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人才聚集的重要场所。目前,在我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开始盛行,高校也应对教师人才实行科学管理,积极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本文就“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以人为本 管理理念 高校教师队伍 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对教师要求随之提升,同时,也引发了教师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等,十分不利于高校的未来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概述
教师是传道解惑的人才,而不是劳动工具。高校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将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传播给每一位学生,是值得高校尊重的人才。因此,在高校教师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管理人员应秉持这一理念,关怀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尊重其劳动成果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营造实现教师个人理想的环境,促进教师个性化、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其工作主动性和学习主动性,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内外价值的统一,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管理理念难以得到落实。各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教育问题和大学的发展,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大学理念,例如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学理念、英国的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等。尽管管理理念和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各所大学都赋予了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事务管理上的权力。虽然现阶段我国也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然缺乏对教师的主动了解和关怀,一些领导服务意识淡薄,忽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未能得到确切的落实,导致高校教师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工作热情减退。
2.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激励机制对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导致激励效果并不明显。例如一些高校在对自身的定位认识不清,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上一味地效仿重点科研院校,偏重科研方面,导致高校教师都开始重视科研工作,却忽略了教育方面的工作,使得高校教育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很多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在拿到同样薪酬的情况下,还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不仅给教师教学增加了压力,也减少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创新的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
除了物质方面的激励,精神方面的激励也十分重要,但是很多高校由于经费等原因,为教师提供的进修机会较少,教师成长空间较小,也使其难以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例如培训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虽然较为注重培训的引进,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培训的执行力度却十分有限。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往往采用直接灌输培训内容的方式,忽略了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认识结构,导致培训内容扭曲,培训效果不明显。高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师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3.教师队伍建设中刚性管理过度。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基本套用行政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过度的刚性管理,重点强调组织的权威性,管理过程中注重组织目标的实现,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仅仅将其作为被管理的对象,管理层权力相对集中,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力被长时间压抑,逐渐丧失对教学的热爱。
三、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高校教师队伍
1.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高校教师的管理必须要准确把握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要求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多加关怀,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主动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根据教师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实施管理,使教师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其的尊重和关怀,提升教师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发挥。
2.倡导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柔性教师管理是一种结合教师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非强制性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教师教师在潜意识中接受学校的相关制度,并自觉将学校目标作为自我目标主动达成。例如实行柔性工作制,将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划分为柔性工作时间和核心工作时间,在柔性工作时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期望研究方向进行工作,保证教师在自由的氛围下进行学术研究、教学创新等。
教师内心更倾向于民主、灵活的工作方式,管理者应尽量为教师留有自由的空间和自主权利,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措施,避免一味利用高校管理制度命令、约束教师,引起教师对高校的不满和对高校制度的抵触感,尊重教师的思想,利用对话、协商等较为柔和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对学校的满意度。
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据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表现和激励后表现的差距在50%~60%。因此,若是一个人在平时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仅为20%,那么在经过有效的激励后,其工作效率会在70%~80%左右。由此可见,激励机制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
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也应加强有效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高校应尽量为教师增加福利,实现人性化的薪酬分配方式,例如采用劳动取酬等方式,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职称晋升、年底分红等,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采用年薪制,为教师提供薪酬保障,并以教师的职责范围为标准,合理计算工资,给予医疗待遇、住房分配等福利。青年教师相对来说热情度会更高,因此,高校应针对青年教师制定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制度,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且有效避免人才流失。
另外,还需要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前往校外培训,或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并通过晋升制度、奖惩制度等,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高校也应加大校内培训工作力度,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学校开展讲座,或是建立座谈会,要求不同专业的教师一同进行学术讨论,并加强现代化设备的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这一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集聚基地,也应采用这一理念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柔性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增强高校教学实力。
参考文献:
[1]顾裕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与政策创新[J].经贸实践,2015,7(7):127-129.
[2]王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11,5(5):224-227.
[3]将天策.试论柔性管理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6(1):20-23.
[4]束仁龙.略论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师管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3):34-35.
[5]邱桂杰.“以人为本”理念对实施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11(11):62-63.
作者简介:王斋平(1984—),女,陕西西安人,专业或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企业培训。
关键词:以人为本 管理理念 高校教师队伍 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对教师要求随之提升,同时,也引发了教师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等,十分不利于高校的未来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概述
教师是传道解惑的人才,而不是劳动工具。高校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将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传播给每一位学生,是值得高校尊重的人才。因此,在高校教师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管理人员应秉持这一理念,关怀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尊重其劳动成果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营造实现教师个人理想的环境,促进教师个性化、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其工作主动性和学习主动性,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内外价值的统一,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管理理念难以得到落实。各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教育问题和大学的发展,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大学理念,例如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学理念、英国的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等。尽管管理理念和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各所大学都赋予了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事务管理上的权力。虽然现阶段我国也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然缺乏对教师的主动了解和关怀,一些领导服务意识淡薄,忽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未能得到确切的落实,导致高校教师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工作热情减退。
2.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激励机制对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导致激励效果并不明显。例如一些高校在对自身的定位认识不清,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上一味地效仿重点科研院校,偏重科研方面,导致高校教师都开始重视科研工作,却忽略了教育方面的工作,使得高校教育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很多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在拿到同样薪酬的情况下,还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不仅给教师教学增加了压力,也减少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创新的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
除了物质方面的激励,精神方面的激励也十分重要,但是很多高校由于经费等原因,为教师提供的进修机会较少,教师成长空间较小,也使其难以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例如培训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虽然较为注重培训的引进,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培训的执行力度却十分有限。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往往采用直接灌输培训内容的方式,忽略了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认识结构,导致培训内容扭曲,培训效果不明显。高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师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3.教师队伍建设中刚性管理过度。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基本套用行政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过度的刚性管理,重点强调组织的权威性,管理过程中注重组织目标的实现,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仅仅将其作为被管理的对象,管理层权力相对集中,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力被长时间压抑,逐渐丧失对教学的热爱。
三、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高校教师队伍
1.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高校教师的管理必须要准确把握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要求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多加关怀,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主动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根据教师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实施管理,使教师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其的尊重和关怀,提升教师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发挥。
2.倡导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柔性教师管理是一种结合教师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非强制性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教师教师在潜意识中接受学校的相关制度,并自觉将学校目标作为自我目标主动达成。例如实行柔性工作制,将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划分为柔性工作时间和核心工作时间,在柔性工作时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期望研究方向进行工作,保证教师在自由的氛围下进行学术研究、教学创新等。
教师内心更倾向于民主、灵活的工作方式,管理者应尽量为教师留有自由的空间和自主权利,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措施,避免一味利用高校管理制度命令、约束教师,引起教师对高校的不满和对高校制度的抵触感,尊重教师的思想,利用对话、协商等较为柔和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对学校的满意度。
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据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表现和激励后表现的差距在50%~60%。因此,若是一个人在平时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仅为20%,那么在经过有效的激励后,其工作效率会在70%~80%左右。由此可见,激励机制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
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也应加强有效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高校应尽量为教师增加福利,实现人性化的薪酬分配方式,例如采用劳动取酬等方式,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职称晋升、年底分红等,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采用年薪制,为教师提供薪酬保障,并以教师的职责范围为标准,合理计算工资,给予医疗待遇、住房分配等福利。青年教师相对来说热情度会更高,因此,高校应针对青年教师制定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制度,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且有效避免人才流失。
另外,还需要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前往校外培训,或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并通过晋升制度、奖惩制度等,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高校也应加大校内培训工作力度,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学校开展讲座,或是建立座谈会,要求不同专业的教师一同进行学术讨论,并加强现代化设备的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这一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集聚基地,也应采用这一理念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柔性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增强高校教学实力。
参考文献:
[1]顾裕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与政策创新[J].经贸实践,2015,7(7):127-129.
[2]王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11,5(5):224-227.
[3]将天策.试论柔性管理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6(1):20-23.
[4]束仁龙.略论以人为本的高效教师管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3):34-35.
[5]邱桂杰.“以人为本”理念对实施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11(11):62-63.
作者简介:王斋平(1984—),女,陕西西安人,专业或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企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