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一幅胜过铁嘴千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8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19-02
  德国大诗人歌德经过大半生的艰苦劳动,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深深体会到,人生有限,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晚年,歌德膝前儿孙满堂,他希望儿孙们能珍惜时间,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一天,歌德偶然翻开自己孩子的纪念册,竟然发现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看到这里,歌德不由得想到,孩子们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感伤主义情绪。有这种情绪的青年人,表现为对月伤心,看花落泪,经不起一点挫折,感情极端脆弱。而歌德本人,不是也受过这种情绪的影响,写过感伤主义的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吗?俱往矣!他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感到决不能让孩子们伤感消沉下去。但从何入手来教育开导孩子们呢?
  蓦然间,他的眼前又浮现出自己创作诗体悲剧《浮士德》的情景。为了完成这部悲剧,他惨淡经营,前后共花了将近60年的时间。他对时间的宝贵价值颇有感触,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们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就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对,从珍惜时间入手,教育孩子们惜时如金吧!他决定把心里话写在孩子的纪念册上,让他们永志不忘。歌德略略沉吟了一会儿,提笔在纪念册的扉页上写了这样几句话:“一个钟头六十分钟/一天超过了一千/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人能够有多少贡献”。
  歌德在纪念册上题词,把珍惜时间的道理隐喻在诗句中,让孩子们思考领会,逐渐摆脱感伤主义的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技巧。
  俗话说:墨迹一幅胜过铁嘴千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中小学那些还不全懂世事的孩子们来说,一般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必须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一个稳定的信息,潜移默化,使他们渐渐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
  一、榜样示范法
  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络绎不绝,树下的野地里也会自然地被踏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绚丽灿烂的花,结出了香甜可口的果,在为人们默默无闻地服务、奉献,所以用不着吹嘘和炫耀,人们自会欢迎它,记住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有经验的领导总是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汉初勇将李广,是著名的骑射能手。他从汉文帝时起,经过景帝至武帝时代,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抵抗匈奴的作战。匈奴兵都畏惧李广的谋略,士卒都愿意跟随李广作战。李广为人廉洁,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与士卒同吃同住。他做了40年高官,到死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从不想购置家产。行军途中,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兵不全吃到饭,他不尝一口。对士卒宽厚而不苛刻,因而,虽然李广口才笨拙,不爱说话,但士卒却甘愿为他效命。在他60多岁最后一次和匈奴作战中,因出师不利而被迫自杀了。当时全军将士,个个痛哭失声,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不禁为之流泪。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也应该效仿李广将军的作风,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与教师同甘苦,共努力,则更能唤起学生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
  二、群策群力法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借助学生集体的力量。秦末汉初,楚汉相争,结果楚败汉胜。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大败,自刎乌江。楚、汉相争,所以汉胜楚亡,是因为汉王刘邦尽量发挥、利用了众人的智谋的力量;而项羽却只凭一人的“匹夫之勇”,没有充分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和采纳众臣的建议,这才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汉高祖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统百万之军,攻必克,战必胜,他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给军饷,不绝粮道,他不如萧何。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集思广益,善于乘众人之智。
  三、德威并施法
  德威并施可以大大提升班主任的领导才能。现在班主任遇事能够及时拿出有效的办法,并善于体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找到消除人事磨擦或意见分歧和心理冲突的有效手段,从而获得全体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形成领导学生的一种“实际权力”。这种实际权力就是“德”,一个班主任倘若沒有了“师德”,也就失去了取得和掌握职务权力的客观基础。对于一位没有权力或有职无权的班主任来说,当然是无法实现其职责和使命的。但是,“德”赢得的领导权力毕竟是一种感染和影响力。
  总之,管理人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艺术工程,但我们只要把刚性硬性的制度管理与感性理性的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就会产生理想的效率;只要我们时时反思,处处留心,就会学到更好更多的管理班级的艺术和方法,就能更好更活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让它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及应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能力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在高中教育阶段,美术生通常轻视文化课的学习,但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同等重要,在高中的各个学科当中,物理素养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通过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下,物理得到了新的重视,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提升高一美术生的物理素养和解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动下,电大的计算机教育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计算机教育在当前重技术的时代而言有着愈加重要的地位,所以对新时期计算机教育进行研究探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电大的角度分析了电大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时期电大计算机教育方略,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时期 电大教育 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学校是学生一天中生活时间最长的时空,校园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而学生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就等于失去一切,就无从谈起安全。作为班主任的我,浅谈一下安全教育之我见。  【关键词】安全教育 教育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18-0
期刊
【摘要】“24点”游戏是一种扑克牌游戏,玩法简单,且与数学密切相关。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将“24点”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达到在游戏中学数学的效果,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将以“24点”游戏作为切入点,探讨“玩中学,玩中思”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24点”游戏 数学教学 兴趣 能力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也陆续在探索安全风险管理,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有效规避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安全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22-02  1.高職院校学生安全风险分析  1.1心理健康安全风
期刊
【Abstract】The mobile phones are adopted in the college classes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In this paper, a small?鄄scale online teaching SPOC resource library was built based on app platform of Cha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Y院校3+2分段培养项目班级为例,阐述班主任在大一新生的班级管理工作策略。班主任可通过入学准备、班规制定、班干选拔、环境创设、丰富活动、梦想引领等六个途径管理新生班级,携手学生共建新的班集体。  【关键词】大一新生 班级管理 分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26-02  班级
期刊
【摘要】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感性和欣赏能力,提高大面积音乐教学质量,是音乐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 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234-01  音乐是主要思想之间的交流,是音乐家通过作品和作品翻译之间的艺术交流。音乐是听觉艺术和与人类感情密切相关的艺术。时代在发展,艺术在不断
期刊
【摘要】而今,全国上下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势。高职教育更是坚守它独特的使命,在发挥为社会培养技能与应用人才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职教育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及发展都起到助推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更是把体育教育作为对学生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推进学生素质方面提升。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制度逐渐完善和优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当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物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身高中物理知识就较为系统和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存在迷茫的问题,而要教师要想处理这种问题的话,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从而加深学生
期刊