被选派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分别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
  1976年1月9日,一个巨大的噩耗传来:周恩来总理于1月8日逝世了。这天,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一走进复旦校园,只见整个校园弥漫着哀伤的氛围,学生们纷纷在冬青树林里采摘绿叶树枝,准备自己制作花圈。他俩走进国际政治系的办公楼内,看到已经有师生在大厅布置悼念周总理的灵堂,便立即加入其中,将一朵朵黄白小花敬放在周总理遗像前。
  正当我父亲、徐志祥师傅和师生们忙碌时,系党总支书记钱孝衡从楼外走了进来,他紧张地把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拉到一旁:“我剛参加校党委会紧急会议回来,上面有三点指示:总理去世,一不准设灵堂、二不准戴黑纱、三不准举行追悼会。希望你们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
  “为什么不让我们悼念周总理?”听到这一消息,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惊呆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声问道。这时,学生班的班长戴德娴和学生们闻讯也围拢过来,请求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能够顶住压力,组织学生悼念周总理的活动。戴德娴这名女班长,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广大学生中很有威信,她哽咽道:“刘书记、徐师傅,希望你们能和我们学生并肩战斗,我们要给周总理戴黑纱设灵堂!”
  此时,比我父亲年轻几岁的徐志祥师傅,望着我父亲问道:“刘书记,你看怎么办?”
  “小徐、戴班长,我们悼念周总理无罪,我支持大家设灵堂、戴黑纱。小徐,你去购买黑纱布,我来写花圈的挽联。”
  话音刚落,一名女教师马上表示,自己身上带着布票。于是,徐志祥师傅立马和一名来自部队的解放军学生一起拿着布票,骑自行车到五角场去买黑纱布。很快,国际政治系的师生手臂都戴上了黑纱。
  当天下午是国际政治系的例行政治学习,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一起参加外语教研组的学习。他们果断改变原先的学习内容,组织大家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发布的周总理逝世讣告,徐志祥师傅首先拿起报纸读了起来。读了没几句,眼泪就流了下来,哽咽得无法读下去,我父亲马上接过报纸继续读。可是,他读了几行后,声音颤抖得也读不下去了,只得再次传给身边的一名教师。就这样,短短的一份讣告,在十几个人手中传递下才总算读完。此时,会议室里早已哭声一片。
  珍藏40多年的《人民的好总理》一书
  第二天,徐志祥师傅对我父亲说:“刘书记,我们一定要在全系举行周总理追悼大会。我俩联名向系党总支打请示报告好吗?”
  “小徐,你说出了我心里话,我们现在就去找钱书记。”系党总支书记钱孝衡接到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的请示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干部毫不犹豫地表示:“我支持你们,追悼大会我来主持,小徐组织教师队伍,刘征文书记组织学生,大家立即去分头落实。”
  “钱书记,你是系里的一把手,主持追悼大会风险太大,还是让小徐或者我来主持吧,有什么事情,我们大不了被打回上海机床厂。”我父亲恳请道。
  “不要废话了,学校党委会是我参加的,上面如果追究责任,一切风险我来承担!”钱书记把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
  两天后,国际政治系悼念周总理大会在教学楼前举行。我父亲和徐志祥师傅与全系70多名教师、200多名学生肃立在周总理的遗像前默哀致敬,当哀乐奏响的瞬间,师生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大哭,有的甚至哭晕倒地。而此时此刻,整个复旦校园、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一片哀伤之中。忧国忧民的周恩来总理走了,中国人民在为祖国的命运担忧。
  “我现在很多事情都已淡忘了,唯独40多年前和你父亲在复旦校园悼念周总理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天追悼大会结束后,我和你父亲带领师生在国际政治系教学楼外的草坪上,又种下了两棵松柏树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前几天,我特地重回复旦校园,发现那两棵我们当年种下的松柏树已经高耸入云,我独自默默地站在树下,不禁感慨万千,很久没能离去。”
  徐志祥师傅沉浸在往昔的追忆中,久久没回过神来。他对我说,尽管“四人帮”不断压制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悼念,但他与我父亲依然在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投身于悼念周总理的活动,因为,周总理生前对上海机床厂的发展十分关心,上机人对总理有着深厚的感情。
  2017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41周年这天,我来到父亲家,转达了徐志祥师傅对他的问候,聊起当年他与徐志祥师傅在复旦校园悼念周总理的往事,他心情立马沉重起来,似乎不愿多说什么,只是转身从书橱里取出一本1977年12月复旦大学政宣组汇编、封面书名由著名教授郭绍虞题写的《人民的好总理》的书递给我:“该说的,小徐都说了。这本书我珍藏了41年,现在转交你保存吧。”
  从80多岁的父亲手中接过书,我惊讶地发现,41年过去了,这本书竟然保存得完好如新,书本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重新做了封面和封底,并且在牛皮纸封面上,他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上“人民的好总理”书名。
  一切尽在不言中。40多年的时光,父亲就是这样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寄托一个上海机床厂的普通干部对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哀思与怀念。
  (作者为上海公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
  责任编辑  王岚
其他文献
在那个特殊年代,《毛主席语录》曾风靡一时,无论大街小巷还是偏僻乡村,随处可见,而这些语录是需要有人抄写的。当年,我被选中抄写这些语录,竟使我练出了一手好字,也由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1967年冬,我从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崇明务农,正好乡里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的热潮,每个生产队都要挑选几个字写得好的人抄写语录,我也被选中,与队里另一位青年,负责三个生产队的语录抄写。于是,每天出工就拿着一支毛笔和一桶红油
期刊
王伯群与旧上海三大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来往有年,其中尤与杜月笙过从甚密。上海是近代留学日本学生最大的集散地,1905年,王伯群作为贵州首批公费留学生浮槎东渡。途经上海时,只见“洋场十里,崇楼杰阁,排云而立”,便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就读中央大学研究院的王伯群受章太炎之邀,迅即从东京返沪投身革命,参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创办《大共和日报》。1919年,王伯群受孙中山派遣,代
期刊
林汉达教授曾以林迭肯之名研究拼音文字,我是拉丁化新文字工作者,曾經经常去请教他。  有一次林教授说,他曾和鲁迅先生一起学习,这让我大感兴趣。我还问林教授,鲁迅先生说的是什么语言?林教授说,鲁迅先生说的是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可见当时地下党让一些进步文化工作者一起学习的。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期刊
巍峨雄踞于武夷山西麓,蜿蜒奔流于赣东抚河上游,有一块上扬枫叶形的地域,这就是素称“万绿丛中鱼米乡”的江西省黎川县。黎川县地处赣浙闽交界,三面环山,有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要求。黎川县委、县政府在精准扶贫上除了农村基础建设,还发展了特色产业并根据黎川县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如开发油画产业和旅游业等。在油画产业的引
期刊
“乒乓外交”通常是指:1971年4月,毛泽东指示正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向美国传递出中方希望彼此交流、实现正常化关系的愿望。此举打破了20多年中美关系中的坚冰,双方关系逐渐改善,直至正式建交。还应看到,“乒乓外交”对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其要义与推进中美关系几乎平行。实际上,周恩来还巧妙地运用“乒乓外交”,与朝鲜改善了关系,修补了由“文革
期刊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随着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一些社会活动家主张劳动者要以自愿为原则成立合作社,在资本剥削的社会大环境中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这一社会思潮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马上获得了一批进步人士的积极响应。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第一位倡导合作社的政治家。  孙中山先生秉承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投身改造社会的活动。早年经历使其深知
期刊
母亲从《参考消息》上察觉到高考招生制度发生了变化  1977年10月,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对于当年参加高考的570万名考生来说,这是他们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作為570万名考生中的一员,当我回望1977年的高考,自己之所以能够大胆决定报名参加考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对我的鼓动与支持。40多年后,重新整理1976年4月至1978年2月我在上海崇明跃进农场工作
期刊
在方增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我受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之邀,出席“《方增先口述历史》出版座谈会”。这本刚出版的新书称得上是方老一生的精彩回放,书中有史料、有故事——耐人寻味;有照片、有作品——赏心悦目。我拜读新书仿佛又和先生见面,先生为人师表的风范、对后辈的热情勉励、温和率真的性情,令我难以忘怀。  先生鼓励我“在哲理漫画方面  探索一条路出来”  1992年10月,我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上开设“智
期刊
最初听到林放(赵超构,笔名林放,1910-1992)的名字,尚读初二,也是在父辈们聊天时得知的。都说他文章写得好,却从未读过。当时偶读《新民晚报》,也都是体育新闻或者长篇连载《芦荡火种》之类的。没想到10年之后的1974年,我参加《辞海》修订工作,竟遇上了林放先生。  《辞海》编辑室在陕西北路上,一次坐21路公交车上班去,途经西藏中路,上来一位瘦小的老者,还没站稳,车已启动,一个趔趄撞到我座位旁,
期刊
1968年在工宣队浩浩荡荡进驻上层建筑不久,上海文化系统组织了对巴金的游斗。据说是他们认为巴金著作三部曲《家》《春》《秋》在民众中很有流毒,特别是对工人群体心灵有所毒害,必须批倒批臭,于是拉起了一个“批判组”,由奉贤五七干校押来巴金,到我作为上海图书馆成员参加时,已经游斗了多天。  这家临时搭的、非常松懈的“小分队”,由工宣队带队,为了壮大行色,还请了市劳动模范裔式娟参加。但我们都是客串,跑龙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