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呢?也就是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在何处探究才能体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一、在重点处探究
在许多课堂中,我们会发现老师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探讨的话题却是与教学主旨无关紧要的,这样的探究缺乏方向性,漫无目的,即使学生探究得再深刻、再精彩,那也是收益甚微,甚至是南辕北辙。课堂上我们应抓住那些重要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这样的探究,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
所谓重点处,可以是与教学主旨紧密联系的,与文章主题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如,《做一片美的叶子》中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像树叶?《北大荒的秋天》告诉我们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为什么用“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的“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说明了什么?《卧薪尝胆》中“受尽屈辱”一词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意思?等等,这些都是敲击课文灵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问题。学生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也就是阅读感悟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有的分析都是多余的。还有一些课文,如《掌声》、《孙中山破陋习》、《每逢佳节倍思亲》、《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课题就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是了解文章的一个窗口,很值得探究,上课伊始可以让学生质疑课题。丢下探究的种子。
二、在疑难处探究
一些问题本身就非常的简单,不需要学生动多少脑筋就能想出答案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毫无意义,教学既兜了圈子、浪费时间,又消减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在设置探究的内容时,一定要首先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选定那些有难度、可挖掘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例如《枫桥夜泊》这首诗最为疑难的地方莫过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便是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探究点”。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解释、内容的理解这些层面的探究,那必然显得肤浅,探究的空间也是狭窄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用最快的时间采取多种方法疏通诗意。在学生读通诗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抛出问题: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自主探究。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要回过头来细读诗歌,体会每句诗的意境,知道整首诗歌虽然在描写深秋夜晚的景色,但主要是写作者由景生情,引起作者无限的遐想。最后通过诗中“乌啼、愁眠、夜半钟声”等字词深刻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深深地思念之情。这样,学生探究的面才广,探究的路才宽,获得的知识生动而丰富,情感深刻而逼真。
三、在矛盾处探究
在有些课文里存在明显的“矛盾”,有的是前后内容,有的是遣词造句。这些矛盾并非作者疏忽大意,而是他们故意为之独具匠心的地方。有些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有些为了表示强调、突出、或肯定,有些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些是揭示了某种深刻、含蓄的道理……不细细品味与分析,很难体会个中意味和曲折。因此,课文中的“矛盾处”也是值得探究的地方,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最好落脚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同时,课文中的这些“矛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在想象处探究
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这些空白为学生提供了填补空白、自由想像的空间,也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契机。但这里的探究需注意以下几点,否则探究就流于一种形式:第一,想像必须是合理的,要联系课文情境,符合生活事实;第二,想像必须是必要的,要有利于理解课文;第三,想像必须是丰富的,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蒲公英》主要写蒲公英听了太阳公公的话,飞到了泥土、沙漠、湖泊里三种情况。但事实上,蒲公英能飞的空间很多,到处都可能留下它们的脚印。学完课文后,我便启发学生想像:蒲公英是不是就只会飞到这几个地方,那么它还会飞到哪里去呢?学生想像的闸门立刻被打开了,过了一会儿,纷纷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地方;紧接着我又让他们说飞到那个地方的蒲公英会有什么遭遇,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的兴致几乎达到了高潮。学生在这丰富的想像中,更加体会到太阳公公的嘱咐是非常正确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五、在争议处探究
不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时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大相径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是学生阅读所站的角度不同,以及认知结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等差异,引起学生对课文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还有一方面便是作品自身价值的多元化,包括语文学科独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作品理解的争议。作品中含有争议的地方很多,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看,有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题、人物的命运、词语的运用等;从学生阅读的角度来看,有对主旨的参悟、内容的感受、词句的理解、作品的评价、朗读语气的把握、人物品质的评判、故事结局的猜想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处“探究点”作为个体出现,并不意味着彼此是孤立的,他们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比如,疑难处有时就是重点处,争议处可能就是矛盾处等等。但无论是何处,“重点”是探究的首要和先决条件,脱离“重点”,无论怎样的疑难、矛盾、争议……都是毫无意义的探究。我们在引导学生选择“探究点”时,尽可能考虑“多处”的整合,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一、在重点处探究
在许多课堂中,我们会发现老师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探讨的话题却是与教学主旨无关紧要的,这样的探究缺乏方向性,漫无目的,即使学生探究得再深刻、再精彩,那也是收益甚微,甚至是南辕北辙。课堂上我们应抓住那些重要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这样的探究,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
所谓重点处,可以是与教学主旨紧密联系的,与文章主题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如,《做一片美的叶子》中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像树叶?《北大荒的秋天》告诉我们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为什么用“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的“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说明了什么?《卧薪尝胆》中“受尽屈辱”一词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意思?等等,这些都是敲击课文灵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问题。学生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也就是阅读感悟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有的分析都是多余的。还有一些课文,如《掌声》、《孙中山破陋习》、《每逢佳节倍思亲》、《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课题就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是了解文章的一个窗口,很值得探究,上课伊始可以让学生质疑课题。丢下探究的种子。
二、在疑难处探究
一些问题本身就非常的简单,不需要学生动多少脑筋就能想出答案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毫无意义,教学既兜了圈子、浪费时间,又消减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在设置探究的内容时,一定要首先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选定那些有难度、可挖掘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例如《枫桥夜泊》这首诗最为疑难的地方莫过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便是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探究点”。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解释、内容的理解这些层面的探究,那必然显得肤浅,探究的空间也是狭窄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用最快的时间采取多种方法疏通诗意。在学生读通诗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抛出问题: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自主探究。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要回过头来细读诗歌,体会每句诗的意境,知道整首诗歌虽然在描写深秋夜晚的景色,但主要是写作者由景生情,引起作者无限的遐想。最后通过诗中“乌啼、愁眠、夜半钟声”等字词深刻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深深地思念之情。这样,学生探究的面才广,探究的路才宽,获得的知识生动而丰富,情感深刻而逼真。
三、在矛盾处探究
在有些课文里存在明显的“矛盾”,有的是前后内容,有的是遣词造句。这些矛盾并非作者疏忽大意,而是他们故意为之独具匠心的地方。有些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有些为了表示强调、突出、或肯定,有些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些是揭示了某种深刻、含蓄的道理……不细细品味与分析,很难体会个中意味和曲折。因此,课文中的“矛盾处”也是值得探究的地方,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最好落脚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同时,课文中的这些“矛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在想象处探究
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这些空白为学生提供了填补空白、自由想像的空间,也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契机。但这里的探究需注意以下几点,否则探究就流于一种形式:第一,想像必须是合理的,要联系课文情境,符合生活事实;第二,想像必须是必要的,要有利于理解课文;第三,想像必须是丰富的,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蒲公英》主要写蒲公英听了太阳公公的话,飞到了泥土、沙漠、湖泊里三种情况。但事实上,蒲公英能飞的空间很多,到处都可能留下它们的脚印。学完课文后,我便启发学生想像:蒲公英是不是就只会飞到这几个地方,那么它还会飞到哪里去呢?学生想像的闸门立刻被打开了,过了一会儿,纷纷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地方;紧接着我又让他们说飞到那个地方的蒲公英会有什么遭遇,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的兴致几乎达到了高潮。学生在这丰富的想像中,更加体会到太阳公公的嘱咐是非常正确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五、在争议处探究
不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时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大相径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是学生阅读所站的角度不同,以及认知结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等差异,引起学生对课文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还有一方面便是作品自身价值的多元化,包括语文学科独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作品理解的争议。作品中含有争议的地方很多,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看,有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题、人物的命运、词语的运用等;从学生阅读的角度来看,有对主旨的参悟、内容的感受、词句的理解、作品的评价、朗读语气的把握、人物品质的评判、故事结局的猜想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处“探究点”作为个体出现,并不意味着彼此是孤立的,他们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比如,疑难处有时就是重点处,争议处可能就是矛盾处等等。但无论是何处,“重点”是探究的首要和先决条件,脱离“重点”,无论怎样的疑难、矛盾、争议……都是毫无意义的探究。我们在引导学生选择“探究点”时,尽可能考虑“多处”的整合,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