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建构有两个关键点:学生树立语文学习意识、掌握语文学习路径,即树立学科意识、标准意识、实践意识,掌握“看”“听”“想象”“做”四种学习路径。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语文课堂;意识;路径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建构有两个关键点:学生树立语文学习意识、掌握语文学习路径。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掌握了恰当的语文学习路径,就能够自觉地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也就顺利地建构起来。
一、树立语文学习意识
现代教学是理性自觉的活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应是理性自觉的活动,需要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意识支配人的行动,当学生有了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就会自觉地探求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地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主,语文学习中的形象思维也会得到改造和完善。“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树立以下三种语文学习意识:
1. 学科意识
学科意识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方法等的认识和重视,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科学等学科,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形、音、义,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语感和对词语的语境意义的把握。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初步学会运用汉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成长。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语文教材有自己的编排体例,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路径和方法。教师要通过富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语文实践,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帮助学生树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2. 标准意识
标准意识就是对于语文学习所依据的重要标准的认识和重视。标准意味着规则、规律,树立标准意识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和语言文字运用规则。与语文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 / T15834-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B / T1T15835-201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B / T1T9704-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B / T1T16159-2012)、《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B / T1T28039-2011)等。标准意识的培养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文件条款,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规则,教给学生公认的标准并引导学生遵守标准,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去阅读这些标准。
3. 实践意識
实践意识就是对语文学习中实践意义、方法等的认识和重视。学生需要明白:语文学习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学生树立了语文实践的意识,才会对语文实践活动产生强烈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写作有兴趣”“有表达的自信心”“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学生树立了语文实践意识,对明确语文学习路径、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也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掌握语文学习路径
新西兰著名播音员戈登·德莱顿提出了通向大脑的六个主要通道,认为我们的学习是通过“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嗅”“我们所做”来完成的。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掌握语文学习的路径,自觉经由这些路径实现语文学习目标,是建构“以学为中心”语文课堂的又一关键点。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将语文学习路径归纳为以下四条:
1. 我们所看
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看”包括:一是“看”教材及教具;二是“看”教师的板书及肢体语言;三是“看”教学情境。“看”的活动伴随观察和思考。默读课文、浏览信息、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字的形体美、观察大自然等语文活动都要通过“看”的路径来实现。而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和肢体语言对提高学生注意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学情境如果不经过学生“看”的环节也很难产生效果。
2. 我们所听
认真听课无疑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路径。“听”既包括“听”教师的讲解及点评,也包括听同学的交流与分享;既包括听课,也包括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听观察或采访对象的介绍。“听”中有记,“听”中有思,“听”中有术。口语交际课的“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等学习目标必须经由“听”的路径来达到。
3. 想象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嗅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条件通过“尝”“触”“嗅”的途径获取语文知识,增加人生体验。常规的语文课堂中,这三种途径的运用十分有限,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文字描绘的情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等,均需将平时“所尝”“所触”“所嗅”的体验转化为想象。也就是说,“以学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经由想象路径来完成学习目标。
4. 我们所做
“做”就是实践,在“做中学”已成为不争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必须经由“做”这一实践路径。学生的语文实践可以是读书、写字、讨论、介绍、汇报、写话、习作、办报、策划语文活动、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载体。所有的语文学习方法均离不开“做”这一重要途径。明确语文学习“做”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克服惰性,养成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三、结语
“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意识、路径紧密联系;其二,树立语文学习意识是基础,掌握语文学习路径是方法,二者相辅相成。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做好这两个关键点,对学生的要求倒逼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M].顾瑞荣,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少儿业余体校语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jwsk1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梅健(1971— ),女,重庆渝北人,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研究。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语文课堂;意识;路径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建构有两个关键点:学生树立语文学习意识、掌握语文学习路径。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掌握了恰当的语文学习路径,就能够自觉地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也就顺利地建构起来。
一、树立语文学习意识
现代教学是理性自觉的活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应是理性自觉的活动,需要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意识支配人的行动,当学生有了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就会自觉地探求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地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主,语文学习中的形象思维也会得到改造和完善。“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树立以下三种语文学习意识:
1. 学科意识
学科意识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方法等的认识和重视,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科学等学科,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形、音、义,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语感和对词语的语境意义的把握。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初步学会运用汉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成长。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语文教材有自己的编排体例,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路径和方法。教师要通过富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语文实践,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帮助学生树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2. 标准意识
标准意识就是对于语文学习所依据的重要标准的认识和重视。标准意味着规则、规律,树立标准意识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和语言文字运用规则。与语文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 / T15834-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B / T1T15835-2011)、《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B / T1T9704-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B / T1T16159-2012)、《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B / T1T28039-2011)等。标准意识的培养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文件条款,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规则,教给学生公认的标准并引导学生遵守标准,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去阅读这些标准。
3. 实践意識
实践意识就是对语文学习中实践意义、方法等的认识和重视。学生需要明白:语文学习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学生树立了语文实践的意识,才会对语文实践活动产生强烈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写作有兴趣”“有表达的自信心”“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学生树立了语文实践意识,对明确语文学习路径、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也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掌握语文学习路径
新西兰著名播音员戈登·德莱顿提出了通向大脑的六个主要通道,认为我们的学习是通过“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嗅”“我们所做”来完成的。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掌握语文学习的路径,自觉经由这些路径实现语文学习目标,是建构“以学为中心”语文课堂的又一关键点。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将语文学习路径归纳为以下四条:
1. 我们所看
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看”包括:一是“看”教材及教具;二是“看”教师的板书及肢体语言;三是“看”教学情境。“看”的活动伴随观察和思考。默读课文、浏览信息、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字的形体美、观察大自然等语文活动都要通过“看”的路径来实现。而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和肢体语言对提高学生注意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学情境如果不经过学生“看”的环节也很难产生效果。
2. 我们所听
认真听课无疑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路径。“听”既包括“听”教师的讲解及点评,也包括听同学的交流与分享;既包括听课,也包括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听观察或采访对象的介绍。“听”中有记,“听”中有思,“听”中有术。口语交际课的“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等学习目标必须经由“听”的路径来达到。
3. 想象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嗅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条件通过“尝”“触”“嗅”的途径获取语文知识,增加人生体验。常规的语文课堂中,这三种途径的运用十分有限,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文字描绘的情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等,均需将平时“所尝”“所触”“所嗅”的体验转化为想象。也就是说,“以学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经由想象路径来完成学习目标。
4. 我们所做
“做”就是实践,在“做中学”已成为不争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必须经由“做”这一实践路径。学生的语文实践可以是读书、写字、讨论、介绍、汇报、写话、习作、办报、策划语文活动、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载体。所有的语文学习方法均离不开“做”这一重要途径。明确语文学习“做”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克服惰性,养成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三、结语
“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意识、路径紧密联系;其二,树立语文学习意识是基础,掌握语文学习路径是方法,二者相辅相成。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做好这两个关键点,对学生的要求倒逼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M].顾瑞荣,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少儿业余体校语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jwsk1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梅健(1971— ),女,重庆渝北人,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