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客观而不可传递的,需要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学习来获得。在语文学习中,“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读”的方法入手来浅谈“读”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默读; 朗读; 背诵; 运用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1]。因此一千个人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叶圣陶在他的《认真地努力地把语文学好》这篇文章中指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学得更好。这四项本领有连带的关系,听和读是一路,都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一路,都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了解和表达又是相互影响的:提高了解的能力,表达的本领就能增强;提高表达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虽然 ‘听’‘说’‘读’‘写’四项本领相互影响,但是 ‘听’、‘读’是‘说’、‘写’的根本。[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能读会写,读是写的前提,如果没有读,写的素材从何而来?写的语言从何而来?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学习之源,读不仅是写的基础,也是其它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首先要培好“读”这个根,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如何来培“读”这个根,才能使语文根深叶茂呢?
首先,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琅琅书声”听起来悦耳动听,也能活跃课堂气氛;静悄悄的默读,不但学生容易走神,而且课堂容易冷场。于是大声地诵读便成了语文教师比较青睐的阅读方式。即便有的老师是在课堂上安排了默读这一教学环节,也因时间太少或担心学生读不好而戛然而止,这时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仍还集中在课文中,正处于思考过程中,学生的心灵还没来得及和作者的思想相碰撞就活生生地被老师拉了回来,这样的默读,效果可想而知能有多少。其实,默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默读能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情景中、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去感悟、体验作者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默读时,虽然课堂是静悄悄的,但是恰好在这无声处我们似乎能听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个“声音”比“琅琅声”还要悦耳动听!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是否能够给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些足够的默读时间,让学生能够尽情地默读、尽情地联想!
比如我们在学习柯灵的《乡土情结》时,我主要采用的就是默读的方式来和学生一起感受作者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一篇关于“故土之思”、“故国之情”的散文,文章大量运用了古诗和史料,极富文学意境和文化内涵,如酒阑灯灺、良辰美景、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鹏举鸿飞、鱼游濠水等等[2]。对这样一篇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文章,如果采用齐读或者自由诵读的方式,恐怕热热闹闹之后什么都不能留下。于是我以提问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我要求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默读课文,并一边读一边用笔勾画出相关语句或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1、快速找出文中引用的诗文,并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的意思;2、标明文章行文思路的关键词;3、什么是“乡土情结”?4、“乡土情结”的特点有哪些?5、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6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时的情况有哪几种?人为什么要离开家乡?7、人和故乡的关系是什么?当我把这几个问题写在黑板上,便要求学生克服动嘴的习惯,扩大视觉距离和幅度,聚精会神地默读。学生开始默读后,我便不再为担心学生读不懂而喋喋不休,而是放心地把时间交给他们,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心体会作者的“乡土情结”!虽然是带着问题默读,但默读的结果并不只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独特的联想、体验和认知。当学生静悄悄地默读时,我感到一股激情四射的想象在课堂内神思飞扬起来。他们静心默读,他们认认真真地在课文中勾画,他们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那股“读”、“思”并举的热闹劲儿并不亚于诵读的“琅琅声”!我想这就是默读带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其次,朗读——润物细无声
朗读有助于深入领会文章,感受文章的魅力。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朗读有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学生齐读等。
教师范读就是教师对某一篇课文进行示范性朗读。范读是为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学会断句的最便捷的方式。不仅能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能直接将学生带入课文的境界。
齐声朗读要求眼到、耳道、口道,调动了多种感官,读的时候要看得准确,读得准确,不能多读,不能漏读,这就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提高了记诵效率,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语感,增强了自信。齐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对后进生尤为有用,因为齐读可以让后进生向其他学生学习朗读方法和技巧。
单读。高中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但是有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是有的学生上了三年高中,竟然很少大声地朗读过课文,他们要么默读,要么轻轻地动动嘴巴,除了一口气息从嘴巴里传出来便什么声音都没有。不少学生虽然能够跟着大伙齐读,却不会自由地朗读。不爱开口朗读,所以说话也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表达能力很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单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单读也是要求心、眼、耳、口到,也是要求专注,因为只有自己的声音,因而更能使学生进入朗读状态,单读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再次,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歌背诵对诗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背诵历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看家本领。大部分语文教師也乐意选择背诵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但由于时间的有限,语文教师对学生背诵的要求也仅限于考纲要求背诵的篇目,大部分是诗歌、古文。而对于那些文字优美、意境丰富的散文,只能忍痛割爱。背诵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大量背诵能积累大量高质量的语言,能提高句子的表现力,增加文章的亮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舍本逐末,而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背诵这把金钥匙开启知识的宝库大门。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尽心尽力地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用“读”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智慧,想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
[2]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DDXY200704051.html.
关键词:语文课堂; 默读; 朗读; 背诵; 运用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1]。因此一千个人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叶圣陶在他的《认真地努力地把语文学好》这篇文章中指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学得更好。这四项本领有连带的关系,听和读是一路,都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一路,都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了解和表达又是相互影响的:提高了解的能力,表达的本领就能增强;提高表达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虽然 ‘听’‘说’‘读’‘写’四项本领相互影响,但是 ‘听’、‘读’是‘说’、‘写’的根本。[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能读会写,读是写的前提,如果没有读,写的素材从何而来?写的语言从何而来?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学习之源,读不仅是写的基础,也是其它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首先要培好“读”这个根,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如何来培“读”这个根,才能使语文根深叶茂呢?
首先,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琅琅书声”听起来悦耳动听,也能活跃课堂气氛;静悄悄的默读,不但学生容易走神,而且课堂容易冷场。于是大声地诵读便成了语文教师比较青睐的阅读方式。即便有的老师是在课堂上安排了默读这一教学环节,也因时间太少或担心学生读不好而戛然而止,这时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仍还集中在课文中,正处于思考过程中,学生的心灵还没来得及和作者的思想相碰撞就活生生地被老师拉了回来,这样的默读,效果可想而知能有多少。其实,默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默读能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情景中、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去感悟、体验作者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默读时,虽然课堂是静悄悄的,但是恰好在这无声处我们似乎能听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个“声音”比“琅琅声”还要悦耳动听!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是否能够给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些足够的默读时间,让学生能够尽情地默读、尽情地联想!
比如我们在学习柯灵的《乡土情结》时,我主要采用的就是默读的方式来和学生一起感受作者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一篇关于“故土之思”、“故国之情”的散文,文章大量运用了古诗和史料,极富文学意境和文化内涵,如酒阑灯灺、良辰美景、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鹏举鸿飞、鱼游濠水等等[2]。对这样一篇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文章,如果采用齐读或者自由诵读的方式,恐怕热热闹闹之后什么都不能留下。于是我以提问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我要求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默读课文,并一边读一边用笔勾画出相关语句或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1、快速找出文中引用的诗文,并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的意思;2、标明文章行文思路的关键词;3、什么是“乡土情结”?4、“乡土情结”的特点有哪些?5、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6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时的情况有哪几种?人为什么要离开家乡?7、人和故乡的关系是什么?当我把这几个问题写在黑板上,便要求学生克服动嘴的习惯,扩大视觉距离和幅度,聚精会神地默读。学生开始默读后,我便不再为担心学生读不懂而喋喋不休,而是放心地把时间交给他们,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心体会作者的“乡土情结”!虽然是带着问题默读,但默读的结果并不只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独特的联想、体验和认知。当学生静悄悄地默读时,我感到一股激情四射的想象在课堂内神思飞扬起来。他们静心默读,他们认认真真地在课文中勾画,他们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那股“读”、“思”并举的热闹劲儿并不亚于诵读的“琅琅声”!我想这就是默读带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其次,朗读——润物细无声
朗读有助于深入领会文章,感受文章的魅力。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朗读有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学生齐读等。
教师范读就是教师对某一篇课文进行示范性朗读。范读是为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学会断句的最便捷的方式。不仅能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能直接将学生带入课文的境界。
齐声朗读要求眼到、耳道、口道,调动了多种感官,读的时候要看得准确,读得准确,不能多读,不能漏读,这就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提高了记诵效率,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语感,增强了自信。齐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对后进生尤为有用,因为齐读可以让后进生向其他学生学习朗读方法和技巧。
单读。高中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但是有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是有的学生上了三年高中,竟然很少大声地朗读过课文,他们要么默读,要么轻轻地动动嘴巴,除了一口气息从嘴巴里传出来便什么声音都没有。不少学生虽然能够跟着大伙齐读,却不会自由地朗读。不爱开口朗读,所以说话也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表达能力很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单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单读也是要求心、眼、耳、口到,也是要求专注,因为只有自己的声音,因而更能使学生进入朗读状态,单读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再次,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歌背诵对诗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背诵历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看家本领。大部分语文教師也乐意选择背诵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但由于时间的有限,语文教师对学生背诵的要求也仅限于考纲要求背诵的篇目,大部分是诗歌、古文。而对于那些文字优美、意境丰富的散文,只能忍痛割爱。背诵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大量背诵能积累大量高质量的语言,能提高句子的表现力,增加文章的亮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舍本逐末,而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背诵这把金钥匙开启知识的宝库大门。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尽心尽力地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用“读”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智慧,想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
[2]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DDXY20070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