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感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往往折射出了老师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程度。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执教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和学生一起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接着介绍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长度相等吗?”
  生(齐):“不相等。”
  师:“那你们想想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1(大声地):“正方体!”
  师(一脸不高兴):“我们现在研究长方体。”
  生1难为情地低头坐下。此时课堂上不见一只小手举起。眼看马上就要“冷场”,生2举手了。老师像见了救兵,满脸期待的请生2发言。
  生2(小心地):“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欣喜地)从讲桌上拿起一个两个对面是正方形的比较特殊的长方体:“你指的是不是这样的长方体?”
  生2:“是的。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是一样的正方形、其他四个面是一样大小的长方形。”
  师:“你真会动脑子。”
  困惑:长方体中长、宽、高的长度有三种可能:三者长度都不相等;其中两者长度相等;三者长度完全相等。当三条相交于一点的棱长一样时,这个特殊的长方体就是正方体。而生大声地回答:“正方体!”他的思维是跳跃性地。他的回答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怎么会满脸的愠色呢?
  分析:
  
  一、学生跑出了教师预设的“轨道”
  
  以上内容执教老师是这样预设的:由一般的长方体一特殊的长方体,由长方体中长、宽、高长度三条不相等一两条相等一三条相等,由此顺利地引出正方体的教学。这样的流程设计十分明显地让学生感悟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然后教师再用韦恩图把两者的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
  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是一个逻辑严密、预设精细的好设计,充分展示了数学的逻辑美、抽象美。
  但这仅仅是教师个人对文本的一种理解,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是一个活生生、富有个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怎么会那么神奇地和老师的思维同步呢?该节课上,老师就遭遇了这样的课堂尴尬:老师想学生说的,学生说不上;老师不想让学生这么快说出来的,学生却“不识时务”地一下子全说出来了。 于是,我们应该思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否应该预设学生的反应呢?做好预案1、预案2,甚至预案3呢?例如;我们把以上教师心目中的理想教学流程(由长、宽、高三者不相等—一两者相等——三者相等)作为预案1;假如学生首先考虑长、宽、高三者长度相等的情况,此时老师怎么引导。想好对策,作为预案2;如果有学生对长、宽、高中两者长度相等的长方体没有建立具体的空间图形。教师该准备什么,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空间想象过渡,作为预案3;当学生的想法完全出乎教师的课前预设,教师心中无招时,我想这时老师就做一个真诚的听众,听听学生的想法。从他们的发言中捕捉灵感,以不变来应万变。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课堂充满变数,充满挑战。因此,我们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情,课堂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动态,灵活适时地调整预案。数学讲究科学、严密,追求思维品质的训练,但教师要巧妙引领,如荷叶泻露珠般。了无痕迹,使课堂闪烁着灵动的智慧。
  
  二、做学生智慧的“伯乐”
  
  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泛、个性张扬、思维活跃,使教师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尽可能地使遗憾更少一些!
  剖璞见玉。我们发现:生1的发言是有创造性的见解,极其难能可贵的。只要教师给学生一点时间。听听学生为什么这样想,学生也许会给我们一份惊喜。同样,也给教师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赢得宝贵的思考时间。
  当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所耍的答案,老师马上流露出不高兴。如果长此以往,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不敢大胆发表自己思想的人。老师的一句:“我们现在研究的是长方体。”其实,这儿动用了教师的权威,在暗示这位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完全否认了该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时,老师的一个表情、一句责怪,对该生的自信心、学习激情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如果此时教师能顺势引导,调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课堂可能会是另一派思维活跃、民主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后面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们可以这样引导:
  生1:“正方体!”
  师:你认为正方体中的长、宽、高是怎样的?
  此时。大家先研究长、宽、高三者长度相等的正方体。再回过头反问:“当长方体中的长、宽、高长度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就成了正方体。长方体中的长、宽、高长度还有其他可能吗?”
  启示:
  谁都知道:对待学生,要少一点呵斥,多一些鼓励;要少一点压抑,多一些平等;要给学生能大胆表现自己想法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但真正从行动上体现,需要老师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技巧。有时,仅仅一个态度,导致的结果就是冰火两重天。我们要从教育的每一细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真正创造师生情感的和谐之美。
其他文献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所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是一所学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认真学习名校的办学经验,笔者发现,良好的校风有其显著的特征:它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基础,以理性化的制度为保证,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宗旨。    一、规范,显露在每个细节中    学校的校风包括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而这三个部分都是由众多细小的环节组成。无论那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其他环
乐学作为厌学的对立面而存在,是对人主体需求的认定。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会使学生乐此不疲,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应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创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乐中学习,乐中提高。    一、启发谈话,唤起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小学生学习的好与差,往往与对学科是否有兴趣密
数学源于生活,充盈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是对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的反映。然而数学又高于生活,它是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加以提炼概括,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探究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传统型的数学致力于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无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游离于生活之外,这种教学只能是“书呆子”的完全复制,与学有用的数学理论相悖。  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生活化数学是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际的生活背景中,抓住两者的联系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龙岩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在这两个月的培训中,听了朱瑞虹局长、姜成椿副局长、黄桐庄科长等领导及林忠强博士、徐维群教授、罗养贤、邱廷建等教研员的专题讲座后,感觉深受其益。  践行者事必躬亲,领头雁引领团队前进。作为市级数学学科带头人,应是领头雁,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良,即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富有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成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
一年级的孩子是充满好奇,富有想像的。他们奇特的思维,往往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对(1、2)年级学生写话的要求是: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显然,新课标十分强调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虽然,低年级儿童接触的知识还不是很多,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但是
数学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练习设计呢?近两年来,我在数学练习设计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设计练习中的一些实施与思考,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体现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
师(拿气球的手故意松开):气球怎么了?  生:气球飞走了。  师:你们想玩吗?老师有要求:1.试一试。拿气球的手慢慢松开,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有什么感觉?2.画一画。用箭头画出气球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气的方向。  师:请同学们汇报。  生1: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感觉有风。  师:风从哪里来?  生2:风从气球里面出来。  师:气球里怎么会有风出来呢?  生3:气球里空气流出来形成风。  生4:气球壁有弹性,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正因如此,怎样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进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用,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是我们教学数学的真谛。下面结合小学第九册教材中的“积的近似值”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联系价格单位,引导学生保留两位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P29例5:张丽、李华到布店买布,花布每米8.7元,白布每米3.6元。张丽买了1.85米花布,李华买了2.64米白布,她们
课堂瞬间    学习《三顾茅庐》课文后,我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对人物刘备做分析总结,以便概括人物的性格。因为同学看过电视剧或书本的《三国演义》,同学们对诸葛亮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概括比较贴切。比如说,诸葛亮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富有才华、学识渊博、关心时政、淡泊名利等。我准备小结本课,便例行询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意见?如果没有,我们就请同学来做本课的小结。”  这时,平时思维活跃,见解总是另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