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腴的面孔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liv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论语》多语录不同,《孔子家语》保存了大量的长篇对话,应该出于孔门弟子对孔子师生对话的记录或追记,而不像《论语》那样更多存在精加工的痕迹。因此,《孔子家语》中的孔子形象相较于《论语》,面孔更加丰腴。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老并峙,诸子蜂起,被誉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轴心时代”。在这众多的伟大思想家群体之中,孔子可能是留下言行资料最丰富的一位。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除了《老子》五千言及《史记·老子列传》里的一点事迹资料,后世读者对其几乎别无所知;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等诸子也大体如此。墨子似乎记载文字更少,以致清末大儒孙诒让愤愤不平:“(《史记》)于先秦诸子,自儒家外,老、庄、韩、吕、苏、张、孙、吴之伦,皆论列言行为传,唯于墨子则仅于《孟荀传》末附缀姓名。”因此,諸子留在后世读者心目中的面目就相当朦胧。
  相较之下,孔子就大为不同。除了有《孔子世家》的完整传记之外,另有《论语》近16000字,《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57000余字;即使孔子之作《春秋》《易传》不被认可,其余散见于大小戴《礼记》《孝经》《左传》《孟子》《荀子》《韩诗外传》《说苑》《孔丛子》等先秦两汉文献中的言行资料也十分可观。这尚未加上出土文献中的大量孔子遗说。由此观之,孔子较之于其他诸子,其生平事迹、思想学说远为丰硕,在后人心中的形象就更加眉目清晰。这当然要归功于孔门弟子后学对孔子言行文献的记录、整理。
  孔门文献的“双璧”
  其实,欲了解孔子,除去其他散见资料不论,仅《论语》《家语》这“孔门文献双璧”,便足以窥见夫子那“丰腴的面孔”了。
  了解孔子,最为大众熟知的首推《论语》。该书“正实而切事”,但毕竟字数少,且以“语录体”为主,于孔子言行,难免挂一漏万。何况还有“编者”的“选择”“塑造”问题。作为一部“精加工”的孔门文献,可能无法保证这些出于后人的编纂,在记录、选择、编纂、润色的过程中没有忽略遗漏、走样变形。因此,如果要全面了解孔子,还不得不将《论语》与《家语》合观。
  日本学者冢田虎在《冢注家语序》中说:“《家语》者何?《论语》之耦也。二《语》皆实录孔子之言行者,而七十子之所以升堂入室之门阶也。”然而《家语》的知名度远逊于《论语》,且命途多舛,经历了“藏在深闺”—“走向人间”—“打入冷宫”—“重见天日”的曲折过程,故鲜有知音。在笔者看来,与《论语》多“语录”不同,《家语》保存了大量的长篇对话,应该出于孔门弟子对孔子师生对话的记录或追记,而不像《论语》那样更多存在“精加工”的痕迹。如日本太宰纯所论,“仲尼门人录仲尼言语行事及门人问对论议之语,命之曰《家语》,琴张、原思等取《家语》中纯粹正实者而修其文,以为《论语》。是《论语》之与《家语》,犹《春秋》内外传也”。因此,《家语》中的孔子形象相较于《论语》,面孔更加丰腴。
  “谈天”的孔子
  在今人的一般印象里,孔子是一位如黑格尔所说的“世间的智者”,好像他只关心人间之事,对于玄远的天道问题不会有什么高深的见解。其实,且不论《易传》是否是孔子之作,仅从《家语》来看,就应该明白对于天道问题的探讨,是孔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必然需要,乃孔学的重要支柱。
  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大人应当仿效圣人,上明天道,下察民故,以天道推衍并指导人道。从天道出发,探求人道,落脚点放在“为政”,这是孔子天道论的特点。
  以天道来解释人道的思想,在《家语》的多处材料中都有表现。如《大婚解》中,当鲁哀公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时,孔子阐释道:“贵其不已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而能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很明显,孔子以天道法则作为人道的理论依据。
  而在《礼记·礼运》中,孔子向弟子子游讲述礼的产生与运行,说:“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他将现实的伦理秩序与天地阴阳等天道绾合在一起。尤其“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一语,与《论语·泰伯》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同样的意思。人道,尤其是以礼为核心的为政之道,都是效法天道而来,具有天然合法性与合理性。
  如此看来,焉能说我们的圣人只是“世间的智者”,只会说一些老到的道德箴言,而不谈天呢?
  “为政”的孔子
  孔子“谈天”,不像古希腊哲学家出于纯粹思辨的兴趣,其目的在于“为政”,即“推天道以明人道”。现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曾直言,自己不是哲学家,而是“实干家”。其实,先秦诸子几乎都是实干型人物,用司马谈的话说,就是“此务为治者也”。面对天下无道、礼乐崩坏的乱世之局,有救世之志的诸子们,纷纷思考并擘画各自的救世之道,不仅“坐而言”,更是“起而行”,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那种实践的本色。尤其是儒家,不论是孔、孟、荀,无不弘道行道、周游列国。说到底,孔子儒学首先是一套“政治哲学”。他们所关心的是作为人类的群体的伦理社会、家国天下,而孔子的方案,就是王道思想。在王道思想的框架之中,包含着礼乐刑政的统一。
  《论语》中孔子谈礼、谈政,但无疑谈仁最多,而在《家语》中涉及礼乐刑政的内容偏多。仅从《相鲁》《始诛》《王言解》到《曲礼问》等篇题来看,与礼乐刑政相关的占到全书44篇的一多半。若从正文内容来看,比重则更为突出。可以说,《论语》中的孔子偏重于内圣的一面,《家语》中的孔子则更突出外王的一面。所以,若强加区分两部“孔门文献双璧”的话,可以说,《论语》乃是孔门的内圣之典,《家语》则是孔门的外王之书。
  其实,关于《家语》对孔子“政治思想家”一面的凸显,仅从“第一卷”的前7篇,就能得到验证。在这7篇之中,《家语》的编纂者着力“塑造”的孔子是一位有理论、有实践的政治思想家。
  《家语》以《相鲁》作首篇有着编者的“编纂理念”,即突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一面。我们知道在孔子73年人生历程中,一辈子关心政治的孔子真正从政时间并不长。当然时间短暂不意味着不重要。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孔子从政且官至司寇,与“三桓”并驾齐驱,是世卿世禄制度逐渐瓦解,新生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反映。从孔子思想形成来看,这一经历是孔子为政思想的实践与治理能力的体现,也是一次理论效应的验证。   《相鲁》从“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开启,讲治理方法,也谈为政效应—“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成了样板;随后讲孔子做“司空”“大司寇”。作为司法之官,“设法而不用,无奸民”等记载,与《论语》中“必也使无讼乎”的说法相一致,且更具体生动。这是孔子德治礼序之施政理念的体现。
  接下来,就是最富有戏剧性的“夾谷之会”。以“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观念及实际行动,孔子击败了齐国的阴谋,展示了其高超的外交智慧。随后写“隳三都”及“政化大行”的情况,以说明孔子“相鲁”成效。
  此下的《始诛》篇,前半讲“诛少正卯”,后半讲孔子处理“父子讼”,对当政者的失道予以谴责,宣扬“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的德治主张。第三篇《王言》则通过向曾子讲“王言”来阐述“王道”思想,“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进而提出“七教”“三至”的治理理念,使得儒家王道政治被直接揭示出来。接下来在《大婚解》中,孔子借助“哀公问大婚”阐述“礼治”观。
  而第五篇《儒行》中孔子向鲁哀公谈儒者之行,阐述作为“士人”的儒者操守,为后世儒生的出处之道作出明确指引。第六篇《问礼》,不论是孔子与鲁哀公还是与子游对话,话题都集中在“礼”。第七篇《五仪解》中孔子向鲁哀公讲述“人有五仪”即五种境界,阐明如何“识人”的问题,自在政治范畴之内。如此,在后世读者心目中,一位深谙政治的思想家形象就清晰呈现出来了。
  “重礼”的孔子
  学界曾有过孔子思想核心是“仁”还是“礼”的漫长争论,到目前为止也并未达成绝对共识。当然,在近代以降“反传统”的传统之中,一般而言,尊孔的学者倾向于“仁为核心”,反孔的学者则主张“礼为核心”,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匡亚明与蔡尚思两位老前辈的“笔战”了。在相当多的学者看来,孔子思想中“礼”的部分代表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仁”的部分则代表了先进创新的一面。对这种认识,显然需要重估。
  毫无疑问,礼并非孔子的发明,而礼乐文明则是孔子儒学的母体。其实,孔子思想中,仁与礼是阴阳两面,“一阴一阳之谓道”,缺一不可。近代学者谢幼伟先生说:“孔孟教人,亦首重礼。”陈独秀也曾明确指出,“儒家之言社会道德和生活,莫大于礼”“孔教之核心为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可以说,孔子重礼的一面,乃是孔子外王思想的体现。这一点,在《论语》中有所反映,但《家语》中的论说则更为集中繁富。
  举凡礼的起源、发展、功能、效用等,在《家语》中孔子都有所论及,当然论述的关键还是礼对于伦理、政治的教化功能。
  以上从“谈天”“为政”“重礼”三个维度,择要指出《家语》对于理解孔子的重要价值。诸君若能在品读《论语》同时,细绎《家语》,孔子的面孔自会更为丰腴且更加亲切。
  宋立林,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其他文献
为什么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多是历史中的氏族领袖、统治者或帝王?哪些是神话?哪些又是历史?或者说,神话背后是否又隐含着历史信息?  出于畏惧与想象,早期人类天然地与神灵相关,也就产生了神话,其背后展现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的认知与观念发展。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认为:“一切原始社会,凡经可靠而胜任的观察者所研究过的,都很显然地具有两种领域:一种是神圣的领域或巫术与宗
期刊
是什么让我们组成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我们有何特别之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穿越重重迷雾,回望历史深处的地平线,去观察这壮丽的日出是怎样升起的。自然神话,正是这一抹东方的鱼肚白。  精卫衔微木 鲧禹治洪水  发鸠山上,林木葱茏,一只轻巧的小鸟,纹首、白喙、赤足,每天从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鳴。  这是《山海经·北山经》中描绘的一幅图景。这只小鸟原是炎帝神农
期刊
塔作为外来建筑,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它与各地的建筑材料、环境因素、建造技术和各种建筑形式相融合,超越了佛塔的原始功能,逐渐演化成为独具中国特色与魅力的一种高层建筑形式。  塔之源  中国古塔中绝大多数是佛塔,佛塔来源于印度的窣堵波(Stupa),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浮屠”,又有佛图、浮图、堵波、苏偷婆、兜婆等称呼。佛塔是用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并收藏其舍利的特殊建筑,此后也被用于收藏高僧大德的
期刊
《奇双会》被前人誉为『吹腔仅能走红之一出』,在民国时期的京剧舞台上颇受追捧,四大名旦均擅演此戏,近年来在京昆舞台上亦颇有复兴之势。  《奇双会》被前人誉为“吹腔仅能走红之一出”,在民国时期的京剧舞台上颇受追捧,四大名旦均擅长演出此戏。然时移世易,或受流派传承之影响,当下舞台上已不见程派、尚派、荀派传人演出此戏。音配像中所存两部视频均为梅兰芳先生录音,分别与生行之代表性人物俞振飞、叶盛兰合作演出。前
期刊
曾有人用『全国山河一片红』来形容川菜的火爆程度和麻辣口感。诚然,川菜所到之处,大受青睐,为吃货们大饱口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细究川菜的历史和传承,却不难发现这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古典川菜的记忆  现代一些川菜研究者总把川菜的历史追溯到秦汉之际,想当然地认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其饮食方式必定会继承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先祖,正如恺撒所说的“习俗是万物的主宰”,然而这恰恰是对川菜的误读。古典
期刊
好与坏不在性别,而在个人行为。《列女传》的编纂深意亦在于此。今天,我们阅读此书,应该学习其中的嘉言懿行,摒弃内里有损仁德之举,才算是明白此书在现代社会里的真正价值。  《列女传》为西汉刘向所编,今以八卷本最为常见。此书将古代女子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母仪(17)、贤明(15)、仁智(15)、贞顺(16)、节义(16)、辩通(15)、孽嬖(16),合共110位古代女子的故事。据《汉书·刘向传》所说,《列
期刊
替版、刻版、上桐油、刮浆、染色、刮灰、晾晒,吴元新用双手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蓝白艺术世界  吴元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40多年来抢救保护蓝印花布实物遗存及图片资料3万余件,创新设计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千余件,作品多次荣
期刊
酒到底是不是个好东西?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视酒为琼浆玉露,热衷于与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其中更是不乏嗜酒如命者。然而,晋代葛洪认为饮酒过度有害健康,他曾作《酒诫》一文,阐述其对纵酒行为的不认同。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将酒和药作为两大关键词,还原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尚。魏晋时期的正始名士,如何晏、王弼好吃药;竹林名士则好喝酒,如阮籍和刘伶喝得最厉害,不过,嵇康则爱吃药。鲁迅就
期刊
『若非八关风景好,此生何必居青岛』,海风拂,秋色染,八大关开启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函谷关路的梧桐、紫荆关路的雪松、居庸关路的银杏、临淮关路的龙柏……一路一景,处处秋光。  清晨,我偶然看见窗前的黄金槐似乎更黄了,叶片也稀疏了不少,地上静静地堆积了很多落叶。相邻的树木也不再油亮光鲜,憔悴了不少。妻看了便说:“该去八大关赏秋了。”这是我们定居青岛的第一个秋天,于是便趁着天气晴和前往。  八大关位于青岛
期刊
杨凝式容貌丑陋、个性颠狂,被称为『杨疯子』,却以其萧散纵逸、狂放雄杰的书法风格备受后人敬仰。他是五代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之一,被视为五代书坛的中流砥柱,其书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金秋的北京,“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传世书法珍品,还有诸多与其相关的书法家的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