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译者的主体地位越加凸显,而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使译者主体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来浅析《浮生六记》林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探索译者主体性是如何通过译本选择来体现,并影响译者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四步骤;《浮生六记》;译者主体性
一、斯坦纳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在其代表作《通天塔之后》中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查明建、田雨界定译者主体性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都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
二、《浮生六记》的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1.《浮生六记》及其翻译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写的自传性质文学作品。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写了他的婚姻生活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并谈及生活艺术、闲情意趣、山水景色、文艺评论等,颇具“性灵”作品风格。浮生六记现有三个英译本,以林语堂老先生的译本最为流行。林先生曾经说,自己“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笔者近来再次拜读林先生的译作,其译文令英美人都叹为观止,译文也在很多地方显示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译者主体性探微
“阐释运作”过程的“信任”、“进攻”、“吸收”和“补偿”在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过程中表现为底本选择、源文本理解、译本生成和翻译补偿。林语堂的译者主体性在这四步骤中得以彰显。
(1)信任
信任是翻译阐释行为的第一步,也是继续翻译的关键。《浮生六记》中所反映出来的境界正迎合了林语堂先生的人生态度和性情,林语堂先生在“译者序”里写道:“在这个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林语堂先生在其译本后记中写道:“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从而建立起了“信赖”。
(2)侵入
侵入是翻译阐释行为的第二步,是译者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翻译时,译者要充分理解原文。但由于受到“偏见”的影响和制约,译者总会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模式对原文本进行解读,斯坦纳认为翻译中的理解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侵入模式,这同时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可举例来看:
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朗朗。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也不竭。
I entered the cave, which was small like an attic, and saw a gurgling spring, which collected at a pool about three feet wide and five inches deep only; the water, I was told, remained at that constant level throughout the year.
例中用foot和inches直接替代“尺”和“寸”,可以说翻译的并不准确,因为中国古时候的尺寸也并不是英语中的foot和inch。而之所以林语堂先生这样翻译,主要是由于他的独特的西式教育经历所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译者对原文本的侵入,同时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3)吸收
翻译阐释行为的第三步是吸收,也就是表达阶段。在面对《浮生六记》中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词汇时,较多地使用了归化。在此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便得到凸显。
例: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备一盆,惜乎明珠暗投。
译文:Once I also saw at the home of a merchant at Yangchow two pots, one of boxwood and one of cypress, presented to him by a friend from Yushan, but this was like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明珠暗投”用于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入不识货的人手中,英语中有一成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两者不仅意象相同,语义也相近。林语堂先生在此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了归化译法,成功的传达了这一文化意象。
(4)补偿
翻译阐释行为的最后一步就是补偿。《浮生六记》的文化个性非常鲜明,由于东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在侵入和吸收阶段难免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失,只有“补偿”才能尽量弥补翻译过程中的失衡。为此,林语堂主要以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保留原文本的形式,并尽可能多地传达原语的文化信息。而这也符合林语堂 “忠实”的翻译标准。
例今日真如渔父入桃源矣。
译文:Now I really feel like the fisher man who went up to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 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o Yuanming).
对于像“世外桃源”,这样的丰富文化内涵的典故如果不解释,西方读者恐怕很难理解。林语堂先生直译和括号内加注的办法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用归化法阐释出文化词汇承载的不同内涵,又如:“福寿山”为“Hill of 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大悲阁”为“Tower of Great Mercy”,“关圣”为“General Kuan Yu,the Chinese God of War and Loyalty”。如此一来,西方读者对原地名、人名中蕴含之意和身份了然于心,这种翻译策略就是阐释学所说的译者利用本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对译文进行的创作和改造。
三、小结
本文借助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理论分析了《浮生六记》英译本,发现林语堂在对《浮生六记》的翻译中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对于重新审视翻译学,为翻译批评提供新视角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对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对主体性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复,林语堂译.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
[3]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4] 孙小娟,浅论《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
[5] 杨柳,从阐释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林译《浮生六记》个案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6] 霍郭浩、朱玉彬,对桑德斯英译《浮生六记》过程的阐释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2)
[7] 董晖,老道圆熟,出神入化——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8] 李玉良,林译《浮生六记》的得与失[J],山东外语教学,2005(06)
[9] 孙张静,阐释学理论视野下的译者主体性——以《浮生六记》林译本为例.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四步骤;《浮生六记》;译者主体性
一、斯坦纳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在其代表作《通天塔之后》中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查明建、田雨界定译者主体性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都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
二、《浮生六记》的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1.《浮生六记》及其翻译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写的自传性质文学作品。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写了他的婚姻生活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并谈及生活艺术、闲情意趣、山水景色、文艺评论等,颇具“性灵”作品风格。浮生六记现有三个英译本,以林语堂老先生的译本最为流行。林先生曾经说,自己“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笔者近来再次拜读林先生的译作,其译文令英美人都叹为观止,译文也在很多地方显示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译者主体性探微
“阐释运作”过程的“信任”、“进攻”、“吸收”和“补偿”在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过程中表现为底本选择、源文本理解、译本生成和翻译补偿。林语堂的译者主体性在这四步骤中得以彰显。
(1)信任
信任是翻译阐释行为的第一步,也是继续翻译的关键。《浮生六记》中所反映出来的境界正迎合了林语堂先生的人生态度和性情,林语堂先生在“译者序”里写道:“在这个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林语堂先生在其译本后记中写道:“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从而建立起了“信赖”。
(2)侵入
侵入是翻译阐释行为的第二步,是译者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翻译时,译者要充分理解原文。但由于受到“偏见”的影响和制约,译者总会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模式对原文本进行解读,斯坦纳认为翻译中的理解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侵入模式,这同时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可举例来看:
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朗朗。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也不竭。
I entered the cave, which was small like an attic, and saw a gurgling spring, which collected at a pool about three feet wide and five inches deep only; the water, I was told, remained at that constant level throughout the year.
例中用foot和inches直接替代“尺”和“寸”,可以说翻译的并不准确,因为中国古时候的尺寸也并不是英语中的foot和inch。而之所以林语堂先生这样翻译,主要是由于他的独特的西式教育经历所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译者对原文本的侵入,同时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3)吸收
翻译阐释行为的第三步是吸收,也就是表达阶段。在面对《浮生六记》中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词汇时,较多地使用了归化。在此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便得到凸显。
例: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备一盆,惜乎明珠暗投。
译文:Once I also saw at the home of a merchant at Yangchow two pots, one of boxwood and one of cypress, presented to him by a friend from Yushan, but this was like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明珠暗投”用于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入不识货的人手中,英语中有一成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两者不仅意象相同,语义也相近。林语堂先生在此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了归化译法,成功的传达了这一文化意象。
(4)补偿
翻译阐释行为的最后一步就是补偿。《浮生六记》的文化个性非常鲜明,由于东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在侵入和吸收阶段难免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失,只有“补偿”才能尽量弥补翻译过程中的失衡。为此,林语堂主要以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保留原文本的形式,并尽可能多地传达原语的文化信息。而这也符合林语堂 “忠实”的翻译标准。
例今日真如渔父入桃源矣。
译文:Now I really feel like the fisher man who went up to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 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o Yuanming).
对于像“世外桃源”,这样的丰富文化内涵的典故如果不解释,西方读者恐怕很难理解。林语堂先生直译和括号内加注的办法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用归化法阐释出文化词汇承载的不同内涵,又如:“福寿山”为“Hill of 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大悲阁”为“Tower of Great Mercy”,“关圣”为“General Kuan Yu,the Chinese God of War and Loyalty”。如此一来,西方读者对原地名、人名中蕴含之意和身份了然于心,这种翻译策略就是阐释学所说的译者利用本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对译文进行的创作和改造。
三、小结
本文借助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理论分析了《浮生六记》英译本,发现林语堂在对《浮生六记》的翻译中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对于重新审视翻译学,为翻译批评提供新视角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对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对主体性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复,林语堂译.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
[3]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4] 孙小娟,浅论《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
[5] 杨柳,从阐释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林译《浮生六记》个案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6] 霍郭浩、朱玉彬,对桑德斯英译《浮生六记》过程的阐释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2)
[7] 董晖,老道圆熟,出神入化——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8] 李玉良,林译《浮生六记》的得与失[J],山东外语教学,2005(06)
[9] 孙张静,阐释学理论视野下的译者主体性——以《浮生六记》林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