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达、雅”作为普遍的翻译标准在中国翻译史上影响甚远,成为翻译界衡量翻译标准的不约而同的原则。我们使用了近百年的翻译准则“信、达、雅”以及后来从而衍生出的其他翻译标准大多数是针对文学文本而言,那么作为区别于文学文本的非文学文本而言,“信、达、雅”会有哪些新的运用。本文以《茂陵博物馆》景点介绍这一旅游文本翻译为例,探讨非文学翻译中的“信、达、雅”。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信、达、雅”;茂陵
非文学翻译概括的说是指一些特定的文件翻译,它的最大特点要求实质性,以事实为主。多以一些文件翻译,科技文,专有文件的翻译诸多。翻译文学和非文学的过程是一致的,都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表达,最后进行审校。要说最大的区别也就是文学翻译讲究艺术性,非文学翻译讲究科学性,这是由于本身的文本类型不同所决定的。那么单从这一点来说,非文学翻译对译者的要求相对会高一些。在文学翻译中普遍适用的“信、达、雅”原则在非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
一.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中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自此后一百多年的翻译史上一直将其视为经典,指引了一代代人的翻译实践。“信达雅”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番曲折发展,有对其赞扬也有对其抑制。但它就是在曲折的发展中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信达雅”是一个三维概念,或叫三元模式,分别为“信”“达”“雅”我们今天所看到给予它们最多的解释即“信”就是忠实于原作,“达”就是表达需通顺,“雅”就是文笔语言要优美。其实这与严复最初的解释有些差异。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从中能看到严复对于这三者有一个侧重点的不同,认为达比信更重要一些,但是不是不追求信。而我们今天在翻译过程中讲求的第一件事则是忠实也就是“信”。在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中我们都在遵循这样的原则,可以说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因为无论什么文本的翻译,我们首先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要忠实于作者的意图,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信”,只有在忠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更透彻的理解原文。翻译的第二部就是表达,通顺的表达也即是“达”。那么“信达”可以说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雅”按照严复的解释是针对先秦的语言形式,那么不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翻译。但是放在翻译的大环境中,经过不断的更新,“雅”主要是说明文采和表达的优美程度。那么“雅”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就有与前两者而言较为突出的区别。在文学翻译中,“雅”注重文笔是否优美,例如散文诗歌中,它是否用了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那么在非文学翻译中,我们不太讲究翻译的多么“雅”,“雅”的概念在非文学翻译中就相对狭窄一些,主要是说一些有感染力的表达方法或者一定的修辞手法,节奏和简洁的表达。没有极度文学色彩的语言,但是有一些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方法,是“雅”在非文学翻译中最主要的应用。比如常常翻译非文学材料时,不讲究语言多么优美,但是在准确清楚的表达下希望能够表达更富有感染力或是将枯燥无味的语言表达的更易于理解等。
二.《茂陵博物馆》导游词译文中“信达雅”的运用
旅游文本即可以作为文学文本也可以作为非文学文本,本质上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大的分类情况下,旅游文本导游词的介绍可以作为非文学文本。那么在翻译这类材料时,怎样更好的运用“信达雅”来完成导游词的翻译或者说“信达雅”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下面引用一段文本举例说明:
茂陵,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园11座,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将其称为“五陵原”。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
The Mao Mausoleum is the tomb of Emperor Wu of Western Han Dynasty. For the largest scale, the longest time of construction (139BC-87BC) and most funeral objects in tombs of Han dynasty, it is called the Pyramid of China. Mao mausoleum is located in XingPing city which is 40km northwest from Xi’an city. It is among the first national key relics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units. Lasting for 214 years,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ruled by 11 emperors and built 11 mausoleums. Among them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Gaozu,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Hui,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Jing,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Wu,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Zhao are the most dignitary. They are together called “Wulingyuan” with their mausoleum feods.The grave mound shapes like a upside-down bucket, which is 46.5 meters high, 39.25 meter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cross the top, 40.6 meters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在拿到文本第一件事就是理解,特别是对于旅游性文本对准确率有一定要求,因此忠实原文充分理解原文,是其翻译的第一步。原文中出现的几个地方如“陵邑、五陵原、封土为覆斗形”我做了透彻的分析与深入理解。往往在汉语都没有读明白的情况下切忌去翻译,应该是理解汉语,不要死译或改译。“信”的要求也是忠实于原文,因为查阅资料读懂分别是什么意思,甚至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看有关图片使之更加形象,在后面的“雅”的表达中也许可以用到,前期的铺垫对后期的翻译都有帮助。充分理解了原文,在忠实的基础上进行通顺的表达,同样这个过程需要做相关的搜索,一些既定的表达或者几种表达中择优选取,要经过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于自己文本的表达,符合“达”的要求。之前提到过“达”在某些程度上比“信”更重要,因为“达”的目的是要读者能够读懂读明白,所以通顺的表达相当重要。当然过而不及,不能只注重“达”而忽视了“信”,虽然表达清楚通顺却完全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也是不负责任的。基于“信达”的要求,我所作出的翻译尽量的贴近原文并通顺表达。“雅”在非文学翻译中的要求没有文学翻译高,但不能说明没有要求。假若这个旅游文本的翻译是给外国人看的,那么怎样能让老外更加清楚、形象、简单、易懂的理解茂陵博物馆,这其实就是在“雅”上所追求的。语言就要有所变化,比如原文中形容茂陵外观呈覆斗形,这个覆斗形是什么形状,很多本地人都不太知道,更何况翻译出覆斗形老外更是不知所云。当我们自己知道覆斗的样子就像过去打酱油时用的一种容器斗一样,那我们就要想如何去形象的表达这一样子,让听者或读者在没有见过这种容器或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情况下能想象到它的样子。通过你的翻译和描述,让读者明白它的形状,这就是“雅”达到的一种境界。它的感染力以及语言的表现力等等就体现在这方面。
三.结束语
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在翻译类型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方式,包括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都不同。但是严复的“信达雅”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没有太大的差异,似乎是放之四海而通用。其实它是在整个翻译过程这一大的背景下来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区别还是有的,最突出的还是在“雅”,也是基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不同的文本类型,自身有自身的要求,因此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这么说,“信达雅”作为文学翻译的标准放在非文学翻译中同样适用,而非文学翻译中的“信达雅”可以回归到非文学翻译的翻译原则上来即:准确理解,通顺表达。彼此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翻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抛开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翻译,翻译本质都一样。不同的文本类型也是翻译过程中的特例,只要在特殊中把握普遍,在普遍中突出特殊,也所谓翻译的多元互补论。总而言之,“信达雅”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与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
[2]王振平.翻译标准和“信达雅”.外语教程,2000,1
[3]张珊. 浅议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J]. 新西部,2012,21
[4]温育仙. 翻译标准的生命力——对严复“信”、“达”、“雅”的再认识
[5]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9月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信、达、雅”;茂陵
非文学翻译概括的说是指一些特定的文件翻译,它的最大特点要求实质性,以事实为主。多以一些文件翻译,科技文,专有文件的翻译诸多。翻译文学和非文学的过程是一致的,都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表达,最后进行审校。要说最大的区别也就是文学翻译讲究艺术性,非文学翻译讲究科学性,这是由于本身的文本类型不同所决定的。那么单从这一点来说,非文学翻译对译者的要求相对会高一些。在文学翻译中普遍适用的“信、达、雅”原则在非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
一.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中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自此后一百多年的翻译史上一直将其视为经典,指引了一代代人的翻译实践。“信达雅”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番曲折发展,有对其赞扬也有对其抑制。但它就是在曲折的发展中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信达雅”是一个三维概念,或叫三元模式,分别为“信”“达”“雅”我们今天所看到给予它们最多的解释即“信”就是忠实于原作,“达”就是表达需通顺,“雅”就是文笔语言要优美。其实这与严复最初的解释有些差异。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从中能看到严复对于这三者有一个侧重点的不同,认为达比信更重要一些,但是不是不追求信。而我们今天在翻译过程中讲求的第一件事则是忠实也就是“信”。在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中我们都在遵循这样的原则,可以说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因为无论什么文本的翻译,我们首先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要忠实于作者的意图,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信”,只有在忠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更透彻的理解原文。翻译的第二部就是表达,通顺的表达也即是“达”。那么“信达”可以说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雅”按照严复的解释是针对先秦的语言形式,那么不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翻译。但是放在翻译的大环境中,经过不断的更新,“雅”主要是说明文采和表达的优美程度。那么“雅”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就有与前两者而言较为突出的区别。在文学翻译中,“雅”注重文笔是否优美,例如散文诗歌中,它是否用了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那么在非文学翻译中,我们不太讲究翻译的多么“雅”,“雅”的概念在非文学翻译中就相对狭窄一些,主要是说一些有感染力的表达方法或者一定的修辞手法,节奏和简洁的表达。没有极度文学色彩的语言,但是有一些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方法,是“雅”在非文学翻译中最主要的应用。比如常常翻译非文学材料时,不讲究语言多么优美,但是在准确清楚的表达下希望能够表达更富有感染力或是将枯燥无味的语言表达的更易于理解等。
二.《茂陵博物馆》导游词译文中“信达雅”的运用
旅游文本即可以作为文学文本也可以作为非文学文本,本质上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大的分类情况下,旅游文本导游词的介绍可以作为非文学文本。那么在翻译这类材料时,怎样更好的运用“信达雅”来完成导游词的翻译或者说“信达雅”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下面引用一段文本举例说明:
茂陵,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园11座,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将其称为“五陵原”。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
The Mao Mausoleum is the tomb of Emperor Wu of Western Han Dynasty. For the largest scale, the longest time of construction (139BC-87BC) and most funeral objects in tombs of Han dynasty, it is called the Pyramid of China. Mao mausoleum is located in XingPing city which is 40km northwest from Xi’an city. It is among the first national key relics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units. Lasting for 214 years,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ruled by 11 emperors and built 11 mausoleums. Among them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Gaozu,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Hui,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Jing,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Wu,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Zhao are the most dignitary. They are together called “Wulingyuan” with their mausoleum feods.The grave mound shapes like a upside-down bucket, which is 46.5 meters high, 39.25 meter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cross the top, 40.6 meters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在拿到文本第一件事就是理解,特别是对于旅游性文本对准确率有一定要求,因此忠实原文充分理解原文,是其翻译的第一步。原文中出现的几个地方如“陵邑、五陵原、封土为覆斗形”我做了透彻的分析与深入理解。往往在汉语都没有读明白的情况下切忌去翻译,应该是理解汉语,不要死译或改译。“信”的要求也是忠实于原文,因为查阅资料读懂分别是什么意思,甚至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看有关图片使之更加形象,在后面的“雅”的表达中也许可以用到,前期的铺垫对后期的翻译都有帮助。充分理解了原文,在忠实的基础上进行通顺的表达,同样这个过程需要做相关的搜索,一些既定的表达或者几种表达中择优选取,要经过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于自己文本的表达,符合“达”的要求。之前提到过“达”在某些程度上比“信”更重要,因为“达”的目的是要读者能够读懂读明白,所以通顺的表达相当重要。当然过而不及,不能只注重“达”而忽视了“信”,虽然表达清楚通顺却完全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也是不负责任的。基于“信达”的要求,我所作出的翻译尽量的贴近原文并通顺表达。“雅”在非文学翻译中的要求没有文学翻译高,但不能说明没有要求。假若这个旅游文本的翻译是给外国人看的,那么怎样能让老外更加清楚、形象、简单、易懂的理解茂陵博物馆,这其实就是在“雅”上所追求的。语言就要有所变化,比如原文中形容茂陵外观呈覆斗形,这个覆斗形是什么形状,很多本地人都不太知道,更何况翻译出覆斗形老外更是不知所云。当我们自己知道覆斗的样子就像过去打酱油时用的一种容器斗一样,那我们就要想如何去形象的表达这一样子,让听者或读者在没有见过这种容器或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情况下能想象到它的样子。通过你的翻译和描述,让读者明白它的形状,这就是“雅”达到的一种境界。它的感染力以及语言的表现力等等就体现在这方面。
三.结束语
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在翻译类型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方式,包括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都不同。但是严复的“信达雅”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中没有太大的差异,似乎是放之四海而通用。其实它是在整个翻译过程这一大的背景下来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区别还是有的,最突出的还是在“雅”,也是基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不同的文本类型,自身有自身的要求,因此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这么说,“信达雅”作为文学翻译的标准放在非文学翻译中同样适用,而非文学翻译中的“信达雅”可以回归到非文学翻译的翻译原则上来即:准确理解,通顺表达。彼此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翻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抛开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翻译,翻译本质都一样。不同的文本类型也是翻译过程中的特例,只要在特殊中把握普遍,在普遍中突出特殊,也所谓翻译的多元互补论。总而言之,“信达雅”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与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
[2]王振平.翻译标准和“信达雅”.外语教程,2000,1
[3]张珊. 浅议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J]. 新西部,2012,21
[4]温育仙. 翻译标准的生命力——对严复“信”、“达”、“雅”的再认识
[5]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