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窑厂遗址东北侧(现龙珠阁东侧)的一个堆积成化官窑遗物灰坑中(88珠成H3),出土了一件成化三彩鸭形香熏,同时出土的还有十余件可修复的遗物。
成化三彩鸭形香熏,通高25.3厘米、口径14.3厘米至14.7厘米、足径8厘米,模制,分上下两截,腹内中空,以子口相合。鸭头、腹、尾饰黑色低温釉,喙、足饰黄色低温釉,颈、腹两侧饰土黄色低温釉,翅及背羽锥刻处填孔雀绿釉,鸭足与中空的方器座相连,器底书“大明成化年制”方款。器座四侧镂空做成海棠形,四周饰以低温绿釉,座面、座足凸边饰低温紫釉。
鸭颈中空与口相通,起烟囱作用,腹部合缝处子口上匀布六个隐孔(下半部子口两侧各匀布二孔,两端各一孔)可通入空气(图一),上半部鸭张嘴作鸣叫状,下半部装盛香料,燃香即产生对流。该器造型写实,鸭首口部微张,曲项向天;双翼羽翅刻画细腻,尾羽翘起;双脚刻画细腻,支撑整个熏炉。其刻划工艺精细,颈部及腿部的绒毛均细致生动。鸭身姿态挺立,张开的鸭嘴用于出香,熏香点起时,绵绵香气会从鸭嘴处袅袅冒出,构思巧妙,堪称精美绝伦。
以鸭为造型的器物最早可见于商周青铜器中的凫尊,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一件鸭形彩绘漆器木盒,与鸭形香熏的器型相似,可视之为鸭熏最早的雏形。鸭形香熏的出现大致在两汉时期(图二),在山西、山东一带出土有西汉中晚期的青铜鸭形香熏,造型基本相同:炉体为鸭形,昂首立于一托盘之中;鸭背为炉盖,上面镂空,可开启。汉代以后,鸭熏的身影屡屡见诸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唐以来的大量诗词作品中有对鸭熏的描写,如唐戴叔伦《春怨》“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李商隐《促漏》“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宋陆游《不睡》“水冷砚蟾初薄冻,火残香鸭尚微烟”等。宋代洪刍《香谱》中谓,鸭作为香炉称为“宝鸭”“香鸭”“金鸭”“银鸭”“金凫”“鸭炉”等。
唐代虽有大量描写鸭熏的诗句可供赏析,但目前尚没有发现唐代的鸭熏。1982年江西吉水县出土一宋嘉熙元年(1254年)铜质鸭熏,据报道该熏“颈部、背部与尾部都镂有一圆孔,可使空气流通,整体造型生动,构思巧妙”。美国芝加哥亚洲艺术馆藏有宋代青白釉鸭熏,熏有承盘和莲花座,燃香在莲花座内,鸭座上钻有一大而圆的进气孔(图三)。日本德州美术馆藏有一明代铜质鸭熏,表面不见进气孔,其造型与成化出土鸭熏大致相似(图四)。从宋代铜熏、瓷熏来看,当时人为了使香料燃烧,在鸭背或在鸭座之上钻有明显进气孔。明代成化鸭熏却不破坏鸭的造型,把进气孔挖在鸭盖交接处的子母口之内,当鸭熏上下合拢,进气孔虽被遮盖,但缝隙间仍有空气进入腹内,并与张开的鸭嘴对流,香料燃烧时长长的鸭颈产生抽力(起到烟囱的作用),香烟便从鸭嘴缓缓飘出。由此可见,成化鸭熏构思最巧,制作最精。
鸭型香熏亦称香炉、熏笼。汉代熏炉多用铜、陶制成,造型多样,有山峰状的“博山炉”,也有鸟兽为形的熏炉。鸭形熏炉是熏炉中比较传统的造型,在宋代到达顶峰,材质有木、陶、瓷、铜,尤其以铜制为多。陶瓷所制的熏炉,其烧造厂力史较铜质熏炉晚。据载,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彩绘陶熏炉,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陶熏炉。知其为熏炉,不只是“盖有缕孔”,还因为其“出土时内放茅香、高良姜、辛夷、藁本等香料”(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而“熏炉”称谓,则来自于湖南长沙汤家岭西汉张端君墓出土的一件铜质器,器上有“熏炉”二字铭文,证明这类器物西汉时称之为熏炉。汉代的陶制熏炉,通常以托盘、承柱(或无)、炉身、盖组成。后来在“三国、两晋时,贵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为一时习俗’,青瓷熏炉应运而生,并广为流行”(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历史上香熏造型主要分两类。一类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雕刻成山形,象征海上仙山,因此这类香炉又叫博山炉。宋吕大临《考古图》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烟气熏香,以象海之四环。”据此可知,古人相信海外有仙山,可见制作香熏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宗教服务。另外一类香熏是兽形熏,做成各种动物形状。洪刍《香镨》记载:“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之状,空中以燃香,火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复有雕木,埏土为之者。”
汉代以来,随着与西域的通商,国外很多名貴香料输入国内,人们便有用香熏燃香,熏住旁及衣物的习俗。《西京杂记》载:“长安巧手丁缓者,做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
明代香熏多为女眷的闺阁陈设,也有宫中嫔妃们的新衣常扎成“一把莲”的形式,用香熏熏过以后再穿。从以上记载得知,成化以前宫廷使用的鸭熏多为金属制品,成化之后始有瓷制品。明人认为熏炉属大雅之器,置之书几,以供熏燎,足称鉴赏之佳珍。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绣榻野史》(日本波多野太郎藏)一插图版画中,在男女主人房内之案几上,分别置有一瓶,一鸭形熏炉(图五),可见鸭熏在当时社会各阶层已普遍使用了。
熏炉与香料是分不开的,汉以来一直受世人关注。苏门答腊来的龙脑香,汉代人早已品味。初唐时,龙涎香入贡中国,白居易“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诗句中有所反映。而质地为金银的“被中香炉”,它的温馨与散发出的香味广受世人喜爱。“被中香炉”亦即“熏球”,因可置于被中使用,故名。被中香炉在法门寺地宫也有出土,其直径12.8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一枚唐代熏球。有关资料表明,盛行于唐代上流社会的金属博山炉、多足熏炉和被中香炉,是唐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以金属质地为主流的唐代香炉,不同于宋代瓷质香炉,它依旧属“香熏”范畴。所以,凡宋以前的炉具,皆以“香熏”称之。
唐宋以来“香熏”使用的香料以合香为主,每一品大抵由五至十味香药研磨细末调配而成,品种多达20余种。这些合香,特意做成豆、饼、条、丸、块等食品状。因而,宋时敬香,谓“焚”或“烧”,而不言“炷”。洪刍在《香谱》中记有焚香法:“炉中烧香,饼子一枚以灰盖。”即香品不直接点燃,不投入火中。香炉内铺厚厚的有保温作用的炉灰,捡一小块烧红的炭块埋于正中央,再薄薄地盖上层灰,只露出一点。用薄银片隔火,香品放在薄银片上熏烤,于是香气自然舒慢,没有烟燥气。而且,宋代合香用料考究,不只追求“香气浓郁而远达”,还讲究“香烟凝聚直冲天际的特性”。宋人对闻香过程中的坐势、捧炉、传位等,都有一定的程式与讲究;闻香时,还要求闻香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以借景、赋诗诸形式,即时用笔在香笺上留下对香道气息的感触和心得。风行于宋代的香炉文化,在历史上留下许多遗物与踪迹。
关于鸭熏作香熏与使用香料的情况,唐代以来许多诗词中都有描写。唐和凝《河满子》曰:“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锁春晖。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唐司空图《乐府》中说:“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满鸭香熏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宋代王武子《朝中措·画眉人去掩兰旁》记载:“画眉人去掩兰旁。金鸭懒熏香。有恨只弹珠泪,无人与说衷肠。”从以上诗词中可知,唐以来流行鸭熏为香熏,鸭熏所使用的香料为篆香。
关于篆香,洪刍在《香谱·香篆》中说:“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又“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香篆也指是一种专门用来燃点香粉的模具,古时的佛堂书斋闺阁里,人们常把合香粉末用模子压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样,点燃后循序燃尽,这种用香的方式称之为“香篆”。
从上可知,鸭熏出现于汉代,多用铜、陶制成,宋代瓷质鸭熏开始流行,而成化鸭熏构思最巧,制作最精,且为宫廷使用。从唐宋元明人诗词中可知,唐代开始流行鸭熏为香熏,宋代开始流行燃用篆香,成化鸭熏显然也使用篆香。
成化三彩鸭形香熏,通高25.3厘米、口径14.3厘米至14.7厘米、足径8厘米,模制,分上下两截,腹内中空,以子口相合。鸭头、腹、尾饰黑色低温釉,喙、足饰黄色低温釉,颈、腹两侧饰土黄色低温釉,翅及背羽锥刻处填孔雀绿釉,鸭足与中空的方器座相连,器底书“大明成化年制”方款。器座四侧镂空做成海棠形,四周饰以低温绿釉,座面、座足凸边饰低温紫釉。
鸭颈中空与口相通,起烟囱作用,腹部合缝处子口上匀布六个隐孔(下半部子口两侧各匀布二孔,两端各一孔)可通入空气(图一),上半部鸭张嘴作鸣叫状,下半部装盛香料,燃香即产生对流。该器造型写实,鸭首口部微张,曲项向天;双翼羽翅刻画细腻,尾羽翘起;双脚刻画细腻,支撑整个熏炉。其刻划工艺精细,颈部及腿部的绒毛均细致生动。鸭身姿态挺立,张开的鸭嘴用于出香,熏香点起时,绵绵香气会从鸭嘴处袅袅冒出,构思巧妙,堪称精美绝伦。
金鸭销魂
以鸭为造型的器物最早可见于商周青铜器中的凫尊,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一件鸭形彩绘漆器木盒,与鸭形香熏的器型相似,可视之为鸭熏最早的雏形。鸭形香熏的出现大致在两汉时期(图二),在山西、山东一带出土有西汉中晚期的青铜鸭形香熏,造型基本相同:炉体为鸭形,昂首立于一托盘之中;鸭背为炉盖,上面镂空,可开启。汉代以后,鸭熏的身影屡屡见诸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唐以来的大量诗词作品中有对鸭熏的描写,如唐戴叔伦《春怨》“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李商隐《促漏》“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宋陆游《不睡》“水冷砚蟾初薄冻,火残香鸭尚微烟”等。宋代洪刍《香谱》中谓,鸭作为香炉称为“宝鸭”“香鸭”“金鸭”“银鸭”“金凫”“鸭炉”等。
唐代虽有大量描写鸭熏的诗句可供赏析,但目前尚没有发现唐代的鸭熏。1982年江西吉水县出土一宋嘉熙元年(1254年)铜质鸭熏,据报道该熏“颈部、背部与尾部都镂有一圆孔,可使空气流通,整体造型生动,构思巧妙”。美国芝加哥亚洲艺术馆藏有宋代青白釉鸭熏,熏有承盘和莲花座,燃香在莲花座内,鸭座上钻有一大而圆的进气孔(图三)。日本德州美术馆藏有一明代铜质鸭熏,表面不见进气孔,其造型与成化出土鸭熏大致相似(图四)。从宋代铜熏、瓷熏来看,当时人为了使香料燃烧,在鸭背或在鸭座之上钻有明显进气孔。明代成化鸭熏却不破坏鸭的造型,把进气孔挖在鸭盖交接处的子母口之内,当鸭熏上下合拢,进气孔虽被遮盖,但缝隙间仍有空气进入腹内,并与张开的鸭嘴对流,香料燃烧时长长的鸭颈产生抽力(起到烟囱的作用),香烟便从鸭嘴缓缓飘出。由此可见,成化鸭熏构思最巧,制作最精。
鸭型香熏亦称香炉、熏笼。汉代熏炉多用铜、陶制成,造型多样,有山峰状的“博山炉”,也有鸟兽为形的熏炉。鸭形熏炉是熏炉中比较传统的造型,在宋代到达顶峰,材质有木、陶、瓷、铜,尤其以铜制为多。陶瓷所制的熏炉,其烧造厂力史较铜质熏炉晚。据载,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彩绘陶熏炉,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陶熏炉。知其为熏炉,不只是“盖有缕孔”,还因为其“出土时内放茅香、高良姜、辛夷、藁本等香料”(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而“熏炉”称谓,则来自于湖南长沙汤家岭西汉张端君墓出土的一件铜质器,器上有“熏炉”二字铭文,证明这类器物西汉时称之为熏炉。汉代的陶制熏炉,通常以托盘、承柱(或无)、炉身、盖组成。后来在“三国、两晋时,贵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为一时习俗’,青瓷熏炉应运而生,并广为流行”(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形制多样
历史上香熏造型主要分两类。一类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雕刻成山形,象征海上仙山,因此这类香炉又叫博山炉。宋吕大临《考古图》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烟气熏香,以象海之四环。”据此可知,古人相信海外有仙山,可见制作香熏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宗教服务。另外一类香熏是兽形熏,做成各种动物形状。洪刍《香镨》记载:“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之状,空中以燃香,火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复有雕木,埏土为之者。”
汉代以来,随着与西域的通商,国外很多名貴香料输入国内,人们便有用香熏燃香,熏住旁及衣物的习俗。《西京杂记》载:“长安巧手丁缓者,做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
明代香熏多为女眷的闺阁陈设,也有宫中嫔妃们的新衣常扎成“一把莲”的形式,用香熏熏过以后再穿。从以上记载得知,成化以前宫廷使用的鸭熏多为金属制品,成化之后始有瓷制品。明人认为熏炉属大雅之器,置之书几,以供熏燎,足称鉴赏之佳珍。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绣榻野史》(日本波多野太郎藏)一插图版画中,在男女主人房内之案几上,分别置有一瓶,一鸭形熏炉(图五),可见鸭熏在当时社会各阶层已普遍使用了。
焚而不炷
熏炉与香料是分不开的,汉以来一直受世人关注。苏门答腊来的龙脑香,汉代人早已品味。初唐时,龙涎香入贡中国,白居易“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诗句中有所反映。而质地为金银的“被中香炉”,它的温馨与散发出的香味广受世人喜爱。“被中香炉”亦即“熏球”,因可置于被中使用,故名。被中香炉在法门寺地宫也有出土,其直径12.8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一枚唐代熏球。有关资料表明,盛行于唐代上流社会的金属博山炉、多足熏炉和被中香炉,是唐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以金属质地为主流的唐代香炉,不同于宋代瓷质香炉,它依旧属“香熏”范畴。所以,凡宋以前的炉具,皆以“香熏”称之。
唐宋以来“香熏”使用的香料以合香为主,每一品大抵由五至十味香药研磨细末调配而成,品种多达20余种。这些合香,特意做成豆、饼、条、丸、块等食品状。因而,宋时敬香,谓“焚”或“烧”,而不言“炷”。洪刍在《香谱》中记有焚香法:“炉中烧香,饼子一枚以灰盖。”即香品不直接点燃,不投入火中。香炉内铺厚厚的有保温作用的炉灰,捡一小块烧红的炭块埋于正中央,再薄薄地盖上层灰,只露出一点。用薄银片隔火,香品放在薄银片上熏烤,于是香气自然舒慢,没有烟燥气。而且,宋代合香用料考究,不只追求“香气浓郁而远达”,还讲究“香烟凝聚直冲天际的特性”。宋人对闻香过程中的坐势、捧炉、传位等,都有一定的程式与讲究;闻香时,还要求闻香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以借景、赋诗诸形式,即时用笔在香笺上留下对香道气息的感触和心得。风行于宋代的香炉文化,在历史上留下许多遗物与踪迹。
关于鸭熏作香熏与使用香料的情况,唐代以来许多诗词中都有描写。唐和凝《河满子》曰:“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锁春晖。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唐司空图《乐府》中说:“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满鸭香熏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宋代王武子《朝中措·画眉人去掩兰旁》记载:“画眉人去掩兰旁。金鸭懒熏香。有恨只弹珠泪,无人与说衷肠。”从以上诗词中可知,唐以来流行鸭熏为香熏,鸭熏所使用的香料为篆香。
关于篆香,洪刍在《香谱·香篆》中说:“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又“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香篆也指是一种专门用来燃点香粉的模具,古时的佛堂书斋闺阁里,人们常把合香粉末用模子压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样,点燃后循序燃尽,这种用香的方式称之为“香篆”。
从上可知,鸭熏出现于汉代,多用铜、陶制成,宋代瓷质鸭熏开始流行,而成化鸭熏构思最巧,制作最精,且为宫廷使用。从唐宋元明人诗词中可知,唐代开始流行鸭熏为香熏,宋代开始流行燃用篆香,成化鸭熏显然也使用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