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不加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54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年帮公司去做校园招聘的时候,一提起966的工作制,99%的人都掩饰不住惊讶和惋惜,公司再好,加班我不干。有人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没有一份工作,值得8小时以上的工作。
   后来,公司为了招人,不得不改了制度,变成灵活工时,你想966,那就给加班费。你想965,你就休双休。这一改不要紧,很快就看出了人与人的差距。

那个从来不加班的年轻人


   就拿我们部门去年新来的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妥妥地变成了老板的眼中钉。
   这个男孩名校毕业,能力超强,脑子灵活,还特别会聊,同事们都喜欢他,每次听老板提起他,都是赞赏,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好苗子。
   可没想到,自从周六变成了休息日,你就再也别想找到人,无论提前多长时间通知他加班,都是一句,我家里有事。
   整个周末,办公室的人都忙成狗,他潇洒地去吃了大餐、看了电影,成了整个部门生活品质最高的人。
   结果可想而知,升职加薪是别想了,老板从不委以重任,各部门一提他就头大,所有的合作都默默地绕开他。最近一年多,公司的大项目不断,却没有一个和他有关。
   他经常问我,为什么大家都不重视他,好项目从来不带着他。我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答:因为每个项目都不能保证不加班。
   他不说话了。
   花样年华,谁愿意把大好青春埋没在格子间。
   平凡如你我,没有雄厚的家底,没有杰出的天赋,唯一能拼的就是那么一点咬牙坚持和不懈努力,而这些常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的确,有些加班是装模做样,但更多的人是真心诚意地想多学东西,承担更多的责任,给自己博一个出彩的未来。而那些年轻时只想好好生活的人,过着过着,生活就没了。

没有一种成功来得容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奴性”。大家都说,加班是最无用的勤奋,它要么说明公司的人员配备不合理,要么说明你的能力欠费。如果是前者,你得赶紧走人。如果是后者,那只能说明你无能。
   于是,有人傻傻地听了,换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新人不用加班。
   年初,我辞职的时候,和前老板聊了很久职场生存之道。我从大学毕业就跟着他,到去年,整整八年。分别时,他给了一个让我特别骄傲的评语:过去这八年,够你用到退休了。
   是不是真的够,我不知道。但我在他的推荐下,找了一个从不加班又薪资丰厚的好工作。
   其实,这一点都是他教我的。他可能已经不记得了,我入职第一天,他跟我说的一句话:30岁前不拼命和30岁还在拼命的人,都是一样失败的。
   公司的年轻人经常好奇地问,为什么老板每天打打球、喝喝茶,躺着都能赚钱。每到这时,老人们就会说,你不知道他过去有多苦。
   听他的老朋友说,过去他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别人吃饭聚餐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默默地翻过去的旧档案,电话24小时待命,加班加点总是他先上。
   年轻时没吃过苦的人,年老了多半会受罪。没有一种成功来得容易,你只是不知道那些优秀的人背后吃了多少苦而已。

极致的工作


   很多人都知道,今天的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经營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信,这两家公司都成功闯入世界五百强。78岁接手垮掉的日航,一年反败为胜。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第一份工作有多苦。
   大学毕业,他就来到了濒临倒闭的松风工业,发不出工资是家常便饭。
   一起入职的大学生,陆续有人离开,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没有走。
   他非常苦恼。
   但是,被逼到这一步,他反而清醒了。
   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他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当前的本职工作中来,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这时候他才开始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从此以后,他工作的认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极度”二字来形容。
   在这家公司里,他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这种“极度认真”的工作状态,从旁人看来,真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当然,因为是最尖端的研究,像拉马车的马匹一样,光用死劲是不够的。
   他订购了刊载有关新型陶瓷最新论文的美国专业杂志,一边翻辞典一边阅读,还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他往往都是在下班后的夜间或休息日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
   在这样拼命努力的过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大学时他的专业是有机化学,他只在毕业前为了求职,突击学了一点无机化学。可是当时,在他还是一个不到25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他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这全都得益于他专心投入工作这个重要的决定。
   与此同时,进公司后要辞职的念头以及“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仅如此,他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这样的感觉。
   这时候,辛苦不再被当作辛苦,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围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从此以后,不知不觉中,他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环。
   不久,他人生的第一次“大成功”就降临了——京瓷上市了。
   稻盛和夫成功了,这个25岁不到的年轻人成功研制出顶尖的陶瓷材料,形容自己的工作时,他用了两个字:极致。
   可有几个人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有多少不眠不休的日夜。
   稻盛和夫说,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可是,有几个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能做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呢?可是,十年后,有人依旧在厌恶的工作中挣扎,有人却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而拉开距离的正是那些谁都不喜欢的工作。
   曾经有个90后姑娘问我,公司里所有人都讨厌加班,六点就纷纷往外走,每次有人见她不走,都冷嘲热讽,说她假装勤奋。可是,她真的想多学点东西,再把工作认真检查一遍。
   我告诉她一句话:努力从来不丢人。不想努力工作的人,永远觉得努力没用。他们总相信,人生有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却从来不相信,一个人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在职场随心所欲。
   我一直觉得,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头几年是最好的升值期。那时候,学东西最快,犯错又最容易被原谅。唯一的代价就是你要多受点累。并不是所有加班都毫无价值,有些加班就是年轻人该吃的苦。
   讲真,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只不过那些成功了的人从来不向你诉苦。
其他文献
高校是国家的人文重镇、知识灯塔,理当是一片只有书香没有铜臭的净土。然而,近日频发的高校腐败案,正颠覆着人们的传统印象。  2013年12月24日,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检察院立案调查。此前,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等,也接连因经济问题落马。高校中到底藏着多少腐败黑洞?一句校园流行语,已将此谜底揭开:“招生黑,基建肥,校办企业油水多。”  
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到自己身上。至少十年前如此。  我从大学毕业二十八年以来一直工作的公司辞职了。  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名副其实的“断了触手的章鱼”。  与其说青春不在,不如说是日渐衰老。  小一点的字完全看不清楚,也非常担心记忆力的明显衰退。但是,我现在希望满满。不,我是说真话——不,说实话,也有点担心。不,说心底话,其实是非常不安,万分担心。我要说,尽管如此,自己还是充满希望……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第一天,12月16日晚上8点半,《环球人物》记者如约来到乌镇民宿旅店采访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这位web2.0 时代的领头人,被称为“中国博客教父”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曾以其先进、敏锐的思维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随着web3.0、web4.0 时代的到来,他逐渐远离了媒体焦点。直到2014年,距离方东兴当年撰写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出版15年后
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曾在幼年时拜周臣为师,学习画画。学习一年后,他觉得自己的画和周臣的画比起来已没什么两样,就打算告辞回家。  临别那天,周臣带着唐伯虎走进一间屋子。唐伯虎惊奇地发现,这间屋子四周全是门,透过门窗还能看到屋外花红柳绿,流水潺潺。周臣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说:“你想到外面去看风景吗?那就出去欣赏一下吧。”  得到周臣允许,唐伯虎准备推开离他最近的门。不料,门非但没有被推开,他还被狠狠地撞了
有句话叫做“破镜不照”。  破了的镜子就不要再照了。不要对过去了的事情耿耿于怀,努力向前才是最重要的。  失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地止步也毫无意义。  不要停留在原地,快快迈出下一步——禅里也有这种积极的精神。  反省,不是要求你去做自我批评。  只是要你冷静地回顾自己。  失败了,當然要好好分析失败的原因。一定要把教训铭记在心,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不过,反省完了,就不要再耿耿于怀了。  “没
人物简介  岳远坤,1981年出生于山东济宁,现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从2005年年底开始从事日本文学翻译。代表译作有《起风了》《德川家康》《苍狼》等。  “还要摄像啊,那我会紧张”,当《环球人物》记者告诉岳远坤,摄影记者来只拍照不摄像时,他方才神态释然。这位在国内日语翻译界声名鹊起的年轻译者,依然保留着学生的淳朴与羞涩。  4年前,刚满30岁的岳远坤因出色翻译了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的鸿篇巨
门口卖拖鞋的大妈,真是个冷艳的女子。我问她拖鞋多少钱一双?她说20元。我说10元行吗?她说行,你要左脚还是右脚?  “为什么家长只看分数?”“废话,你以为他们看得懂题目吗?”  我给内陆省份的朋友描述17级台风的概念:“以往14级台风,你站在山下张开嘴就能吃到山上的杨梅。今年17级台风,你站在山下张开嘴就能吃到杨梅树。”  世界上五种朋友最铁: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嫖过娼的、一起分过赃的、一起扛过枪的
人物简介  达雷尔·伊萨,美国共和党众议员,1953年11月1日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自2001年以来,成为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四十九选区的国会众议员。2011年1月以来,任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不久前,他以估值3.5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2012年国会“财富排行榜”上的首富。  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535名议员中,达雷尔·伊萨(下文称伊萨)成为新首富。他超过了个人财富至少1.01亿美
一位身穿墨绿色衣服的男子伫立于陡峭的山巅,他一手拿着拐杖,轻轻点地,另一手插在兜内,左脚踏在一块更高的岩石上。他身形稳定,风只能吹乱他的红发。一片云海在林立的群山间翻滚,在他的面前展开。他似乎是刚到达此地,欣赏一下这眼前的风景就准备离去,又似乎他为眼前的景象着迷,只留给我们一抹孤独的背影,他潇洒的姿态使指点江山的豪情尽显无疑。  当从眼前壮观得令人晕眩的景致中逃出的时候,便发现这幅画似乎有些与众不
从小到大,我们常听很多人讲两种句式。每次听,都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一时无法反驳。其一:“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其二:“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怎么得了?”  比如说,你不爱收拾房间,其实也没多大事,可是架不住老妈天天唠叨:“连个房间都整不清楚,你这样下去,以后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家里岂不成垃圾堆了?”像这种说法,你要怪她无事生非吧,可你确实也有不对的地方;你要说她小题大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