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枯燥乏味,很少有教师在公开课、竞赛课上讲授计算内容。其实,计算教学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这样才能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本身之中的,我们必须挖掘教材的魅力,用教学内容去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知识本身的魅力比分数和考试的刺激更吸引人,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更持久、更深刻的强大动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活动一:用10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们纷纷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5根为一份摆出两个正五边形,有的摆出两个小杯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活动二:用10根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学生动手后发现10根小棒可以摆三个三角形还剩一个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两个又剩余两根小棒。
讨论交流后,学生发现前后几次摆小棒,悟出“平均分”时,有时正好分完无剩余,有时分完后还有剩余。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出现剩余部分无法继续分的情况,使学生产生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强烈要求,从而激发学生对这类除法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感悟,内化思维
小学生对抽象的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若是學生理解了的知识不仅学得快,记得也牢固,还能灵活运用。因此,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架起桥梁,沟通直观具体的算理与抽象的算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有几瓶牛奶”一课,关键是使学生感受到“凑十法”的便捷。
第一个环节,看生活中10个一份、一包的实物图,增强对“十”的敏感性。
第二个环节,出示一个正好10个格子的牛奶盒子且放了9瓶,盒子外放4瓶,思考一共是几瓶牛奶?让学生先用语言叙述,同时用拿出小棒摆一摆(先摆9根,再摆4根)。
学生叙述:再放1瓶就装满了(就是10个)。问:从哪儿去拿“1”呢?(从盒外的4个里去拿)。再问9﹢4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9+1+3)。
第三个环节,十格的盒子里还是放9瓶牛奶,不断变化盒子外面的牛奶数量,让学生动手演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不断强化“凑十”的动作、思维。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凑十法”,真正领会算理。学生就容易接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了,也为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累经验,提升思维
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计算教学的过程也可视为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离开了数学思维的动手操作是非数学活动。动手操作活动应与数学思维紧密结合。如果学生的动手操作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只需要手的运动而不需脑的兴奋,那么它的功效将会大大降低。动手操作,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与思维坡度,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买铅笔”一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破十法”是最优化的计算方法,在教学时我没有急于把现成的“破十法”灌输给学生。而是按如下过程展开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老师有15支铅笔,奖励给学生9支,还剩多少支?怎样列式解答?
第二个环节,鼓励学生动手摆小棒,准备15根小棒,从中拿出9根,你是怎样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我把整捆拆开再和5根合起来,就是15根,然后数出9根,剩下6根。
师:这个方法是数出了9根。还有其他比较快的办法吗?
生2:我先拿5根,再从10根里面又拿出4根,这样就是拿走了9根。
师:分两次,很清楚自己要拿走9根。还有别的方法吗?(继续鼓励有不同方法的学生交流)
生3:我直接从一捆里(10根)拿出9根,还剩1根,与5根合起来有6根。
师:这种方法,你们感觉如何?快吗?(学生鼓掌了)谁听明白了这种方法?也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把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好吗?
生:先写10-9=1,再写1+5=6。
第三个环节,又出13-9,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验这种最优化的计算方法。接着要求摆脱小棒,训练学生将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学生口算的速度就逐步加快了。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过程内化为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质的飞跃,体现了“计算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思想。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实验小学)
在教学实践中,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枯燥乏味,很少有教师在公开课、竞赛课上讲授计算内容。其实,计算教学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这样才能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本身之中的,我们必须挖掘教材的魅力,用教学内容去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知识本身的魅力比分数和考试的刺激更吸引人,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更持久、更深刻的强大动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活动一:用10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们纷纷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5根为一份摆出两个正五边形,有的摆出两个小杯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活动二:用10根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学生动手后发现10根小棒可以摆三个三角形还剩一个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两个又剩余两根小棒。
讨论交流后,学生发现前后几次摆小棒,悟出“平均分”时,有时正好分完无剩余,有时分完后还有剩余。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出现剩余部分无法继续分的情况,使学生产生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强烈要求,从而激发学生对这类除法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感悟,内化思维
小学生对抽象的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若是學生理解了的知识不仅学得快,记得也牢固,还能灵活运用。因此,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架起桥梁,沟通直观具体的算理与抽象的算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有几瓶牛奶”一课,关键是使学生感受到“凑十法”的便捷。
第一个环节,看生活中10个一份、一包的实物图,增强对“十”的敏感性。
第二个环节,出示一个正好10个格子的牛奶盒子且放了9瓶,盒子外放4瓶,思考一共是几瓶牛奶?让学生先用语言叙述,同时用拿出小棒摆一摆(先摆9根,再摆4根)。
学生叙述:再放1瓶就装满了(就是10个)。问:从哪儿去拿“1”呢?(从盒外的4个里去拿)。再问9﹢4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9+1+3)。
第三个环节,十格的盒子里还是放9瓶牛奶,不断变化盒子外面的牛奶数量,让学生动手演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不断强化“凑十”的动作、思维。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凑十法”,真正领会算理。学生就容易接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了,也为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累经验,提升思维
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计算教学的过程也可视为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离开了数学思维的动手操作是非数学活动。动手操作活动应与数学思维紧密结合。如果学生的动手操作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只需要手的运动而不需脑的兴奋,那么它的功效将会大大降低。动手操作,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与思维坡度,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买铅笔”一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破十法”是最优化的计算方法,在教学时我没有急于把现成的“破十法”灌输给学生。而是按如下过程展开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老师有15支铅笔,奖励给学生9支,还剩多少支?怎样列式解答?
第二个环节,鼓励学生动手摆小棒,准备15根小棒,从中拿出9根,你是怎样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我把整捆拆开再和5根合起来,就是15根,然后数出9根,剩下6根。
师:这个方法是数出了9根。还有其他比较快的办法吗?
生2:我先拿5根,再从10根里面又拿出4根,这样就是拿走了9根。
师:分两次,很清楚自己要拿走9根。还有别的方法吗?(继续鼓励有不同方法的学生交流)
生3:我直接从一捆里(10根)拿出9根,还剩1根,与5根合起来有6根。
师:这种方法,你们感觉如何?快吗?(学生鼓掌了)谁听明白了这种方法?也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把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好吗?
生:先写10-9=1,再写1+5=6。
第三个环节,又出13-9,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验这种最优化的计算方法。接着要求摆脱小棒,训练学生将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学生口算的速度就逐步加快了。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过程内化为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质的飞跃,体现了“计算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思想。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